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袁名泽*的《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介绍:道教 农学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史呈“ 几”字形轨迹。先秦各种文化典籍所含的农学思想为 其主要渊源。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等创教模式、各派经 书均含大量农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葛洪和陶弘景等 高道*述和各种道教经书均阐发了这种思想,《刘子 》中的《贵农》篇为道门农书;唐宋时期道教经书中 的农学思想和道士所*农书数质量较以前明显进步; 金元时全真道对我国旱地的农业水利建设贡献巨大, 道书呈现出新体征,丰富的水利建设思想成为主要特 色;明清时隐士农书数量增多,尤其是朱权的农学书 籍及其农学思想成为道教农学思想的*高显现。道教 农学思想的实践形式就是农道合修,道教碑刻和宫观 志等均有记载。工业化和城市化趋势下道教农学思想 ,尤其是其中的生态农业、山区农业思想等如何紧跟 这种趋势进行多元化转向、改变其经营形式,以求* 好发展是一个值得现代学者反思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1967年一),湖南邵阳人,教授,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主攻道教科技。现任玉林师范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史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985”基地学术骨干,主持国家社科项目《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和广西人文中心项目《桂东南道教文化史研究》等六项。负责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作提要集成》之子课题四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社会学视域下西江流域神谱研究》等20余项。出版专*3部,获广西区社科**成果奖三等奖一次。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学术论坛》、《宗教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新华文摘》收录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四篇。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道教农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我国远古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一、远古神话中的农学意蕴
二、《易经》所包含农学思想
三、《诗经》农事诗的农学思想
四、道教对远古文化及其农学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农学思想
一、诸子百家哲学著作中的农学思想
二、道家及其农学思想
三、道教对先秦诸子百家农学思想的承继
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农学思想的初步显现
第一节 道教创教模式中的农学思想
一、道教创教模式与农业关系考论
二、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农学思想
三、创教时期经书中的农学思想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道之农论举例
一、葛洪著述中的农学思想
二、陶弘景著述中的农学思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典中的农学思想
一、道教经书中的农学思想概述
二、道教经典中的农论举要
三、《刘子》之《贵农》中的农学思想
第三章 唐宋时期道教农学思想的繁荣
第一节 道教经典中的农学思想述要
一、道教经典中的农学思想概述
二、富含农学思想的道教经典举要
三、《化书》及其农学思想
第二节 道门农书及其农学思想详论
一、《亢仓子》及其《农道篇》的农学思想
二、《山居要术》及其农学思想
三、《陈萼农书》及其农学思想
四、陈翥的《桐谱》农学思想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道教农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金元新道教的农学思想概要
一、道教农道合修思想发展概况
二、全真教的农学思想概述
第二节 金元时期道书及其农学思想
一、道书的新体征及其农学思想概述
二、道书中的农学思想举要
第三节 明清道书和道门农书中的农学思想举要
一、《道书十二种》中的农学思想
二、道门农书举要
三、朱权及其农书中的农学思想
第五章 道教农学思想实践史
第一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道合修考
一、史书中农道合修者
二、宫观志、金石碑刻中的农道合修考
第二节 唐宋时期农道合修考
一、史书中的农道合修者
二、宫观志、金石碑刻中的农道合修考
第三节 金元明清时期农道合修考
一、史书中的农道合修者
二、金石碑刻、宫观志中的农道合修考
第六章 道教农学思想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道教经典中农学思想理论形态转向的原因分析
一、道教组织发展式微
二、道教理论创新衰退
三、近现代经济对道教宫观经济的冲击
第二节 道教农学思想现代转向的体现
一、道教农学思想的本质
二、道教农学思想的多元化转向
三、道教农学思想转向后的经营方式
四、道教农学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