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3.4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张积家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实验法,对纳西族和摩梭人的语言文化心理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本书是研究成果的精选,涉及颜色认知、空间认知、亲属关系认知、语言认知、分类学关系意识等方面。本书是运用实验法研究民族心理的力作。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增进对纳西族、摩梭人的语言文化心理的了解,更能够领略采用实验法研究民族心理的魅力。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者而言,本书提供了运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
關於作者: |
张积家1955- ,男,字隽生,山东蓬莱人,博士,心理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史、教育心理也有很高的造诣。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仅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顶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就有90篇,在语言认知、语言对认知的影响、双语与双言心理、特殊儿童心理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率先采用实验法研究少数民族心理,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
目錄:
|
第一编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研究
纳西语颜色认知关系研究
3-6岁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
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
纳日人颜色词的概念结构?D?D兼与纳西人颜色词概念结构比较
文化差异影响彝、白、纳西和汉族大学生对黑白的认知
第二编 亲属词与亲属关系研究
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亲属词结构比较
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纳西族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
摩梭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
摩梭人的父母教养方式兼与汉族人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文化和情境影响亲属词的概念结构
第三编 纳西语言文字认知研究
从认知角度探讨东巴文的性质
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
知觉表征和语义表征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以东巴文黑色素字为例
英文词、汉字词、早期文字和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
结合东巴文学习汉字对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影响
内隐学习中东巴文促进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研究
结合东巴文学习汉字促进智障儿童的汉字学习
第四编 纳西族的空间认知和摩梭人的分类学关系意识研究
语言和文化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空间参考框架的影响
MosuosAwareness of Taxonomic Relations in Word Associations,Lexicon Decisions and Semantic Categorizations
|
內容試閱:
|
在20世纪50年代,Whorf提出,语言可以任意地切分自然世界。颜色的物理特性客观地反映在连续光谱上,而不同语言却有不同分类。这是语言任意切分连续光谱的结果。研究者发现,不同语言在颜色区分上有很大不同。某些语言有很多颜色词,有的语言则较少。Heider在1972年宣称,只有黑、白两个颜色词的Dani人在颜色学习、记忆和再认上与有11个颜色词的英语讲话者没有差异。人们就基本上接受了颜色认知有普遍性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语言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言语命名与知觉及记忆相关联,颜色词影响人对颜色的知觉和记忆。对同一类颜色,说不同语言的人,在相同的知觉和记忆任务上显示出重要差异,颜色类别认知显示出与语言类别同构的倾向。Ozgen和Davies2002还证明,颜色分类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即使是任意的颜色分类。他们要求被试学会以某一颜色区的中间为边界把该颜色分为两类,经过3天训练,被试能学会新的分类。同样,被试也可以学会区分不同的亮度。当然,这并不是说颜色分类完全是后天习得的,不受任何限制,但语言的指引的确可以使人更多地注意分类的边界。这些结果表明,知觉和记忆颜色的方式同颜色词有关。
Soja(1994)认为,尽管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颜色词的数目有差异,但颜色分类是人类共有 的认知能力。颜色并非为物体本身所固有,而是人类视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类的视觉器官和生存环境大体上一致,因而不同语言中表示颜色基本类别的词有一致性。这些研究成果支持颜色认知是人类普遍的、固有能力的观点。与此同时,颜色词和颜色认知关系的折中的观点也开始流行。折中的观点认为,颜色认知包含物理、知觉和文化成分,颜色认知既是生物事件,也是文化事件Schirillo Wake,2001。
在我国纳西族语言中,虽然已经存在绿与蓝的区别性概念,但在语言运用中,绿与蓝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区分不明显(白庚胜,2001)。如蓝天在纳西语中称为木含, 意思为绿天,而不称为木波,即蓝天。不仅蓝与绿''混用,青色、碧色 与蓝色更是同指一色,难以区分,造成绿色与青色、蓝色混用, 如青天与蓝天相同,故而青天以绿天称之,青山以绿山称之,清水以绿水称之。这种不加区分和混用的现象造成绿与蓝在纳西族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的距离很近(张启睿,和秀梅,张积家,2007)。
按照语言关联性假设,纳西族人的颜色知觉也会受到颜色词的影响。为此,设计了3个实验来考察这一问题。如果知觉分类是处在前语言水平,颜色词就不应影响颜色知觉;如果语言关联性假设是正确的,纳西族同胞的颜色知觉就会受语言影响。具体说,汉族和纳西族同胞对蓝和绿的知觉就应表现出不同:汉族讲话者对蓝与绿的知觉应表现出边界效应,纳西族语讲话者对蓝与绿的知觉则应没有边界效应,或者边界效应不明显,与汉语讲话者有明显的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