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非线性和复杂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刘曾荣文选

書城自編碼: 280505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刘曾荣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122321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654/106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3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别怕,试一试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1.5
《建模与仿真理论——集成离散事件与连续复杂动态系统(第二版)》
+

HK$ 84.1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一般性增长条件》
+

HK$ 132.0
《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的随机动力学》
+

HK$ 85.1
《复杂系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
+

HK$ 109.2
《系统化思维导论》
編輯推薦:
本书展现了一个国际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长和转型历程、科研成果与科研心得体会,揭示了中国由科研大国转变成科研强国不是梦。
內容簡介: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科研工作一般性的总结,包括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2014年5月前发表的论文目录、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以及相关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从一个科研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一个国际级的科研工作者。第二部分是作者选取的52篇的代表性论文。论文的选取既考虑了作者工作过的领域又考虑到了论文的意义。从这部分中可以发现作者从事交叉研究的特色。第三部分是作者35年科研工作所走过的道路、科研工作的体会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表达了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心愿中国由科研大国转型为科研强国。
關於作者:
刘曾荣:男,生于1943年9月1日,上海市人。青少年时代分别就读于上海市教诚小学和上海市向明中学。196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山西省大同市大同一中任教。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进入安徽大学数学系接受研究生教育,于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高校工作。 从1978年开始先后在安徽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工作。2013年10月正式从上海大学退休。

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于1994年开始担任苏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退休前是上海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两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上海大学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此外,还担任《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Inter J Nonlinear Science编委,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LMN开放实验室聘为客座研究员。从1993年起亨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刘曾荣教授充分利用其特长,一贯坚持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其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力学、物理、信息主要是控制以及生物。在所涉及的领域工作中都取得有影响成果,都在该领域认可的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有些杂志是国际上公认的顶级杂志。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发表期刊论文三百余篇,其中SCI论文一百多篇。论文涉及国际有一定影响杂志几十种,它们包括有: Nature NonoTechnology、Phys Rev Lett、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 Rev E、Commun Math Phys、Physica D、Physica A、Nonlinearity、BBA、Chaos、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Phys Lett A、Neural Network、J Sound and Vibration、IEEE系列的几种杂志、J Phys
D:Appl Phys、Inter J Bifurcation and Chaos、Nonlinear Dynamics、Proc Amer Soc Math、
IET Systems Biology。截止2014年3月检索SCI他引共计2069次,有8篇文章引用次数超过80次。此外还出版专业书五本,值得一提是,已同国际权威科学出版社Springer正式签订合同出版关于microRNA的研究专著,目前正在撰写用复杂网络研究microRNA的专著。
多年来,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一次。
多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七项。曾参与国家攀登计划973前身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日一项、面上项目三项。所主持项目得到很好评价,2002年和2014年国家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都专门介绍刘曾荣教授主持的项目。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结题评估为A,并列为2014年国家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成果巡礼所列19项目的首项。
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刘曾荣教授还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博士生24名,其中12名为教授、6名为副教授、1名在行业工作,其余大部分都工作在两年之内。还辅导了4名博士后,现都为教授。
目錄
刘曾荣:男,生于1943年9月1日,上海市人。青少年时代分别就读于上海市教诚小学和上海市向明中学。196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山西省大同市大同一中任教。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进入安徽大学数学系接受研究生教育,于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高校工作。 从1978年开始先后在安徽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工作。2013年10月正式从上海大学退休。

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于1994年开始担任苏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退休前是上海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两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上海大学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此外,还担任《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Inter J Nonlinear Science编委,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LMN开放实验室聘为客座研究员。从1993年起亨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刘曾荣教授充分利用其特长,一贯坚持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其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力学、物理、信息主要是控制以及生物。在所涉及的领域工作中都取得有影响成果,都在该领域认可的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有些杂志是国际上公认的顶级杂志。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发表期刊论文三百余篇,其中SCI论文一百多篇。论文涉及国际有一定影响杂志几十种,它们包括有: Nature NonoTechnology、Phys Rev Lett、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 Rev E、Commun Math Phys、Physica D、Physica A、Nonlinearity、BBA、Chaos、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Phys Lett A、Neural Network、J Sound and Vibration、IEEE系列的几种杂志、J Phys
D:Appl Phys、Inter J Bifurcation and Chaos、Nonlinear Dynamics、Proc Amer Soc Math、
IET Systems Biology。截止2014年3月检索SCI他引共计2069次,有8篇文章引用次数超过80次。此外还出版专业书五本,值得一提是,已同国际权威科学出版社Springer正式签订合同出版关于microRNA的研究专著,目前正在撰写用复杂网络研究microRNA的专著。
多年来,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一次。
多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七项。曾参与国家攀登计划973前身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日一项、面上项目三项。所主持项目得到很好评价,2002年和2014年国家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都专门介绍刘曾荣教授主持的项目。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结题评估为A,并列为2014年国家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成果巡礼所列19项目的首项。
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刘曾荣教授还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博士生24名,其中12名为教授、6名为副教授、1名在行业工作,其余大部分都工作在两年之内。还辅导了4名博士后,现都为教授。
內容試閱
一、从我的科研历程谈我国所面临的科研形势
我国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于是我有机会作为文革后的首届研究生重新获得学习和深造的机会。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在大学工作,开始了从事我从小就梦想追求的科学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一直到2013年退休,我就一直在高校工作,从事了近35年的科研工作。从自身的研究经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国科技工作在这35年中所经历的大的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我国的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科研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所以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起来有相当大的差距。记得1978年我读研究生时,学校只有很少几种的国际刊物,而这些刊物往往要出版一年后才能到我们手中,因而所提供的科研信息也往往是滞后较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那时缺乏学术交流,使得我们对于国际研究的前沿问题了解得不多。阅读科研论文是研究生做研究工作的基本功,可当时我们也不懂得如何看论文,不懂得如何去体会论文中的关键信息,也不会去理解其中的科学观点,往往停留在能否找到一些修修补补的地方,以做一点查漏补缺的工作为目的。这样一来,自身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就受到了很大限制。我曾记得在阅读文献时为发现原作者一些非科学本质的小错误有些可能是笔误时,会兴奋得睡不着觉,还自以为真正找到了研究对象。当时我们中的许多人的科研工作都是围绕着导师有兴趣的一些问题而进行的,很少觉得应该通过自我探索来找到有实质性科学意义的前沿性问题加以研究。在这样情况下,对科研成果也就要求不高,盼望能在国内一级学会上杂志上发表文章,对于到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认为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从未想到如何去做前沿问题以达到国际水平。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内的各类学术交流越来越活跃,海外专家学术报告和讲座也越来越多,国际重要学术动态开始得到关注,虽然在及时性上还有差距,但是国际的前沿研究动向已经被我们逐渐地了解。在这方面要特别提到的是我的导师许政范教授,他在学术思想上是比较开放的,始终鼓励自己的学生去了解新动向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这样就使得我能够充分利用当时环境,结合自己的特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了解和掌握国际研究前沿中比较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使自己成为国内较早地进入了当时前沿科学非线性科学的年青人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频繁地接触到非线性科学中最重要的进展混沌,这项研究引起了我的兴趣,好奇心促使我关心它的前沿领域研究。比较起我做硕士论文所涉及的奇摄动方法,我觉得这是一个适合我的有前途的方向,于是我做了一个放下奇摄动法,转而开展混沌研究的大胆决定。事实上,国际上关于此前沿的工作主要发生在70年代末期,原创性工作几乎都在这一阶段完成。当我们在80年代初对混沌产生了兴趣,赶紧补充必要基础知识,抓紧收集资料,刻苦研读文献,并有所体会时,才发现大的重要问题已经不多了,但还有些问题从实际需要的观点看似乎还有一定的继续深入探究的余地,当然其结果也只是对原问题科学性的补充解释。于是,我又产生了一种想法:既然这些问题在国际上才讨论几年,那么这些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后续工作也应当有可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这就促使我开始向国际杂志投稿,并在90年代初第一次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是我由国内迈向国际的第一步,实质上也体现了当时国内科技工作者的总体情况。回想起来,这些工作实际上是国际已经发表的论文的推广与深化,是对原始工作的深入处理,可以对科学性有补充和解释,但似乎是缺乏原创性的。当然,这只能是由我当时的实际水平所决定的。
经过混沌研究工作的磨练,懂得只有多关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才能保持科研工作的活力,因而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就比较注意科学前沿研究动向。在混沌研究热度下降后,对随后非线性科学发展的一些新的前沿课题:无穷维动力系统、复杂性、混沌同步和混沌控制、复杂网络,我都能比较及时地发现。在有些方向上我还是国内最早提出的几个成员之一,比如复杂网络的研究。由于所研究问题比较前沿,加入得早,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快,能及时阅读反映非线性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杂志 如Chaos、Physica D、Nonlinearity、Phys Rev E、IJBC、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 中有关文章,所以对当时国家要求论文达到SCI和EI标准也能自然地适应。先后在数学、物理、力学和控制的SCI杂志 有的还是该方向顶级杂志 发表了不少论文。显然,这一阶段的个人发展是与国家总体向科研大国迈进的过程相符合的。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进入早,发展动向相对比较清楚,在思考问题时就会通过综合思考联想到一些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去想,即使有许多情况也想不出好办法,但是对少数问题还是会想出办法的。当然按所考虑问题性质的不同,工作重要性也不同。对于多数情况,只是在原有科学问题的框架内想得更完善,这些想法我个人认为不能称为科学上原创性。对于少数想法,与原有讨论科学问题有本质上的差别,那就要讲清差别和不同的处理思路,我认为这就有原创性。我们在PRL上发表的混沌控制的工作就有这样的特点。当然,由于一直从事偏向于理论的研究,故这种原创性往往会体现为有一个新的想法和逻辑上的合理性,至于这种想法在科学上的真实性,以及所可能解释的科学现象当时还是很少考虑的。
在本世纪初提出复杂网络的研究时,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复杂网络作为建模的新形式在研究中就应当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凭我多年工作的经验,我认为从有利于出好成果方面出发去做,比较理想的工作是结合生物系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向上海大学的领导提出了成立交叉型研究所的要求,得到了钱伟长校长和几任上大校长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就迫使我去学生物,去阅读Nature、Science和PNAS三大顶级杂志的文章,去与自己思维方式不同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学者去交流,这段经历使我对科学工作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原先我认为做实际问题研究的应用数学工作其原创性一般体现在建模上。我的理解是如果对新的科学问题所建模型是全新的,经过数学处理后能够合理解释原来实际问题,这样的工作就应认为具有原创性。但从科学性上来看,最终问题的解决必须从科学上给予令人信服的证据。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就是要你解释结果的生物意义以及生物学上得到的实证。仔细想一想这确是有道理的,数学模型只是实际问题的理想化和简化,模型结果只能说从逻辑上讲在实际问题中有可能会产生的数学结果中解释的现象,但是否真的有这种现象还得有其它证据。可见,即使新的模型是原创的,所得解析结果也只是科学说服力的一个方面。所以为了使科学上更为有说服力,就必须对所研究问题做更加全面的论证。这样就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以便在接近模型的条件下来考察结果,也就是说加强科学性的论证是必然要考虑的。另外,对于各种情况的分析,在缺乏解析手段时,通过开展各种数值模拟工作来补充、支撑相关结果的也是很必要的。我在临退休前,在参与涂育松博士和文铁桥教授的相关工作的实践就使我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现在我认识到真正有分量的科研工作,不仅应当是原创性的,而且这些原创性的结果应当在科学上被充分论证,也就是要有科学性。我对于在退休前能明白这一点,并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所得结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顶级杂志发表感到高兴和自豪。
我的科研思想在三十多年过程中的演变是同时代不少科研工作者所经历的缩影。从几乎不懂科研到了解如何去追踪科研前沿,再逐步地由一般性地发展和推广别人结果到注意研究的原创性和科学性。伴随着整个过程,发表论文档次越来越高,直到冲击国际上最重要的顶级杂志。这个过程是与同时代中国科学发展的轨迹相吻合的。
正是由于有我国全体科学工作者历经三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研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也不断地上升。在反映国家总体水平的SCI文章的数量上,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 最近我看到有文章说我国科研论文总数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这个事实说明: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还存在不小差距,据统计顶级杂志Nature和重要子刊2012年所发表我国论文为303篇,在全球排名第六,与发表2200多篇排名第一的美国相差太大。这个数目还不及美国哈佛大学一个学校2012年一年发表的360多篇。另外,说明有高水平科研领头人物的H指标,在国内普遍不高,我听到最高为60多,而在国外,往往一个重要科研团队的领头人物的H指标都达到成百。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的科研工作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尚不大,还算不上一个科研强国。
总之,可以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从自身的科研经历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国发展为科研大国的过程。我们也感受到目前我国真正经历着从一个科研大国向科研强国转化的过程。对后一过程的到来我们有体会,但由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们已不可能再直接参与,这个历史任务落在现在的中、青年学者这一代人身上,他们应该接受这种挑战。
作为一个过来人,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挑战,但可以把几十年来的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做个交流分享。我想有两方面问题可讲。首先,从应用数学工作者的角度谈一下应用数学是否有可能做高质量的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做此类工作的需要。其次,直接分析我所直接从事的研究领域的现状,并按我的理解提出一些可能出高质量工作更为具体的研究问题,供大家参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