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內容簡介: |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 日益严重,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方式已 刻不容缓。如何促使企业和消费者这两大环境保护的 行为主体在经营和消费活动中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承 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李祝平 所*的《消费者响应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机理研究经 济管理学术文库》探寻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 认知与响应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促进企业环境责任 与营销战略的整合,也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环 境责任活动,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 关系保持平衡和协调提供现实的指导和帮助?br
|
關於作者: |
李祝平,1973年4月生,湖南郴州人,博士,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消费和营销管理。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长沙理工大学教学**奖和**教师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结构安排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相关概念的提出
(一)企业社会责任
(二)企业环境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
(四)企业环境责任行为
(五)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构成
二、消费者响应的研究
(一)消费者响应的概念
(二)消费者响应的理论基础
(三)消费者环境行为的形成
三、企业环境责任与消费者响应的研究
(一)消费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反应
(二)影响消费者响应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四、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一)研究现状总结
(二)研究局限及启示
第三章 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认知类型与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步骤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二)资料的收集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编码与成文
四、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类型
(二)消费者关注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商品类别
(三)影响消费者关注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因素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认知维度研究
一、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认知维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多维尺度分析量表编制
(三)研究样本
(四)数据处理
(五)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二、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认知维度验证
(一)研究方法
(二)语义差异量表编制
(三)语义差异调查样本
(四)语义差异分析结果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类型企业环境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假设
(一)企业环境责任行为与消费者信任
(二)企业环境责任行为与购买意愿
(三)消费者信任与购买意愿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三)研究设计
(四)数据收集
(五)数据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量表质量分析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方差分析与交互效应检验
(四)检验假设分析
五、本章结论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
第六章 消费者个人特质对响应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调节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变量的选取
(二)研究假设
(三)理论模型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三)调研过程
三、研究结果
(一)数据质量分析
(二)研究假设检验
四、本章结论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
第七章 消费者响应企业环境责任活动的例证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资料分析
(二)消费者对绿色饭店和绿色消费的知晓程度
(三)消费者选择住宿评估要素分析
(四)消费者对需要配合的环保措施的认知
(五)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六)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认知、态度与消费意愿的相关分析
(七)消费者个人特征对绿色措施认知的影响
(八)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推行环保措施态度的影响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启示
三、研究创新、局限与展望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多维尺度分析量表
附录3:语义差异分析量表
附录4:第五章问卷
附录5:第六章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