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华武术文化概论

書城自編碼: 28296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支川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19143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8/31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1.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編輯推薦:
武术作为国粹文化,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方能显示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而焕发青春气息。本书通过考察和分析武术文化在当代的发展现状、武术文化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的熔融渗透、武术文化存在的形式和社会基础、武术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技法等内容,旨在解读武术文化在当代应具有的“文化力”。并通过“化育强国”背景下的武术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分析,确立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担当和历史责任。

本书通俗易读、考察面广,可作为学习中华武术文化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科普读本。
內容簡介:
武术作为国粹文化,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方能显示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而焕发青春气息。本书通过考察和分析武术文化在当代的发展现状、武术文化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的熔融渗透、武术文化存在的形式和社会基础、武术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技法等内容,旨在解读武术文化在当代应具有的“文化力”。并通过“化育强国”背景下的武术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分析,确立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担当和历史责任。
本书通俗易读、考察面广,可作为学习中华武术文化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科普读本。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中华武术概述1
第一节 武术的概念及其历史源流1
一、武术的名称演变及其概念含义1
二、武术的历史源流6
第二节 武术的特点和分类15
一、武术的特点15
二、武术的分类19
第三节 武术的历史地位与功能价值32
第四节 冷兵器的历史辉煌与当代的发展现状34
一、冷兵器的辉煌时代34
二、冷兵器的继续发展与衰落36
三、冷兵器的发展现状39
第二章 文化语境下武术价值探索41
第一节 武术文化概念41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41
二、中华武术文化的概念44
三、武术文化的特色45
第二节 武术文化价值转变的历史必然47
一、武术技术体制改革48
二、学校武术教育转变50
第三节 武术文化当代资源挖掘52
一、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武术文化的挖掘52
二、非物质遗产视角下武术文化的挖掘55
三、武术文化多元化的挖掘58
第三章 武术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熔融63
第一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古代哲学63
一、武术文化与《易经》63
二、武术文化与道家思想65
三、武术与儒家文化67
四、太极与太极拳70
第二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民俗文化71
一、花会72
二、英歌73
三、民间杂技73
第三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76
第四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戏曲文化77
第五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书法文化80
第六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传统伦理文化83
第七节 中华武术文化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86
一、五禽戏87
二、太极拳87
三、易筋经88
四、八段锦88
第四章 中华武术文化的美学分析91
第一节 我国审美活动的历史91
第二节 中华武术的传统审美文化体现94
一、中华武术的审美主体94
二、中华武术的审美感悟95
三、中华武术的审美意象96
四、中华武术的审美和谐97
五、中华武术的审美追求98
第三节 我国古典美学对中华武术的影响101
一、中国古典美学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武术审美的基础101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神、形、意、气、韵与中华武术104
三、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构成武术主要审美特色108
第四节 武术文化的教育与美学展望111
第五章 中华武术技法原理品鉴115
第一节 武术技法特点运用116
一、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117
二、武术技法与人体结构特点118
三、武术技击原理的现代意义127
第二节 中华武术文化的招法原理128
第三节 中华武术文化的劲力原理132
第四节 中华武术文化的练法原理135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武术文化资源挖掘141
第一节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41
第二节 回族武术文化144
第三节 苗族武术文化147
第四节 彝族武术文化150
第五节 壮族武术文化152
第六节 蒙古族武术文化152
第七节 其他少数民族武术文化154
一、藏族武术文化154
二、傣族武术文化155
三、景颇族武术文化157
四、纳西族武术文化158
五、土家族武术文化160
第七章 中华武术文化思想内涵探索163
第一节 中华武术文化的尚武精神挖掘163
一、古代“尚武”精神的形成和发扬163
二、近代“尚武”精神的提出与发扬166
三、现代“尚武”精神的复兴169
第二节 中华武术文化武德思想挖掘169
一、武德的概念和特点170
二、武德的内容174
三、武德修养175
四、武德在武术中的重要地位183
第八章 体育强国背景下的武术文化187
第一节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187
第二节 体育及武术对于人类价值比较190
第三节 强国背景下的武术文化路径193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中华武术概述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中华武术在华夏大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历史悠久并根植于民间。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华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哺育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传,弥久不衰。中华武术具有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文化意蕴,具有健身、防身、修性、竞技、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无愧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不仅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第一节 武术的概念及其历史源流
一、武术的名称演变及其概念含义
武术起源于中华大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和中国文化同呼吸、共命运,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许有人会问“何为武”?武是相对于文而言的军事活动。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谥法解》中说:“克定祸乱曰武。”“刚强直理曰武。” 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也就是说,要想止戈为武,首先要使自己强大,只有超敌的武力,才有可能制止对方的武力。《左传》中楚子说:“夫文,止戈为武。”《说文解字》也沿袭《左传》的说法。但这显然是后起的伦理意蕴上的曲解,在殷商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中,武字显然都是手执武器的形状。但只拿起武器还不足以说明武术确立,不会武术的人或其他动物去拿一件武器仍与武术无关。所以武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术”。“术”是什么呢?《说文解字》曰:“术,邑中道也。”段玉裁注云:“引申为技艺。”道路是通达目的地的,技艺则是方法技术之谓,都是手段,所以技艺也就被称为术。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一些攻防技能,在对这些攻防技能进行总结和提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武术。简言之,武术就是手执器械或徒手进行搏杀和防守的技艺方法,这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这一本质属性一经确立就不再被其他文化所左右或更改,否则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内容了。在武术技术演变的过程中,器械和拳术的关系是关键。从训练学上说:“拳术是基础,器械是手臂的延长”,但从发生学上说,应该是“先有器械技术,后有徒手技术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称谓也不同。春秋战国时代,武术被称为“技击”“肋”,讲“拳勇股肱”“执技论力”等词。《兵迹》中说:“民物相攫而有武矣。”《管子·小匡》记载:“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礼记·王制》曰:“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决射御。”说明当时已有比赛形式,并通过“执技论力”来分胜负。《汉书·刑法志》谓“齐愍以技击强”。《荀子·议兵》中有依据斩首级数字给予奖金的叙述,称这种搏击敌人的技术为“技击”。《礼记》中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的记载。当时把射御、角力、手搏、击刺等,泛称为“武”。
秦汉至三国前221—280年已使用“武艺”的名称,《三国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自汉以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也还有“角抵、手搏”“舞练”等称谓。据考证,秦汉以来,武术发展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格斗练习,称为“角抵”,实质是武术中摔跤的前身。“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仪礼篇·军礼部》“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汉书·武帝纪》;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一件木篦,其背面有彩绘的“手搏”的场面,从图中的形象分析,“手搏”并非“角抵”,而是武术中的类似角抵的技术。另一类是以攻防格斗的动作为素材提炼加工而成的“武舞”1997年出版的《中华武术史》认为“武舞与武术在原始文化形态中本为一体”,此观点笔者觉得不妥①,特别被“百戏”吸收,艺术性更强,称为“舞练”,此种“舞练”有“剑舞”“刀舞”“戟舞”“对练”“集体剑舞”“集体矛舞”“醉舞”“狗斗舞”等,这些应该是后来武术套路运动的前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称武术为“弁”“卞”“手臂”等。隋唐五代期间,武术鼎盛繁荣,唐代实行武举制,对击技技术超众者授予“猛殿之士”“矫捷之士”“疾足之士”“伎士之士”等称号,武术的内容更丰富。到了宋代,又有“打拳”《射柳捶丸》、“使拳”《都城纪胜》、“使棒”《武林旧事》、“白打”等名称;对练称为“打套子”。明代“武艺”之词盛行:“夫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杀贼立功本身上贴骨的勾当。”《练兵实纪》戚继光认为“武艺”就是“御敌本事”“真可搏击者”,即实战中有效的内容。清代民间又叫“把式”“走花”等,武术一词也在此时产生,最早见于《清稗类钞》,其中在谈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在圆明园附近的谢庄,有一位民族英雄冯婉贞为抵抗外辱、保家卫国,出于民族气节,奋起反抗,率领本村的父老兄弟,以刀枪战胜了当时持洋枪洋炮的侵略者,其记述为:“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在清末民初时才开始广泛应用。当时成立的各类与武术有关的社团,如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中华武士会、武术传习所等都使用“武术”这一称谓。1914年,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上书教育部“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也采用了“武术”这一称谓。民国时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曾一度出现提倡“国粹”的思潮,很多人提出将武术改为“国术”。1927年张之江等一批民国党政要人联名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1928年易名为中央国术馆,“国术”一词逐渐被广泛采用。被誉为“国术”的武术,成为与“国画”“国乐”“国药”“国医”等居于同等地位的民族文化。1932年8月,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体育会议,集中了全国各省市代表和各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通过了由吴蕴瑞、袁敦礼、郝更生起草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提到:“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这是对武术较早的概念性表述,其上位概念既没有界定为体育,也没有界定为实用技术,而是界定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接着又很客观地指出了武术的实用价值和体育价值,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武术的实际状况,当时的武术受西方体育影响,正处在由实用技能向体育转化的过渡期,这种概念表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使用“武术”一词。1952年6月24日,荣高棠在“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的报告中,运用了“武术”一词。1958年9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其后成立了中华武术协会,“武术”一词真正显其本来面目。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谈到了武术的很多方面,唯独没有谈及“技击”,这反映了当时在批判了“唯技击论”以后武术发展的时代印记。1978年出版的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将武术表述为:“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此概念表述中提出了以攻防格斗为素材,说明武术的技击开始得到重视。随着武术对抗形式运动的开展,1983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的武术概念中增加了有关对抗性项目的内容,表述为:“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活动。”1988年冬举行的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对武术的概念从逻辑学角度进行了规范,将其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此概念表述内容完整,语言精练,后来相继出版的各个版本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表述,一直沿用至今。为区别起见,以“武技”一词泛指世界各国的技击术,武术只是众多武技中的一种。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在战争中的逐步淡出,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武术对抗项目及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一,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这是武术的本质属性。纵观武术的发展历史,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如何变化,始终离不开技击,技击是武术中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一般意义上的技击,包括各种格斗技能。武术的初始形态正是一种格斗技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式。现在的武术不仅包含应用性技击、再现性技击,还包括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打”的动作和场景的表现性技击、演艺性技击,如武术中的实用格斗术、散打对抗、套路演练、舞台或影视表演等,都是对武术技击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所规定,在古代,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武术一直作为一种实用格斗技能而存在,现在的各类武术虽然围绕技击进行了拓展,但始终离不开技击,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无论多少文明的、后起的渗透、依附、派生,武术的本质都是确定无疑的,武术如果真的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术了。
第二,武术是体育项目。虽然古代武术发展的主流是其本质属性所规定的一种实用格斗技能,但是,这类技能也可以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比试,同时,由于武术是一项通过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技术,因此,练习武术也可以强身健体。《孙子兵法》中早就有“搏刺强士体”的记载,三国时期曹丕和邓展以蔗为剑的比试,正是相对安全的竞技。这些都说明武术具有一定的体育属性,只是在古代,武术的体育属性并非其发展的主流而已。近代以来,武术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减少,而体育功能增强,在近代文明兴起的时代,武术更向体育项目上转变。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明确武术入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和普及竞技比赛、赛法和规则使武术的套路和散手更明显地表现出体育性质。可以说,20世纪以来,武术的主体内容已经进入了体育,武术的体育属性成为武术发展的主导。武术被归为体育后,其健身和竞技功能得到了空前发展,武术的技击性被寓于体育之中。就技击而言,它是一种人类进行格斗的方法,可以包括你死我活和竞技较量两种性质。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技击术,也不乏置对方于死地或失去反抗能力的方法,与体育的性质是相违背的,对抗竞技就必须摒弃那些致伤、致残、致死的方法于武术运动之外,从而演化为一种个人操练或默契配合的套路形式。因此武术作为传统技击术,含有超越体育运动的成分。这种武术技能仍在公安、司法及军事侦察部门得以保留和采用,但对广大民众来说,武术的体育属性是主要的。就套路而言,武术是以演练的形式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或通过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展现刚健有为、高度和谐的艺术美。散打运动虽然在技术形态上与实用技击术基本一致,但摈弃了实用技击中致人伤残的技术,并通过规则限制了一些击打部位,通过护具、拳套等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从而充分体现了武术的体育属性。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上要求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和摔跤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术,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限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
第三,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中华武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武术而在世界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文化的类型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有其灿烂的传统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鲜明代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武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理论构架,处处体现出东方人的哲学、宗教、养生和美学思想,体现出东方人特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结合的典型。我们绝不能把武术仅仅看作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应从文化属性的角度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地融会了中国传统的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军事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
其次,德艺兼备是中华武术的根本。中华武术自它诞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之道。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育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林中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
最后,中华武术注重和谐与形神兼备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价值观”,这一原则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整体的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区分了中西文化。所谓和谐,就是在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统一,重和谐的思想就是希望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武术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性,又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智慧结晶。
二、武术的历史源流
武术是随着中国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成长壮大的。其形成与发展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
一原始社会时期
武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运动,以格斗技能为基础,其招式都是按照攻防的格斗要求设计出来的,并结合狩猎、战争、武舞等元素逐渐发展形成的。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其萌生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竞争和原始战争分不开。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格斗的对象不仅有人,也有野兽。当时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茹毛饮血,穴居野处,到处都是凶禽猛兽。为了生存繁衍,人类不得不与野兽进行殊死搏斗,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古老岩画中就有许多描绘人与野兽搏斗的场面。在狩猎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奔跑、跳跃、滚翻、躲闪、拳打、脚踢等徒手技击动作,以及运用石制、木制棍棒等工具的技能积累一些攻防经验。除狩猎外,原始时期的战争与武术的萌芽也关系紧密。原始社会中,各个部落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为争夺首领的地位,常常发生争斗。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促进了原始武术的形成。到原始社会末期,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轩辕氏与蚩尤九黎部落之间的战争,就运用了比较先进的青铜兵器,人们的格斗技术也比狩猎复杂得多,这种原始战争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武术最早起源于生产劳动。武术不仅萌芽于人与兽斗,还源于人与人斗。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这一时期武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武器随着战争的需要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多种石兵器,除石刀外,还有石枪、石矛、石戈、石斧、石铲、石槌等,而且人们还发明了弓箭,这是武器史上的巨大进步。
第二,攻防格斗技能得到了提高。人们在战争中使用武器,同时积累了使用经验,经过归纳和总结,便从实践中萌生了武术的技击技术。
第三,萌生了武舞。原始社会人们为适应战争的需要,进行战斗的演习和操练,以熟悉战斗的技击动作和应有的群体组合,产生了武舞。这种武舞不仅是武术技术的演练,而且还有武艺表演、宣扬武威的作用。
第四,萌生了武术比赛。在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中,有的部落以掷剑比赛的方式来确定部落首领,这是武术比赛的萌芽。
原始武术的发展与原始教育、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娱乐是分不开的。在原始教育中,传授与训练生产经验、战斗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在祭祀求神、娱乐等活动中,模拟狩猎或战争的场景,执各种兵器手舞足蹈,用巧妙的动作展现自己的敏捷拳脚。这种原始的舞蹈与武艺的演练是分不开的。古籍《尚书·尧典》中记载,一个名叫夔的首领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让我们敲打起石鼓,和百兽一起跳起来吧!这里的“百兽”,指的是模拟野兽的形态动作,是一种狩猎舞,也是古代武术中象形拳最原始的萌芽。
二奴隶社会时期
夏、商、周时期,氏族公社解体,产生私有制,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这个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当时的武技多称“手搏”“手格”“股肱”等。《史记》《世本》《山海经》《诗经·小雅·巧言》《礼记·王制》等有“黄帝习用干戈”“蚩尤作五兵”“夏后练九伐”“周代射礼”“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及“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决射御”的记载;军事战争的频繁、青铜业的发展,武术开始与生产劳动分离,从属于军事活动,武术由简单的单个攻防技术发展为简单的套路和比赛形式。这一时期的武术不单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还逐渐成为人们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这一时期武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铜兵器的广泛使用及演进。这一时期木器已被青铜器所代替,武器由简单到复杂,向多样化发展。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车战是西周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不仅武器数量猛增,而且种类较多,如铜矛、铜戈、铜斧、铜戟、铜剑等武器的大量使用,形成了包括远射、格斗、卫体等进攻性兵器与防护装备的完全组合。
第二,攻防格斗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变化,按阵形队列进行武术操练,武术操练是当时军队作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地促进了攻防格斗技术的提高;②把习练搏斗、角力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大大地促进了徒手搏斗技术的发展;③提倡、鼓励习射,习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武士的重要标志,极大地促进了射术的发展。
第三,武舞开始分化。武舞既有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娱乐作用,同时也有习武健身的实用性,而且武舞的动作组合是形成武术套路的基础。在原始社会,武舞与武术是结合为一体的。商、周时期,武舞开始分化,但是舞蹈的艺术性尚未充分发展,舞蹈的实用性仍然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四,有了对抗形式的比赛。《礼记·王制》记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决射御。”表明当时已有了以比赛形式出现的技击运动,并通过对抗方式用“执技论力”“赢股肱”来决胜负,使拳斗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周代的骑射活动普遍开展,而且有体制完备的竞赛活动。这种较武竞赛不但具有习武健身、寓德于武的意义,而且有丰富的娱乐性,是古代重要的文体活动。
第五,武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周代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前四艺中均有丰富的武艺教育内容。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武术在奴隶社会已开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在军事活动中,而且在其他社会活动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封建社会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中华武术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七强图霸,战争十分频繁,武术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这个阶段属于封建社会的早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已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学术繁荣,战争频繁,并以步战为主要作战方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尚武之风盛行,武术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等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术的格斗技能在军队和民间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这时铁器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使武器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质量精良,长短形态多样,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已非常普遍,并很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2武术的社会功能向多样化演变。战争的发展促使质朴单纯的军事武艺演变成了丰富的武术文化。其主要表现是:武术不仅具有适应战争需要的实用性,而且具有了表演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3武术技艺向多样化发展,阵战武艺与日常武艺分流。
4自觉性武术意识的出现和武术理论的形成。春秋战国时,人们在较武竞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崇敬强者、以武艺高低决定社会地位的竞技意识,把习武论剑看成是一种“内可活身,外可应变”的修养之道,体现了中华武术的伦理特色。此时出现了一批武术家,在总结武术实战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武术理论,如剑术理论等。武术理论的出现是中华武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重要标志。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向竞技方向发展并形成流派。秦、汉、三国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为武术与军事技术分离并向体育竞技方向转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汉代,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在长达百年的与匈奴的战争中,汉代对军事的依赖更直接促进了军队和民间对武术的重视。汉代对抗性攻防技术有:手搏、角抵有了裁判,体育性质较明显、短兵对短兵、长短兵对打、空手对器械等。套路技术有单练套路,如“剑舞”“刀舞”“双戟舞”,还有象形的“沐猴舞”“狗斗舞”等;也有多种形式的对练套路。《三国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古今图书集成·闺奇部列传》载:“关索妻王氏,精通诸家武艺。”所谓“诸家”,当指不同技术特点的各个流派。由于习武活动的盛行,到了汉代,民间曾涌现不少武术家以及不同技术风格的流派。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蹈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大摆鸿门宴,宴请刘邦,宴中项庄拔剑起舞想刺杀刘邦,项伯亦拔剑起舞,用身体遮挡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此外,还有“刀舞”“槊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接近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这一时期的武术著述也明显增多。另外,在汉代,有关武艺理论的著作大量出现,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就有199篇是武术著作,主要是论述射法、拳法和剑法。由于汉代民间练武活动盛行,出现了许多武术家以及总结武术实践经验的理论著作,各有其风格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汉代,刀、剑、角抵、相扑之术东传日本,这是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对外交流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日益频繁而尖锐,使得各种武技在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迅速发展,起到了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重要作用,使武术在民间普及,并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武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唐朝推行“武学制”,以考试的方法选拔武艺人才,从政策上促进了民间和官方练武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武术纳入正规的教育轨道。隋、唐时期,为推动武术的发展,制定了种种的激励办法,重视武艺人才的措施,无疑也促进了武术套路技术和攻防格斗技巧的丰富和发展,对后世套路的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时文人武人佩剑成风,以舞剑为荣。诗人李白、杜甫青年时皆学过剑术,将军裴曼的剑术、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有人赞美裴曼的剑是“剑舞若游龙,随风萦且回”,杜甫笔下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公孙氏的剑术做了十分生动的描述,可见武术繁荣之一斑。武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器械的发展促进了武术技术的发展变化。在武器上“废长兴短”“以铁代铜”,是器械发展的一大转折。随着步骑战的发展,战场上较长的戟逐渐被淘汰,枪在战场上被广泛应用,剑被刀所代替,枪术、刀术、剑术在民间深受欢迎,广为传播。
第二,实行武举制度,推动了武术的发展。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凡有一技之长被选中的,授其奖励和相应的称号,如“猛殿之士”“矫捷之士”“技术之士”“疾足之士”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促进了练武活动,而且出现了专职教习武艺的人。
第三,促进了套路技术的新发展。唐代舞乐盛行,武术套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舞蹈中的姿势动作以及手、眼、身法、步等表现形式,大大地丰富了武术套路的结构、布局和演练技巧。
两宋时期,中国的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农业技术的新发展、新土地的开垦以及农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宋代经济繁荣的基础。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以商人为代表的新富人阶层,促进了饮食文化、茶文化、建筑和居住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货币流通中纸币的出现与扩大,火药及火球投掷器的发明,罗盘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中,以及防水隔舱的发明等,都出现在宋朝,同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也不能不说是政治上的一大进步。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张择端画于1126年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再现了北宋鼎盛时期东京的繁华景象。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如“角抵社”“英略社”“弓箭社”都是比较大的民间习武组织。此时武技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多侧重军事实用性;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多侧重套路,把武术作为表演内容,统称“百戏”,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的叫“打套子”,有“枪对牌”“剑刀牌”等。“十八般武艺”一词也出现于宋代的典籍之中。据宋华岳《翠微北征录》载:“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此文原意是强调弓箭在征战中的重要性,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兵器远不止18种。宋代武术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几部古代小说中窥见一斑,如《说岳全传》《杨家将》《水浒传》等,都描写了众多武艺高强、功夫独到的男将女杰。此外,两宋时期系统地总结了练武经验,使武术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其代表作有《武经总要》《武经七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武林旧事》等。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古代武术体系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首先是确立了武术的总范围。明代以前,武艺内容繁杂,包罗万象。明清之际则对武术理论进行了整理、归类,明确了武术的总范围,即统称为“十八般武艺”,列出了具体内容,并确立了武术的基本技术由三部分构成:武术功法、套路技术和技击对抗。其次是武术理论的研究有了迅猛发展。这一时期有关武术的著作大量出现,反映了武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武术的日益成熟,也是武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大量的武术著述中,既有武术理论研究,又有具体的武术动作;大量歌诀、动作图示、动作路线图出现于书中,为武术的传授、交流创造了条件,也是研究古代武术的重要文献。
同时武术流派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各具特色,著名的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南拳等均成型于这个时期。武术与传统文化中的兵学、哲学、宗教、养生学等相互借鉴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武术的内容。军事武艺与民间武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对武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记载:“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绵张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共十六家拳法。”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皆以擅长者姓氏命名。明代武术的大发展与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文武全才的思想分不开,他主张“武官习礼仪,文人学骑射”。据统计,除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外,重要的专著还有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正气堂集》、郑若曾的《江南经略》、程宗猷的《耕余剩技》、何良臣的《阵记》、茅元仪的《武备志》、吴殳的《手臂录》等。这些武术专著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历代积累的武术运动经验,研究了武术的运动形式、套路技术、攻防格斗技巧和战术理论,而且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从人的整体出发,研究武术运动与人体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从而使武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清朝统治时期,由于满清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习武,所以清代的武术活动不如明代。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的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以地区来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来分有少林派、武当派,以宗教来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来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武术流派林立,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兴旺发达,但也存在各派之间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弥补长短的不足。清代,武术体育化进程已完成,武术的社会功能向多样化发展,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功能与自卫防身功能一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以习武健身为主旨的发展趋势拓宽了武术发展领域,标志着武术的体育性更强。
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庶民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促进了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并使我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及西方体育的传入,社会各界提倡国粹体育的呼声高涨,中国传统的武术为国人重新认识。一些以研究武术和开展武术活动为主旨的新兴社团纷纷建立。内忧外患中,中华武术开始了反思,武术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成熟起来。1909年,霍元甲创建上海精武体育会,把原来主要在农村传播的武术引入到城市中来,武术的健身作用更加明确。精武体育会的成立得到了当时中国工商界、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1919年孙中山先生为《精武本纪》作序,他在序中更进一步阐述了技击的重要,就是要唤起人民重视技击术,参加技击运动,以达到强国健身的目的。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武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时期,武术的健身作用更加明确,武术更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例如,上海有“精武体育会”“中华武士会”等30多家武术会、社,北京有“北京体育研究社”“中华尚武学社”等25家武术会、社,天津有“中华武术会”“道德武术研究会”等10多家武术会、社。其他大中城市同样建立了一些武术会、社,各省、市、县也相继建立了不少国术馆。武术组织的广泛建立,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这个时期的武术体育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各拳种不仅注重强身健体的锻炼效果,而且相继举办武术运动会。1923年4月,马良、唐豪、许禹生等人联合发起,在上海举办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进行武术观摩交流。严格来讲,这只是武术的交流表演,却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武术单项运动会。参赛的有精武体育会、北京体育研究社等20多个单位,运动员有400余名。这次武术运动会采用了近代体育竞赛形式,一改过去传统武术街头表演、庙会献技的形式,是传统武术向竞技体育发展的开端。1929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首次把武术套路列为表演项目。1933年武术正式被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竞赛项目。1936年1月,中央国术馆和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组成南洋旅行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进行了65场武术表演。1936年,中国体育协会选派国术表演队为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进行了表演,并应邀到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等地进行表演。
四社会主义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关心人民健康,重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武术得以新生。武术和武术家的地位提高,武术的糟粕被剔除,武术的不足也得到了补充,今日的中华武术正在向规范化、科学化大步迈进。国家不仅定期举行武术汇演,还在体育学院及高等院校开设武术专业和武术选修,并组织专业人员在继承传统拳术的基础上,广吸众家之长,整理出简化太极拳、中级长拳、初级长拳以及器械套路。为了弘扬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武术协会,吸引武术爱好者前去习武健身,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使武术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使武术套路在技术风格、结构布局、质量和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武术技术的规范化和理论的科学化日趋完善。
1949年10月,国务院批准筹备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预备会上提出开展武术运动。1950年,全国体商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把武术提到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在贺龙同志“发掘、整理、提高、推广”的方针指引下,1952年冬,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同年,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1953年11月2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赴京武术表演团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做了精彩表演。朱德同志说:“要珍视祖国几千年的传统。”1954年,各地体育院、系,把武术列为正式课程,唐豪等主持武术史料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10多辑《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1955年,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专门负责武术工作。之后,又将武术科升为武术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对武术的方针、政策,落实武术的普及、推广和组织竞赛等工作,并指导各地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1957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国家竞赛项目。1958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华武术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武术协会,从组织上保证了武术工作的开展。1959年颁布的《武术竞赛规则》,使武术竞赛走上了正规化。现在既有正规的全国武术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全国武术交流大会、全国青少年“武术杯”比赛,也有赞助性的“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民间武术馆社及各种形式的武术节、武术比赛等,还有国际性、区域性的武术锦标赛、邀请赛等。此外,企事业单位或基层的武术比赛也十分活跃。这些比赛有力地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群众性武术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了重视。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使用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把武术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63年出版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材,把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993年国家体委群体司会同教育部门,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中增加了武术内容的试点工作,先后在北京、河北、山西、陕西、江西等省、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试点。30多年来,中小学武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普通高校的武术教育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成立了武术协会或武术学会,组织师生开展群众性的武术活动、比赛和学术研究,有效地促使高校武术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大学武术教育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普通高校武术活动的开展。
1981年,继中国内地第一本武术类杂志《武林》面世后,《武术健身》也随之出刊,1982年到1984年间,《中华武术》《武魂》《武当》《少林与太极》《精武》等一批武术专业刊物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这些刊物对武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经验交流、信息传播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强武术科研工作的领导,1986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成立了武术研究院。此后,在武术研究院的引领下,国内新编了如《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初级长拳》《少年长拳》等一批武术套路,编著了《中华武术大辞典》《中华武术史》《中国散手》《太极拳运动》《全国武术训练教材》等一批武术教材,与此同时,出版了大量的武术类期刊和专著,如《中华武术拳械录》《武术学概论》《中国查拳》《搏击》等等。这些武术著作的出版,是武术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标志。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按照这一方针,1984年4月22日至25日举办了武汉国际太极拳邀请赛。有日本、美国、加拿大、危地马拉、法国、新加坡、中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和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性单项武术比赛。它不仅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增进了各国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为武术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85年8月22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了由法国、菲律宾、加拿大、美国、摩洛哥、日本、泰国、新加坡、西班牙、中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9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比利时、意大利、波兰三国的代表到会观摩,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举办的武术国际邀请赛。在这之前,在南京也举办过一次国际武术邀请赛。这些不仅是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也是促进国内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适应武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1987年6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成立。随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武术学会。各种类型的基层武术研究会、研究所也陆续建立,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武术科研的发展。武术学分会举办多种多样的武术学术活动,促进了武术科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联合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全国和国际学术活动,先后选编了《1988年中国国际武术节论文选》《武术科学探秘》《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论文选编》等。同时,地方性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通过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武术科学研究的领域和途径,对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哲学基础、生理机制、技术原理、养生思想等进行了多视角、多侧面的探讨,既有纵深发展的单学科研究,又有相关学科交叉融会的横向研究;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研究,大大地促进了武术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上,武术被定为正式比赛项目,展现了它的雄姿。同时,为了适应国内外武术发展的需要,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武术运动的普及、提高及向外推广工作起了规范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武术学术思想的不断深化,一些武术专家和学者站在整体建设的高度,将武术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从多角度、多学科方向探讨其内部深层次的本质、学科体系以及武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将武术视为一种文化,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对武术进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使武术成为与体育学科并行研究的较为宽泛的新兴学科;对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框架进行了专题研讨,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
随着武术逐步推向世界,在国际国内的地位不断提高,武术也渐渐为世人所尊重。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论证投票,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武术的学科地位步入了高等学府的博士学科行列,我国的武术人才培养也上了一个台阶。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和数十名博士研究生,加入到武术科研队伍中来,壮大了武术科研队伍。在广大武术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大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武术理论基础》《全国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华武术史》《武术学概论》《中华武术文化概论》《中华武术历史与文化》《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武术科学研究》《中华武术实用大全》等著作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武术学科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曾先后派人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目前中华武术已风靡了欧美及其他地区。美国已成立了“全美中华武术协会”,芝加哥、纽约、旧金山等城市还成立了“少林功夫学校”。在国际上,武术热方兴未艾,“功夫”“少林”“太极”“武术”的汉语拼音——“GongFu”“ShaoLin”“TaiJi”“WuShu”已成为英语中的常用词。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历史性突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国际武联立刻启动了“入奥”工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进行武术比赛。中华武术终于可以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华武术传统文化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在它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武术作为国术、文化瑰宝,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让全世界爱好中华武术的人们都来分享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第二节 武术的特点和分类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
一、武术的特点
一刚柔并济
武术运动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它的动作和套路编排既具有搏击的刚勇,又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加之单人练、双人练、多人练、集体演练等多种形式,使武术表演一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这其中除了它的刚阳之气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激励之外,还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各种拳又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有的以苍劲挺拔著称,有的以潇洒英武取胜,有的以敏捷活泼见长,有的身手柔韧而舒展,可以从形态和精神两方面给人以美感,从而体现出武术运动独具特色的艺术性。中国武术拳法讲究:“刚则折,柔则亡,不刚不柔,拳中之法”,充分说明了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及其作用。“所谓刚,主要指的是坚硬、强悍、干脆、果断。所谓柔,主要是指柔韧、缠绵、顺手不悖、不丢不顶、不及不离。刚者为阳,柔者为阴,刚柔既相互对立,又相依共存而不分,故无刚则柔不存,无柔则刚不立。”②在武术运动中,若重柔而轻刚,必过柔而不坚,过弱而不悍,过软而不硬,从而缺乏雄悍之劲力而成为舞蹈式软拳;若重刚而轻柔,势必僵而不化,呆而不活,滞而不灵,从而成为僵死易折之病态,岂能克敌制胜?所以须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方能“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技巧乃出,制胜于人。比如陈式太极拳讲究“显刚隐柔”,杨、吴、孙、武式太极拳以柔为主,柔中寓刚;还有形意、八卦的出掌要求微屈,刚中有柔,劲以曲蓄而有余。长拳则是刚柔相济,讲究寸劲中由柔转刚,从而体现出“唯刚柔相推,始能变化,实为攻防之根蒂,生克为化之玄机”。③
二具有攻防技击性
武术是由人的技击自卫术发展而成,技击特点是它技术上最主要的特点,武术在它流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特点,围绕这个特点发展并全面体现这个特点。武术的技击性是武术的精髓与魅力,也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项目和战斗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体现了它的军事价值。由于古代武术直接为战争服务,因此,受兵法学的影响较深,技击性是显而易见的。剧烈的军事斗争促进了多种攻防技能的发展与提高,所谓“十八般武艺”就是用来形容古代兵器之多和攻防格斗技术多样化的。武术不仅有对抗性练习,还有套路练习;不仅有单人练习,还有双人和多人练习,且拳种丰富,器械多样,汇集了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不同器械进行攻防技击的技术,这是任何其他的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武术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有此本质属性,才得以区别于其他的体育项目。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武术的技术来源于技击实践,经过不断的加工、提高,然后再用于技击实践,是历史上武术发展的基本线索。随着火器的逐步发展,武术的直接技击价值逐步减小,虽然如此,但武术仍然保持了技击这个技术特点,在近代各拳种中不仅在技术上仍体现了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并且在各自的拳理中也反复强调技击的理论,无一例外。如太极拳这种轻灵舒缓的拳种,其动作和传世的拳谱也都充分体现了武术的这一基本特点,并且发展了独特的技击对抗性的推手运动。武术的技击特点使武术形成了它自己完整的技术体系,即包括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相关的训练方法。这个特点还是决定武术动作规格的基本依据,武术用力的方法讲究刚柔并济同样是由其技击特点所决定的。清吴殳在《手臂录》中说“攻为阳,守为阴”,一般说来攻时奋力突进,力法主刚:守时随人而动,力法主柔,且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时刚中有柔,守时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不可偏废,是各拳种共同的要求。虽然今天武术的技击价值已不能和冷兵器时代同日而语,随着竞技武术技术的发展,武术套路技击特点也有所淡化,但技击特点仍将作为武术技术最基本的特点而长期存在。今天,武术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项目,技法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且将技击性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武术散打是训练技击性的主要手段。即使是套路运动,其中的劈、刺等动作,既是对抗运动的主要动作,也是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所谓内,是指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动;所谓外,是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武术套路都十分强调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周身一体,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例如,查拳强调“精气神”;华拳强调“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太极拳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强调“内三合,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南拳强调“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四注重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和谐,这一原则和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世界观及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定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重和谐的思想就是希望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由于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所以习武者尚武而不随意用武,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讲究先礼后兵,遵循《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关于内外相合的理论在武术不同拳种中或直接论及或间接提到,可以认为它是中国各拳种的一个共同要求。武术所强调的“合”,其实质就是协调、和谐。所以武术的“合”并不仅是动作上下内外协调的技术要领和要求,更是武术的一种重要理论,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五以套路运动为主
武术套路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原始状态下的巫、武、舞文化发展相互交融,为武术套路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宋代的“打套子”,可能是接近于武术套路的表现形式。元代实行种族统治,科举规模很小,文士、武士地位低下,大批汉族知识分子仕路无望,走上了和民间艺人结合的道路,促进了元代杂剧的兴盛,这对武术套路的出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武术套路运动成立于明代。程宗猷《单刀法选》云:“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随云着着实用,又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路刀法一图……以便演习者观览。”在他的著作中,还详细地绘有刀、棍等武术套路演练的步法线路图,是至今所见的最早的武术套路图谱。
武术套路的出现与形成,是武术文化形态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武术套路的存在,也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武技的重要特征之一。
纵观中华武术,武术其实一直循着搏杀格斗和隐技击于演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古代以前者为主,近代以后者为主。套路是由若干单个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恰当地连接而成。拳种不同,风格各异,套路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并有单练、对练和集体表演套路之分。但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的特点是以踢、打、摔、拿、劈、刺等击技动作为主,并结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平衡、旋转等多种动作构成。任何一种套路都要求动作连贯,往返多变,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节奏鲜明,特点突出。
从武术套路的表现形式看,套路演练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运动形式。数千年来,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里存在、发展的,各种文化相互之间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渗透。武术曾给予其他文化以影响,反过来,这些文化内容也在武术文化形态中打下它们的烙印。以道教对于武术,可以说对“道”的追求是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中国人追求道,而道有原则、方法、方式、路数之义,这种对道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程式化的追求,从武术技术表现来说则为武术的套路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另外,崇礼是武术套路产生的伦理道德基础。中国人崇尚“礼”,礼是指某一个时期的典章制度,也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它影响到中国人的政治、伦理、道德、礼仪、民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孔孟儒学始终是社会思想的主流与正统,延续数千年,受此影响,上到国家大典,下至百姓生活都要合乎的“礼”的规范和程序,使人们的一举一动高度程式化,这也极大地促成了武术表现的套路运动形式。最后,中国人重视传承,尊师敬祖,而程式化的套路又便于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和延续。
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功量。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以及个人的爱好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锻炼,这就使武术运动具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和群众性。
二、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分类,素有不同方法,早在战国时代的《司马法》中,就有“长兵”“短兵”的分法,并以兵器的长短,确定其战术的要求,“长兵以卫,短兵以守”。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介绍当时流行的拳法时,有长拳、短打的说法;介绍拳技时则使用了打张伯敬之打、踢李半天之腿、跌千跌张之跌、拿鹰爪王之拿四种技法的概念。清初黄宗羲又提出了内家拳、外家拳的分类概念。为了说明南方与北方武术的特点,也有“南拳、北腿”的俗谚,但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武术发展至今,内容极为丰富,流派之多不胜枚举,其产生、发展的武术运动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而且分类方式很多。本节采用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一按运动形式的分类
按运动形式的分类,可将武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以及搏斗运动三大类。
1. 功法运动
功法运动是指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增强专项体能或健体目的的运动。它包括内功内养功、外功外壮功、轻功弹跳、柔功、硬功击打和抗击打等,既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的基础,又是极好的锻炼方法。例如,习浑圆桩可以调心、调身、调息,站马步桩可以增强腿力等。武术界亦广泛流传有“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的说法。
1内功。内功又称“内壮功”或“富力强身功”,是一种动静功结合的导引法,主要通过意守、以息运气、呼吸锻炼等方法,以增强内气而产生祛病强身等功效。太极内功原系太极拳的内炼功,早先在武术界流传,以增强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太极拳法实践》一书曾有“其专至锻炼脏腑、神经、感觉,所谓精气神者为内功”之说。内壮功有很多具体的练习功法,从锻炼的形式与方法上看,大致有静卧、静坐、站桩和鼎桩四种方法。
2外功。外功又称“外壮功”,所谓外功者,是指专练刚劲,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身体具有比常人较强的抗击打、摔跌、磕碰的能力,以达到强筋骨、壮体魄之功效的功夫运动。如传统的鹰爪功、金刚指、铁砂掌、打千层纸以及各种排打功等,都属于外壮功。外壮功一般与内壮功结合进行修炼,即所谓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3轻功。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蹦得高、跳得远之功效的功法运动。至于轻功能使人变得“身轻如燕”以至可以“飞檐走壁”的传说,缺乏科学根据,并不可信。
4柔功。柔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能的功法运动。例如武术基本功中的各种压腿、搬腿、撕腿、劈叉腿、下桥、压肩等,都属于柔功。
5硬功。硬功即为过硬的本领;扎实熟练的功夫。硬功靠苦练,在武术中,硬功是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使身体各部位练出具有比一般人强得多的抗挤压、抗击打、耐摔跌的能力,是经过长期极限运动累积的绝活。硬功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方能成功。硬功与绝活常相提并论。硬功如用在其他领域,则可解释为超凡的本领,引用范围较广。古往今来,拥有不凡的硬功技能者才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在传统的功法运动中,前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某些功法一直延续至今,如“排打功”“沙包功”“木人桩功”等,仍是提高武术专项技能的有效训练方法与手段。有些功法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已被新的方法和器械所取代,如“石锁功” “石荸荠功”等。有些功法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金钟罩” “铁裆功”等。另外,有些功法纯属玄虚不实,带有迷信色彩,应予摈弃,如“刀枪不入”“飞檐走壁”“隔山打牛”等。
2. 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指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从运动形式来看,武术套路以单人演练程式化的固定动作为主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