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机关证据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书运用实证的、比较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分专题研究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批捕、刑事起诉、出庭公诉、刑事二审、民事检察监督、行政公益诉讼大量案例,总结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分析检察权运行中证据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探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检察机关在证据运用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
目錄:
|
第一章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一般问题
一、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概念
(一)证据运用界说
(二)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界说
二、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特点
(一)运用主体的特殊性
(二)证明对象的特殊性
(三)证明标准的特殊性
(四)证明责任的特殊性
(五)证据规则运用的特殊性
三、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原则
(一)遵守法制原则
(二)保障人权原则
(三)法律监督原则
(四)庭审中心主义原则
(五)证据裁判原则
(六)全面收集和审查原则
第二节检察机关证据运用概述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证据运用
(一)电子证据运用的困境与对策
(二)纪检监察证据转化问题
(三)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四)再生证据
二、审查逮捕的证据运用
(一)审查逮捕阶段的证明标准
(二)审查逮捕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
三、审查起诉的证据运用
(一)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明标准
(二)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
四、法庭审判的证据运用
(一)庭审前证据开示
(二)庭审阶段非法证据排除
(三)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与庭审阶段证明标准的差异
五、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运用
(一)品格证据对未成年人检察的意义
(二)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检察中的运用
六、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证据运用
(一)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依据
(二)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之证据运用
第三节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一、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主要问题
(一)检察机关证据运用观念上的问题
(二)检察机关证据运用实务中的问题
二、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重要性
(一)关系到冤假错案的防范
(二)关系到检察公信力的建立
(三)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
三、完善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对策
(一)检察机关证据运用观念的转变
(二)检察证据运用体系的完善
第二章职务犯罪侦查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职务犯罪证据运用的法律挑战和现实困境
一、职务犯罪案件证据运用的法律挑战
(一)检察机关侦查权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呈现的不完整性
(二)新《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和
挑战
二、职务犯罪证据收集运用的现实困境
(一)近几年职务犯罪案件证据运用现状分析
(二)职务犯罪证据收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职务犯罪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一、初查阶段证据收集应强化手段、更新方法
(一)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适用困境
(二)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运用
(三)运用大数据实现初查情报的精细化收集
二、侦查阶段应着重解决证据固定的难点
(一)言词证据的固定
(二)信息化证据的收集固定
三、特殊证据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
(一)纪检监察机关调取证据如何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加以运用
(二)再生证据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
(三)技术侦查证据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
第三章逮捕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犯罪事实要素的证据运用
一、捕后不起诉案件的不起诉原因分析
(一)捕后存疑不起诉原因分析
(二)捕后法定不起诉原因分析
(三)捕后相对不起诉原因分析
二、不起诉原因反映出的逮捕证据运用问题
(一)证明力问题处理上的问题
(二)过于依赖言词证据,特别是有罪供述,对客观性证据
重视不够
(三)对逮捕阶段证据的不完备性警惕不够,对在案证据
缺少合理预判
(四)对证据本身的层次性不够关注,次级证据审查不严格
(五)证据预判存在的风险
第二节刑罚要素和社会危险性要素的证据运用
一、刑罚要素的证据运用
(一)刑罚要素的证据运用情况考察
(二)如何看待刑罚要素论证的缺失
二、社会危险性要素的证据运用
(一)社会危险性要素证据运用的情况考察
(二)如何看待实践中社会危险性要素的证据运用情况
第三节逮捕证据运用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证据能力的问题
(一)形式上审查文书是否齐备
(二)通过对证明力的审查来发现证据能力的问题
(三)其他问题证据的处理
二、直觉在证据运用中的地位
三、捕前提讯的相关问题
四、证据调查核实与侦查
五、目的性论证问题
六、证据的形式性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言词证据摘录
(二)证据分析
(三)审查逮捕意见书的制作
第四章刑事起诉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刑事起诉传统审查证据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典型刑事错案、无罪案件样本分析情况统计
二、典型刑事错案、无罪案件证据采纳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法证据未能有效排除
(二)证明体系间关键证据不能相互印证
(三)对关键证据存在的问题把握不准
三、北京地区存疑不起诉案件样本分析情况统计
(一)2013~2014年北京市11区县检察院存疑不起诉案件
罪名分布情况统计
(二)2013~2014年北京市11区县检察院存疑不起诉案件
存疑事由分布情况统计
(三)2013~2014年北京市11区县检察院存疑不起诉案件
主要案由存疑事由分布情况统计
四、存疑不起诉案件证据采纳与运用中的经验与不足
(一)存疑不起诉案件证据采纳与运用的相关经验
(二)存疑不起诉案件证据采纳与运用的不足
第二节刑事起诉证据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有罪推定的法律思维
(一)刑事诉讼法二元任务结构对有罪推定的抑制作用
不佳
(二)主观主义刑法观推动有罪推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口供中心主义的诉讼思维
(一)主观主义刑法观对侦查取证模式的反噬
(二)缺少刑事实体法关怀的刑事诉讼证明体系
三、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结构
(一)被作为惩罚手段的审前羁押措施
(二)缺少对侦查行为的制约能力
(三)辩护人的有效参与不足
四、粗放式的案件审查模式
第三节刑事起诉证据审查与运用规范
一、刑事起诉证据审查与庭审中心主义
(一)庭审中心主义与案件证据审查的精细化发展
(二)适应庭审中心主义转变传统审查证据模式
(三)完善控辩正常沟通机制促进证据审查的对抗式发展
二、庭审中心主义下案件证据能力的审查
(一)对非法供述的排除
(二)对非法证言的排除
(三)对非法辨认证据的排除
(四)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
(五)对非法鉴定意见证据的审查
三、庭审中心主义下相互印证规则的运用规范
(一)相互印证规则与对被告人供述的审查
(二)相互印证规则与证人证言的审查
(三)相互印证规则与被害人陈述的审查
第四节出庭公诉中的证据运用
一、庭前会议中证据的展示与交换
(一)庭前会议程序中的证据运用情况
(二)庭前会议程序中的证据制度运用的完善
二、出庭公诉中的举证、质证
(一)出庭公诉中举证、质证的基本原则
(二)出庭公诉中举证、质证的基本方法
(三)对出庭证人、鉴定人的交叉询问
三、全案证据的综合运用
(一)出庭公诉中全案证据综合运用的法律依据
(二)出庭公诉中全案证据综合运用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刑事二审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刑事二审构造与证据裁判
一、刑事二审构造与证据审查
(一)刑事二审的审判对象
(二)刑事二审构造与证据审查
二、刑事二审的证明标准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阶段性
(二)刑事二审中的证明标准
三、刑事二审的证明责任
(一)刑事二审证明责任的运用
(二)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中的证明责任
四、刑事二审的证明规则
(一)刑事二审的证据审查规则
(二)刑事二审的证据运用规则
第二节刑事二审证据审查与运用
一、刑事二审证据审查特点和方法
(一)检察机关刑事二审证据审查职责
(二)检察机关刑事二审证据审查特点
(三)检察机关刑事二审证据审查方法
二、刑事二审证据审查内容
(一)刑事二审对证据的复审
(二)刑事二审对一审证据裁判的审查
(三)刑事二审对新证据的审查
三、刑事二审中的证据运用
(一)刑事二审中的证据补充
(二)刑事二审中的证据补强
(三)刑事二审中的瑕疵证据补救
(四)刑事二审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五)刑事二审中的案件事实认定
第三节刑事二审证据审查运用程序的完善
一、刑事二审证据审查程序的完善
(一)刑事二审证据审查模式的多元化
(二)刑事二审证据审查程序的诉讼化
(三)刑事二审证据审查程序的规范化
二、刑事二审证据运用程序的完善
(一)二审视角下证据运用中的推定
(二)刑事二审中的证据存疑与疑罪从无
(三)刑事二审中的排除合理怀疑与定罪标准
第六章民事监督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北京市检察机关民事监督案件基本情况
第二节民事监督案件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事监督案件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主体身份、资格等事实的认定
(二)关于当事人陈述的采信
(三)关于书证的认定与采信
(四)关于当事人一方提供的录音材料
(五)关于鉴定意见、评估报告、诊断证明等的审查
(六)关于伪造证据的识别问题
(七)关于法院审判程序合法与否的证据
(八)关于调查核实权的行使
二、民事监督案件证据运用问题的成因
(一)法院最终裁判权的制约
(二)检察机关中立地位的尴尬
(三)民事诉讼法的旧传统
(四)证据运用规范研究的缺失
(五)办案人员经验不足、畏难情绪与培训缺失
第三节民事监督案件证据运用规范分析
一、民事抗诉案件证据运用分析
(一)民事抗诉案件证据运用分析
(二)检察机关调查核实与听证对证据运用的价值
二、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证据运用分析
(一)申请人与检察机关在证据认识方面的分歧
(二)息诉工作中证据的运用
三、民事案件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证据运用分析
(一)可以提出改进工作检察建议的情形
(二)提出改进工作检察建议的具体案件中的证据运用
第七章行政公益诉讼证据运用研究
第一节行政公益诉讼证据运用的困境
一、检察机关的主体资格存在争议
(一)理论争议
(二)实践争议
二、调查取证存在的困境
三、具体运用证据困境
(一)举证责任不明确
(二)庭审证据运用缺乏程序规范
(三)行政公益诉讼证据运用缺乏成熟经验
第二节运用证据困境的破解
一、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主体资格的证立
(一)公共利益严重受损
(二)其他主体的局限性
(三)检察机关司法属性和实践符合原告主体资格
二、证据运用的基本遵循
(一)遵循行政诉讼法的原则
(二)遵循基本证据规则
(三)遵循检察权本身属性原则
三、域外公益诉讼证据运用经验的借鉴
(一)举证规则
(二)查证规则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三节行政公益诉讼证据规则的构建
一、调查取证的设计
|
內容試閱:
|
证据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是诉讼的核心,全部的诉讼活动都是围绕着证据开展的。司法实践中,证据运用的含义较为广泛,不仅包括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出庭认定证据等内容。证据运用需要严格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等进行,近年来,三大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系列司法解释的出台,对我国证据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对证据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新的规定,准确运用证据,是司法机关公平、公正审理案件,防止和杜绝错案发生的重要保障。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办理各类案件都离不开证据的运用。由于职能分工不同,检察机关对证据的运用明显不同于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机关要在刑事审前程序发挥主导作用,注重证据的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庭审中要发挥指控和证明犯罪的主体作用,注重庭审环节的举证和质证;对刑事、民事、行政裁判进行监督,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提出监督意见。检察权运行的各个环节职能不同,证据运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也不同。认真梳理近年来检察机关运用证据的情况,深入分析在证据运用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探寻解决方法,为检察机关以后在证据运用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为此,我们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对检察机关证据运用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组成员有来自高校的证据学方面的学者,更多的是北京市检察机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功底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检察官。课题紧紧围绕检察权行使证据运用三个关键词开展,集中对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特点、重点、难点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归纳、总结、提炼实践中证据运用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先进经验、前沿理论成果,深入分析;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近3年北京地区证据运用的典型案例、材料,兼顾其他省市的典型案例;抓住检察权运行的主要工作展开,避免大而全的泛泛而论,避免沦为基础知识的普及。
本书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按专题分为七章:第一章对检察机关证据运用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章讲述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面对法律挑战和现实困境,初查阶段证据搜集、言词证据不稳定、纪检监察机关调取的证据的可采性、电子证据和再生证据的运用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三章分别对审查逮捕的三要素,即犯罪事实要素、刑罚要素和社会危险性要素的证据运用问题进行考察,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工作实践中证据运用涉及的其他问题进行阐述;第四章选取典型刑事错案、无罪案件、存疑不起诉案件作为样本,分析刑事起诉传统审查证据模式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对出庭公诉证据运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第五章从刑事二审程序的构造和证据裁判规则出发,分析刑事二审证据的审查与运用,提出证据审查运用程序的完善方法;第六章在北京市检察机关民事监督案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研究,对民事抗诉案件、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和检察建议的证据运用进行论述;第七章分析行政公益诉讼证据运用的困境和解决对策,尝试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证据运用规则。
由于时间和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2016年3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