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新历史丛书,汇集杨天石、马勇、黄朴民、陈钦、王学斌、金满楼、鞠佳等历史名家、新秀,用扎实的史料、全新的视角解读大时代、大人物、大历史!
近代中国,莽莽神州叹陆沉;自强维新,有约闻鸡同起舞;革命之功,头颅热血拼一掷;共和之痛,创业艰难蹉跎多;人物风流,青史毕竟有是非;思潮纷涌,众里寻他千百度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如何抗敌?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是否曾密谋捕杀慈禧太后?
维新变法之败是否源于袁世凯的告密?
慈禧太后究竟是何真实面目?
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面临怎样的困局?
大师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头?
钱玄同为何要穿深衣冠服?
刘师培为何臆想无政府乌托邦?
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史研究权威、蒋介石研究专家杨天石先生新作,权威解读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真实再现近代中国的艰难转型
一部不得不读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之作,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透彻解析之作,一部拨开近代史研究迷雾的清醒之作,一部用史实检验既往的原则、分析和判断的扛鼎之作,一部透过史料用心与历史交流的诚挚之作!
名家荐书:
近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史众多研究工作者中,杨天石先生取得的成绩是相当突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史研究权威、蒋介石研究专家杨天石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1840-1919)方面的新作。
全书所选文章共分六辑:第一辑,反映近代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列强侵略日益加深、加深的危急形势。第二辑,叙述维新运动的兴起及其领导人从拉车前进到拉车后退的过程。第三辑,再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艰辛、发展与胜利。第四辑,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后续状况。第五辑,研析林则徐以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重要人物。第六辑,评介鸦片战争以来的几种代表性的思潮及不同的救国道路。
在本书中,杨天石先生既用生动笔法描写了大变局面前清政府五虎制敌的荒诞,又用扎实的史料澄清了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等人的密谋和史实;既阐述了辛亥革命时头颅热血拼一掷的万丈豪情,也论述了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的面对的艰辛时局;既描绘了慈禧、光绪、鲁迅、钱玄同等近代人物的不同画像,又深入阐述了儒学、国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对近代中国的不同影响。
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言,近代中国和古代中国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中国真正成了世界的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研究中国近代史,还必须从史实出发,而不能从原则出发。人们的社会地位、政治背景、利益需求以及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多有不同,他们从中国近代史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也因此多有差异。这些原则,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片面的,有些是错误的。科学的态度是用史实检验一切既往的原则、分析和判断。合者存,不合者废,片面者加以补充或修订。
总之,这是一部不得不读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之作,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透彻解析之作,一部拨开近代史研究迷雾的清醒之作,一部用史实检验既往的原则、分析和判断的扛鼎之作,一部透过史料用心与历史交流的诚挚之作!
|
關於作者: |
杨天石,著名历史学家,江苏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上海《世纪》杂志顾问等。
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书三十余种,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及第六卷、《中国通史》第12册,独著有《杨天石近代史文存》(5卷本)、《杨天石评说近代史》(7卷本)、《找寻真实的蒋介石》(1-3辑)、《帝制的终结》等。曾获2008年、2014年十大好书、香港书奖、南方读书节最受读者关注的历史著作、《新京报》2010年最佳历史图书等。
|
目錄:
|
第一辑
变局:莽莽神州叹陆沉
马桶阵、面具兵与五虎制敌 002
黄遵宪与苏州开埠交涉 004
孙中山秘密赴沪时的笔谈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017
1911年的拒英、拒法、拒俄运动 019
第二辑 维新:有约闻鸡同起舞
梁启超为康有为弭祸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038
翁同龢罢官问题考察 042
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 056
康有为戊戌密谋补证 062
天津废弑密谋是维新派的虚构 065
围园杀后康有为的武力夺权密谋..070
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 086
须磨村密札与改良派请杀袁世凯的谋划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099
保皇会的妙语妙事 108
梁启超游美国而梦俄罗斯 109
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
──读台湾所藏梁启超未刊函稿..112
没有不可变的祖宗之法
戊戌维新运动一百周年感言..119
第三辑 革命:头颅热血拼一掷
章士钊与辛亥革命前的理论鼓吹 124
邹容自贬《革命军》 126
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 128
从排满革命到联满革命 157
为有炮声动地来
清末报纸对武昌起义的反应..159
汤化龙密电辨讹
169
辛亥革命何以胜利迅速,代价很小 183
第四辑共和:创业艰难蹉跎多
黄兴致井上馨函回译及解读
──读日本井上馨文书..202
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与南京临时政府危机 208
民国初年的轮船招商局借款
兼论革命党人的财政困难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214
黄兴与日本驻旧金山总领事的通信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229
孙中山的一次北京未遂之行
──读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段祺瑞函..231
北京政府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电
读美国所藏顾维钧档案..233
第五辑 人物:青史毕竟有是非
青史毕竟有是非
读林则徐诗有感..244
慈禧太后其人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演讲..248
光绪皇帝的新闻思想 260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 263
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头 265
鲁迅《自题小像》新探 267
钱玄同自揭老底
270
牡丹花前的特殊批判会 271
第六辑 思潮:众里寻他千百度
儒学在近代中国
276
《天朝田亩制度》与割尾巴 285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 286
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 302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前途
兼论清末民初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批评..3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在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所做的报告..342
|
內容試閱:
|
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头
读者也许以为本文是在讲一则关公战秦琼式的故事。拿破仑,法国人;华盛顿,美国人。他们与章太炎之间国籍不同,生活年代也差得很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章太炎咋会要砸他们的头呢?
谓予不信,有文为证。那是在 1907年,章太炎正在日本东京编《民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做
《官制索隐》,本来是研究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的,然而作者的笔锋突然一转,写道:藉令死者有知,当操金椎以趋冢墓,下见拿破仑、华盛顿,则敲其头矣!
请看,这里写得明明白白,足证笔者没有瞎编。中国旧俗一向以扰人丘墓为极大的不道,然而,章太炎却不管这一套,他要到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坟墓里去敲,也就是砸,而且是用金椎。金者,铁也,分量不会很轻。看来,章太炎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很有点儿愤懑之气呢!
几年之前,章太炎可不是这样。那是在 1903年,他正和康有为辩论中国革命问题,把拿破仑与华盛顿二人简直捧上了天,称之为魁梧绝特之彦,称之为二圣,甚至誉之为极点。康有为认为,中国一时产生不出华盛顿这样的人物来,因此不能革命。章太炎同意这一看法的前半部,但他表示:中国亦望有尧、舜之主出而革命,使本种不亡已耳,何必望其极点如华盛顿、拿破仑者耶!
显然,在章太炎那时的眼中,拿破仑、华盛顿这样的洋圣人,要比尧、舜这样的国产圣人高明。
真是世事茫茫,浮云苍狗。几年之间,拿破仑、华盛顿的身价就大起大落,从九天跌入了九渊。这种变化并不只发生在章太炎身上,柳亚子 1907年有诗云:华、拿竖子何须说?把华盛顿、拿破仑称为竖子,也是很不敬的。
鸦片战争中,中国人被西方打败,于是转而学西方。开始学坚船利炮与声、光、化、电,后来学民权与立宪,再后来学民主与革命。到了 1903年,民主与革命的调子高唱入云,拿破仑、华盛顿这两位资产阶级革命的鼻祖也就成了极点。其后是大批人出洋,章太炎本人也于 1905年到了正在学习西方的日本。一看,不对了,所谓民主,不过是富人的民主,而且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怪事和丑闻。于是,失望、愤懑之情油然而生,拿破仑与华盛顿的身价也就随之暴跌。在《官制索隐》中,章太炎激烈地指责西方的选举制度,认为所谓代议士(议员),大都耗资巨万,靠钻营入选,与中国的行贿得官并无两样。他说,民主立宪,世人都以美、法两国为榜样,但现在法国的政治,全靠贿赂,美国人也要通过行贿才能致身显贵,实在猥贱得很。其所以幻想手持金椎,以拿破仑、华盛顿的头作为挞伐对象者,盖为此也。章太炎这个人爱冲动,又不懂得历史主义,其幼稚、偏激之处,读者谅之!
那么中国怎么办?
章太炎想来想去,觉得西方民主的脓疮是议会,于是惨淡经营,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代议然否论》,主张代议必不可行,议员绝不可选,同时提出了一个从多方面恢廓民权,限制元首的方案。例如,提高法官的权力,不论是总统,还是百官,有了过失,或者渎职受贿,法官都可以征之逮之治之;倘若法官执法不公,老百姓可以要求学官集中一批法学家来共同处治法官,等等。然而,不知道是章太炎觉得这个方案未必可行,还是因为对中国历史过于有感情了,他有时又觉得,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也并不坏,开元、贞观年间,中国不也治理得很好吗?于是,他又表示:盛唐专制之政,非不可以致理。甚至说:今之专制,直刑罚不中为害,它犹少病。这就又转而肯定封建专制主义了。
章太炎的矛盾反映了近代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困惑。他们失望于西方民主模式,而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只能向后看。然而,向后看又是没有出路的。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而不是从民主复归专制。
钱玄同自揭老底
五四时期的钱玄同,确实是位勇士。他写过不少犀利的文章。其中有一篇《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两千年来的所谓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家之学说;所谓《四库全书》,十分之八是教忠教孝之书;
所谓史,不过是大民贼的家谱或小民贼杀人放火的账簿;要使中国不亡,使中华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的民族,必须以废孔学作为根本之解决。这些话,在今天看来,难免显得偏激,但当时,在推倒偶像、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方面,又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谁想到,钱玄同还曾是个复古迷呢!
那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部分革命党人热衷于复古。当时有句流行的口号,叫作光复旧物。有的人考证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是在夏、商、周三代。据说,有一种通天屋,比现代的摩天楼还好;有一种深衣,穿起来蛮惬意;有一种
《鹿鸣》之曲,听起来可以感到皇汉民族的尊严;还有一种干舞,跳起来可以不失陶唐氏之遗风。受此影响,钱玄同也觉得,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应该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而同是汉族的,则愈古愈好。钱玄同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武昌起义之后,辫发胡装自然可以免去,但西装革履也非所愿。怎么办呢?他想起了深衣。古书上记载,这是诸侯、大夫和士平时在家闲居时所穿的一种服装,上衣和下裳相连,大概是一种男式连衣裙吧?古代没有摄影术,也没有裁剪大全一类的书籍,具体式样早已失传。好在钱玄同曾经从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考证是拿手好戏。于是,从 1911年 12月中旬起,他便参考《礼记》、司马光的《书仪》、题为朱熹所著的《家礼》以及黄宗羲、任大椿、宋绵初、张惠言、黄以周诸家的论述,作了一部书,叫作《深衣冠服说》,并且照所说的做了一身。 1912年 3月,钱
玄同到浙江军政府教育司当科员,便穿上这一身自制的套服:头戴玄冠,身穿深衣,腰系大带,上办公所去,其结果是赢得大家笑了一场。上述故事,见于钱玄同的一篇回忆文章《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态度底变迁》。文中,钱玄同还坦率地承认,更早的时候,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保皇派,崇拜清朝皇上。为此,撕毁过谭嗣同的《仁学》,指责过具有革命思想的朋友:吾侪食毛践土,具有天良,胡可倡此等叛逆之论?钱玄同写这篇回忆文章是在 1924年末。那时新文化运动早已铙歌奏凯,钱玄同也早已成了名人了。
世事多艰。人难免要做错事、走错道,贵在能不断总结,弃旧图新。钱玄同复了一阵子古,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大受刺激知道凡事总应前进,决无后退之理,于是进而疑古,这就好;又进而在成为名人之后,仍能自揭老底,以自己做错的事、走错的路昭示来者,这就更好。生活、事业都需要这种精神。
有些人,总想塑造自己一贯正确的圣哲形象。讳言错误,讳言失败,明明有错,却硬不认错,甚或饰非为是,又甚或打击别人,以非作是。这种人,在钱玄
同精神面前,是否感到汗颜呢?
慈禧太后其人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演讲
一、慈禧发迹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实际上是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在电视、电影里经常见到有关她的节目,我在这里讲的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电视、电影里的有些情节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我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靠的、真实的西太后。
先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慈禧太后的身世。慈禧(1835--1908)为满族那拉氏,即她的姓是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满语,是个地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这个地方就在今天东北吉林省的梨树县。那拉氏,用汉语来翻译,就是太阳的意思。叶赫那拉氏的意思是说叶赫这个家族是这个地方的太阳。叶赫的祖上,曾经跟清朝的祖上努尔哈赤打过仗,最后被努尔哈赤消灭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后来叶赫这个家族成为满洲贵族的八大家族之一。在整个清朝统治中国的二百多年里,叶赫这个家族始终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慈禧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乳名,叫兰儿。她出生在鸦片战争之前五年,大家知道,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那么慈禧太后呢?出生在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的11月29日)。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有安徽芜湖、内蒙古呼和浩特、甘肃兰州、浙江乍浦、山西长治等多种说法。其中长治说近年来炒得很热闹,故事本身很有传奇性,说是慈禧原是长治县汉族农民王增昌之女,名叫王小慊,因家贫被辗转卖到当时潞安知府惠徵的家里当丫头,后来被收为养女,云云。其实,以上各说都有明显破绽,并不可信。根据档案资料,慈禧的出生地是北京,家可能就在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父亲惠徵自道光八年(1828)入仕到咸丰三年(1853)去世,始终地位不高。开始时在吏部当笔帖式,做的是起草文稿和抄抄写写的工作,属于小职员,后来才做到道员,成为省以下、州、府以上的地方行政官员。她的母亲是出身于封疆大吏家庭的名门闺秀。这个兰儿呢,是在咸丰二年(1852)作为秀女被选到清宫里边,当时的身份叫兰贵人。现代人可能不知道兰贵人这个身份有多高,在清朝的皇宫里,皇帝的后妃一共是七等: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是皇贵妃,第三等是妃,第四等是嫔,第五等是贵人,第六等是常在,第七等是答应。西太后进宫的时候,属于第五等。
兰儿虽然说身份不高,但是自身条件不错。第一,她长得很漂亮,第二,她很聪明,第三,她会写字。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兰儿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惟一的一个儿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一句话,叫母以子贵,就是说,母亲的地位是根据她的孩子来决定的。兰儿既然给皇帝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又是皇帝惟一的男孩,自然,兰儿的身份就迅速升高了。在短短的五年里,兰儿从原来的第五等升到了第二等,被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懿贵妃的儿子、六岁的载淳即位,这就是同治皇帝。新皇帝封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转天又封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这就是慈禧太后称号的由来。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俗称东太后、西太后。按次序,慈禧位在慈安之下,但是于慈安比较忠厚、老实,不太愿意管事,因此慈禧就实际上成为第一位的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