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代杂技演员,也是屡获国际大奖的杂家表演艺术家,更是培养出了众多杂技人才的杂技教育家.
|
內容簡介: |
著名杂技艺术家程海宝先生的传记,按照海上谈艺录丛书的统一体例,分为艺术访谈和艺术传评两部分,对程海宝先生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全景式地描述,从中感受这位杂技大家的艺术人生和风范。
程海宝,杂技表演艺术家,原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第四、第五届杂技家协会主席。自幼进杂技学馆习艺,16岁毕业即登台演出。擅长翻腾类杂技表演,领衔演出的《大跳板》,惊险、紧张、扣人心弦,创造了单底座六节人等国际国内杂坛最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堪称杂坛经典之作。其长达54年的杂技职业生涯,前38年为舞台演出,节目屡有创新;后16年调任上海马戏学校副校长、校长,为培养我国杂技新秀呕心沥血,获国际杂坛最高荣誉金小丑奖以及国际国内各类大奖五十多项。为中国杂技家协会终身艺术成就奖第二届百戏奖获得者。
艺术访谈
海派杂技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传评
楔子
第一章 少年情怀
第二章 黑白守常
第三章 黄金十年
第四章 铩羽而归
第五章 赛场风云
第六章 校园新帅
第七章 栽桃种李
第八章 眼光向外
第九章 重返福地
第十章 眺望远方
尾声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
關於作者: |
陆林森,1965年参加工作。1996年调入上海市文联,先后任《电影电视文学》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特写、随笔等若干。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
目錄:
|
艺术访谈
海派杂技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传评
楔子
第一章 少年情怀
第二章 黑白守常
第三章 黄金十年
第四章 铩羽而归
第五章 赛场风云
第六章 校园新帅
第七章 栽桃种李
第八章 眼光向外
第九章 重返福地
第十章 眺望远方
尾声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少年情怀
陕西北路,箭也似的穿越南京西路,向北蜿蜒而去。历史,在这里留下滚滚风尘的同时,也以惊人的工匠之笔留下了一幢幢豪宅。这条路,以前叫做西摩路,筑于1899年,距离今天有100多年了。
推开尘封已久的岁月窗口,遥望那一幢幢豪宅,让人不由怀想起了往事。这些豪宅,披览岁月,可谓阅尽了人世间的沉浮沧桑。西摩会堂,这座当年远东地区的最大犹太会堂,以及那些近代外国侨民聚居区内的太平花园、何东公馆、董家老宅、宋家老宅、荣宗敬故居、南洋公寓,等等,现在都已成了历史的过客,静静地回忆着昨天的故事,每一节、每一段,乃至每一个篇章,都写满了如著名华侨实业家、粤籍旅日经商的简照南、简玉阶兄弟,香港船王董浩云,国民党元老、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等社会名流曾经匆匆穿行于此的足迹。
白驹穿隙而,时光如水银泻地,如今,历史在陕西北路拐了一个大弯,继续一路前去。它在留下一批法国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仿英国文艺复兴主义等等豪宅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大片海派风格的建筑。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石头为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窗的石库门建筑。靠近延安中路、陕西北路的一侧,也有这样的一片石库门建筑,它们的周边还有许多高高耸立着的现代建筑,延安路高架路由东往西地从它们的身旁穿越而过,在现代生活气息的衬托下,它们的身世似乎显得有点寒碜,然而,厚实的历史底板上,却写下了一个几十年来经风、经雨而没有褪色的名字:慈惠南里。
我们的故事,就从慈惠南里说起吧。
慈惠南里16号
慈惠南里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陕西北路的弄堂口上方,依然留存着四个苍劲的大字:慈惠南里。谁也没有考证过,这四个大字出自何人之手,也没有人去考证过,这条弄堂为什么取名慈惠南里。生活在慈惠南里的人们只知道,这条弄堂栉风沐雨,已经存在了七八十年。如今,三四十年代的物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弄堂口摆着一二个小摊,以卖皮带,或者修拉链为营生。相比之下,倒是弄堂两旁那些鳞次栉比的服饰店、百货店,以及售卖各种生活物品的商店,显得要时尚得多。它们原先大多也是住宅,因为是街面房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破墙开店,亮出了五光十色的商店旗号。也许,就因为有了这些店铺的存在,慈惠南里的沧桑感似乎也被淡化了。忽然有一天,在城区综合整治改造中,这条烟灰色的弄堂被修葺一新,弄口墙壁上的暗红色粉浆水,也像画匠泼下的写意油彩,更是抹去了不少斑斑驳驳的岁月痕迹。
走进慈惠南里,方知这条狭窄的弄堂里,其实还是别有一番景象,一大片被老上海们引以为傲、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石库门建筑群,饱经风霜,却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不一样的是,这些风格简约的石库门建筑,虽然还在续写着它们的传奇故事,但原住民基本已经流失,入住其中的已经大多是后来陆陆续续搬迁于此的外来人家了。
1950年10月30日,程海宝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叫程晋荣,母亲叫叶助霞。程晋荣18岁那年,偕妻子从祖籍安徽绩溪上庄镇来到上海。慈惠南里16号,成了他们的家。几十年后的今天,程海宝早已结婚生子,迁居到了别处,但程家老屋仍在,住着他的姐姐一家。上海还有多少像慈惠南里这样的海派建筑?恐怕也很少有人去关注这样的问题了。当然,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程晋荣、叶助霞夫妇在慈惠南里一住几十年,他们生育了九个孩子:老大程彩莲、老二程彩芬、老三程彩芳(女儿);老四程林沧(儿子);老五程彩仙(女儿);老六程海沧、老七程海光、老八程海宝、老九程海龙(儿子)。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多子多福。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盼子成龙,望女成凤。话是这么说,可要拉扯9个孩子长大成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夫妇俩含辛茹苦,耗尽了心血。程晋荣自从在上海定居下来后,在一家茶叶店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程家大大小小11口人,就靠他每个月并不算高的薪水过日子,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可想而知。
人生多的是巧事,程晋荣打工的这家茶叶店,在上海滩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名叫程裕新茶叶店,创始于清道光十八年,位于南市老城厢咸瓜街上。有关程裕新茶叶店搬离咸瓜街,另择新址开张,那还是若干年以后的事。程晋荣与这程裕新茶叶店,似乎也颇有点天生的缘分,茶叶店老板姓程,他也姓程,他们又都是安徽人氏,在外人看来,似乎有点儿沾亲带故,其实不然,程晋荣和店家原不过是雇佣关系,待到上海解放,后来又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程晋荣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了新中国翻身当家的第一代职工,预先的雇佣关系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这些,虽然也都是一些题外话,却是说明了世事更迭,寻常百姓的谋生仍然离不开一份工作。所幸,彼时的上海滩,茶叶生意不错,程晋荣的工作相对也要稳定得多,这就使程家的生活有了经济保障。多年后,程晋荣离开茶叶店,去了上海闸北地区的一个工地,依然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工作。妻子叶助霞,是一位传统妇女。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程晋荣在外打工谋生,家里那些针针脑脑的活儿,也就全落在她一人的肩上了。九个孩子要吃,要穿,还要上学,日常开销很大,叶助霞有时也会去里弄生产组揽点儿糊纸盒子、拆纱头等杂活,挣点儿钱,贴补贴补家里的开销。一家人量入为出,勤勉有加,虽然谈不上富裕,日子过得倒也自给自足。
程海宝从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程晋荣对九个孩子的要求是,勤劳,本分,不偷懒,生活上要节俭,踏踏实实地做人。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程海宝的影响很大,在潜移默化中给了他许多精神养料,生活教会了他,使他感受到了父亲和母亲的艰辛,他记住了父母亲的话:生活要简朴,做人要正直。虽然他的年龄很小,但他知道,好习惯必须从小养成。上学以后,他接受的仍然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守纪律,不逾矩。
生活,犹如一个硕大的磨盘,将青涩化为甜美的乳汁,养育了程海宝,使他深知,为人处世,当恪守传统,信奉孝道,他常常这样勉励自己:我可以没有朋友,但决不可同不讲孝道,缺少爱心的人为伍。少儿时期的程海宝,接受的传统的价值理念,这为他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基础。
1960年9月5日,
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往往会改变人的一生。1960年8月的一天,上海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启事:上海人民杂技团公开向社会招收学员。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
就在这则招生启事登出不久后的一天,几个陌生人走进了延安中路小学。程海宝就在这所小学就读,他们去了几个班级,又来到了程海宝的班级。孩子们事先并不知道他们到班级来的用意,一个个张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们。
原来,他们是上海人民杂技团的工作人员,是来就近招生的。程海宝家离学校很近,与学校只隔了一条延安中路。从学校沿延安中路往东,穿过陕西北路,就是上海人民杂技团了。工作人员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来到程海宝面前,打量了一会,他们中有个人问:你家有几个孩子?程海宝回答说:爸爸妈妈生了我们九个兄弟姐妹。他自报家门,介绍了姐姐、哥哥和弟弟。
好啊,叫他们到我们杂技团来,让我们看看好吗?工作人员高兴极了。
好!程海宝一口答应。年幼的他,当然不会知道,他的体格和形象已经入了他们的法眼,成了杂技团理想的备选人才。
放学回家,程海宝将这事对爸爸妈妈说了,一家人都感到很高兴。不久,他们家果真接到了通知,要他们去杂技团面试。
孩子究竟够不够格,成为一名杂技演员?程晋荣和叶助霞心里没底,夫妇俩一商量,决定带孩子们去试一下。面试那天,他们带着程海宝,还有成本的哥哥程海光、弟弟程海龙去了杂技团。
面试现场十分热闹,唧唧喳喳地来了好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同子前来面试的。一位个子矮矮、体型瘦瘦的杂技团领导亲自在现场坐阵,他就是上海人民杂技团副团长王峰。有关王峰,这里先得说上几句。
王峰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杂技艺术工作者,长期从事杂技理论研究,多次呼吁要加快培养杂技人才。杂技团这次就近招生,他就是倡导者之一。对于这次面向社会的公开招生,他非常重视,一定要好中选好,录用一批可塑之才,为上海的杂技艺术储备和输送后备力量,因此,他亲自在现场担任主考官。
周良铁在回忆当年的面试情况时说:上海杂技团副团长王峰亲自把关,看他们一个个过堂。周良铁所说的过堂,内容有哪些?考官压压我们的腿,检查柔软度。还有, 扳腿、朝天蹬、拿顶、前桥、后桥(前软翻、后软翻)等,他说,这些不是他的强项,但爬竿速度比其他应考的孩子快捷,所以被杂技团一眼相中了。程海宝呢,长得结实,弯腰、踢腿等动作也不错,看上去是一块学杂技的好料。按照主考官要求,他完成了需要过堂的内容。当时的心情,既紧张,也感到新鲜,至于考官对他的印象,他无法预判,也没有想到要去预判。
面试结束后,程家一直在等待结果。终于,有一天上海人民杂技团寄来了录取通知。
程海宝和哥哥程海光、弟弟程海龙都符合要求,全部被录取了。程家一下被录取了三个孩子,程晋荣和叶助霞既高兴又有点不舍,其时,家里有几个女孩子正寄养在安徽老家,要是三个男孩都去了杂技团学艺,家里实在太冷静了。他们想得很简单,天伦之乐,在于一家人团聚一起,哪怕生活清苦一点也无所谓,他们早就习惯了家里的喧闹。尤其是做母亲的,叶助霞实在是割舍不得,虽然,杂技团就在家对面,离慈惠南里不过是一箭之地,但毕竟是离家出走了呀。夫妇俩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留下最小的孩子程海龙,让程海光和程海宝去报到。
1960年9月5日,这是程海宝终生难忘的一天:他要和哥哥去杂技团报到了。清早,他醒了,一骨碌起身,漱洗完,穿上白衬衫,还是像平时一样,戴上红领巾。可是今天,他不用再去延安中路小学了,他已经是杂技团学馆的一名正式学员了。
晓往知来第一课
初进学馆的程海宝,对于已然开启的杂技艺术之门,在认识上还是模糊的。他知道中国杂技是怎么回事,但那只是停留在非常浅显的认识上,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去认识杂技艺术?他也不可能知道,走向杂技艺术,成为一名杂技演员,将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精力,而在漫长的杂技艺术之路上,又将承受多少近乎残酷的、刻骨铭心的磨难!他在学馆接受的杂技启蒙教育,与其说是一些极为简单的扳腿、朝天蹬、拿顶、前桥、后桥,还不如说是更多地了解杂技团团史,了解中国杂技的历史走向。
翻开上海人民杂技团的历史底页,赫然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
1950年,中华杂技团(1953年更名为中国杂技团)成立。这是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心下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华杂技团组建不久成功出访前苏联,载誉而归。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文化事业篷勃发展,需要有一批能够体现党的文艺方针的高质量的由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的文艺团体,上海组建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著名戏剧理论家、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副处长刘厚生主持下,上海开始组建由国家部门管理的上海杂技艺术团体的组织架构。而此时,热心于将杂技艺人组织起来的潘全福等人到处奔走,为沟通政府部门和杂技艺起到了积极的纽带作用。经过努力,一个全市性的杂技艺术团体即将呼之欲出。1951年11月19日,上海人民杂技团宣布成立。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于伶等出席当天的挂牌仪式,刘厚生在仪式上发表讲话。11月23日,离杂技团成立仅仅三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下达(51)4654号一文,正式批准上海人民杂技团成立,该文同时宣布一项任命:潘全福任代理团长兼政治辅导员,邱胜奎、邓文庆任副团长。
了解杂技团的这段历史,对于初入杂技艺术之门的程海宝来说,是重要的,老一代杂技艺术家的口述实录,为他推开了一扇瞭望中国杂技历史走向和发展的窗户,由此生发了当一名新时代杂技演员的优越感,奠定了学好技艺的决心和认知基础。他从团史上还读到了许多进馆前根本不了解、也无从了解的杂技团的原始面貌:新组建的上海人民杂技团,原来是以邓文庆、邓玉山、冯奇宝等人组建的原神州魔术团,以及邱胜奎、邱涌泉、朱建平等人的原邱家班为基础,其中包括著名杂技演员李殿起、李殿彦、张立永、王玉振、甄毓卿、黄玉书、张凤池、张洪海等,一共47人。成立之初,因团内党员人数不多,与稍后成立的上海人民评弹团成立了一个联合党支部,对杂技团的演出等日常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杂技团成立后的第二年,孙泰、田双亮、申方良、申方明等杂技界名流从澳洲和中国香港陆续回到上海,加盟杂技团。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著名魔术师莫悟奇、莫非仙,口技艺人周志成等陆续加盟,短短几年,杂技团就发展成了阵容强大、在国内广有影响的专业杂技团体之一。
此时的上海人民杂技团,已是明星云集,声誉鹊起,但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大多数演员年龄偏大,长此以往,演员队伍将会严重老化,这与杂技演员的年轻化是相悖的。而且,一批传统节目如《口技》《魔术》《手技》《钢叉》《踩球》等,也急需有新人继承。为了解决这个刻不容缓的人才断层问题,团部决定在内部进行招收学员,四名演员子女先后被吸收进团。团部对他们进行师傅带徒弟培训,手把手带教。他们为杂技团补充了新鲜血液,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杂技演员的断层问题。
要不要将招生的口子开得再大一些呢?经过研究,团部决定改变招生方式,由内部转为面向社会,并且以团办学馆形式,为杂技团定向培养一批青年演员。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上级部门认可。可是,新中国成立才只有几年,社会观念还很陈旧,很多人瞧不起杂技这个行当,甚至还有人反对自家的孩子去学杂技。
因此,杂技团的扩招计划虽好,可要实现这项计划却并不容易,主要就是生源成了问题。后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协调下,扩招得到了上海市儿童教养院的大力支持,为上海杂技艺术界第一次公开向社会招生提供了生源保障。
1956年4月18日,杂技团从上海市儿童教养院招收了30名有基础,有培养前途的小学员,接着又从杂技团内部招收了部分演员子女,组成了学员班这些孩子的平均年龄12岁,学制五年,一批著名演员如甄毓卿、李殿起、王信志、邓文庆等改行,成为学员班的带教老师。
学员班初创伊始,办学条件异常艰苦,基础实施很差,但学员们表现得非常顽强,没有练功房,就在露天练功,没有道具,就自己动手做。冬天,寒风嗖嗖,刺骨地冷,他们也决不轻言放弃,坚持在露天练功。练《走大绳》,练高空节目,没有一个学员叫苦,更没有一个人后退。甄毓卿、李殿起、王信志、邓文庆等,都是经验丰富的杂技艺术家,在他们悉心培养下,短短两年以后,学员们练出了《蹦床飞人》《火箭飞人》《空中体操》《走钢丝》《走大绳》《双爬杆》《四人造型》《双咬花》《蹬伞》等一批高难度节目和大型高空节目。
1958年6月1日,学员班在中福会上海少年宫进行了第一次演出,这是学员班第一次向社会公开亮相,展示上海杂技的教育成果。1961年7月,学员班结业,涌现了杨惠芳、薛晶晶等一批优秀学员。1963年,他们带着一批优秀节目赴京献演,杨惠芳的《钢丝跟头》、薛晶晶的《倒立》、朱复正的《蹦床》、沙小心等人的《四人造型》、王燕燕和王莺莺的《双咬花》)、周演吉的《蹬伞》等,均让观众眼睛一亮,台下喝彩声四起。他们的脱颖而出,弥补了上海人民杂技团青年演员的不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杂技团培养出来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在上海的杂技舞台上撑起了半边天,同时也为马戏杂技拓出了一条探索之路。更为可喜的是,这支新生力量的脱颖而出,为上海人民杂技团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就在他们毕业前的一年,杂技团决定开设学馆,程海宝踏着杂技团开辟的教育之路,走进了学馆,成为学馆的第二届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