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漫画家是怎样炼成的——图说老九

書城自編碼: 28869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漫畫动漫学堂
作者: 胡成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91466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4/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7.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編輯推薦:
1.一枚小邮票炼成一位大漫画家。
2.用美学的眼光审视漫画的新路径。
3.《漫话红都》的主创向我们讲诉漫画家是怎样炼成的!
4.讲诉王刚、牛群等大腕的挚友,白凯南、宋祖英等的老师人生传奇。
內容簡介:
本书以一图(或多图)一文形式,讲述了老九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经过努力逐步成为一位著名漫画家的艰辛历程。书中实录了老九与众多艺术大师、当红明星、著名学者的故事。每幅照片附有相关文字,图文并茂,趣味性强。本书是激励青少年成长奋进的读物。
關於作者:
胡成红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现为济南儿童剧院编剧。作品有童话剧《七色花》《丑小鸭》,以及《漫画红都》等。
老九 原名王九成。著名漫画家、学者。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动漫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市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动漫产业项目专家评委、文化部国家动漫项目评委、全国大学生杯动漫大赛评委、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特别节目主讲嘉宾。发表漫画2000幅,多次在海内外获奖。出版有《老九漫画集》《老九集邮幽默画》《五环下的幽默》《漫画红都》《中日漫画比较》等。应邀在国家图书馆及全国数十所大学进行过漫画学术讲座。
目錄
第一部分初出茅庐
1.老房子中的心酸童年
2.《回家》让老九想起父亲
3.姐弟们相依为命
4.窦店中学的欢乐时光
5.良乡中学的记忆
6.与三舅的至深亲情
7.大学掀开多彩的人生
8.在图书馆学漫画
9.给抗战名将吕正操说相声
10.100封退稿后,处女作终于发表
11.辽河油田写生
12.拒绝了名校的就业邀请
13.考察农民画拜访青蛙漫画组
14.第一次当模特
15.大师华君武降临王九成漫画展
16.忘不了的大学情
第二部分独走江湖
17.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漫画社
18.创立老九集邮幽默画
19.为了漫画,放弃出国工作
20.老九集邮幽默画被窃
21.搭世界集邮展览的顺风车双胞胎笑星助兴老九漫画展
22.作品获得文化部认证
23.在澳门举办漫画展向林则徐纪念馆捐赠作品
24.举行个人漫画展为北京申奥助力
25.大集邮家沈曾华出席老九画展
26.烟花三月老九骑邮下扬州
27.集邮幽默画亮相全国漫画大展
28.黄河壶口赏瀑布漫画传大道自然
29.在亚洲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举办画展
30.南京火柴厂推出《老九集邮幽默画火花集》
31.充当邮政形象大使
32.被聘为首届中国集邮文艺节评委
第三部分绽放异彩
33.《某君办事经》被疯转
34.情系《打工族》
35.漫画20年艺术人生的逗号
36.老九集邮幽默画走入扑克
37.众学者研讨老九漫画
38.《蒙娜丽莎与弥勒佛》引发了争论
39.北京首家个人漫画馆落成
40.老九集邮幽默画为北京奥运狂欢
41.荣获北京市文化艺术家庭称号
42.连夜创作救灾漫画
43.亚欧文化艺术节设立老九漫画馆
44.向泰国漫画迷赠送漫画集
45.用漫画普及科学知识
46.应邀出席日本动漫节开幕式
47.在香港考察老夫子之谜
48.在天津大学举办老九集邮幽默画展
49.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老师来啦》笑翻主持人
50.担任动漫大赛评委
51.在共和国的摇篮进行《漫画红都》采风
52.参加国际漫画家大会
53.反腐漫画频频获奖
54.第一部以毛主席为主人公的红色漫画一炮走红
55.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外漫画经典作品展,经典!
56.攻坚戏曲漫画
57.老九集邮漫画互动展,嗨起来!

第四部分师友篇
一、笑星
58.为王刚画漫画像
59.漫画马三立逗你玩
60.潘长江抢了老九的风头
61.姜昆为老九支招
62.常宝华、孙毓敏点评大学生漫画
63.牛群和老九侃足球
64.听何庆魁讲蔫哏
65.为相声演员李伟建画四大名嘴
二、佛缘
66.缘起普陀山
67.在少林寺发现漫画名作
68.与弥勒佛之缘
69.法源寺丁香诗会结识曙正法师
70.五台山一瞬间奇遇
71.乐山大佛前寻宝
72.九华山躲过一劫
三、诸师友
73.中华英才画报社聚英才
74.漫画张君秋
75.欧阳中石赠送墨宝
76.詹同为老九画漫画像
77.攻读美术第二学历绘十渡风景
78.和张路一起为球迷签名
79.因戏结缘李滨声
80.老兵新传椰林空战英雄高翔
81.最年轻的电视戏曲展播评委
82.周华斌为老九画像
83.与李谷一逛蝴蝶泉
84.吴雁泽的成功之道
85.老九与小丁
86.和漫画家朋友们
87.王九成遇上王铁成
88.与史依弘、赵保乐在中央电视台
89.武生泰斗王金璐
90.与集邮报刊的大腕们
91.邮友众星捧月
92.在李成儒家切磋艺术
93.亦师亦友吴乾浩
94.邻居京剧名家李金鸿
95.一水之缘刘惊铎
96.郑凤荣赠送福娃
97.与常铁钧、陈孝英谈漫画聊喜剧
98.米南阳一个和字,50万
99.敬一丹观看老九漫画版的《焦点访谈》
100.加入羽毛球明星队和球友玩美学
101.对话科漫大师缪印堂
102.巧遇台湾名嘴李永萍
103.拜访海派大家韩天衡
104.与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一起看足球
第五部分教育学术篇
一、教育篇
105.带学生拜访小兵张嘎
106.坚辞干部,专心艺术与教学
107.为宋祖英、阎维文辅导考研
108.录制电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老师》
109.第一次巡视动画专业考试
110.八年筹办七届大学生漫画展
111.出席东北亚动漫节
112.各大学讲学集锦
二、学术篇
113.与美国学者交流莎士比亚戏剧
114.在首都图书馆首发《老九漫画集》
115.拜访戏曲美学家又逢陕西明星粉丝
116.与钮骠教授学戏曲
117.与商务部原部长胡平聊动漫产业
118.担任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特别节目主讲嘉宾
119.走上神圣的国图讲坛
120.喜剧明星齐聚喜剧美学高峰论坛
121.主持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122.在中央台点评郭德纲、赵本山、冯小刚
123.寻找丰子恺
124.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
125.博物馆之夜,当科学遇上艺术
126.在方成旧居电话漫画大师方成
127.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
128.在《时尚芭莎》讲朱德庸的《涩女郎》
129.北京京剧院粉丝云集
130.担任若声刘若望、胡声平作品展学术主持
131.与彭吉象逛总统府聊石舫
132.当选北京市美学会副会长
133.漫画家给笑星讲幽默
134.名列十大中国喜剧美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之首
135.隔空有缘台湾相声大师吴兆南
內容試閱
73.中华英才画报社聚英才
老九有个愿望,就是到报社当编辑,因为传统漫画是评议漫画,中国的漫画家大多是在报社当编辑,编辑有自己的版面,可以发表自己的漫画,也可以约别的漫画家作品,报社有利于漫画家成长。
1989年6月底,中华英才画报社招聘记者、编辑。那时画报还没创刊,正在招兵买马,报社办公地点在离北京站很近的北总布胡同的几间地下室,老九去应聘被录取了。他担任美术编辑,同时负责编辑艺术类稿件。画报社总编王霄鹏,是个很有眼光很有魄力的人,他认识到社会需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刊物,于是筹划创办《中华英才》画报。画报开始是月刊,后来改成半月刊,刊物办得有声有色,是当时中国唯一一家深度报道中央领导人和各界英才的刊物,受到社会关注。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出国访问时还带着这本刊物。1992年元旦,李鹏携夫人来到中华英才画报社祝贺新年。
老九在画报社兼职工作了两年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从新闻采写,到稿件编辑,再到版式设计,他手到擒来。总编王霄鹏有着英才办英才的理念,果然,《中华英才》创刊时期的那些元老后来都到各个新闻单位挑起了大梁。编辑部主任郑平,后来调到了好几个地方任副总编。美女费越,后来成为《精品购物指南》的主任。摄影记者陆中秋,后来成为《中国日报》摄影部的中坚力量。北京大学毕业的徐幼军,后来任画报社的副总编。刘俊华后来成为《中华新闻报》的副总编辑。

后来画报社搬到了府右街罗贤胡同27号。那时,老九负责主持《漫画名人与名人漫画》专栏,第一期刊发的是丁聪、缪印堂、何君华创作的名人漫画像,从第二期开始,老九每期介绍两位知名漫画家,依次介绍了方成、英韬、江帆、苗地、丁午、詹同、王复羊、常铁钧,等等,他以半文半白的文字,亦庄亦谐的风格,形成了自己专栏的特色。两年多的漫画专栏主持,让老九近距离地学习了名家名作,同时也加强了与漫画顶层大家的联系。
1993年,老九离开报社后,《中华英才》画报还报道了他的漫画成就,这也是该画报第一次报道在这里工作过的英才。
74.漫画张君秋
《中华英才》画报报道过许多艺术界名人。1989年国庆期间,报社派老九前去采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张君秋先生是四小名旦之一,张派艺术创始人。对张先生的戏老九比较熟,而生活中的张君秋,老九无任何概念。
这天,老九如约来到复兴路的部长楼张君秋先生的住所,门一开,张先生温文尔雅,白发齐整,面目圆润慈善,握手的时候老九感觉到先生的手不大,真是演旦角的材料。京剧讲手眼身法步,小巧的手作出兰花指好看,再一个就是人长得漂亮,声音甜美,这都是上天给的优越条件。此时正要迎来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张先生告诉老九,解放前他的戏很火,钱挣得也很多,但是总感觉被当作玩偶,没有什么地位。解放初回到大陆,刚下轮船被人称为文艺工作者,那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己终于变成了主人翁,而不是人下人了,这是每一个艺术家的精神追求。20世纪50年代,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四大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一起唱戏,从不计较排位,为了人民来演戏,不在乎给别人跨刀,演配角也没什么怨言,这一点很让人敬佩。
京剧《秦香莲》是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老九说自己小时候看这个电影时就觉得热血沸腾,后来自己到中国戏曲学院工作后,看过张先生演的《望江亭》,张先生后来还当了一段中国戏曲学院的副院长。采访结束时,张先生送给老九和《中华英才》一套亲笔签名的京剧明信片。老九为张君秋先生画了一张漫画像,张先生很高兴。那幅张君秋先生的漫画像,画面上只有张先生的头像和具有戏曲特征的兰花指,寥寥几笔便把张先生的职业和行当鲜明地勾勒出来。这张漫画像和采访的文章一起发表,受到了京剧圈的广泛好评。
75.欧阳中石赠送墨宝
1990年,老九约张同印老师写了一篇关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文章。文章在《中华英才》画报发表后,老九和摄影记者陆中秋去欧阳中石先生家送画报和照片,聊到兴起,中石先生当场给他们两位各写了一幅书法。老九请中石先生写的是寓庄于谐。老九认为,寓庄于谐是漫画乃至喜剧艺术的最高追求。

1997年,老九担任《中国电视戏曲》杂志的编委,杂志社请他写一篇欧阳中石与戏曲的文章。这次采访,老九发现,中石先生谈起戏曲来神采飞扬,比谈书法还来精神。戏曲有点儿像吗啡,要么别沾,一旦沾上就着魔。欧阳中石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的弟子,正宗的奚派传人。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但是戏曲在他心中从未离开过。
因为脑溢血后遗症,中石先生的嘴有点歪。采访过程中,他自嘲道:我是一半说得清,一半说不清。先生突然问老九:你名字叫王九成,知道九成是什么意思吗?老九回答:是父亲为我取的名字。大概九字大吧!中石先生说:金无足赤,九成为高。老九终于为自己的名字找到了最佳的诠释。
2013年10月,第五届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举办了一次书画笔会,老九与欧阳中石同为青研班的导师,二人被邀请出席。欧阳中石先生现场写了一整张宣纸的书法,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是拿起毛笔,写起诗词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老九当时画的是水墨禅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勉励青年演员们不断向艺术高峰攀登。笔会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位画画的主儿,不停地跟青研班的演员们侃京剧界某某大师怎么样怎么样,炫耀自己如何如何懂戏,弄得大家哭笑不得。此时,老九握笔在手,饱蘸浓墨,在宣纸上画了一只背脸的猫,大家诧异间,这时,老九题上了自知之明四个字,同时自言自语道:长得丑,不好意思转过脸来。大家忍俊不禁。
76.詹同为老九画漫画像
在中华英才画报社主持漫画专栏时,老九向著名漫画家詹同先生约稿,詹同得知老九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很高兴。因为詹同是个戏迷,两人逐渐通信多起来。一次,詹同让老九邮寄几张自己的照片给他,说要给他画漫画像,老九当然是求之不得,迅速把照片寄了过去。半个月左右,詹同寄来了他画的老九水墨漫画像《老酒有余图》。老九在漫画界能喝酒是有名的。在詹同笔下,老九拎着一个酒瓶,骑在一条金鱼上,脸红扑扑的,悠然自得的样子。老九把画托裱好,一直挂在家里。过年的时候,詹同会邮寄贺年的小画给老九。记得有一年是鸡年,詹同寄来一张《大吉图》,鸡寓意吉祥,作品画风潇洒,水墨十足。詹同的画从不为形所困,既写实又能洒脱地跳出来,夸张传神,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中国动漫界可能只有詹同一人。
詹同是詹天佑的长孙,20世纪40年代开始创作漫画,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后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事动画工作,代表作品有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一半一半》,他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漫三杰之一,另外两人是《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徐景达)和中国第一部个人短片《过猴山》的导演王树忱。非常可惜,这三人都是六十岁左右去世的。詹同的英年早逝,老九感到很突然,很痛心,他们一直保持着通信,总觉得会有时间见面,但终究没有缘分见到,这是老九终身的遗憾。
詹同先生送过老九好几幅画,比如《达摩面壁》、《百鬼斩尽,此精独留》,等等。一次,学院的一位老师来老九家,看到詹同的水墨画,爱不释手,看到人家想要,老九又不好拒绝,就把画送给了那位老师。结果送了没有半年时间,就听到了詹同先生去世的噩耗。詹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动漫家,曾担任过金鸡奖的评委。现在,老九经常睹物思人,看着詹同留下来的水墨画,想起画集上詹同那笑眯眯的样子,心中不免泛起丝丝哀伤。
77.攻读美术第二学历绘十渡风景
老九成名较早,但是他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绘画功底不足,名不副实。因此,1993年,老九在北京西城职工大学美术系读了第二学历班。美术系主任是徐湛老师,他除了教国画,还教他们美术字。徐湛老师现在在国画教育领域大名鼎鼎,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院长,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讲授写意花鸟画创作,近些年又在央视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教观众如何画写意花鸟,出版的《徐湛花鸟画集》、《学国画》非常畅销。
第二学历班,不同于一般的业余大专班,学员都已取得过本科学历,用不着混这文凭,只是因为爱好才来学的,因此学习劲头十足。吴筱京是老九的异性哥们儿,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做动画,画画得很好。在周末上课时,两人常常在一起吃午饭,一边吃,一边切磋画技,老九从她那儿学了不少东西。吴宪利是岁数最大的同学,是班里的大哥,他是北京第二毛纺厂的工会干部,成熟豁达,画画得很不错。
1994年8月,大家相约来到北京远郊十渡写生。十渡在北京房山区西南,是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共有十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所以取名为十渡。当时,老九与同学们住在老乡家里。白天阳光好时画画,饿了在山谷里点上火野炊,累了跳到河里游泳。因为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大家在美术的海洋中畅游嬉戏。
78.和张路一起为球迷签名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国足球最火的时候,甲A联赛曾是中国足球的顶级赛事,是那时球迷们最热衷的话题。1996年新年刚过,一位出版商要出一本足球的书,请老九创作甲A200位球星的漫画像,由当时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整理甲A足球运动员的文字资料,定好在当年甲A联赛开打之前出版,这就是1996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足球球迷
手册》。
这是老九第一次大规模创作漫画像,因为老九本身就是球迷,对意甲和中国的甲A很着迷,所以他很高兴做这件事。但由于提供的照片较少,那时网络还不发达,老九只好跑到书店购买资料、到报摊购买足球报、足球杂志,面熟的如范志毅、高洪波、谢峰、孙继海、符宾等,画起来得心应手,但有的运动员形象较生疏,加之出版商催得急,老九觉得画得不是很理想。尽管如此,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是很大。4月,首发当天,老九和张路一起为球迷们签名售书,球迷们排了上百米的长龙,阵势浩大,警察不得不来维持秩序。那天还来了许多体育界的明星助阵,老九旁边就是著名跳高运动员郑凤荣。
在签名现场,老九西装革履,头发锃亮,表现出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一向不爱穿西服的他,参加活动前,临时赶到西单买了一身西装,谁料想,刚一上车,裤子的立裆就开线了,到了活动现场后赶紧找裁缝店。别看照相时老九镇静得很,其实之前被这件事弄得狼狈至极!
那天,老九的夫人蒋颖跟球迷一样,排队买到了一本所有体育明星签名的《中国足球球迷手册》,后来在参加学院校史展览时,这个签名本不知怎么被弄丢了,这让老九心里着实遗憾。79.因戏结缘李滨声
老九最早知道李滨声先生是在读漫画史的时候。1957年反右时,李滨声是第一个被打倒的漫画家,当时批判他画的《没嘴的人》是讽刺革命干部,因此他被划为右派分子。20世纪50年代,李滨声的漫画《喧宾夺主》、《夜行记》很有名。90年代,他的漫画《迎客松》获得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
老九第一次见到李先生是在1992年,他们同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给读者签名。当时,美术家协会安排老九与李先生在一组。李先生比老九大40岁,人很文雅,语气温和,魔术变得很精彩,在漫画家年会时老九欣赏过。李先生的京剧功底扎实,老九早有耳闻。1996年6月,在老九的婚礼上,李先生唱了一段京剧,还当场画了一幅老九夫妇的像。李滨声从小学戏,唱的是小生,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客座教授,著名京剧演员赵永伟跟他学过戏。李先生还在中央电视台讲过半年的戏曲绝活,聊起戏来滔滔不绝。漫画大师华君武开玩笑说他不务正业。
2000年,到澳门访问时,李滨声在车上手不停地捻,老九询问先生干什么呢?李先生讲正在回忆过去女装上的扭帕子。还有一次,李先生在车上不停地回头看老九。老九心想这又是有什么事啊?下车后李先生交给老九一摞纸板儿,说:给,这是画的你。李先生是个闲不住的人,创作漫画之余还研究北京民俗,出版过《燕京画旧》。
某天夜里,十点多,李先生给老九打来电话,聊起有的青年演员扮相不对,让老九给学生说说,让老九感动。
一天,李先生送给老九刚出版的《百丑图》和《三国连台戏》两本书,老九感慨先生的肚囊太宽了,懂的戏真多啊!晚上,他打电话跟老九说:你一定要替我向钮骠老师道歉,他帮我指出了书中好多错误,但是出版社有的还是没改。钮骠教授知道后说:好认真的一个人!
2015年大年初一,老九在上海给李滨声先生短信拜年,李先生回复:新年好,想叙谈,有事请教,方便回电。正月初七上午,老九登门拜访了李老,一进门,只见将近90岁的老人正在伏案创作漫画,老九感到前浪推后浪。那天,李老兴致很高,从民俗聊到传统戏,从戏曲扮相聊到道具制作,午饭后又聊了一个多小时,才挥手
告别。
80.老兵新传椰林空战英雄高翔
老九与高翔的认识是通过扬州邮友高林春介绍的,之后一直书信联系。高翔是著名的椰林空战英雄。在老九出生的1965年,9月20日,美军一架F-104C型战斗机侵入我国南海领空,当时任海军航空兵某部大队长的高翔与僚机黄凤生奉命驾歼6机拦击。高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轰敌机,从距敌291米处开炮一直打到离敌机39米才脱离。瞬间,敌机变为一团红光四溅的火球飞落而下。高翔不但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短兵相接的奇迹,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击落当时先进精良的F-104C型战斗机的飞行员。后来,他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离休后,高翔迷上了集邮,特别是对有飞机和空军图案的邮品,情有独钟。
老九曾为《邮政周报》写了一篇《老兵新传》,介绍了高翔的过去与现在。老九还为高翔画了一幅漫画像,邮票上飞出了战斗机,高翔坐在驾驶室里,英姿勃勃。

高翔还是一名追星族。有一年,崔永元到青岛签名售书,高翔闻讯赶来,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小崔签名。当主办方领导向崔永元介绍了高翔的事迹后,小崔马上起身,向老英雄致敬。
2005年7月,老九去青岛出差。神交十年后,在青岛海军干休所里,老九见到了一位比想象中还老的老英雄,而英雄高翔见到了一位比想象中还年轻的漫画家。
81.最年轻的电视戏曲展播评委
1997年,经广电部批准,由中国电视戏曲杂志社和江苏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拉开帷幕,老九被聘为评委。赴南京进行评审参展剧目前,在京的评委们拍下了一张合影。合影中右二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周传家,右三是《文艺报》副主编、歌剧《红珊瑚》的作者钟艺兵,左五是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最早的编导果青,左四是《中国电视戏曲》副总编刘俊华,左三是中国电视戏曲杂志社总编辑钟鸿,左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32岁的老九是评委里最年轻的一位,在众多白发苍苍的专家学者中十分显眼。
到达南京那天,正赶上中秋节。当晚,江苏省领导、广电厅领导代表主办方招待诸位专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大家举杯畅饮,边吃边谈,十分开心,老九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能喝八两五粮液。喝到晚上十点,大家起身前往玄武湖游湖赏月。皓月当空,专家们不时唱上几段戏曲。江苏电视台台长苏子龙是性情中人,书法名家。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是田汉研究专家,两位当时都很活跃。后来董健与金庸论战,一时受到热议。第二年春节,老九画了一幅董健教授的漫画像寄给了他。董健教授回信说,全家老少看后乐了几天,这是春节得到的最好礼物。
82.周华斌为老九画像
周华斌是著名戏剧家周贻白的儿子,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是老九的校友,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周教授有学问,有口才,电视台很多编导是他的学生。周华斌经常被中央电视台请去做戏曲大赛的评委。他提出的大戏剧观、文化杂粮等学术观点为新时期中国戏曲、戏剧的传播,史料考证与美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1997年,中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同时聘请老九与周华斌担任评委。在南京评审作品期间,评委们游览了明城墙、明孝陵。那天,周华斌走在后面。忽然大家发现周教授不见了,急忙四下寻找。一会儿,周华斌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跟大家解释:刚才看得入了神,后来突然发现四周一个人没有了,当年朱棣在此大肆杀戮的场面立马浮现在眼前,顿觉后脊梁直冒凉气,毛骨悚然。从来没有感到这么害怕过!老九笑着说:这验证了审美心理学,文物越久远越会去欣赏它的形式,但欣赏的前提是晴朗的天气和众人聚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些,比如当天气阴暗或者形单影只的时候,便会注意到文物背后的内容啦!
展播活动在北京颁奖时,周华斌不时偷看老九,老九莫名其妙。晚饭时,周华斌递过一张纸,上面是他画的老九漫画像。哈哈,居然班门弄斧,而手里活儿还不亚于鲁班。周华斌一直喜爱美术,还画过连环画。老九说,自己在颁奖仪式上也获得了一份珍贵奖品。
83.与李谷一逛蝴蝶泉
老九第一次看到李谷一老师是在198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她的经典曲目《难忘今宵》令老九难忘。1998年春节刚过,中宣部、文化部、铁道部联合举办慰问西南三省的演出。当时中国音乐学院要招考中国民族声乐、器乐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刚好赶上中国戏曲学院招考第二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而这些考生又是慰问演出的主要演员。于是文化部委派老九负责两个学校研究生的文化理论考试。参加慰问演出的除了当红的歌星外,还有李谷一、吴雁泽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1998年2月19日,演出之余,慰问团游览了云南石林。回到饭店,余兴未尽的老九正在饭店前的工艺品店闲逛,听到有人问:你看什么呢?老九抬头看到了戴着阿诗玛帽和墨镜的李谷一老师,哈哈!您这扮相我都没认出来。

21日,老九与李谷一老师一同游览蝴蝶泉,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边》一直回荡在耳旁:大理三月好风光哎
,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二人走在蝴蝶泉边,只看到一两只蝴蝶,有点煞风景。后来他们走进了蝴蝶馆,在那里看了许多蝴蝶标本和蝴蝶制品。李谷一感慨道:原来蝴蝶都在这里啊?怪不得外面很少!她给大家讲了一个外国的故事:有个人酷爱收藏蝴蝶,一天,他看到一位护士小姐身穿一件雪白的裙子,随风飘动,就像一只玉蝶一般,于是把护士小姐骗到了家,关在地窖中,供他一人欣赏。最后李谷一动情地说:还是少逮点儿蝴蝶吧!这样收藏了美,但摧残了生命!但愿这种悲哀不要再发生了!这时,老九头脑中闪现出丰子恺的漫画《残缺的美》,人们把美丽的鲜花折下,放到自己家的花瓶里,在自己审美的时候,忘掉了对方也是生命。李谷一老师的一番话,体现出了她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爱。善良而又充满爱心的李谷一就像一位亲切的邻家大姐,对老九很照顾。一路走来,有记者来采访她,她便说:你们采访老九吧!他是漫画家。
84.吴雁泽的成功之道
吴雁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20世纪60年代出道的歌唱家。吴雁泽真正火起来是在80年代以后,代表作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因为唱出了自己的特点,符合时代的审美。
1998年春节刚过,中央三部委组织南昆文化列车赴西南三省慰问演出,许多艺术家们参加了,比如李谷一、吴雁泽、关牧村、侯耀文等,老九是慰问团中明星学员们考研的辅导老师,所以大家朝夕相处,逐渐熟悉起来。老九印象最深的是,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每天坚持练声一个多小时。有一天,外面飘起了小雨,吴雁泽就在列车的包厢里练。他说:不练不行啊!有些人体壮如牛,但不练习,嗓子早早就不灵了,可能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吧!2月14日早上,专列来到了长沙站,吴雁泽下车活动身体,对面车内露出一位旅客,问:师傅,这车往哪儿去?吴雁泽答:昆明。老九笑道:您成师傅啦!前几年流行叫师傅,现在都叫先生了。头戴黑色帽子、穿着深色夹克的吴雁泽不无幽默地说:现在打出租,上车还是叫师傅。在车站,有人卖金梅姜丝,听说治晕车,对嗓子也好,于是老九买了两包。吴雁泽也想买,一摸兜,没带钱。老九说:送您一包,就算替您保护嗓子了!早饭时,吴雁泽还是坚持把钱还给了老九,并说道:钱还是要还的,但利息就不给了,因为还不到一小时嘛!

每次遇到喝酒的场合,吴雁泽总把酒往老九那儿推。在少数民族朋友敬酒的时候,他就会说:老九老师能喝!顺势把酒让给老九。他非常自律,不吸烟不喝酒,作息时间很规律,老九由衷地敬佩他。对于一位歌唱艺术家来说,对嗓子的保护,就是对自己歌唱事业的保护。如今吴雁泽宝刀不老,依然能完美地驾驭高音,歌声依然嘹亮,这是对他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回报。在云南洱海的游船上,以美丽的玉龙雪山为背景,两人高兴地在一起拍下了合影。
85.老九与小丁
华君武、丁聪、方成,并称中国漫画界的三老。丁聪先生是上海人,小丁是他的笔名,自19岁起一直用到93岁,他自称是小人物,爱画爱书成痴,名满画坛。他成名非常早,代表作有《现实图》、《现象图》。丁聪虽然名气大,但和蔼可亲。他的父亲丁悚是中国第一代漫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可以说丁聪画漫画是家传的。丁聪先生的小人物理念贯穿他的为人处世。20世纪50年代初,他参与创办了《人民画报》,任副总编辑。80年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漫画艺委会,他被推举为第一届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但从丁聪身上,看不出一点儿官架子。1988年,老九筹办的首届大学生漫画展即将开幕,派人去接丁聪先生,当时面包车已经接上了著名漫画家王复羊、徐进,最后才到西三环昌运宫丁聪宅。按说去接这样的大人物,应该用好一点儿的车才是,至少应该专车吧?但大学生漫画社没什么经费,所以委屈了老先生。可他见了,没有丝毫不快,笑呵呵地上了车,到了之后又认真地给大家指导作品。
1989年,老九在《中华英才》画报主持《名人漫画》栏目时,约丁聪先生给刊物提供肖像漫画。丁聪的人物肖像漫画形神兼备,有一种中式味道的美,被画的人很喜欢。丁先生送给老九一本画集《昨天的故事》,扉页上写着老九同行指正,足见大师的谦虚。2001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丰子恺漫画艺术展上,岁数小的老九与年岁大的小丁又碰面了,两人聊得很开心,丁聪还给老九讲了一个段子。有一次《文汇报》采访丁聪,那时他已经80岁了,头发没白一根,牙没掉一个。记者问他的长寿秘诀,丁老回答不能说,说了对别人也没用。记者很好奇,一再催问是什么?丁老慢条斯理地回答:我长寿的秘诀就是:多吃肉,不运动。记者当时惊呆了。听到这,老九前仰后合地笑了,丁聪也笑了。这时,一位摄影记者提议给两代漫画家合一张影,两人靠得很近,开心得像哥们似的!
丁聪的漫画内涵丰富,这得益于他博览群书。丁聪在漫画界藏书是首屈一指的。丁聪家到处摆放的都是书,进丁老的书房得跋山涉水。有一次华君武先生问丁聪:你买那么多书,怎么能迅速找到想要的那本呢?丁聪回答:最快的办法就是去书店再买一本!多么睿智可爱的答案!丁老家里一直悬挂着宋庆龄与他的合影,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受到了很多迫害屈辱,但是没有一丝牢骚,反而更加勤奋创作,是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前辈。

1996年10月,丁聪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丁老因为肾病没有到场。开幕式那天老九参加了,第二天老九又专门去了一趟,想仔细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刚好华君武先生也来看画,华老跟老九讲:丁聪是漫画界画功最好的。丁聪的干爹是绘画大师刘海粟,他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过素描,因此绘画功底扎实。丁聪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教过素描课。他那工笔式的漫画,平和秀美。
2009年5月26日,93岁的丁聪先生因病去世。他常说自己来世上走了一趟,很高兴做了一件事,这就是画了一辈子漫画。快乐的小丁走了,但他的幽默留在了老九心中。
86.和漫画家朋友们
在漫画界,老九与几位老漫画家是通好。他们经常全家聚会,感情非常好。2002年10月,大家从叶春旸先生家酒足饭饱后,来到土城公园散步,同时欣赏园中的成吉思汗雕塑。叶春旸先生是《工人日报》的漫画家,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有关肯尼迪的漫画特别棒,曾招致美方的抗议。叶先生很帅,他的代表作《一对小花狗》就挂在老九漫画馆展示着,他的夫人薛老师爱说爱笑,与老九同在中国戏曲学院工作。
何君华先生,和老九从某种程度上算是老乡,是从房山师范学校走出来的漫画家。他是江苏徐州人,20世纪50年代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水墨小品画耐人寻味。但遗憾的是,因为长期在远郊区当老师,影响了他的艺术传播。他有时跟老九调侃:我这个外地人在房山干了一辈子,你这个房山人倒是跑外边去了!20世纪80年代,老九从《北京晚报》刺梅版上知道了何君华先生。1987年6月老九漫画展开幕当天下午,何君华赶到,他逐幅点评了老九的漫画,让老九受益匪浅。当年8月,老九陪何先生赴郑州黄河游览区举办漫画展,白天老九看何先生作画,傍晚两人在黄河边散步,天热得厉害时,还会跳到黄河中游泳冲凉。何君华与老九是知无不言的朋友。2006年,在老九漫画作品研讨会上,就在嘉宾们都在唱赞歌时,何君华却指出了老九个别漫画的不足,实属难能可贵!对于何君华先生的画,老九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何君华的画集出版前或筹备个人画展前,总会把老九请去提提意见。何老师的夫人王亚蓉是位贤内助,提起夫人,何老师总是笑不拢嘴。何君华对老九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句话。每次去何老师家,何老师坚决不许老九带东西,两人心心相印,三十年来,成了忘年交的朋友。何君华先生八十大寿,也是老九主持的。
毛铭三先生,是《经济日报》文艺部主任,平易近人,文采飞扬。老九家和经济日报社只有一墙之隔。有时,毛老师的夫人于阿姨做一些下酒菜,毛老师就喊老九来喝酒。其实毛老师喝不了什么酒,主要是让老九来喝。喝到忘乎所以时,老九会跟他控诉:你们经济日报社上夜班的人说话声真大,常常搅了我的美梦!出席老九的画展最多的就是毛铭三老师,他对老九是有求必应,而且特别认真,研讨会的时候带着写好的文稿出席。毛老师和于阿姨两人退休后的生活令人羡慕。一次,老九打电话问候,两位老人告诉他:我们俩在读唐诗呢!这让老九想起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每次去他们家,老九都会被二老收藏的物件吸引。近两年,已过八旬的于阿姨在家居然画起了油画,并且画得有模有样,老九赶紧预定了一幅。
在中国漫画界,毕克官和黄远林是公认的大理论家,两人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合著有《中国漫画史》。黄远林老师是一位纯粹的老夫子,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人很质朴,戴一副近视眼镜,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学问和为人一样,亲切朴实,从不哗众取宠。老九大学毕业不久,写了一篇对当代漫画认识的文章。黄远林老师把老九请到家里,逐字逐句地谈,一直谈到了中午,黄远林老师对老九说:老九,该吃饭了,我也不会做别的,咱俩吃西红柿鸡蛋面吧!一会儿,热腾腾白润润的面条,红色的西红柿,金黄的荷包蛋端上了餐桌,老九记忆犹新。黄远林编著一套《漫画百年》,华君武先生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搞漫画百年最合适的人就是黄远林,他的学识人品首屈一指。黄远林老师一直希望老九能接自己的班。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带研究生的时候,很希望老九能考。那时老九每月的工资才几百元,而研究生每年的学费需要八千元,所以老九只好望门兴叹!2005年
6月,黄老师突发脑溢血辞世。黄远林先生是一个对自己身体特别不在意的人,一直头疼也没当回事,为了筹办《艺术》杂志,劳累过度。在黄远林的追思会上,老九谈到,漫画界需要漫画家,也需要漫画理论家,更需要大公无私的漫画理论家,黄远林就是这样一个人,是漫画界的雷锋。黄远林的夫人石翠亭,是北京京剧院服装设计师,作品获得过很多大奖。1990年,她到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进修,因为家比较远,来回跑太费精力,老九就让石翠亭老师住在了自己的团委办
公室。
87.王九成遇上王铁成
2002年,著名跳高运动员郑凤荣65岁大寿,老九夫妇应邀出席。活动上,他们遇到了著名演员王铁成。
王铁成饰演的周恩来总理深入人心,邓颖超大姐说他把周总理演活了,他演的是周总理的神,而不是周总理的形。其实,王铁成最早想考中国戏曲学院,但他对旧戏班的某些风气不喜欢,于是拎着一把京胡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但他一生钟爱戏曲,既能唱戏又拉得一手好琴。
在郑凤荣的寿宴上,因为老九的爱人蒋颖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是著名京胡教育家吴炳章的学生,所以蒋颖操琴,王铁成即兴唱了一段京剧《二堂舍子》,大家夸赞字正腔圆、味儿足。文体不分家,体育界的郑凤荣成了艺术界王铁成、王九成(老九)的共同朋友。
88.与史依弘、赵保乐在中央电视台
史依弘是著名的京剧演员,身上带着上海人特有的洋气和时尚。她唱功好,还会武戏,是一名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演员。20世纪90年代初,她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时,与后来老九的夫人蒋颖住一个宿舍,两人关系很要好,一块吃,一块出去玩。慢慢地从蒋颖的口中知道了老九。后来史依弘上了第一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过节时,常会跑到老九家里包饺子,海阔天空地聊上一番。
史依弘原名史敏,2004年改的名。中央电视台做史依弘的节目时,老九作为嘉宾参加了录制,当主持人赵保乐问到她的改名一事时,老九解围道:她虽然开始拍电视剧了,但是依然会弘扬戏曲,所以改名史依弘。说得还真是挺像那么回事,大家哈哈大笑。
2015年大年初四,老九和夫人在上海与史依弘小聚。一见面,老九第一句话就是:请史依弘女士来传达一下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精神。史依弘哈哈大笑,老九严肃地说:我们动漫界没有一个人被总书记看上的,只能通过你来间接聆听了!的确如此,在上海戏曲圈里,只有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史依弘和李军三人应邀出席了习总书记的文艺座谈会,而全国动漫界没有一人受邀参加,让动漫人惭愧!老九说:这是在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啊!
89.武生泰斗王金璐
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播出过一部由王金璐主演的十集电视剧《武生泰斗》。对于现在的京剧武生来说,王金璐先生的确算得上是泰斗了。将近八十岁的时候,在北京工人俱乐部参加少儿京剧百场演出,王金璐先生与孩子们一起演《挑滑车》,一招一式,不差分毫。老爷子的功夫令人叹服!九十多岁的时候,王先生照样给研究生上课,中气十足。王金璐先生的隶书写得好,老九结婚的时候,他送来一幅书法《龙腾》表示祝贺。
老九和王金璐先生缘起于《中华英才》的采访报道,老九作为画报社记者采访了京剧名家王金璐。王金璐的夫人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两人都很重视文化修养。1992年是生肖猴年,王金璐先生正好演过京剧《闹天宫》,他讲起了北派猴子和南派猴子的区别,杨派杨小楼属于北派,他们演的猴子属于大猴子,把猴子演成人,甚至是神,他们追求的是神似,表现的是中国文化内在的神韵;南派更多的是演猴子本身,是动物的猴子,追求的是猴子的形。王金璐老先生在采访时边讲边给老九作示范,绘声绘色。

在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王雪清是老九先生和王金璐先生共同的学生,王金璐是他的京剧导师,老九担任论文导师,于是两人通过这位研究生开始了不见面的交流,王金璐时常叮嘱雪清,要好好向老九老师学美学,多学文化,这样演人物才有内涵。
90.与集邮报刊的大腕们
漫画家与报刊是鱼水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从老九集邮幽默画诞生之日起,老九就与中国集邮的各个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最早刊登老九集邮幽默画的是1992年9月的《中国集邮报》。那时,《中国集邮报》刚刚创刊不久,就在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开幕的第一时间,《中国集邮报》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同时,报纸为老九开设了《集邮幽默画》专栏。第二年春节前夕,报社邀请老九做客编辑部,请老九为所有记者编辑创作了漫画像,并在编辑部向读者拜年时刊登。就是这一次,老九结识了蔡阳、王宏伟等。
蔡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文笔和他的为人一样,和蔼可亲。担任《中国集邮报》主编之后,白发逐渐爬满了头顶,可想而知,一天到晚总要想着大家吃饭的人,多累!蔡阳虽然比老九小几岁,但属于一辈儿,因为蔡阳的笔名叫老蔡,哈哈,同属于老字辈儿!后来蔡阳还将老九集邮幽默画推上了袖珍织绣和藏书票。
紧随其后刊登老九集邮幽默画展消息的是山西《集邮报》,没隔多久,该报又开设了《老九集邮幽默画》专栏。这个专栏前后持续了十多年,是《老九集邮幽默画》专栏刊载时间最长的。2004年底,报社用12幅老九集邮幽默画制作成了《点亮幽默生活》2005年台历,在全国发行。一次,老九到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讲学,社长肖英闻讯后把老九请到报社,设宴款待,并连声说:对不起,我们老在骚扰您,总在不停地催您的稿子。老九回答:我还要感激你们,我的许多集邮幽默画就是在你们的鞭策下创作出来的。
开设《老九集邮幽默画》专栏时间超过十年的还有《集邮博览》杂志,《集邮博览》几次改版,中间还停过一年,但与老九的联系从来没停。主编刘生平就像哥们儿一样,时常约老九聚一聚,聊聊天,喝喝小酒。1999年举办的老九集邮幽默画展,《集邮博览》还是主办单位之一。
2000年,《集邮》杂志以一整页开设了《老九集邮幽默画》专栏,每期有一个主题,除了漫画,老九还会写上几句打油诗,作为导读。如第六期《儿童》,老九撰文:人生童年好,天真小宝宝,捧着肯德基,面前有电脑,老师要成绩,道道难题考,父母盼成才,东城西城跑。书包日渐大,头昏眼花了,若再不减负,小小人儿老。这个专栏影响挺大。主编刘劲很挑剔,每次约稿都要向老九提出不少要求:最好这么着吧,最好那么着吧
91.邮友众星捧月
王新中,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1983年,身为甘肃省总工会副主席的王新中,成为中共中央党校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后来他担任了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4月,老九漫画展开幕前,王新中偕夫人千里迢迢地顶着沙尘暴专程赶来祝贺。在老九漫画作品研讨会上,他评价:老九是美的艺术、笑的艺术的研究者、创造者、传播者。老九集邮幽默画是无字的笑话、无言的相声、无声的小品,是人生的微笑,是生命的火花。老九集邮幽默画,不仅繁荣了集邮文化和漫画艺术的创作,而且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在甘肃省第11届运动会集邮展览上,王新中组编了一框老九漫画展开放邮集参展。2007年是王新中集邮50周年,老九寄去一枚手绘封祝贺,漫画中的王新中,开心地骑在插着集邮小旗、以50组成轱辘的自行车上,飞驰在崇山峻岭之中。老九题词:风雨五十载,荣辱系集邮。
刘佳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洲集邮联副主席。他是从黑龙江最基层邮局一步步走出来的,身上透着东北人的豪爽、义气。老九也是通过刘佳维结识了全国集邮联的刘平源会长。他知道老九喜欢喝酒,所以有这种场合,时常会把老九请去,借着酒兴,老九会画上两笔,刘佳维也会展示展示他的文采,他可是中国作协会员哪!2006年4月,刘佳维在老九漫画作品研讨会上谈道:老九集邮幽默画是方寸中内涵外延,漫画中邮票凸现。这种形式是思维上的标新立异,它打破了对邮票的收藏、保管和鉴赏的传统方法。而创作当中,推陈出新,在漫画中镶嵌进邮票,这不能不说是在漫画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出新。
王宏伟,《中国集邮报》著名记者。他的邮集《水》获得过国际大奖,是国家级的邮展评审员。个头跟老九差不多,块头比老九大一圈,眼睛比老九小不少;有着歌星的名字,笑星的脸;手里有摄影家的功夫,脑子里有集邮家的知识。王宏伟的头发留得挺长,老九调侃道:数量不够,长度来凑。2003年10月,老九去宁波天一阁举办画展,请王宏伟同行。宏伟不仅全程采访,而且什么活都能干,成了专家级的杂工。王宏伟的摄影在集邮圈很有名,他经常指挥老九摆各种造型,让老九坐在地上当思想者,老九成了一位发愁的幽默艺术家。2015年11月1日,王宏伟同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邮政总代表齐向荣女士来访,齐向荣女士向老九先生赠送了列支敦士登猴年邮票小版张,老九先生回赠了代表作《五环下的幽默》,而王宏伟则在一旁不停地拍照。
廖阿姨廖鸿云,老九是在2016年初才认识她的,但一见如故。1月16日,老九先生出席首届中外扑克主题邮品集藏博览会,当老九宣布2016扑克主题特种明信片首发时,坐在斜对面的一位阿姨问主持人、中国扑克馆馆长李维刚:他是不是画集邮漫画的老九啊?李馆长称是。她冲老九这边笑了笑、点点头。老九问坐在旁边的蔡阳,蔡阳介绍说:廖阿姨是北京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是原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的夫人。老九恍然大悟,赶忙走过去问好。廖阿姨邀请老九出席过几天生肖研究会举办的年会,临走时还不停地叮嘱:一定要来捧场啊!那天老九有事到的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著名邮票设计家李印清等大腕云集,看得出廖阿姨人气爆棚。其实,民间协会靠的就是这些有奉献精神的活动家啊!
高林春,老九的一位粉丝。1992年老九集邮幽默画被《中国集邮报》报道后,收获了大批粉丝,蔡阳主编说这是九菜。在这些九菜中,高林春是给老九写信最多的。有一年,高林春给老九写了一百封的信和明信片。对于忙碌的老九来说,邮迷们的来信如果每封都回,显然不现实,那样的话基本就没时间创作了。一开始他会选老人和孩子的来信回复,后来只好选择残疾人的来信回复。高林春是扬州一位六十岁的普通工人,每次给老九写信都是用工整的蝇头小楷,一写就是三四页纸,信中还会夹带几枚集邮品,他对集邮、集邮幽默画的痴迷精神打动了老九。2003年老九在扬州的画展,就是高林春跑前跑后联系成功的。在画展开幕前,老九与通信多年的邮友高林春终于见面了,眼前这位朴素老实的工人师傅,讲一口老九基本听不清楚的扬州话,老九跟高林春开玩笑说:你的话不如你的字让我明白。在扬州市集邮协会,高林春就是一名最基层最普通的会员,但为了促成偶像老九来扬州举办画展,他前后忙活了一年时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邮迷的痴情热爱,一直是老九坚持不懈地进行集邮幽默画创作的动力。
92.在李成儒家切磋艺术
2016年春节,著名影视演员李成儒给老九发来春节感悟,填词《清平乐》:不觉已老,雄心却未少。此生多事仍需了,再干十年知晓。廉颇尚能饭否?汉升刀弓皆宝。花甲今为中年,呼啸冲锋正好!
李成儒是典型的北京人,他在电影《大腕》里演的那位神经病人简直绝了!其中那段: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足有几分钟的一大段贯口,李成儒一次拍摄成功。李成儒最早是经商的,20世纪80年代在西单开特别特商店,那时有钱,任性,进电梯时给开电梯的服务员小费,一甩手就是一百美元。哥哥李成林是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所以说李成儒跟戏曲有着天然联系,他的戏瘾大,时常会唱上两口儿。他曾约老九去所住的天通苑小区放风筝,李成儒放风筝能在很多高楼之间自由收放,风筝还不会被剐着。
李成儒喜欢吃中国戏曲学院老校后边的老五四季涮肉,他每次去,老九都是先订一个雅间。夏天的一次,屋里实在太闷了,时间又已近半夜,李成儒提议到外边吃。谁知刚把羊肉放进锅里,一会儿来一位说:李老师,请您给我签个名。一会儿又有一位说:李老师,麻烦跟您合个影。结果羊肉都涮老了,李成儒还没吃上,他赶忙说:咱们还是进去吃吧!
李成儒演电视剧火了之后,在北三环附近开了一家三层楼的火锅城,墙上挂的都是老九的漫画。老九画了几十幅彩色的漫画给他,稿费是儒哥的一句:随时可以来这吃啊!
后来,李成儒想拍一部北京文化与上海文化差异的电视剧,请老九写本子。隔了一段时间,李成儒催问老九怎么还不动笔?老九告诉儒哥,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干就要干自己的长项,虽然以前写过剧本,但这不是自己的长项,自己还是好好画漫画吧!
93.亦师亦友吴乾浩
吴乾浩在中国戏曲理论界辈分很高,他是戏曲理论泰斗张庚先生在文化大革命前招的第一个研究生,结果,第二批还没来得及招,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他成了张庚先生文化大革命前的唯一弟子。文化大革命后,张庚先生再招研究生时,吴乾浩已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他以师兄和老师的身份参与了招生。第二批研究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戏曲理论家,如朱文相、周育德、周传家等。
老九与吴乾浩老师认识是在1997年全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时,他们两人都是评委。在南京评审作品时,两人住宿被分在了同一房间,所以,吴老师时常调侃,他与老九是同居关系。正是因为同居了十来天,因此混得很熟。吴乾浩,浙江余姚人,有着江南才子的聪慧,1963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理论专业,1987年曾任北京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著有《白朴评传》、《梅兰芳传》、《当代戏曲发展学》,等等。他一肚子的学问,但爱开玩笑,老九戏称吴老师文而不雅。
2001年4月,老九漫画展开幕当天中午,吴乾浩在夫人、著名戏曲理论家谭志湘陪同下来了。一见面,吴老师就笑呵呵地说:抱歉!抱歉!有点事来晚了。说完,走进展厅看起了漫画。老九发现走在后面的谭老师脸色不对,忙问:出什么事了?谭老师手指了一下吴老师的背影,说道:老吴,癌症。刚在医院查出来的。老九错愕不已,等缓过神来,又问:吴老师知道吗?知道了。谭老师说。老九突然感到心中五味瓶倒了一般,说不清什么滋味,既有为好友、老师突染绝症的痛心,又感到吴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依然赶来参加老友画展的古道热肠,世上有几人能做到这步啊?!后来,吴老师的治疗效果颇佳,真是天佑好人!2006年,吴乾浩与谭志湘两位老师精神矍铄地参加了老九漫画研讨会。
多年来,每到春节,老九总会来到天通苑吴老师家,呼吸那满屋的书香,欣赏吴老师收藏的名人字画,畅谈国事家事梨园事。当然,高潮还是与两位老师小酌两杯后,那时话题更加海阔天空
老九曾送给吴乾浩老师一幅水墨画,画的是布袋和尚,手举双镲,开怀大笑。也许这就是吴老师的写照,许多事不必认真,就应该打打镲,什么事也就过去了。
94.邻居京剧名家李金鸿
李金鸿先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武旦、花旦、刀马旦行当上有很高艺术造诣。1942年,他拜尚小云、梅兰芳为师,代表作有《金山寺》、《桃花扇》、《群英会》等。李金鸿是中华戏校德、和、金、玉金字科的老先生,与王金璐先生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两块金字招牌。
2004年,戏曲学院调整住房,李金鸿老师搬到了老九的对门。李金鸿的夫人是上海人,而老九夫人蒋颖也是上海人,于是两家关系走得很近,有时老九家里包了荠菜馄饨,会给李老师和师母端去一盘,而李老师出国,也会给老九带一些外国邮票和纪念封。

2006年举办画展前,老九想,请不请李老师出席呢?他犹豫不决,因为那时李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而且身体不太好。最后老九还是把请柬送到了对门,但老九一再叮嘱李老师:如果您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去了!但是李金鸿老师爽快地答应了,说一定要去。画展当天,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陪着李金鸿和师母早早地来到了展厅。
杨凤一是李老师的学生。老九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认识了杨凤一,那时老九做《中华英才》的编辑,发过介绍杨凤一的稿子,后来时有接触,他对这位美女艺术家印象很深,她主演过昆曲《夕鹤》、《百花公主》。杨院长对老九夫人蒋颖说:我认识老九比你还早呢!
2008年左右,李金鸿老师被查出癌症晚期,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但时常会看到他在家给学生上课。身体稍好一点,他还带着夫人飞到了日本,跟日本的戏剧艺术家进行交流,老九为他捏了一把汗。在去世前不久,李老师的屋里还传出教戏的声音。2010年8月,这位老九的好邻居、好长辈永远地走了。
95.一水之缘刘惊铎
刘惊铎是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主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审定专家,是中国德育研究的顶尖人物。他研究的生态体验教育红红火火,在全国各地进行教学实验宣讲,他还参与了中央报告关于教育部分的撰写。
1985年暑假,老九在北京师范学院勤工俭学。一天傍晚,一位个子很高的同学提着水壶向老九打听:开水房在什么位置?老九一问才知道他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名叫刘惊铎,来北京旅游的,正好与老九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看到他是外地人对学校不熟悉,老九热情地给他介绍着学校,并把他带到了开水房。回陕西后,刘惊铎和老九经常通信,两人成了好友。后来,刘惊铎在陕西师范大学读完研究生,留在了陕西师大任教,博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工作。
2006年4月,在老九漫画作品研讨会上,刘惊铎讲了漫画与德育的关系,指出漫画有批评落后歌颂先进的社会功能,它是德育的有效艺术手段和形式,政治课本里选登的漫画是最多的。他认为,老九的漫画触摸和拓展着有效和有益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模式。老九平时很少穿西装,笑称自己这副打扮不舒服,于是把领带松了又松。他认为,刘惊铎那种严谨规矩的人,才适合西装革履。
96.郑凤荣赠送福娃
著名跳高运动员郑凤荣,是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田径纪录的运动员,在中国体育史上声名显赫,曾受到过中国三代领导人的接见,周总理给他献过花。
1996年,在由老九创作漫画像的《中国足球球迷手册》首发式上,老九、张路、郑凤荣等给球迷签名,当时郑凤荣与老九相邻而坐,郑凤荣没有带笔,向老九借时认识了这位个子不高的漫画家。2001年,郑凤荣出席了在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五环下的幽默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开幕式,她代表体育界致辞,那之后俩人成为了朋友。郑凤荣是个心直口快的人,高兴起来眉飞色舞,有时兴致一来,还会高抬腿摆个跳高动作;当然一不高兴也会立刻挂在脸上,这就是山东人的实在和坦诚。
老九平时喜欢体育锻炼。一次,郑凤荣约上老九去先农坛体育馆打球,在那里,老九见到了许多爱运动的国家领导人,如当时的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等,这也让老九亲眼看到了大人物们的和蔼可亲。
2006年4月,郑凤荣刚从加拿大回国,就匆匆赶来参加老九漫画展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郑凤荣大姐赠送了老九一把印有福娃图案的折扇,感谢老九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15年8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计划拍摄《致敬》节目,赵涛导演想拍摄郑凤荣,老九热情帮忙联系,可是一通电话打下来,郑凤荣的手机和家里电话无人接听,老九估计郑凤荣又去加拿大女儿家了。一天,赵涛导演终于打通了郑凤荣在加拿大的电话,当赵涛导演告诉是老九介绍来的,郑凤荣马上回答:冲老九,我过两天就回国,配合你们做好这期节目。可见,老九在郑大姐心目中的地位。11月,老九参加郑凤荣打破世界女子跳高纪录58周年活动时,看到毛主席的英文秘书唐闻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回忆起五十年前郑大姐的风采,让老九敬意倍增。
97.与常铁钧、陈孝英谈漫画聊喜剧
1987年6月,《光明日报》的著名漫画家常铁钧光临了老九在读大学时举办的个人漫画展,从此,与老九开始了30年的交往。
常铁钧先生喜欢京剧,漫画代表作是《老戏新画》。他所在的光明日报社以前在永安路,老九工作单位中国戏曲学院在里仁街,两处相距有三四站路。1988年12月,钱浩梁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在沉寂了十多年后,首次回京亮相,在戏曲学院彩排《艳阳楼》,常铁钧想看,老九便用自行车把常老师带了过来。老九时常到光明日报社做客,常老师会向老九面授漫画技法。
常铁钧从光明日报社离休前,竭力推荐老九到光明日报社工作。《光明日报》的漫画专栏品位很高,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他认为老九有能力担当好这份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老九没有能到光明日报社工作。现在谈及此事,常老师还会流露些许的遗憾。
陈孝英先生是喜剧美学学科的创始人。20世纪80年代,他在陕西组织了三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常铁钧也曾出席。2005年,老九准备喜剧美学科研项目,从方成先生那里打听到了陈孝英先生的联络方式。当老九出现在陈孝英先生面前时,陈老师产生了朱毛会师的冲动,他看到老九在漫画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又致力于喜剧美学研究,越谈越投机,当场给老九封了一个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的头衔。第二年,在老九漫画馆揭牌仪式上,陈孝英向老九颁发了2006年度中国喜剧美学贡献奖。
98.米南阳一个和字,50万
在北京街头,有许多米南阳先生题写的牌匾,如大青花饭店、双安商场等。米南阳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名家李铎称赞他的字毫端起万龙。
20世纪80年代末,老九通过吴学富老师介绍认识了米南阳先生。俩人见面很投缘。米先生大老九近二十岁,人很开朗,在友谊宾馆负责宣传工作,单位给他一间很大的画室。他带老九品尝了友谊宾馆的招牌菜香酥鸭。米南阳喜欢写大字,遒劲有力、雄浑豪放,而且总能够根据对象很快找出合适的有文学意味的词句。郑凤荣女士六十五岁大寿的时候,米南阳用整张宣纸当场为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挥就了书法,获得了满堂彩。米南阳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左右书,右书痛快淋漓,左书奇拙有力,灵秀与拙朴相得益彰。
米南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个大大的和字,第一笔一撇下去,一个和平鸽的形象显现在眼前,作品荣获了日本书法大赛金奖。有人为此出50万港币的天价买此字,但是米南阳先生并未理会,将字一收走之。
老九应约为米南阳先生画过一幅水墨漫画像,浓浓的卷发,大大的眼镜,宽宽的脸庞,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老九的活动,米南阳是必到的嘉宾,2001年4月,在老九集邮幽默画展上,米南阳送上了老成练达九展才华的书法表示祝贺。
99.敬一丹观看老九漫画版的《焦点访谈》
2009年9月,在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期间,老九漫画馆,来了一位大家熟悉的客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她是由杜禹陪同来的。杜禹是中国首届十佳电视制片人,是电视剧《我爱我家》的制片人。
老九与杜禹认识是在2006年,他在与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探讨喜剧产业时,由陈老师介绍认识的。而真正见面则是因为杜禹创建了一个漫画网站,他请老九来帮忙出出点子,由于都喜欢喜剧和漫画,所以二人一见如故,过年时,还会小酌两杯。
那天,敬一丹看到老九创作的集邮幽默画,很是惊喜。她说:头一次看到,很有味道。老九送了她一套《老九集邮幽默画艺术扑克》,她很开心。当翻看《老九漫画集》中的讽刺漫画时,不免表情严肃起来,她感到这些作品就像漫画版的《焦点访谈》,只不过手法更加辛辣。
敬一丹主持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在全国观众中影响很大。白岩松评价敬一丹:敬大姐的心很软,即使是批评性的报道她也是商量性的口吻,而在采访需要提一些尖锐性问题时,敬大姐总是狠不下心来,这使得敬大姐在我们这个经常流露出尖酸刻薄的团队中多少显得有点与众不同。老九觉得,敬一丹有点像漫画大师丰子恺,总是以温和的语气直面生活中的问题,虽不浓烈,但韵味悠长。

100.加入羽毛球明星队和球友玩美学
在老九漫画中,表现最多的是环保和体育这两大类,对环保是出于一种忧患意识,而体育则是一开始就有的缘分。老九读大学时每天早上和下午课后总是会去打篮球,工作后也经常看到他在操场上的身影。2000年左右,学校搬到了丰台区万泉寺,住处离操场远了,篮球也打得少了。2003年全国爆发非典疫情,课不能上,又不方便到处跑,老九就和刘小军老师在家属院小区的空地上支上了球网,打起了羽毛球。哪知这一打,就坚持到了现在。
老九在学校的课很多,常常每天都是八节课,但是每当下了课,最愿意做的不是赶快回家休息,而是拿起球拍,来到体育馆,打上一阵羽毛球,这样虽然身体疲惫但是精神放松了。老九觉得,体育馆是一个很纯净的地方,没有尔虞我诈,即使是领导来了我们也是在球上见。他几次代表学院参加北京市、文化部的羽毛球比赛。和老九打球,大家普遍的感觉是球太贼不好接,假动作太多,被人家戏称是表演系的,往往指东打西,弄得对方发蒙。老九能把打球上升到美学理论,如眼看着左边,球却打向了右边,说这叫意到笔不到,这是一番独特的体育美学。
刚开始,老九打羽毛球的时候,特别在意胜负。后来,随着年岁增长体力下降,更多的是享受打球的过程了,每打出一个好球都会美半天,对于输赢已经不在乎了。对此,老九自夸:打球的境界提高了!
老九做事执着,在学校坚持十多年打球的人很少,他是最铁杆的一位。有人坚持不下来,总说没时间,老九就跟大家说,要像对待吃饭一样对待打球,你什么时候会说没空儿吃饭啊?其实二者功能一样,都是为了身体。哈哈!标准的漫画家思维。
2016年,应领队郑凤荣邀请,老九加入了羽毛球明星队,队中有刘晓庆、刘小光,等等。
101.对话科漫大师缪印堂
2011年1月7日下午,老九和原中国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走进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黑匣子剧场,为大学生们奉献了一场主题为漫画走入大学的对话。俩人就跟演双簧似的,缪老主讲,老九帮腔,非常精彩。他们从什么是漫画开始聊起,进而讲到漫画的艺术手法、漫画的种类、传统漫画与叙事漫画的关系,等等。老九紧贴缪老的话题,顶针续麻,锦上添花。那天,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也坐在台下聆听。讲座结束时,他评价道:老九平时其貌不扬,但只要一上讲台,立刻光彩照人。
缪印堂先生的人生和艺术是富有哲学意味的,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漫画,创作的科学漫画独树一帜。十几岁时,缪印堂得了一种怪病,下牙床肿烂,后来医生只好将他的下颌骨摘了。从此,缪印堂吃饭只能吞食;由于摘了下颌骨,睡觉不能平躺,否则容易引起窒息,因此只好靠着睡觉。可想而知,缪印堂克服了很多常人没有的困难。老九与缪老的认识是在80年代筹办大学生漫画社时,当时邀请缪老出席漫画展开幕式,不巧缪老正在外地出差,他回京后,画展已结束。缪老专门给北京师范学院团委写了一封信,这信后来转给了老九。在信中,缪老热情支持大学生漫画创作,鼓励大家多画,还担任了大学生漫画社的顾问。
目前,我国传统漫画与新漫画泾渭分明,传统漫画家不承认新漫画,新漫画家也不了解传统漫画。对传统漫画家,新漫画人接受的很少,但缪印堂是其中的一位。缪老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客座教授,他思维开放活跃,甚至比年轻人还超前。在新老漫画断代的今天,老九与缪印堂先生的很多观点契合。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成立之初,老九热情聘请缪印堂先生担任了研究所名誉所长。
2012年底,学院举办第三届和谐学风漫画展,缪印堂先生记错了开幕的日子,在开幕的前一天来到了戏曲学院,老九将错就错,临时邀请缪老为数字绘画班讲了一次漫画课,老先生特别高兴,学生们激动不已。缪老与老九每次通电话聊起漫画来,总是滔滔不绝,俩人在电话里不停地交流着对漫画的思考。缪老手头存有许多宝贵漫画史料,他送给老九很多,他总是说这些资料放在老九那儿才有价值。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料,老九写出了多篇研究漫画史的文章。缪老对漫画的发展现状忧心忡忡,他提出有容乃大,相互包容的大漫画观,针对现在动画界相当多人认为动画与漫画没有关系的观点,他到处宣传动画是动起来的漫画,进而揭示漫画与动画的联系。
102.巧遇台湾名嘴李永萍
2013年10月,老九应邀出席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15号下午,老九坐高铁在杭州站下车,接站的人请他稍等一下,告知还有其他人一起走。不一会儿,一位面熟的女士走了过来,老九脑子转了半天也没想起是谁。上车后,二人聊起来,才得知她就是台北市原副市长、著名电视评论员李永萍。似曾相识的原因是,当初老九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录制《国宝档案》特别节目的时候,与《海峡两岸》用的是同一间演播室,《国宝档案》节目录完,紧接着就是《海峡两岸》直播节目。老九在录制结束休息时,就会看到约好的海峡对面的嘉宾已经在等候了,怪不得老九会觉得李永萍那么眼熟,因为她就是海峡对面常常出镜的嘉宾。
马英九担任台北市市长的时候,李永萍是副市长,她对台湾的蓝绿政治了如指掌,时常在电视上对台湾政局进行评点,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给老九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聊到了《国宝档案》,李永萍说很喜欢这档节目。知道老九是漫画家后,李永萍表示从小就爱看漫画。于是,两人的共同语言多了起来。
当时台北正在闹关说,马英九指责立法院长王金平有关说,强势主导开除王金平的党籍,王金平以弱者身份出现,博得了众多国民党人的同情。老九说道:台湾正在上演一场大戏啊!李永萍问:你也关心台湾政治?那可不,画漫画的嘛!老九这样回答她。李永萍说:马英九是个好人,但最大的缺点是没朋友;而王金平最大的优点就是朋友多。在车上,老九将《老九漫画集》赠送给李永萍女士。李永萍建议老九画一些评议台湾时局的漫画,她说:我们可以发表。
103.拜访海派大家韩天衡
2014年春节,老九到夫人的大姨家拜年,看到很多韩天衡先生的作品,令他兴奋。原来大姨父梁光弟是韩天衡的大弟子,二人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认识了,中间人是海派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文化大革命时,陆俨少等大艺术家被监管,当时大姨父是青年工人,属于革命队伍里的一员,但他同情艺术家们的遭遇,对陆俨少问寒问暖。人在患难时,往往一句安慰的话,就能暖人心田。于是大姨父成了陆俨少的好朋友,陆俨少送了他不少作品,因为韩天衡和陆俨少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们也就熟悉起来。韩天衡以篆刻起家,美术书法理论修养深厚,他的绘画独树一帜,大姨父很早就拜在了韩天衡先生的门下。
21世纪初,上海有关方面在嘉定城中心区建立了韩天衡美术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为美术馆题写了馆名。
大年初三,大姨父带着老九来到了韩天衡美术馆。韩天衡的大公子韩当之是美术馆的艺术总监,他介绍了美术馆的概况。老九惊叹韩天衡先生的艺术,也惊叹他收藏了很多大家的作品。从明清到当代,包括老九很喜欢的丰子恺先生的作品,韩天衡都有收藏。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需要一种综合的素质。下午,他们前往韩天衡先生的住所一座花园式的幽静小院,韩先生听说老九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做嘉宾,就和老九聊起了书画鉴赏,两人聊得兴趣盎然。
104.与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一起看足球
老九体育漫画创作的数量多,得益于他交往的体育界朋友多。
2015年11月17日下午,老九应邀出席纪念郑凤荣首破女子世界跳高纪录58周年活动,他旁边坐的是被誉为中国足球教父的年维泗。因为活动还没开始,二人攀谈起来。早在十年前,老九在参加体育界的一次活动时就认识了年维泗指导。老九告诉年指导:您第一次当国家队教练时我还没出生哪!年指导哈哈大笑。二人从现在的中超聊到当年的甲A,又聊到1995年老九创作出版的《中国足球球迷手册》,年指导说:我们就需要你这样关心足球、爱足球的文化人啊!
年维泗,1933年生于北京。19岁入选国家足球集训队,是当时最年轻的国家足球选手。控球技术熟练,善于组织进攻。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足球运动员之一。1960年因伤转为教练工作,从1963年到1986年,在长达23年的时间当中,先后五次出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帅,培养过高丰文、徐根宝、李富胜、迟尚斌、戚务生、沈祥福、贾秀全等著名球员。1984年4月任中国足球协会主席,现为中国足协顾问。
活动结束后,大家聚餐。那天正赶上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国家队对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于是大家一边吃一边看球,大家感慨现在的足球运动员收入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差。老九问年维泗指导看现在国足比赛的感受,年老只回答了两个字:揪心!半场结束时,他起身说:还是回家去看吧!
是啊!为什么揪心呢?还不是因为关心吗?这时老九想起了2009年,年维泗荣获荣耀60年最具影响力新中国体育人物奖,作为中国足球界唯一一位入选代表,年维泗在颁奖现场直言:为足球感到惭愧,但相信足球总有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那一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