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海口位于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汉元帝时因原住民频繁反抗,撤销儋耳、珠崖两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
|
內容簡介: |
海口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
|
關於作者: |
赵全鹏,历史学博士。现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清代养老制度》《海南社会结构问题研究》等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和海南历史文化等。
|
目錄:
|
导 言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海口
第一节 海口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原始人类在海口的活动
第三节 黎族先祖在海口的活动
第二章 西汉郡县制初置时期的海口
第一节 珠崖郡、瑇瑁、颜卢县等行政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建立及与原住民的关系
第三节 中原移民及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章 东汉至南朝动荡时期的海口
第一节 朝代更迭时期行政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汉人移民和文化传播
第三节 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革
第四节 冼夫人在海口
第四章 隋唐时期海口的重建
第一节 官员向海口的流放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海口黎族的封建化
第五章 宋元时期海口的发展
第一节 海口浦的兴起
第二节 水利兴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流放官员在海口的贡献
第四节 移民、社会结构和汉黎关系
第五节 儒学教育与科举的兴起
第六节 社会生活和救济
第六章 明代海口的鼎盛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人口的增加和阶层的分化
第四节 儒学教育与科举的鼎盛
第五节 社会生活的繁荣
第六节 灾荒与社会救济
第七章 清代海口的定型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分化
第四节 教育、科举和文化发展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灾荒与救济制度的完善
第八章 近代海口的殖民化
第一节 琼海关:西方在海口的殖民
第二节 西方宗教在海口的传播
第三节 骑楼海口城市的标志
第四节 灾荒与西方医疗卫生的传入
第五节 华侨向岛外迁徙
第九章 民国时期海口的建设
第一节 海口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民族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生活变迁
第四节 教育、文化和医疗的发展
第五节 海口市的琼崖革命
第六节 日本侵占时期的海口
第十章 海南解放至建省前的海口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第二节 公有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人口和民族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教育、文化和医疗的发展
第五节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
周伟民
苏轼初贬海南时写诗,结句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所谓舆地志,是指古代以记载一个区域内的范围、户口、特产、风俗等为内容的描述著作。
这里贡献给读者的20卷本的《海南地方史研究丛书》,就其辖地范围、治理措施、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移民与族群分布、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七大类别内容来看,的确带有舆地志的某些性质。但本丛书是研究性著作,在研究旨趣、写作体例、叙述方法、学术规范、观念运用以及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处理等许多方面,又与古代的舆地志完全不同。
海南岛的历史,是以大陆移民为主体,结合黎、苗、回族和明清以后东南亚乃至欧美新嵌入的异族因素,彼此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地理环境对于形塑海南历史的特殊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南岛孤悬海外,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长期以来,中原地区的战乱都没有波及海南岛,加上封建统治者对海南的管辖时紧时松,松动的时期比较长,使得海南长时间政治稳定,而且有相对的独立性。宋代苏轼和明代丘濬,都论述过中原因战乱而大批汉族移民自北向南而到海南岛来居住的移民潮。因为海南的社会相对安定,移民在此发展,有些成为海南岛的大家族并形成不同地域的不同风貌。
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的迁徙,贬官的到来以及南洋的影响,使海南逐渐形成了以热带、海洋为主要特色的文化风格,其中,以黎族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贬官和中原移民文化为主体,建构出海南多元文化,在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独具特色。
第一是黎族文化。
黎族族群是最早迁徙到海南的族群,而与岭南地区的骆越族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在黎族的聚居地,最大的社会组织是峒,峒由若干村落组成,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标识,村落内的黎民住宅都是干栏式的茅草屋。他们密集而居、相依相助,形成非常牢固的生存体系以及社会组织合亩制。在村落都有村规民约,全峒则有峒规民约。现代法学称之为习惯法,是全村、全峒的行为准则;每个村落内部的事情,一般由各户的家长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处理。而在众多家长中会有几名年长者,他们经验丰富、明晓事理且行事公正,很受人们尊重。人们称之为长老。长老对外还可以代表村落处理公务。峒的事务则由代表各村落的长老组成长老会来处理。
第二是海洋文化。
海南岛在南海中。明太祖将海南岛称为南溟奇甸;丘濬读明太祖的敕文后写出《南溟奇甸赋》。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南大知识分子,却感叹而甸之所以为奇也,容有所不能详!为什么呢?
海南岛儋耳等地的居民,以在南海捞取珠玑、玳瑁等海产品谋生,并将产品集中运到广州出售。南海上光怪陆离的宝藏,都是陆上所没有的。这些居民以辛勤的劳作,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海洋物质文明。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国和西亚之间一条横贯亚洲内陆的交通线。这条陆路交通线,史称陆上丝绸之路。但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丝绸、瓷器和香料等商品需求量日增,而陆路运输运量少、速度慢,途中还有各种政治的、经济的麻烦;由于当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于是出现运量大、速度快,也相对安全的海上航线。这条航线由广东徐闻出发(后来,广州取代徐闻,福建泉州超越广州),途经海南岛直到阿拉伯国家、北非乃至欧洲,史称海上丝绸之路。
对于海南岛来说,海上丝绸之路有两条航路(海道),古老的一条是秦汉时期经过多次航海试验以后在《汉书地理志》中总结的,唐代贾耽《皇华四达记》中所记载的广州通海夷道,这条航路自徐闻开航后即穿过海南岛北部的琼州海峡,到今天的北部湾,航行到越南占城,然后再沿海岸线往南航行。对海南来说,这是西航线。
因为古代海航,由于船只及航海知识的限制,大多都避开了南海的西沙群岛。这是不得已的航路。这条西航线是传统的航线。向达甚至认为其一直延续使用到明代。
与西航线相对应的是东航线。因为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到了唐代开元盛世的中期,特别是宋代,陶瓷、丝绸等关系到政府财用的经济资源,逐渐集中到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产品要外销,通往南海的远洋贸易货船,比原先的吨位大得多。这样一来,西航线实在不划算。再加上宋代航海的罗盘、水密隔舱、链式铰接舵等航海新技术的推广,南海中的西沙群岛的险阻是可以克服的。于是西航线式微是必然的!
不论是古老的西航线还是宋代的东航线,海南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海路上的桥头堡、中转站及补给站,对海上丝路的发展和演变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海上丝路对海南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它促进了海南的海路航行,同时也让海南的造船业、船舶修理业发展壮大;在促进海南商贸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海南诸多城镇的骑楼建筑,改变城市的面貌,促进海南农业的发展;向海南移民而产生移民文化,向海外移民产生融通中外的华侨文化。
海南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及其海洋文化,在海南渔民独创的更路簿文化中可见一斑。
更路簿是在海南岛由渔民创造的、形成于郑和七下西洋之前的明代初年,盛行于明清民国时期,是渔民到南海捕捞时必备的航海手册,有的老船长不用本子而是用脑子熟记。机动船代替风帆船、卫星导航及海图普及以后,它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更路簿的内容,包括南海海区的划分、渔船开航的起点和到达的目的地、航向(针路)、航线、航程、风浪、海底状况、岛礁名称及方位、海岸地形地貌等。每条更路在一般情况下所用的针路和更数大体一致,而在不同风向、风速及海况不同的时候,使用不同的针路等都有具体文字记录。可以说,更路簿是渔民在南海航行时的经典和指南书,是渔民世代在南海航行时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几百年来渔民在南海捕捞的实践经验总结,又反过来用于指导南海捕捞活动的实践。
明清及民国时期,风帆时代的渔船在南海航行时依靠更路簿指引,结合船长、火长、大工等的航海经验,战风斗浪,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纪录!而从政治及文化层面看,更路簿的意义和价值,更加重要。
更路簿所展现的这种海洋文化,实实在在地批驳了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的错误。黑格尔说,中国靠近海洋,但却无法分享到海洋带给人们的文明,海洋对他们的文化没有带来什么影响。又说,在中国,海洋只是陆地的中断与天限。黑格尔这些论述,起码是不知道中国自明初以来,即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风帆时代的船长和渔民群体所体现的海洋文化;深一层来说,他的立论出发点是认定中国只有农耕的黄色文明,即只有农耕文化而没有海洋文化!这是黑格尔偏见的悲哀!
第三是移民文化。
海南岛是移民岛。移民文化涵盖两个内容:一是从大陆向海南岛迁移的多民族移民文化;二是海南人向国际迁移而构成的融汇中外的华侨文化。
黎族是最早迁移到海南岛的族群。黎族在海南岛对于土地的利用和作物的栽培方式,构成了黎族早期的基本文化景观。黎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以采集、种山栏稻和牛踩田种水稻三种方式并辅以狩猎和捕捞获得生活资料的。黎族长期保留了以独木器具,制陶,纺、染、织、绣技艺,茅草房和文身等为代表的生活文化和崇尚自然的饮食习俗,并因此享誉民族之林。
苗族迁移到海南岛,大约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他们从广西作为士兵被朝廷征调到海南后落籍。他们的语言被称为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一种,像黎族一样,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苗族文化以色彩庄重、做工精致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以及蜡染、刺绣手艺等著称。
回族是唐宋元时期穆斯林在海南的后裔,包括以波斯及阿拉伯人为主体的蕃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古占城区域的居民,主要聚居于三亚凤凰镇的回辉和回新两个村,人口大约8000人,操回辉话。他们以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古朴典雅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居所、恪守伊斯兰教规的饮食习俗、具有悠久历史的典型的民族风情,绽放于天涯海角。
临高语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继黎族先民迁徙到海南岛。
临高语族是指散落在海南岛北部,东起南渡江,西迄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州的南丰为界,包括临高全县和儋州、澄迈、琼山及海口市郊的一部分地区这个地区在地域上连成一片,使用汉藏语系侗泰语族壮泰语支的一种语言临高语的族群。从语言、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来看,他们显然是海南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50万。
仡隆语族是指在昌化江下游南北两岸约400平方千米区域里的约10万讲仡隆语的居民。
汉族移民,大抵是两部分人,一部分像苏轼说的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盖班班然矣。除避乱人家以外,也还有受委派到海南任职、戍边或经商、旅游而落籍的。另一部分则是贬官,著名者如唐代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而贬至海南的宰相韦执谊,唐文宗、武宗两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开国宰相卢多逊等。许多贬官的后裔落籍海南,子孙繁衍、支派绵长。
汉族移民文化的特点显著,诸如各宗祖的祠庙文化、家谱文化、碑刻的牌坊文化、兴办书院学校的教育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等,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因此可以说,岛内多民族的移民文化,是黎、苗、回、汉等多个民族世代积累和交流融汇的历史结晶。
第四是华侨文化。
华侨是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华侨一词源于1883年郑观应上李鸿章的呈文有南洋各埠有华侨的说法。此后,华侨一词被广泛使用。
作为一种文化类型,与其他文化的品格不一样。它是由某种地方文化人为移植到另一个地方,与当地文化嫁接起来,成为一种有本根文化基因,又吸收当地异质文化而形成的一种融通中外的跨文化、跨地域的新的文化系统。
以海南华侨文化在马来西亚为例,它的载体是海南在大马的华侨和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分会等会馆组织。海南华侨在马来西亚谋生、发展,但他们的根又在海南。他们都保留海南话,在会馆和海南人群体里的交流语言是海南话,有与本土海南一样的习俗、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但同时,他们又深受马来西亚文化的浸润、感染,并接受马来西亚的文化,吸收其中异质文化因子,转换成自身的文化因素。如咖啡,马来人的喜爱甚于海南人。大马的海南人学习马来人咖啡的做法,加以改良,成为有海南味的咖啡。这样看来,海南的华侨文化,具有海南和国外两个源头,处于两种文化的边缘,故有特殊性。同时,对海南来说,又是海南文化系统在海外的延续和空间占用。如在马来西亚,有海南人群体和海南人居住的地域,即是海南文化的一部分。
在海南岛华侨集中的地方,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中外文化融合的品格。显著的如聚落建筑,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四个侨乡市,许多街道具有南洋建筑风格,是华侨文化的象征;还有中西合璧的华侨豪宅,是东方艺术精华和西洋建筑样式的巧妙融合。这些让海南城乡建筑大放异彩的景观,是海南宝贵的文化遗产。就海口来说,2007年3月,荣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这片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群。
海南的侨乡,不仅是建筑,其他如语言文字、习俗、服饰乃至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深刻地烙上了外来文化的印记。
最后,还要简明地说说这套丛书的基本目标。
海南岛解放以后,实行新的行政建制,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全岛一般可分为汉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农垦区三大块。对各个行政建制区域的历史和社会风貌,除了地方志和一般性的文字介绍外,一直缺乏全面叙述。现在,20卷本《海南地方史研究丛书》的出版,可以看作对20个叙述单位所做的一次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普查,将各个叙述单位的历史进程、特点、亮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做出分析和概括,目的是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这20个叙述单位的特征并自觉地保护这些地域特征的多样性,借以促进海南省更好更快地整体发展。
这套丛书是研究性著作,编委会经过认真的研究、讨论,确立撰写规范时,即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定为目标。
希望能在现代大国的文化解释力命题的统领下,让这套丛书以现代性意识和创新方法激活海南岛长久以来内蕴的活力,使它能够生动活泼地感动读者,让海南省人民在接受中国中原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的同时,极大地释放出我们边远海岛的边缘活力。
2015年国庆节于
海南大学图书馆三楼工作室
导言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的最北端,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这里应是早期人类登陆海南岛的地点。流经海口市的南渡江是海南岛第一大河,向北注入琼州海峡。海口市地势平缓,在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地域文化。
一 海口地域文化发展阶段
从原始人类在海口市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后,海口市地域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史前阶段
现代考古发现大量海南石器时代的遗址,按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遗址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洞穴、沙丘(贝丘)和台地(山坡)三种类型。从时间序列来说,洞穴遗址最早,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其次是沙丘遗址,相当于新石器早、中期;再次是台地遗址,相当于新石器中、晚期。史前时期考古所发现的洞穴遗址多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南部一带,而台地(山坡)、沙丘(贝丘)类型的遗址在分布范围上也偏重在南半部地区。海口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北端,濒临琼州海峡,是史前时期族群迁徙和登陆海南岛的必经之地。但是目前在海口史前遗址考古发现较少,其原因在于海口缺乏适合早期族群居住的山洞条件。海口沿海地带虽然有较多的沙丘,但是由于历史上人类在此活动密集,沿海地区的地质地貌均已发生较大改变,故在海口发现的这类遗址较少。至于台地遗址,海口多火山岩地貌,适合早期农业的地质条件较少,因此目前尚未有所发现。
(二)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封建化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设置儋耳、珠崖两郡和十六县。伴随着封建郡县在海南的设置,大量汉人也迁入海南岛,主要集中在海南沿海的河口地带。海南发源于中部山区的河流众多,有154条大小河流,其中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大河。汉武帝派军队乘船进入海南时,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汉军都是沿着河流深入海南内陆。因此当汉武帝在海南设置郡县时,郡县治所均在沿海的入海口处数十里之内,海口则是郡县治所设置的密集之地,例如珠崖郡治在曋都县东南东潭都石陵村,濒临南渡江;曋都县治在原琼山县南渡江西;瑇瑁县治在今海口市与原琼山县沿海北部,也濒临南渡江;颜卢县治在今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红峰村委会多吕村旧称颜村,位于南渡江下流,毗近出海口。汉元帝时罢郡之后,汉人主要集中到海南北部即琼山县所在的朱卢县。琼山县所在的琼北由于地理便利的缘故,加上有河流入海,河谷平地较多,适宜农业种植和交通贸易,汉人向海南迁徙时大多居住在这一地区。
宋代至清代,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海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宋代海口对外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从琼州至广州、福建的海路。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述了北宋时琼州至广州的交通:泛大船使西风帆,三日三夜到地名崖门;从崖门山入小江,一日至新会县;从新会县入,或便风十日到广州,路经黎冈州,皆海之险路。约风水为程,如无西南风,无由渡海,却回舡本州石镬水口驻泊,候次年中夏,西南风至,方可行船。二是海南北渡琼州海峡至徐闻、雷州。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海南》记载:徐闻有递角场,与琼对峙,相去约三百六十余里,顺风半日可济,中流号三合溜,涉此无风涛,则舟人举手相贺。周去非《岭外代答琼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今雷州徐闻县递角场,直对琼管,一帆济海,半日可到,即其所由之道也。宋代琼山县将儒学设置在海口浦。海口浦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交流的主要港口之一。海口浦成为今天海口市的开端,之后,元代在海口浦设置驿站,设驿令等官管理。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此设千户所,称海口所。洪武二十八年开始筑城,称海口所城,为军事要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此置营,设都司防守。
(三)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的殖民化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清王朝与英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自此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1856年至1860年,中英之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抓捕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执照已经过期的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也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84年6月,法国军舰萨尼号闯入琼州海峡,在海口东北的新埠岛附近游弋,兵临海口城下,战争迫在眉睫。清政府震惊之余,急调清军赶赴海口横沟要塞,以阻止法军登陆。萨尼号见清军有所防备,随即起锚开赴香港。为了抵御法国殖民者对海南的威胁,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口的防御设施建设。1858年,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琼州(今海口)等10处被列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商船货往来、经商、买房居住、租地、传教等事宜。琼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国家纷纷前来海口设置领事馆,开办通商、传教等事务。
(四)解放以后社会主义改造
1950年海口解放后,市政建设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至1978年,海南岛因处在海防前线,对海口市城建投资较少,在近30年中仅投资2亿元(包含工业建设)。第二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88年建省,海口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 海口地域文化的特征
在海南19个市县之中,海口市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社会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主要特征如下。
(一)封建化时间最早
海口是海南岛最早设置封建郡县和大陆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汉武帝设置郡县后,海南人口进行了粗略的统计,据《汉书贾捐之传》记载: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厓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这些户口主要是指善人,即迁徙过来的汉人和汉化百越人。汉王朝对岛上原住民实行羁縻政策,以故俗治,毋赋税,未纳入封建郡县的编户,所以也不存在户口统计。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撤销儋耳、珠崖两郡,将北部未反的三县合并为朱卢县,隶属琼州海峡对岸的合浦郡,所领主要是善人。善人在海南一般从事商业贸易和农业种植,据《正德琼台志》载:越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商贾者多取富焉,则秦有至者矣。这些善人与海南原住民进行贸易,把海南岛上的珠玑、玳瑁、犀角、广幅布等物品运往内陆。除了贸易之外,善人也从事农业生产,并协助官府维护封建郡县的统治,汉武帝末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幸子豹合率善人还复破之,自领郡事,讨击余党,连年乃平。
(二)海南文化的中心
海口是古代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武帝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其中珠崖郡治在今天的海口市。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罢儋耳郡入珠崖郡后,珠崖郡成为海南岛上唯一的行政中心。唐高祖武德年间,在隋代珠崖郡基础上复析珠崖郡置,崖、儋、琼、振、万安五州,贞观元年(627)置都督府,领崖、儋、振三州。后废都督府,隶广州经略使,后改隶安南都护府。隋唐时期的行政中心治所均位于今海口市,如珠崖、崖州、琼州、颜城、舍城、琼山县等。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废崖州,以崖州所属县归琼州。琼州领琼山、临高、乐会、澄迈、文昌等五县,并将琼州府治、琼山县治从白石都迁于今海口市府城一带,据《康熙琼山县志建置志》记载:琼山附郡之县,郡城即琼山城也。琼之城,始筑于宋开宝五年。宋神宗熙宁年间,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领琼州所属县,故琼州又称琼管。宋徽宗宣和年间又改琼管为安抚都监。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又废昌化、万安、吉阳三军为县,隶属于琼州,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儋、崖、万安三州,地狭户少,常以琼州牙校典治。其他州行政级别较低,琼州实际已成为海南岛的行政中心。明洪武元年(1368)十月,改元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第二年降为州,第三年仍升为府。琼州府领崖州、儋州、万州三个州和十个县,府治所设在琼山县内。清代沿袭。
(三)文化的多元性
在历史上,琼北地区是文化交汇之地,许多历史事件都在海口市发生,如汉人移民、官员流放、西方殖民、华侨外迁、红色革命等,类型丰富,所以这里集中着海南级别最高的文化遗址。比如海南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海南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海南一半以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丘濬故居及墓、五公祠、海瑞墓、秀英炮台),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