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1.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签,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惇篆刻,著名书画家范曾、中华慈善总会首任会长崔乃夫、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操斛为序。
2.全面系统梳理中华赏石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华赏石文化史论》)
3.精细爬梳赏石文化史料典籍(《中国历史石谱文献概论》)
4.精确汇集全国观赏石资源调查的全新成果(《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
5.国内众多藏家精品藏石荟萃(《中国观赏石图典Ⅰ》、《中国观赏石图典Ⅱ》、《中国观赏石图典Ⅲ》)
|
內容簡介: |
园无石不秀,厅无石不华,斋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石越来越成为人们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石谱》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十二五规划的创新工程,是一项基于国家课题支撑的全国性立典工程,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支持, 由山东地质调查院、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具体承担,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和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有关专业人士实施编撰,历时四载。
布面精装,一函六册:一册《中华赏石文化史论(古代近代);第二册《中华赏石文化史论》(当代)、《中国历代石谱文献概论》;第三册《中国观赏石资源及分布》;第四册《中国观赏石图典Ⅰ》;第五册《中国观赏石图典Ⅱ》、第六册《中国观赏石图典Ⅲ》。
《中国石谱》全面系统梳理中华赏石文化的发展历史,精细爬梳石文化史料,精确汇集全国观赏石资源调查的全新成果,荟萃了国内众多藏家的精品藏石,集中展 示了中国观赏石收藏与鉴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与分布、典籍与精品,是一部中国观赏石百科全书类的典籍,是一部历史书,又是一部工具书,还是一 部精品集。
|
關於作者: |
寿嘉华,1943年11月7日出生,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员。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普查系毕业;1989年-1992年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 取得管理工程硕士学位。1965年8月-1972年底在云南省地质局工作,任技术员。 1973年1月-1984年4月在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工作,任工程师。1984年5月-1990年4月先后任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计划处副处长、处长。 1990年5月-1991年6月任地质矿产部直管局副局长。1991年7月-1996年3月先后任地质矿产部财务司副司长、司长。1996年4月 -1998年4月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 1998年5月-2004年8月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2001年10月起兼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共十五大代表,全国妇联八届、九届执委,十届全国政协 经济委员会委员。现任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级顾问等。曾于1993年获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
出版有《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科学话地球》、《国土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国土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亲历改革中的中国地质》、《中国观赏石科普丛书》、《中国观赏石资源调查与分布图》等著作。
|
目錄:
|
前言
中华赏石文化史论(古代近代)
弁言
第一章 石器时代
第二章 先秦、秦汉时期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章 宋元时期
第五章 明清时期
第六章 民国时期
中华赏石文化史论(当代)
弁言
第一章 艰难前行时期
第二章 喜逢机遇时期
第三章 全面勃兴时期
中国历代石谱文献概论
弁言
第一章 历代石谱版(文)本概况
第二章 《禹贡》和《山海经》的石谱意义
第三章 汉唐时期有石谱意义的文献概述
第四章 以《云林石谱》为代表的宋代石谱
第五章 以《素园石谱》为代表的明代石谱
第六章 以《愓庵石谱》为代表的清代石谱
第七章 以《万石斋灵岩石谱》为代表的民国石谱
第八章 历代石谱的美学价值
第九章 历代石谱的科学价值
第十章 历代石谱的谱系传承
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
弁言
中国观赏石成因及分布
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
各省(区、市)观赏石
中国观赏石图典Ⅰ
弁言
造型石
色质石
组合石
中国观赏石图典Ⅱ
弁言
图纹石
古石名石
中国观赏石图典Ⅲ
弁言
矿物晶体
生物化石
陨石
跋
|
內容試閱:
|
序一
赏石的境界
范 曾
造化钟神秀,天地无弃物,在庄子看来道大可藏于宇宙,小可藏于瓦砾。且也,物本无贵贱,只是由于人贵而 物趋,如秦始皇所抚玩者有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然则物无定主,而今安在哉?而物不因人贱,卞和抱璞,人初不知为稀世之宝,卞和必以削 趾溅血,以引人注意,成历史之悲剧,人之完身必贵于璧之出璞。以此为本文之端者,先劝世人之藏宝者,正不必过于痴迷执着,而趣舍异途,人各有会,君以为稀 世者,我不喜也;我以为可藏者,人或以为可作敝履弃之。于是,收藏界正应以平常之心,以待非常之物,则收藏便成为一种怡情养性、撄宁修心的高雅之所。月白 风清之日,三五挚友,各呈宝藏,鉴赏之、命名之,其乐融融者矣。昔黄庭坚《山谷集》中记云:有李正臣者,蓄异石九峰,携示苏东坡,东坡名之曰:壶中九 峰。未有壶也,壶以小物,可藏九峰,亦若佛家之芥子藏须弥,其中哲学意味顿生,是文人高士雅韵,非只求敛获而不假思索者可比者。欲求知而藏物,既藏之 则知益进,这又是一类专题藏家的追求,如藏矿石者,往往不见其表,但求其质,地理学与矿物学,甚至地球变迁之学得以其为佐证,这近于科研,而偶亦赏之,则 称其赏石家亦宜。
欧阳修于《菱溪石记》有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此处之弃字作被遗忘未发现解,非被人所弃也)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欧阳公于此更足见心胸博大,不以专而为私为目的,颇具大众情怀。
米 芾之爱石,不惜以官宦顶带覆于石上而再拜之,言其痴迷,犹有不足,众人皆称其癫,米芾不服,欲假好友苏东坡之口以证其非颠,东坡则谑称吾从众(同意众 人之评)。米芾癫中有真、有童子之心,宜其一生不能迁任大职,厕身南宫,奉陪外廷末议而已矣。其所爱之石在他自己看来,应是石中极品,称其藏石多有烟云 雪月之景,波澜龙凤之象,自评如此,不亦过乎?
藏石中最称讲究者当推白居易,他的审美趣味是圆(圆融浑一)、平(非同荦确)、腻(润泽无疵)、 滑(晶莹光洁),这就与一般人希求太湖石:瘦(清癯高逸)、皱(沧桑古朴)、漏(如岫藏云)、透(通明透脱)、丑(古拙不媚)大异其趣了。这只是赏石之一 途,殊非赏鉴总则。然则,称此种审美为后现代派,则非吾括号中解释之意。审美不分古今,正不必于此处与后现代派雕、绘之以丑为美通消息。白居易藏有一石, 诗以赞之曰:质凝云白,文拆烟碧。莓苔有斑,麋鹿其迹。置之竹下,风扫露滴。坐待禅僧,眠留醉客。清冷可爱,支体甚适。便是白家,夏天床席。能如此, 则去天人合一不远矣。
要之,凡论及藏,切忌贪、嗔、痴三病。贪者无止境也,贪则近婪,要非高人情怀;嗔者无明烦恼,藏石之愉悦顿失;痴 者,病态之藏者,往往有不可料之后果。若《红楼梦》中石呆子,扇痴也,贾赦骗取其扇,因而病死。贾赦固恶徒,石呆子亦不应致死。老子有云:常善救物,故 无弃物、甚爱必大费、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多藏必厚亡,这都是先哲的至理名言,深宜藏石者三思。赏石艺术既为有司准为非物质 文化遗产,吾忧喜并之,志数语以弁其首。
序二
健民、育民、富民,促进赏石文化繁荣发展
崔乃夫
闻悉赏石艺术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石谱》一书也迅即问世,非常欣慰。我一直关注着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事业。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留意到当代日益兴起的观赏石行业及其发展,的确具有健民、育民、富民的功能,在惠泽民生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成效。
中 国观赏石协会热忱倡导六个一的赏石理念: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一方石头汇聚一批朋友;一方石头造福一方百姓;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一方石头弘扬 一?种精神;一方石头拓展一个产业。大力促进观赏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让?个人赏石的小我兴致,融进社会发展的大我情怀。非常切合实 际,受到广泛认同。
爱石即爱自然,赏石如赏艺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赏石艺术古已有之。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赏石作品,研究赏石艺术,弘扬赏石文化。时下,赏石热潮空前高涨,其持续烈度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关联人员之众,普及推广之深,堪称一 大奇观。
当代赏石,不仅是一门艺术,能使人们触发各种灵感、带来无穷情趣,激励创造精神、陶冶气质情操;而且还成了一个产业,从勘探、开采、运 输、加工、配座、销售、评估,到鉴赏、展示、宣传、研究、出版,观赏石的产业链很长。这既是地矿产业,又是旅游产业,更是文化产业,其发展的前景广阔,相 当值得期待。中国观赏石协会冠名的中国观赏石之乡(城、都)、中国观赏石基地,因石而立、因石而兴、因石而荣,便可见一斑。
观赏石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存在着稀缺性、不均衡性。既制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又带来了独有的高附加值。希望能够不断加强科学管理、行业指导、市场规范和公益服务。同时,宜大力吸收古今中外赏石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地引导赏石活动和观赏石产业。
期待《中国石谱》的问世,更好地促进赏石艺术、观赏石产业可持续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特有的作用。
序三
赏石让生活更美好
吴为山
赏 石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虽然近代以来曾经中断了一段时间,但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这一轮高潮,可谓前无古人、波澜壮阔。不同于古代赏石仅限 于文人士大夫小圈子,当代赏石的主体更多的是大众阶层,从产地石农到工薪一族,具有通俗化和亲民性,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当代赏石的内涵和外延 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的范畴,从古代赏石的瘦、皱、漏、透相石四法,到当代赏石的形、质、色、纹、韵以及由此延伸的《观赏石鉴评标准》。当代赏石爱好者 已经不下数百万之众,而且赋予了石友这个古代形容情谊坚如金石的朋友名词的新内涵,上至官员学者,下至平民百姓,大家以石为友,以石会友,评鉴欣赏, 交流心得,不分贵贱,无论老少,堪称和谐社会的一个表征。
作为一种审美艺术,赏石与其他艺术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审美对象是大自然中未经雕饰 的奇石,虽然人们可以改造它,改变它,却无法取代它,征服它。而且,越是未经加工配饰的原生态观赏石精品,越具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人工的作用只是锦上 添花而已。目前,园无石不秀,厅无石不华,斋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选项。观赏石是一本无字天书,它不但具 有陈设、把玩的观赏功能,还具有科学普及、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观赏石的许多未知领域还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去开拓,观赏石从发现到表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是可以充分发扬光大的。人有多深,石有多深。赏石何止是对于人们的经历、阅历、游历的一次全新的考验,更是我们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这个永恒的哲学命题的 全新领悟和思考。石道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艺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前,赏石艺术已经成功申报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于进 一步将赏石文化和艺术推广到主流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赏石是一项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也是一种从发现到表现的艺术,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衷 心希望《中国石谱》一书的问世,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赏石,认知赏石,热爱赏石,参与赏石,让赏石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返璞归真、亲 近艺术的新取向。
跋
寿嘉华
当我审定《中国石谱》全部书稿,掩卷轻抚,顿觉轻松,欣喜慰藉之感油然而生。
赏石之治 史立典,涉及历史绵长、范围深广、理念复杂,较之于其他门类的传统艺术,差距尚大。要正确地厘清赏石观念、梳理赏石文史、遴选赏石精品,并编撰好《中国石 谱》,是一项空前的探索工程、浩繁工程。中国观赏石协会将这一工程,作为协会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创新工程,也是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必须 精心做好、全面完成的艰巨任务。
《中国石谱》课题的文化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合理继承、科学弘扬、创新发展赏石文化为核心,全面总结记录中华赏 石文化的发展历史,深入挖掘历代石谱蕴含的赏石文化精髓,全方位展示中国观赏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特别是较为系统地宣介了新形势下赏石六个一新理 念(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一方石头汇聚一批朋友,一方石头造福一方百姓,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一方石头弘扬一种精神,一方石头拓展一个产业)和 健民、育民、富民三个功能,反映当代赏石的新理念和新进展。为此,必须对绵延不衰八千余年,改革开放勃兴发展三十多年,中国观赏石协会统筹创新十年来 的全国赏石文化实践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使之提高到社会意识的层面,为我国继往开来的文化强国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 献。
从立题开始,历时四载,终于完成二论六卷的编制,作为一本中国观赏石百科全书类的
典籍,奉献给读者。《中国石谱》既是一部历史书,又是一部工具书,还是一部艺术集。
回头看来,经由《中国石谱》展示的创新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中国石谱》这种典籍化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赏石文化、观赏石及赏石艺术的
定义。首次确立了编撰《中国石谱》背景意义、编撰原则和方法。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
在前言部分。
二、对中华赏石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在综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发掘发现
证据、辨析文献资料和各历史时期赏石文化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和贡献等基础上,明确了中华赏石文化的历史分期,并逐次阐述了各个阶段的赏石基本状况。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中华赏石文化史论部分。
三、 对历代石谱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基础性的古籍整理工作。通过论述历代石谱的美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科学价值、传承和发展,还原出世界第一石谱赏石国度 的时代面貌,强化了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赏石文化的合理继承、科学弘扬、创新发展的价值与依据。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中国历代石谱文献概论部分。
四、将中国观赏石资源调查成果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图文并茂,翔实地介绍了全国及
各省(区、市)观赏石资源及分布概况,各观赏石种的代表石、主要岩性特征等地质数据。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部分。
五、收录了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制订《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收录了中国观赏石协会将赏石艺术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机构的批准文件;收录了中国观赏石协会
制定的《观赏石石种命名指南》。
六、共有1100 余方精品石入谱,系统、全面展示了各种观赏石之美,每方入谱石,均为国内所产,且各具精彩之处,分别标注了所属石种、产地、题名、特征或其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质等,并附有赏析评价、配文、配诗、配画,使图典除具有自然美的画面,还呈现出特
有的人文意义和书卷气息。
为实现出版一部高水平、高质量的赏石百科全书,经精心选择,最终确定享有盛誉的中华书局承担《中国石谱》的出版任务。他们高效、专业,全程指导或参与了《中国石谱》统稿、设计、编校等工作,力图体现品质大气、装帧典雅、风格独特、古朴厚重、典雅悦目的特色。
整 个编制过程,凝结了领导和一大批同仁们的智慧和心血。温家宝同志欣然题签,黄惇同志精心治印,范曾同志、崔乃夫同志、吴为山同志操觚为序。还诚邀了各界名 人、资深专家介入《中国石谱》编撰过程,进行顾问、指导、审核、统稿等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观赏石协会和《中国石谱》编辑委员会,对所有参与策划、指 导、调研、评选、编著、审校、设计、出版的领导、专家和广大石友们,表示真挚的敬意和感谢!
国泰赏石,盛世立典。观赏石,蕴藏着自然奥秘,记载着 历史文明,寄托着人文情怀,彰显着独特价值。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志趣爱好 这些都是打开赏石之窗的钥匙。放眼望去,赏石之路的确风光无限、美好辽远,值得人们向往和期许。《中国石谱》的问世,将会是人类赏石路上一个值得关注的里 程碑。但它,既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是为跋。
注:本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赏石艺术的项目保护计划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