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作者以科学的角度及方式分析解决城市发展过程带来的高架桥下灰色空间问题,通过对高架桥下光照条件的分析,选择适生植物改善桥下灰色空间。
|
內容簡介: |
城市高架桥是现代城市在有限道路用地内解决拥堵的必然产物,它给城市交通带来畅达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经济、景观等负面影响并衍生出一定的桥下消极空间。桥阴绿地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桥体遮盖引起的光照不足、雨水缺乏等环境问题以及交通污染等给其景观利用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利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进行高架桥下自然光环境模拟,分析桥阴自然光环境规律,用光合仪测试桥阴植物光合特性,经过两者的相互匹配,找出桥下空间光环境的适生区和非适生区范围,对应运用不同的景观手段和利用模式探讨桥阴绿地景观质量提升的积极策略。
|
關於作者: |
殷利华,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讲师。研究关注工程景观学道路、高架桥生态景观方向的相关问题,在场地生态设计、雨水花园营建、植景营造方面有一定积累。截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城市高架桥及桥下空间
1.1 城市高架桥
1.2桥下空间
1.3桥阴空间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武汉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及绿化
2.1武汉市自然概况
2.2武汉市高架桥建设
2.3武汉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
2.4桥阴绿地方式及生境特点
2.5样本高架桥
2.6研究方法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阴绿地自然光环境分析及特征
3.1桥阴绿地自然光环境认识
3.2桥阴自然光环境模拟
3.3桥阴自然光环境的计算机模拟解读
3.4高架桥布局设计对桥阴光环境影响的改善建议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阴绿地植物需光特性
4.1耐阴植物光合特性认识
4.2样本地实验植物材料
4.3样本地植物光合特性解析
4.4结果与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桥阴绿地景观营建策略
5.1桥阴适生区与非适生区的界定
5.2桥阴绿地景观总体策略
5.3桥阴适生区关联自然光环境的植物配置
5.4桥阴绿地非适生区景观营建
5.5桥下雨水收集及浇灌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桥阴绿地景观展望
6.1高架桥构建影响桥阴景观
6.2研究拓展方向
附图1 不同走向高架桥同净空下不同时间PAR比较
附图2 不同走向高架桥同净空下不同时间日照时数比较
附图3 生长期不同走向高架桥下PAR随B值的变化
附图4 不同桥体走向下平均日照时数随!值的变化
附图5 不同桥体走向在同一净空下分离缝宽度对桥阴PAR影响
附图6 不同走向和分离缝宽度对桥阴日照时数的影响
附图7 武汉市29种桥阴绿化植物Pn-PPFD曲线图谱
附图8 武汉市29种桥阴绿化植物表观量子效率图谱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
內容試閱:
|
高架桥桥阴绿地植物配置及景观营建与桥下光环境密切相关。依据当地典型的阴性或耐阴植物生长对光环境最低基本需求,本章初步界定了高架桥桥下绿地空间可以分为桥阴适生区和非适生区,并试图阐述两个基本概念。
适生区的植物景观配置和应用需满足对桥下交通安全、景观丰度、特色景观及生态性、美学的要求。
桥阴适生区的面积范围及形状根据桥体的不同走向、桥下高宽比不同会有差别。最佳受光的桥阴下两侧光强较均匀,尤其在其B值达到0.27以上时,等PAR线基本上与桥边线呈平行关系。最中间桥墩柱的影响会使得墩柱周围有较低阴影区的孤岛出现,要注意周边植物的灵活处理。桥阴植物配置在注意了平面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竖向处理,避免相互遮阴,由桥内至桥外,植株高度上应逐渐降低。结合立柱的竖向藤本植物的绿化,占地小,绿量大,不会形成更多的遮阴面积,生态效益好,应该大力倡导。武汉市在这个方面还是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已经开始有了在重要街道高架桥下、桥身进行悬挂种植花钵的方式进行的花草绿化美化行为,这对人工维护管理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桥下高宽比B值越大,桥下光环境受限度越小,越有利于桥下更丰富的植物景观营建。从引桥端至桥下最高净空,桥下低光强区呈倒梯形面积增长,适宜栽种中性耐阴植物的适生区面积沿桥边呈缓慢三角形增长,至最高净空下基本稳定,且与桥边基本平行。
目前城市高架桥常为4~6车道,桥下最大净空高度常在12 m以下,如按武汉市常见的26 m、18 m宽高架桥而言,桥下最大高宽比为0.46~0.67。在没有周围环境遮阴影响,良好水肥管理情况下桥下耐阴植物可以良好生长。最佳受光的桥体走向在桥下净空B 值低于0.1时,除桥边的桥阴绿地每边约可以栽种桥宽9%位置的植物外(即通常为桥边往桥内1.5~2 m宽范围);较差走向的桥阴下非适生区面积比例大,且桥体两边光强差异大,适生区面积不同,应区别对待。非适生区宜采用非植物景观营建方式,如尝试在引桥端建立高架桥路面雨水收集、初级雨水污染就地生态降解与绿化浇灌系统等。
对于中间绿化分车带的桥阴绿地,植物选用的受限程度比两边分车绿化带的桥阴绿地形式大很多,因此建议需在桥下空间开辟机动车通道的,分车绿带最好能采用两边式的分车绿化带。此种方式与桥体建设尤其是墩柱的形式、布置密切相关,因此桥阴绿地需要与桥体建设统一规划才能保证其下良好的光环境。
在目前已有的高架桥下绿化植物实践应用、跟踪观测的同时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其他新品种应用,如本文在第四章中推荐的武汉市高架桥绿化扩充物种,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实践中大胆尝试并进行经验总结。
桥下阴地光照最低的是桥柱区域、桥始末两端与地面的衔接处,然后是桥中区域。在靠近路面的两侧因相比之下光照较好,且时常有雨水冲刷,所以较利于植物生长。这种特殊的环境布局,应在绿化植物的种植设计中充分考虑。在桥下生长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进行植物种植,在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局部区域运用非植物景观的手段进行美化,取得更加整洁、美观的景观效果。桥阴绿地从属于城市道路绿化用地,其绿地景观营建的方法手段与普通的道路绿地景观营建有共性之处,更有其特殊性。桥下植物种植应因地制宜,尊重其下光环境分布特征,采取如行列式、成组栽植、交替栽植、或者满铺满栽等多种配置形式,注重植物群落结构,扩大桥阴绿地的复层结构比例,提升桥阴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水平,美化桥阴景观,提升其美学、生态综合价值水平。
高架桥非适生区因不同的桥型、位置、空间尺寸、不同适生植物对象而在面积、形状上有差异,其所能呈现的景观元素表现为除植物以外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类。非适生区所选用的景观表达手段和种类丰富,倡导在结合场地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营建特色景观,其材料的运用、环境设施利用等方面要赋予文化和科技内涵,兼顾经济、生态、环保、教育等综合功能。
非适生区景观在铺装、设施美化、文化展示、开辟场所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铺装方面,从整体硬质铺装、碎料透水铺装两个方面提出实践中的良好做法,对设施构造物的造型与美化结合调研中的优秀案例分别进行了阐述。笔者主张利用桥下这种公共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展示的平台,正如兰波特所言,人类的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从来没有被设计者所控制,这个环境是民俗(或大众)建筑的产物民俗传统构成了景观最大的部分,而预先设想的专业设计要素即高雅传统构成了另外一小部分。景观是文化的线索,民俗传统的解读是真正文化与实际生活所在,而高雅传统的解读主要是解读文化的伟大底蕴,这对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带来思考。成功的高架桥空间景观设计应该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应该具有地方特色,同时,其设计手法应该富有时代气息。
桥阴绿地场所的设计需要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同时还要把握桥阴绿地空间特征,结合周围的环境场所进行开发和利用。街区环境则尽量给人们提供休闲、聚会的便利、人性化的公共空间。郊区段大量闲置的桥阴空间则可以设计成让人们更多参与、体验、学习、接受教育的活动场所,如都市农业等,使得这些桥阴绿地发挥更多的综合价值。
本文主张在引桥端下的非适生区布置桥面雨水收集设施,探讨雨水收集、浇灌技术,结合桥面初级雨水净化、次级雨水的储存、雨水景观于一体的设计构想,旨在引起人们对高架桥路面雨水收集和桥下绿化浇灌利用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