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家小书 门外文谈(精)

書城自編碼: 29001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鲁迅
國際書號(ISBN): 9787200121698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4.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清洁
《 清洁 》

售價:HK$ 65.0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第十三位陪审员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5.8
《朝花夕拾(精装典藏本)》
+

HK$ 45.9
《朝花夕拾(精装全译本,名家名译,商务珍藏版)》
+

HK$ 73.6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

HK$ 37.0
《呐喊》
+

HK$ 33.3
《朝花夕拾》
+

HK$ 55.1
《鲁迅杂文精选集》
編輯推薦:
复兴国学,绕不开鲁迅这一页。本书立体呈现了鲁迅国学方面的学养,以及对国学的爱恨情仇。
內容簡介:






与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诸国学大师不同的是:鲁迅专门领域的著作不够多,而是兴之所至,创造了大量介于文学创作和思想随笔之间的长长短短的文字。本书着重从鲁迅演讲和篇秩繁富的杂文中遴选那些凸显其关于中国文化观的文字;分为中国文学(语文杂谈)、古典小说(小说史谈)、传统文化(文史漫谈)三个部分。
關於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坐着第一把交椅,其《野草》也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了中国新诗的最高成就。而本书所要彰显的是作为一代学问大家的鲁迅。
目錄






第一编语文杂谈
门外文谈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题未定草(七至九)
病后杂谈
病后杂谈之余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从帮忙到扯淡
读书杂谈
随便翻翻
读几本书
读书忌
点句的难
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第二编小说史谈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第三编文史漫谈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这个与那个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隐士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
孔夫子有胃病
送灶日漫笔
谈皇帝
儒术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老调子已经唱完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內容試閱






向鲁迅学,学鲁迅问,学问自有大学问
蒙木
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坐着第一把交椅,这接近于公论;其实,那不过因为薄薄的三个小册子:《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他的《野草》也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了中国新诗的最高成就,加之,鲁迅旧诗也自有其独特的品格,鲁迅作为伟大的小说家和杰出的诗人都当之无愧。而本书所要彰显的是作为一代学问大家的鲁迅。
谈鲁迅的学问自然让人想起《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白话文学史》誉之为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郭沫若将此书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誉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当然还有《汉文学史纲要》,它虽然是半成品,鲁迅本人也不甚满意,但其光辉仍然是掩不住的,文学史家郑振铎评之为杰出的划时代的著作。《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两书均有一定厚度,书店上各有众多的单行本,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本书不予收录;还有一些学人推崇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鲁迅早年论文,尽管盛义迭出,但因为采用的是古语文,普通读者读来费力,本书因偏于普及所以一并割舍。本书着重从鲁迅演讲和篇轶繁富的杂文中遴选那些凸显鲁迅关于中国文化观的文字;大约分为传统文化、中国文学、古典小说三个部分。
今天大念国学经者日多,所谓国学大师频频现诸媒体,更有的开始大骂五四断了所谓的中国传统,鲁迅作为五四精神的标志性人物,躺着中箭自然而然。还有人把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激进主义等莫须有的一撂大帽子扣到鲁迅头上。鲁迅在论陶渊明时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很遗憾,不少人仅仅依靠中学教材的有限篇目来管窥和臆谈鲁迅,没有顾及全篇来理解鲁迅杂文,没有顾及全人来品味鲁迅作品,更没有从他所处的社会状态来把握鲁迅思想。还是套用鲁迅评价陶渊明的话:说怒向刀丛觅小诗和回眸时看小於兔的是一个人,人尚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再离真实。向有鲁迅精神传承人的钱理群教授多次强调读鲁迅不宜读语录,鲁迅文章分为为己的和为人的两种,所以接受难度不小,我们需要整体地同情地来再认识鲁迅这个全人。
本书希望给予读者三个向度:
一、向鲁迅学。如何读书,鲁迅自己说是随便翻翻,我们还可以移用深受其影响的周作人《我的杂学》的话:我的读书是非正统的。因此常为世人所嫌憎,但是自己相信其所以有意义处亦在于此。蔡元培于1938年作的《〈鲁迅全集〉序》指出:
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贴、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象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惟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例如科学小说的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又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手。
鲁迅的学问是很广泛的,所涉及领域单从蔡元培的评价里就包括:文学、历史、考据、美术、翻译、金石学等等。
他化学为养,是深得国学精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特别优秀的一面,那就是士的传统。今人张承志便是从士的角度一再呼唤鲁迅精神的,他认为鲁迅一生看破了学术也看破了文章,《致先生书》特别提到鲁迅学者式的能力:
做学者态的文人古而有之,身具真知灼见者不见几人。沈从文后日潜心服饰史,但并不见他有控制古代之力。钱钟书一部《管锥编》,未必经得住后人推敲。具备全部能力者,言则过严但确实仅有先生一人。
国学不是嘴上说说、文字游戏和思辨逻辑,而是一种躬行自持的人生姿态,一种绵密证道的修养。有些人自己把国学弄窄了,似乎不合该框框的就算不得真学问,所以不能窥得鲁迅数仞之墙。这方面,我们应该看看他的入室弟子们,像魏建功、胡风、台静农、李霁野、聂绀弩、徐梵澄哪个不是学问大家?他们笔下的鲁迅更亲切也更近真实。徐梵澄在《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中说:
举凡论文,论史,论人,论事,论书,论画皆听到过很多精辟的见解,度过许多无比的辰光。
先生于国学研究湛深,我去时时请教,有时触到了一题目是有兴趣的,先生便滔滔不绝讲去,我也忘掉了时间。于晚清的一些名家的事,似乎从来未曾在先生笔下提到过。
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已研究佛学,揣想其佛学造诣,我至今仍不敢望尘。但先生能人乎佛学,亦能出乎佛学。
讲哲学史的,关于这时代必不会缺少讲鲁迅的重要的一页。
当然滋养鲁迅的不单单是国学,其西学的底子也不薄,看看鲁迅全集里的译著会大致有个印象,今人陈丹青说:乔叟、塞万提斯、蒙田、伏尔泰,似乎都能找见鲁迅人格的影子,当然,鲁迅直接的影响来自尼采,凭他对世界与学问的直觉,他也如尼采一样,早就是伟大的反系统论者。我们中国幸亏有过一个鲁迅。不过笔者认为,和鲁迅气质更为相近的该是庄子、嵇康、吴敬梓、章太炎等中国先贤。
二、学鲁迅问。鲁迅在《读书杂谈》里强调要自动的读书,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本书所选文章基本上是他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的纵横捭阖的杂论,不是要藏之名山的为学术而学术。即便在学术意味浓厚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演讲中,也是饱含讽世之意,不时流露现实关怀。该演讲提出,诗文也是人事,学问如何不也是人事呢?鲁迅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中发问道:
中国的文化,我可是实在不知道在那里。所谓文化之类,和现在的民众有甚么关系,甚么益处呢?近来外国人也时常说,中国人礼仪好,中国人肴馔好。中国人也附和着。但这些事和民众有甚么关系?车夫先就没有钱来做礼服,南北的大多数的农民最好的食物是杂粮。有什么关系?
鲁迅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斯芬克斯般踞在中国文化的大门口,就像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之于西方现代文化。今天大倡国学的同时,身负时代使命的人们不得不接着追问和回答。
近年鲁迅文章逐渐淡出中小学语文教材,一忽儿轩然大波,一忽儿又被淡忘了。有一个网络帖子调侃得很高妙:所以要剔除鲁迅,因为读鲁迅文章实在搞不清这是现代作家还是当代作家。《野草》序说: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如果哪一天鲁迅的锋芒完全失去了针对性,我们应该为鲁迅文章的被健忘而鼓掌。
三、学问自有大学问。关于鲁迅的学问,争论颇不少。较早的时候夏志清说,鲁迅的学问不如乃弟周作人;后来韩石山说,读鲁迅的书让人长脾气,读胡适的书让人长学问。我们不禁要问:1.周作人和胡适的学问有多大?如果比周作人和胡适学问小一点点,算不算大学问家?2.周作人和胡适的学问真的比鲁迅大吗?持此论点的人是否仔细比较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白话文学史》和《汉文学史纲要》?3.什么是学问?学问又是干什么用的?北大陈平原教授从专业角度写了《学术史中的鲁迅评估》《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等文章,读者可以参看。陈平原教授在近代的文与学的课堂上一再强调鲁迅之学,他说和鲁迅相知最深的蔡元培和周作人都是首先从学问家角度肯定鲁迅的。鲁迅逝世时,蔡元培写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其实鲁迅同代人中不乏认同其学术成就的,其忠实好友许寿裳在1940年10月19日日记中写道:鲁迅逝世已四周年。追念故人,弥深怆恸。其学问文章,气节德行,吾无间然。其早年战友晚年又绝交的钱玄同在《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写道:
至于我对豫才的批评,却也有可说的:①他治学最为谨严,无论校勘古书或翻译外籍,都以求真为职志,他辑《会稽郡故书杂集》与《古小说钩沉》,他校订《嵇康集》与《唐宋传奇集》,他著《中国小说史略》,他翻译外国小说,都同样的认真。这种精神,极可钦佩,青年们是应该效法他的。②日前启明对我说,豫才治学,只是他自己的兴趣,绝无好名之心,所以总不大肯用自己的名字发表,如《会稽郡故书杂集》,实在是豫才辑的,序也是他做的,但是他不写周树人而写周作人,即是一例;因为如此,所以他所辑校著译的书,都很精善,从无粗制滥造的。这种暗修的精神,也是青年们所应该效法的。③他读史与观世,有极犀利的眼光,能抉发中国社会的痼疾,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及《新青年》中他的《随感录》所描写所论述的皆是。这种文章,如良医开脉案,作对症发药之根据,于改革社会是有极大的用处的。
即便《新月》干将叶公超《悼鲁迅先生》也是把鲁迅的学问放在第一位:
无疑地,他是中国文坛最有希望的领袖之一。鲁迅在三方面的贡献:第一,他在小说史方面的工作是应当有专家来纪念他的此时尚未见有。我觉得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小说旧闻钞》,不但在当时是开导的著作,而且截至今日大概还是我们最好的参考书。第二,我想大家都会想到的便是鲁迅的小说。最后,我很羡慕鲁迅的文字能力。
没有蹈空的学问,即便是清代的考据也有非常现实的一面;后来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陈垣诸人的学问均寄予着其经世致用的目的;即便欧阳竟无、太虚大师、弘一法师的学问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鲁迅与诸国学大师不同的是:他专门领域的著作不够多,而是兴之所至,创造了大量介于文学创作和思想随笔之间的长长短短的文字,收获了更多的共鸣,也遭遇到了强烈的反对和诬蔑。这也正如叶公超所说:骂他的人和被他骂的人实在没有一个在任何方面是与他同等的。
我们向鲁迅的学,学鲁迅问,就是学习鲁迅如何用深厚的学问来穿透现实的。鲁迅被误读,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穿透性,总是被片面理解为批判性,而忘却了鲁迅的正面主张: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不要以为奥运会多拿金牌就意味着健康;民族主义情绪就意味着不是看客。我们的精神究竟比五四那个时代进步了多少?
五四,并不是全盘西化的,它并没有真的隔断传统,笔者曾经写过《五四风云》努力还原那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里不再赘述。爱之深,责之切。鲁迅的所谓过激,我们需要先三省吾身,看看鲁迅所批判的那种愚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才是大学问。其实,鲁迅算不算国学大师都不重要,因为鲁迅所学所问并不仅仅是所谓国学,也不是西学,他研究的是人,是人生,是社会。任何大学问都是对人生的安顿,以及对时代的回答。鲁迅给出了自己的安顿方法,鲁迅也给出了对时代的诊断书,我们能否接上这学问之根,那要看我们自己的悟性、品格和责任担当了。
谈不完的鲁迅。
在谈之先,我们还是多读读鲁迅吧。
2014年1月7日草、8日改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