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編輯推薦: |
该书以孔子为中心,对正名思想作了系统的考察。从分析关于正名的诸种理解入手,作者对正名的内涵作了深入地辨析,并追溯了其历史渊源。基于名言、名声、名分的区分,作者展开了对正名思想具体内容的梳理,这种考察体现了独特的理论进路。
|
內容簡介: |
本书视名为研究中国哲学的底本,进而指出,孔子正名有广狭二义:一种是作为政治思想的正名,一种是作为思想方法的正名。前者是就名分的确立在获得政权合法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言的;后者则是就儒家对名的整体态度而言的,是儒家之所以能够自显和自立于诸子百家的根本。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名的三重内涵,亦即名言义、名分义和名声义提出三个名学问题:名何以把握实?人为何遵循名?我如何看待名?通过梳理孔子及儒家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儒家哲学在一定意义上便得以重构。
|
關於作者: |
苟东锋,1982年生,陕西礼泉人。2001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201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14年出站,留校任教。先后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哲学门》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目錄:
|
序
导论 作为方法的正名 1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底本 1
第二节 旧名学与新名学 6
第三节 孔子之名的涵义 9
第四节 儒家因正名而立 11
上篇
第一章 正名诸解辨正 14
第一节 孔子是否提出了正名说? 15
第二节 古人对孔子正名的理解 18
一、形名解 19
二、名实解 20
三、名言解 21
四、名分解 22
五、历史解 23
第三节 近人对孔子正名的诠释 25
一、柏拉图主义派 25
二、马克思主义派 28
三、语言哲学派 31
四、还原主义派 33
五、当代新儒家派 35
第四节 今天应当如何解读正名? 37
一、古人理解的两个要素 38
二、近人诠释的三个要素 40
三、回到名实相对的架构 41
四、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 44
第二章 正名章之正名 44
第一节 正名章的篇章结构 45
第二节 正名章的语境分析 46
一、先后二义 46
二、正名二义 50
第三节 正名章中的名与正 51
一、释名 51
二、解正 55
第四节 正名章的推论致思 60
一、正名致思格式之反省 60
二、正名致思的双重结构 63
三、正名政治的运作模式 66
四、正名政治的二元现象 71
第三章 正名思想溯源 72
第一节 三代礼乐文化之滥觞 73
一、礼乐文化的意义 73
二、三代礼乐之共性 74
三、周代的文德之制 77
第二节 礼坏乐崩与名的省察 81
一、名的本义 81
二、名的新义 83
第三节 早期名学的两条进路 85
一、名分义的产生及其进路 85
二、名声义的产生及其进路 87
第四节 正名说的提出及内涵 90
一、正名即立信 90
二、正名之三法 93
第五节 正名思想的整体结构 94
一、继承 95
二、创新 97
中篇
第四章 名言域:名何以把握实? 99
第一节 概念知识与名言知识 100
一、名的两种旨趣 100
二、名的构造理论 104
三、两种知识体系 108
第二节 名的先天性与后天性 111
一、以象解名的思路 112
二、命名的根据在象 114
三、通过象来认识名 116
第三节 通感在命名中的作用 119
一、通感的提出与内涵 120
二、通感中的时空因素 123
三、儒家知识何以可能 125
第五章 名分域:人为何遵循名? 129
第一节 政治名分 130
一、正名的政治内涵 130
二、政与德的分与合 132
三、为政以德的实质 135
四、儒家政治的未来 137
第二节 伦理名分 140
一、顾名而思义 140
二、通感与感通 143
三、通感与良心 146
第六章 名声域:我如何看待名? 149
第一节 爱名之心 150
一、名声与自我 150
二、通感与不朽 151
第二节 圣人之权 153
一、名教本义 153
二、性三品论 156
第三节 超越有名 158
一、名出于人 158
二、知我其天 160
下篇
第七章 名辩思潮中的正名 162
第一节 诸子的起源 162
一、诸子起源的五种成说 162
二、诸子起源成说之检讨 166
三、诸子发生的名学视角 168
第二节 无名的路向 170
一、老子论无名 170
二、庄子论无名 173
第三节 正名的路向 174
一、孟子与正心 175
二、荀子与制名 178
第四节 实名的路向 180
一、墨子的取实予名 180
二、后期墨家与名家 184
第五节 形名的路向 186
一、黄老论形名 187
二、法家论形名 188
第八章 经学视野中的正名 190
第一节 汉代名教的确立与衰落 191
一、汉初儒术的登场 191
二、汉代名教的定型 193
三、名教观念的破裂 195
第二节 魏晋时代的名教大反省 198
一、名教出于自然说 198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 199
三、名教自然将无同 201
第三节 三教融合中的名教新解 202
一、自然主义的收获和困境 202
二、佛教的兴起与名教新解 205
第四节 宋明道学与名教的复归 209
一、儒家正名思路的转变 209
二、名教与心学理学之分 212
第五节 走出中世纪与名教退场 214
一、新义理学对道学的批评 214
二、西学东渐与名教的退场 217
三、公民格局中的名教问题 219
第九章 西学背景中的正名 221
第一节 正名说与柏拉图主义 222
一、引入柏拉图主义 222
二、反思柏拉图主义 226
三、超越柏拉图主义 229
第二节 正名与新名学的前景 232
一、新名学的研究 232
二、新名学的前景 235
征引文献 237
一、古籍 237
二、专著 239
三、论文 243
征引文献
一、 古籍
二、 专著
三、 论文
跋
|
內容試閱:
|
序
杨国荣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系苟东锋博士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作为其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我有机会成为该书初稿的读者,作者对所涉问题的细致分疏、深入辨析,当时便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而其修改论文的过程,又与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相关联,作为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我对东锋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有着具体的了解。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订,上述研究成果将以学术著作的形式面世,相信它对相关论题的讨论,将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中国哲学中的名首先关乎语言和概念,所谓名言便以此为内涵。在认识论上,名言常常被置于名实关系,先秦的名实之辨,即涉及这一方面,其具体讨论的问题则指向名(语词、名称等)与对象(物)的关系。在二者之中,名以物为指向,其意义亦来自物,所谓制名以指实,便体现了这一点。
以上视域中的实涉及经验世界与日常生活,与后者相对的则是所谓形上之道。名言能否把握形上之道?如何把握道?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荀子正名》),便可视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制名以指实,关涉名言与经验对象的关系,动静之道,则包含形而上的原理;作为表示经验对象的方式,指实以指称、描述为内容,对道的把握,则既基于同一律(不异实名),又以喻为形式。相对于指的描述、摹状性,喻似乎更多地表现为澄明、彰显,其中既包含着对象的敞开,又渗入了主体的领悟、阐释。如果说,以名指物主要是对特定对象的描述,那么,以名喻道更多地表现为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前者显示的是存在的某一方面或层面,后者所敞开、澄明的,则是存在的统一性、具体性。不难看到,作为名言与存在联系的二重方式,以名指实和以名喻道分别展示了言说经验对象与言说形上之域的不同特点。
名同时具有规范的意义,这一意义上的名,每每引向名分。名分源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与名分相关的这种社会关系常常通过等级差序而体现,这种差序结构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伦理秩序提供了某种担保。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其中君、臣、父、子都相应于一定的名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则指个体应遵循相关名分所体现的规范,由此形成的则是有序的社会关联。依名行事同时体现了名的规范作用,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便侧重于这一点。这里的名,是指与某种体制或规范系统相联系的意义符号,正名,则要求行为方式合乎名所表示的体制及规范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将这一正名的过程与成事及兴礼乐联系起来。事泛指人的实践活动,礼乐则包括政治、文化的制度,通过正名而达到成事、兴礼乐,相应地意味着肯定名在社会政治文化运行中的作用。类似的看法亦见于荀子。在谈到制名以指实的意义时,荀子便着重从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的角度作了解释,这里的贵贱同样具有价值的内涵:如果说,辨同异具有事实描述的意义,那么,明贵贱则涉及价值的评价;把制名以指实与明贵贱联系起来,同时也肯定了名具有评价性和规范性。
名分较多地体现了名的社会内涵,与之相关联的是名声。名声所展现的,首先是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基于个体自身的言与行。名声关乎个体的道德形象,这一意义上的名,同时涉及道德的涵养。《易传》曾指出: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传乾文言》)修辞涉及言说的方式,立其诚则既指向表达的真诚性,也涉及德性的真诚性。在此,广义之名(包括言说)与德性培养之间的相关性无疑得到了确认。以人格、德性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世界,总是有其形之于外的一面,后者既展开于行,也体现于言。从形式的层面看,个体的不同修养程度,常常使言说呈现文、野之别;就实质的维度而言,个体在精神境界上的差异,则每每使言说形成诚、伪等区分。
与人的社会性品格相应,名本质上并不限于主体之域,而总是指向主体间的关系。在主体间的交谈及对话中,说者意欲表达的东西与他实际给予听者的内容,往往并不一致,所说的较之欲说的,常常更为丰富。这里既涉及语义学层面上说者是否真实地表达了某种观念,也关联着在语用学层面上说者究竟拟传递何种意义。通过表达与回应的往复交替,所说的内容总是不断地得到澄清,说者与听者也总是由此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不难看到,在说与听之后,是主体之间的关系,与之相联系,听言与知言的实际含义之一,是知人。孔子已将知言与知人联系起来,并把知言视为知人的前提: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知人意味着把握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中既蕴含着本体论内涵,又涉及价值(道德)的定位(包括分别君子与小人)。
对中国哲学而言,从名言到名分、名声,名及其运用不同于形式化或纯粹逻辑的推绎,它以生活世界中有生命的、呈现多样人格特征的人为现实主体。在通过名而展开的交往过程中,人们既共同面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又彼此建构现实的社会关系。在此意义上,名不仅制约着个体的精神世界,而且也从一个方面建构着主体间关系及生活世界。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对名及名与人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其中包含着不少值得注意的洞见。
由以上背景考察《孔子正名思想研究》一书,便不难注意到其内在的理论意义。在总体上,该书以孔子为中心,对正名思想作了系统的考察。从分析关于正名的诸种理解入手,作者对正名的内涵作了深入的辨析,并追溯了其历史渊源。基于名言、名分、名声的区分,作者展开了对正名思想具体内容的分疏,这种考察体现了独特的理论进路。由孔子思想的辨析,作者进而兼及先秦至近代关于名的思想,展示了较为开阔的视野。全书既基于历史的考察,又注重从理论的层面对相关问题作出说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就史而论史。
2016年7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