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她是个爱画漫画的编辑、爱搞摄影的美编、记者型的作家
她获得过冰心散文奖中国新闻奖
她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却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
她用她的文字告诉你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正在来的路上;
你以为别人拥有的,可能正在失去的途中。
所以,请对自己满怀期待。
|
內容簡介: |
许多时候,作者的工作都与新闻有关的:新闻采写,新闻摄影、摄像,画新闻漫画,编辑副刊或新闻版面年复一年,新闻已经彻底覆盖、渗透了作者的整个人生,让其充沛、丰润,极具活力。之外,作者会写一些和新闻无关的文字,多是描述自己的某些生活经历,在大地上行走的浅浅印痕,岁月流逝里一个人的挣扎,或是某部热映的影视作品、读过没多久的某本书的感悟。这本书便多半是这样的文字,其间,点缀着作者所绘的一些带有小心思的漫画作品。
在作者的文字里,你可以体会到她敏感又细腻的情感,又能领略她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能看到她由此及彼地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在她的文字里,你或许还能看到自己生活的模样
|
關於作者: |
吉建芳,女,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等网站的签约漫画师、摄影师,《华商报》副刊签约专栏作家。出版散文集《游走,在新闻和文学之间》《非新闻》《本命年》等,出版漫画和插画书籍40余部,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冰心散文奖等。
|
目錄:
|
上篇 如烟时光
没梦的人 003
又见桃花开 007
邂逅 014
我和爸爸去哪儿 019
那一夜,我泪流满面 023
莫测先生 027
我不是花木二二女 032
与冠军为邻的猫 037
思念从分别后开始 040
一个朋友 043
饺子夫妻 047
尘埃里的花朵 053
我们怀念陈忠实什么 057
怀念陈忠实时想起路遥 063
张爱玲背后的男人们 067
墙角数枝梅 072
寒夜里的一枝蔷薇 075
和路遥成为乡党是一件幸事 079
当艺术遇到哲学 084
中篇 如此相逢
《父与子》的前世今生 091
北田之春 095
美好的《狼图腾》 101
他是谁的虞姬 107
为什么是西雅图 110
为了《活着》而活着 115
天才的孤独和孤独的天才 120
青春的余烬 126
恋恋不舍冲绳 129
纵横岂止四海 132
春天在哪里 136
永恒的廊桥 140
作家的冷眼世相 143
卡夫卡的忧伤 148
救命的土豆 151
高加林的幸运人生 156
那只该死的虫子 162
荻野吟子的梦 166
由《父亲》想到母亲 170
薪火人生 174
谁是谁的谁 178
难以释怀的隐情 181
下篇 一地往事
一座曾经叫作长安的城 187
八仙庵的钟声 191
北田以北 196
穿过小半个中国去抱你 202
从延安到于都 207
在西藏, 与前世的自己擦肩而过 211
西湖晨曲 217
想起兴庆公园 221
到东城区图书馆的路有多远 225
烽火、荔枝和其他 230
雨途 233
朱自清的荷塘 239
难舍故土窑洞情 242
毛毛的2015 246
|
內容試閱:
|
我们怀念陈忠实什么
陈忠实先生病逝的消息几乎席卷了整个文艺界,甚至在普通民众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缅怀活动渐渐趋于平复,但实际上却一直没有真正停止过,只是媒体上的报道没那么密集了。各种形式的追思会、怀念性质的诗歌朗诵会等,依旧在持续展开。
得知先生病逝的消息后,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本打算立刻写一些东西以表自己的悲伤之情。但是在那段时间,无论是电话、短信、博客、微博还是微信,几乎所有看到的、听到的、谈论的、书写的全都是此话题。被各种人物的悲伤情绪轮番轰炸后,我虽几次蠢蠢欲动却一直没能酣畅淋漓地直抒胸臆,直到被一件什么事情牵动了神经,突然深受触动,一时心境难平,以至于虽身处会场,却立刻在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这些文字,以表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我与先生同处一城,又同样都做着跟文字有关的事,自然难免有些交集。在一家书城,我曾参加过先生的读者见面会,聆听过先生关于文学的真知灼见;和朋友一起去过先生的书房,亲见他把与他一样清瘦的毛笔字书写在一张张宣纸上;在一个活动中同桌吃饭,以文学晚辈的身份诚恳地请先生赐教在此,我并不想絮絮叨叨陈述那些跟许多人类似的对先生的追忆。先生人之已去,每个人都一遍遍地絮叨这些细碎的往事,既有意义,又无多大意义。
那么,我们在怀念先生时,到底该怀念些什么?是怀念先生曾经给我们的那些关心、关怀、关照,还是从一位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身上发现那些在当今社会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我以为,应该是后者。如此,我们才可以走出单纯意义上的悲情,拭去眼角的泪,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去书写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纵观各种怀念文字,大多是从我出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见到先生,当时还有谁在场,先生说了些什么话,又是怎样的音容笑貌,我听了之后,又是怎样地触动灵魂或感激涕零,以及之后交往的种种:先生给我的作品写序、题书名、写评论,指导我的创作,题赠什么字或送我书法作品我和先生是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伙计、老文友,一起从小树苗长成参天或尚未参天的大树;我和先生是因为身份或职务结缘;我和先生是忘年交总之,今闻先生病逝之噩耗,心痛、心恸、伤心欲绝,先生这样好的一个人,怎可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云云。大多数怀念文字都是真心的、真诚的,但也有一些写怀念文字的作者的心情更为复杂,除了忧伤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情绪。也有人忙里偷闲对别人的怀念文字进行解剖分析和自认为正确的解读,试图进一步挖掘出那些文字背后的隐情。更有部分看客唯恐天下不乱似地跟着瞎起哄。
不一而足,众声喧哗。
当然,其中亦不乏一些感性打底,又有理性思考的佳作。这样的文字,我往往看过一遍还要再看一遍。那些文字如同一缕宜人的春风,让读者赏心悦目。不过无论何种文体,文字的核大多难逃我,总是从我出发。
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场合,大家又提起先生病逝之恸时,一位长者脱口而出忠实走了、忠实永在。那一刻,我才恍然顿悟:是啊,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忠实的品德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还记得先生曾说过: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又说:文学是魔鬼,是个美丽神圣的魔鬼;文学只是人群中千奇百怪的个人兴趣中的一种。
回顾那些铺天盖地的怀念文字,多是书写先生的真实、真诚和真性情,这也是几乎所有与他有过交集的人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无论社会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文坛如何浮沉更替,先生一直都是本真的。真实做人,真诚写作,真心对待他周围的人。先生的真,如同他那张沟壑纵横兵马俑一般的脸庞,任由岁月流逝,却并不曾有任何变化,让人过目难忘。
正是先生的真,感动了所有人!
在出书并不是很困难的当下,一个人断断续续地写上几年,积累一些文字,大都会出版一两本作品集,请名家题写书名或作序,也便成为一件常事。作为先生那样早就名盖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其实大可不必对每一位向他请教或有请求的人都真心实意、掏心掏肺地对待。有的人可以掏心窝子对待,有的人应付一下即可。
可是,先生没有!
听说,先生几乎有求必应。至于润笔费啥的,可有,可少,亦可无,多以对后生晚辈的提携为主。这或许会让一些锱铢必较的作家不解或不忿,但他却赢得了公众的好口碑。
《白鹿原》一书的厚重和意义,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文字可作参考,在此不再赘述。这部作品告诉后人: 忠实之人,必定是天地之间铮铮铁骨的汉子。忠实是做人之本、做事之基,忠实是立党、立民、立国之源。一些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的怀念文字,不乏对先生秉性的大加赞誉。任何时候,闭目过滤那一大波一大波洒满泪水或长或短的怀念文字,总能在其中发现对先生做人品德的褒奖。
那些天,在陕西作协大门外的街道上,在声声哀乐的低回中,许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还有一些看上去衣着普通、手提布包的年迈的人们,围在一起谈论先生的生前旧事;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学生或结伴或跟随家长、老师,怀着一颗尊崇之心步入作协院落;作协附近那家看到商机的书店门口摆放着的新版《白鹿原》,被一本、两本、三本、五本买走。这些,都足以说明,先生的病逝不但牵动着文艺界人们的心,同样牵动了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心,以至于人们放下手头正在做的各种事情,从四面八方涌到他曾工作过的陕西作协办公所在地,去送先生一程。哀乐阵阵,哀思绵绵,先生若在天有知,也该欣慰了。
《白鹿原》未必是一部无任何瑕疵之作,但它必定会在历经岁月洗涤之后,留存于世,成为经典。先生也不一定就是完人,但他的病逝勾起了许多跟文字有关或跟文字完全无关的人的集体悲恸之情,而且,这种情绪在这个春夏之交的华夏大地上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在这个缺啥都不缺名人的现实社会里引起群情悲伤已经说明,无论做人还是作文,先生都是忠实的。
今后,无论做人还是作文,你我都应该时时扪心自问:我,忠实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