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內容簡介: |
傅雷,*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作为对傅雷先生的纪念及其精神的弘扬,王树华编*的《傅雷家风家教》聚傅雷后人、学者、读者对傅雷人品文品多篇追缅、研究、体悟文章为一体,从多个侧面阐释了傅雷先生的为人为文及家风家教。
本书内容翔实,情感真挚,所涉广泛,其出版,既是对傅雷忆念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也为*多的读者走近和追思傅雷先生,提供了难得的**手资料,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傅雷虽已远去,而傅雷精神将永驻永续
|
目錄:
|
一、高尚人格的传承 题为《傅雷家书》的一曲交响乐章 傅雷与傅聪:阐释的艺术 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但愿春永在,波长平 傅雷尺牍的意义 傅雷的审美观 重神似不重形似 在上海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大会上的讲话 凤鸣于桑榆求凰和于李桃 傅雷与黄宾虹八秩书画展览会 我所了解的父亲 傅敏、陈明哲访谈 傅译的文化意义 浅析中国傅雷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 怀念傅雷先生 君子的选择 开发傅雷教育资源,传承傅雷人文精神 一卷正片胶卷:《傅雷家书》 在傅雷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试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傅雷先生的心路历程 论《傅雷家书》 怎样认识译坛巨匠傅雷 在傅雷著译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二、 我心中的傅雷获奖征文 1.成人组获奖征文 傅雷给人类留下了他蓄满大爱的心 解读傅雷之怒 孤傲的背影 抚摩心灵的慰藉 傅雷: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孤独的狮子与墙洞里的小老鼠 傅雷印象 那些美丽忧郁的碎片 博识真诚 我心中的傅雷 读家书想傅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地一沙鸥 傅雷,在我心中的印象 爱与火的重生 译坛忠魂赞 生命的穿透力 他,是位父亲 闲话傅雷先生的赤子之心 一路有你 2.情景诗朗诵 永恒的家书 3.学生组获奖征文 生如夏花 爱的箴言 大爱无声 我心中的傅雷 在成功时不忘努力超越 品读傅雷人生 做你的园丁 读家书,品傅雷 是真名士自风流 纪念傅雷百年诞辰我心中的傅雷征文演讲作品
|
內容試閱:
|
题为《傅雷家书》的一曲交响乐章 梗本泰子 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与夫人一起在家中卧室悬梁自尽。在这之前的8月30日深夜,一群红卫兵冲进傅家,搜寻了三天三夜,找出了所谓傅雷的反党罪证。面对曾经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傅雷,红卫兵们的追究自然是毫不留情,加上其子傅聪流亡英国,对傅雷的批判更是变本加厉。枉受不白之冤的傅雷心中那种悲愤和绝望之情,我们可以从他留下的遗书中痛切地感受出来。正是那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将这个对艺术和人生极其忠诚的文人逼上了绝路。
身处异国的傅聪得知双亲的死讯,是在两个月之后。在纷至沓来的记者面前,傅聪缄默不语。只是在一次音乐演奏会上,傅聪面对观众说了这样一句话: 今晚我演奏的曲目,全部都是我父母的生前所爱。
文革结束后,傅雷夫妇的名誉得到恢复。1979 年,傅聪回国参加了为双亲举行的追悼会。而这距他流亡英国,时光已经整整流逝了二十个年头。傅雷与他的时代 《傅雷家书》自1981年在中国首次出版以来,保持了二十多年经久不衰的发行纪录。2003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最新版本,其中收录了傅雷家书 161封,夫人朱梅馥的书信39封。本书从中选译了傅雷的书信60封和朱梅馥的书信14封。
傅雷的这些家信,最早写于1954.年。傅雷借儿子出国留学的机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书信的形式,而且是面对亲人,因而也是以最直截了当、最不加掩饰的形式吐露出来,从而留下了他十多年来的这一段精神轨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罕见的例子。
在中国,傅雷以法国文学翻译家著称。在既没有电视也没有因特网的时代,一般大众对外国缺乏了解,向他们介绍外国文学也非易事。因此傅雷的工作就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文字上的翻译,还必须对外国的文化、风俗也加以考证,并对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做出分析,也就是说扩充到了学者和艺术批评家的领域中去了。从本书中所收录的书信中也可以看出,傅雷的学识涉及文学、艺术各个领域,他称得上是一个精通东西文化的思想家,并拥有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傅雷于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现上海市南汇区。由于父亲傅鹏飞英年早逝,母子相依为命,傅雷的幼年时代过得相当寂寞。母亲李欲振将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而且因为望子成龙心切,据说有时态度还相当粗暴。日后傅雷对待自己的长子傅聪也极其严厉,有时甚至动手,也许和他自己幼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傅雷跟随家庭教师熟读了四书五经之后,转入了上海市内的学校读书。他先后就学于徐汇公学、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并于1926年考入了上海持志大学。但傅雷不满于该校的教学内容,翌年在姑母傅仪和表兄顾伦布的帮助下,终于说服了母亲,得以顺利赴法国留学。这段留学经历培养了傅雷丰富的西方文学艺术的教养,对他的人格形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8年秋傅雷进入了巴黎大学文科学习,同时还在卢浮美术史学校学习西方美术史。在当地傅雷接触到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并与许多日后成为中国文艺界重镇的人才私交甚厚。在他们中间,就有中国美术界之翘楚刘海粟。傅雷常和刘海粟等人一起去各种美术馆参观,加上与巴黎美术界人士的交往,使他得以对西方美术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美术,傅雷对西方音乐也抱有极大兴趣,不时去聆听音乐演奏,观赏歌剧表演。有一段时间,傅雷还爱上了一个法国女子。恋爱的烦恼,加上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不安,傅雷患上了青春期的、浪漫底克的忧郁病见1954年8月11日致傅聪函。就在这个时期,傅雷阅读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深为作品中描写的英雄形象所打动。贝多芬战胜艰难困苦的人生,并创造出无数不朽名作的坚韧毅力,成了傅雷的精神支柱。而这段经历还使傅雷日后翻译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名作。
傅雷在法国的四年间,虽然最后没能拿到文凭,但这段留学生活培育了他对西方文化艺术的爱情和理解,对他的后半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31年傅雷回国后,担任了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并教授法语和美术史。但是生性耿直、直言不讳的性格,令傅雷常常与他人发生冲突,这段教师生活并没能持续多久。傅雷从十七八岁起就尝试过小说创作,因此这段时期他曾经希望自己以文笔成名立业,并一度致力于美术批评。他和友人一起创办了艺术杂志,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艺评论文章。
但在战乱逐渐升级的年代,文艺批评实在难成气候,傅雷渐渐将精力转到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上。
傅雷在留学期间就已经显现出了出色的法语能力。凭借着极强的语言才能和深入细致的调查考证,以及对译文的反复推敲,傅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罗曼罗兰、巴尔扎克、莫罗阿、伏尔泰等著名法国作家的三十多种作品,都是通过傅雷的翻译才得以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其中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中文译本,日后被文化史研究者推选为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之一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令作者罗曼罗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作,作品主人公是一个音乐家,在他身上有着贝多芬的影子。傅雷历时五年翻译了这部巨作,于1937 年出版了第一卷,而第二卷至第四卷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出版。作品主人公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的历程,以及字里行间显现出来的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理念,深深打动了当时的中国学生和知识界人士。作品中所描绘的英雄形象 那种身负时代的艰难困苦,献身于社会和全人类的伟大精神,得到了在侵华日军蹂躏下的中国人民的广泛共鸣。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傅雷自1952年起开始着手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从中也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之重。而正如本书中的书信所提示的那样,由于儿子出色的音乐才能,这部作品又从另一个角度成为了傅雷的理想和希望的象征。
在傅雷的翻译事业中,巴尔扎克的一系列作品也不能忘记。《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高老头》等名作都是经傅雷之手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最近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中国的小裁缝》就生动地反映了傅雷的翻译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影片根据戴思杰用法文创作的小说《巴尔扎克和中国的小裁缝》改编,原作已由新岛进译成日文,由早川书房于2002年出版。这部影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中下乡到四川山区的两个知识青年,偷偷阅读当时被定为禁书的外国小说,并将小说内容讲述给不识字的村民们听的故事。而其中一个小伙子的恋人、一位漂亮的乡村小裁缝,则通过他讲述的巴尔扎克的《于絮尔弥罗埃》的故事,第一次知道了大山外面还有着陌生的广阔的世界,她盼望着能去看一看那个未知的世界,终于有一天抛下小伙子们离开了山庄。可以说,让影片里的年轻人热血沸腾的,正是文学所具有的那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而以流畅的文笔织造出这种文学魔力的,正是傅雷的翻译。顺便提一下,傅雷开始动笔写这些家信正是在1954年,而那年9月至翌年4月他正好就在翻译《于絮尔弥罗埃》这部作品。恐怕连傅雷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这部翻译作品,竟然会在半个世纪之后,又通过别人创作的小说和影片,而广为世界各国的读者和观众所知吧。
P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