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人性与犯罪:宋浩波犯罪学论文选编》作者宋浩波曾先后参与、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研究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部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国家学会项目1项。科学成果获国家、省级、部级、校级和国际学术研究会优秀成果奖15项。
主要理论著作:
《犯罪学原理》《经济法学》《犯罪社会学论要》
主要获奖作品:
《犯罪动力论》《试论犯罪概念的科学化》《西方犯罪学研究发展历程评述》《犯罪学学科之考辩》《试论犯罪学的数学化问题》《略论犯罪经济学及其发展历程》《市场经济与新型犯罪》
|
目錄:
|
第一辑 学科论
犯罪学学科论
犯罪学学科之考辨
论犯罪的研究角度及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论社会医学及犯罪学学科性质同其关系
论犯罪学的社会医学性质
兼论犯罪学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建设
试论犯罪学的数学化问题
西方犯罪学研究发展历程评述
西方犯罪学史略(上)
西方犯罪学史略(中)
西方犯罪学史略(下)
新中国犯罪学辉煌发展的20年
犯罪学研究视角与学科发展研究
犯罪学基础理论的反思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犯罪研究及犯罪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辑 犯罪论
试论犯罪概念的科学化
论对法学上犯罪概念的理解
人类犯罪史简论
论犯罪的起源
性犯罪的起源与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犯罪功能分析评述
论犯罪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兼论犯罪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罪因本质论
犯罪动力论
论人性与犯罪
关于不当的社会导向与犯罪关系的思考
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学解析与治理
略论激情犯罪
犯罪的经济分析
略论本益分析论在治理经济犯罪中的作用
犯罪市场研究
市场经济与新型犯罪
法人犯罪新论
试论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经济与社会原因
试论犯罪行为机制
现阶段卖淫嫖娼现象透视
犯罪原因中的生物因素解析
从化学阉割说起
第三辑 预防论
犯罪预测原理浅说
几种常用的犯罪预测方法
社会整合与控制犯罪
市场经济与犯罪防范机制探究
城市犯罪控制模式的新构想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被害预防研究
新中国犯罪预防的理性思考
论控制卖淫嫖娼工作中的社会帮教对策
当前犯罪团伙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预防暴力犯罪的生物学措施
犯罪控制论浅说
第四辑 杂论
简论犯罪社会学
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犯罪研究的对象与犯罪社会学的概念
胜水淳行《犯罪社会学》评介
研究方法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胜水淳行《犯罪社会学》第三章、第四章的内容评介
论犯罪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概况
略论犯罪经济学及其研究发展历程
论犯罪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试论犯罪经济学的原理
用犯罪经济学理论治理经济犯罪
犯罪经济学与刑事立法
犯罪经济学理论在刑事立法中的作用
试论法制与社会稳定
孔子政治学说中的社会法学色彩探析
从霸州枪杀案审视犯罪心理
犯罪研究呼唤严谨的学风
兼质疑原始社会存在犯罪之观点
附:社会反响与评价
|
內容試閱:
|
《人性与犯罪:宋浩波犯罪学论文选编》:
犯罪现象是犯罪学三大研究对象(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之一。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探讨对其正确、科学的认识,准确、迅速地描述其各种表现形态和特点,评估、计算其对社会和社会成员造成的危害程度,以达到引起人们的警觉,进而寻求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制定预防与治理的对策,促使其有效地减少和消灭。同时,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又是揭示犯罪原因的前提和起点,是制定科学的犯罪对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犯罪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犯罪现象是危害社会的现象,这种危害像疾病一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普遍感受到的社会疾病,因此,自然要对它进行研究。
人们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开始于对它的认识。即要弄清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生活究竟有何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它的表现形式、形态和特点是什么?构成它的因素有哪些?它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什么?影响它发展、变化的条件如何?等。
为了正确、科学地认识这些问题,首先有必要准确地理解现象和犯罪现象二词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现象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外部形态和联系。《辞海语词分册》说:现象是事物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露与显现,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觉到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由此可见,现象和本质是相对应的,这是语义学和哲学上的含义。因此,毛泽东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列宁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除了语义学和哲学上的含义以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还往往把现象看作就是事物本身。例如,人们经常说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和法律现象等,这些称谓虽然也都包含有语义学和哲学上的含义,但更突出地反映了事物独特的方面,反映了事物的特定品质与类型。因此,犯罪现象也具有这种特定品质,是一种与其他事物不同类型的事物。
那么,什么是犯罪现象呢?我们认为,所谓犯罪现象就是反社会性质类型的行为,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是阶级社会这种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一部分外部形态和联系,是阶级社会的本质在犯罪方面的外部表露与显现,是阶级社会的社会成员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痛苦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也可以说,是特定社会环境里的一种历史的、暂时的、多变的,具有社会危害性、悖德性、违规性性质和特点的社会病态现象。这些是我们辨认和识别犯罪现象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由肤浅认识到较深入认识、由局部认识到全面认识的过程和规律,但是这一认识和过程都是以接触事物现象为发端和开始的。如果不接触现象、不从感受现象开始,人们就无从对事物有所认识,也就更不会有所发现。例如,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的认识,首先是看到或感受到了患者的异状和它对死亡的致命威胁。由于这种现象对生命的作用使死亡迅速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惧和高度重视。人们便对它迅速展开了研究,以便认清它。研究是从观察开始的,通过观察它的特点,认识它的表现形式、危害作用、传播途径、方法和规律,揭示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对它的预防、控制和消灭的方法,以达到消除它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