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神秘的荣格

書城自編碼: 29594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经典著作
作者: 杨韶刚
國際書號(ISBN): 9787210075097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2/2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3
《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
+

HK$ 60.9
《婴幼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
+

HK$ 98.6
《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
+

HK$ 65.3
《荣格心理学七讲》
+

HK$ 56.6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 》
編輯推薦:
★中国第1位分析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申荷永倾情作序推荐。
★资深荣格学者杨韶刚殚精竭虑三十载,带您领略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
★本书整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思想脉络,系统介绍了集体潜意识、心理能量、原型、情结、投射、人格类型、移情等,同时设有大量丰富的经验研究和实验证据,使分析心理学和生活紧密联系、有理有据。
★阅读荣格,就是阅读我们自己,也是每个人与心灵的对话,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心灵的传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曾说:如果你能把荣格的观点仔细研究一遍,你的观点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一成不变。
內容簡介:
《神秘的荣格》首先简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读者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然后,以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为主线,着重分析人类精神的共同结构和成分,但同时也阐明由于人的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的不同,使人们的这种看似共同的精神结构也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后,《神秘的荣格》还把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尝试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一些诸如人际关系、宗教、心理治疗、梦的分析以及社会和政治问题等。从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思想内涵。
關於作者:
杨韶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管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国商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战略决策研究》杂志执行主编。
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尤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方面多有建树。著有《寻找存在的真谛》《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道德教育心理学》等学术专著。至今已出版专著14部,译著近30部,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0部。在SSCI刊物发表论文近130篇,个人撰写的科研成果累计近1000万字。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十几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目錄
第一章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一、荣格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二、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
三、分析心理学与其他西方心理学:地位及影响
第二章 人类精神世界是如何构成的
一、意识和潜意识
二、集体潜意识分析
第三章 心理动力学
一、心理能量与自我调节
二、情结的动力学意义
三、心理投射
四、象征作用
五、共时性现象
六、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动力学例证
第四章 人格类型学说
一、态度类型
二、功能类型
三、态度和功能类型的实验证据
四、人格类型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人格发展与个性化
一、从出生到老年的人格发展
二、实现个性化的人生之路
三、宗教与个性化
第六章 走进现实的荣格
一、人际关系与性爱
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三、梦的分析
四、文艺心理学思想
五、社会和政治问题
结语
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內容試閱
序言:心灵的神秘与神圣
对于很多人来说,荣格依然显得神秘,包括其分析心理学。
尽管在中文语境中,神秘似乎略带贬义,尤其是将其置于当代客观与科学的范畴。
然而,就中文神秘之本义而言,则属于一种神圣。神者,《说文》释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如《尚书大禹谟》所言:乃圣乃神。也如王弼注《易经》之用神: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而汉字之秘,本也为神,《说文》释秘为神也,从示必声。
而在英文中,所谓神秘(mystery),则接近一种赞美。
心理学(Psychology)之本义,也即对灵魂或心灵的研究。因为其英文的词根,便源于心灵女神普绪克(Psyche)。
尽管当今的心理学,从心理到意识,到行为,到认知,到大脑看似逐渐远离其本义,早已初心不再,但是,依然有真正的心理学家,比如荣格,依然守护其本来的意义,固守于心灵(Psyche)的奥秘与探索;其代表作之一便是《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也即,灵魂或者心灵,看似神秘,对于我们当代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荣格的私人日记《红书》问世,美国《时代周刊》称其为近百年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我为《心理分析》期刊之《红书专辑》撰写序言,认为荣格《红书》不仅是荣格的私人日记,也是荣格写给我们的《新书》或《心书》(荣格将其《红书》命名为《新书》)于是,阅读荣格,就是阅读我们自己,也是我们与心灵的对话,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心灵的传奇。
杨韶刚教授所著《神秘的荣格》,深入解析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其集体潜意识、心理动力学、心理类型、人格发展,以及荣格与现实,分为六章阐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与意义,呈现其多年研究的成果与心得。
30多年前,杨韶刚教授已开始了对荣格的研究,其硕士论文便以荣格为主题。我们一起参与和推动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时18年,连续举办7届的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19982015),每次都有杨韶刚教授的大会报告与发言。我们一起翻译《荣格全集》(20卷标准版),而他则承担了其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心理类型学》《心理学与炼金术》《自性现象学研究》以及《神秘的精合》等。
在诸多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包括临床心理治疗的方法中,几乎唯有荣格与其分析心理学,始终以中国文化为重要基础。荣格曾与卫礼贤合著《金花的秘密》(以中国道家《太乙金华密旨》为基础的发挥),并为卫礼贤所译《易经》撰写序言,为《西藏度亡经》撰写评论,为铃木大拙《禅学导论》撰写序言俨然是中国文化的国际推手。当然,《易经》与道家哲学似乎也显得神秘,但同样是神圣的,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荣格从《易经》发展出其共时性(原则),从《太乙金华密旨》中发挥其积极想象(技术),从《西藏度亡经》阐发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从中国文化来充实其自性与自性化过程。
对当代世人来说,无意识仍然是神秘的,梦是如此,心灵也如是;然而,若无此神秘,以及神秘中的神圣,我们也将失去心理学的本义,甚至失去生活与生命的本质与内涵。
本来,心灵充满神秘,心灵具有神圣的意义。

申荷永
2016年8月于洗心岛


第一章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又称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其早期雏形却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初现端倪的。在这篇论文中,荣格对情结complex)和个性化individuation)概念进行了最初的探讨,这两个概念为他后来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他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这两种理论体系又有很多不同之处。荣格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同事与合作者,但荣格并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弗洛伊德曾有心把他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由于两人严重的理论分歧,荣格于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分析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所谓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它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而且常常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来。在荣格提出的几十种原型中,自性(self)self一词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很容易和ego(自我)相混淆,为便于区别,本书把self译成自性,把ego译为自我。但将其他心理学家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self仍译作自我。是一个最核心的原型,是一种起统摄作用的整体人格,其作用是把其他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表现形式,都吸引到它的周围,在自性的引导下,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最终使人格达到最完善的统一。荣格认为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毕生所力求达到的目标,人们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所做的一切,就是自我实现;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过程。
 荣格提出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绝非空穴来风、无因而至。我们知道,19世纪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对心理现象充满浓厚兴趣的时代,许多哲学家、神学家、生理学家、神经症和精神病学家都从不同角度思考着决定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和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甚至在文学领域和自然科学论文中,人们也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理学进行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在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时常包括所谓神秘体验和梦的研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荣格深受他所处时代流行的理智气候和社会兴趣的影响,尽管他对此并不完全赞同,而是多有批评之词。他不仅谙熟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以及大主教的神学传统,而且非常精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及哲学家的思想和学说,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更是推崇备至。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列维-布留尔(LvyBruhl)的原始思维学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他和弗洛伊德亲密合作的日子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又使他受益匪浅。另外,荣格从小所受的家庭宗教影响、童年的生活体验、对许多原始民族生活的实地考察、他自己的医学实践以及他对精神病人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都使他深刻认识到,人格只有在朝向自我实现的追求中才能得到完善,自性只有在个性化过程中,才能最终得到完满实现。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从中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位思想大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荣格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于1875年出生在瑞士康斯坦茨湖南岸一个名叫凯斯维尔的小镇。他的父亲约翰荣格是瑞士新教教堂的专职牧师,但同时又是一个非专职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和东方宗教的研究者。荣格的叔叔、伯伯以及外祖父也都是牧师。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荣格的思想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荣格学说中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氛与这种家族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对他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他的祖父老古斯塔夫荣格。他的祖父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医生,为了逃避当时德国政府对主张统一德国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迫害,老荣格先逃往普鲁士,后转往瑞士。1882年老荣格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外科手术教授,后来又在巴塞尔创办了第一座精神病院和弱智儿童疗养院。可以说,他对小卡尔荣格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荣格4岁时,他的父亲被派往一个新教堂去做牧师,于是他们举家迁往荣格母亲的诞生地位于巴塞尔郊区的克莱恩许宁根。在这里,荣格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由于个人气质和家庭气氛的影响,荣格的性格比较孤僻,但他却是一个充满了幻想和丰富想象的孩子。他小时候曾患过严重的焦虑症,这使他体验到许多神奇的梦和幻想,也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到神经官能症。荣格的母亲埃米丽普雷斯沃克荣格身体很不好,但却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她经常给荣格读歌德的诗,也经常拿一本画有印度佛像的小画书给他看。通过这本小画书,荣格很小就开始接触到东方宗教及其神话故事,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而荣格的父亲虽然是个牧师,却曾一度对宗教产生过理智的怀疑,他与小荣格经常对上帝的某些看法和体验发生冲突。父子之间虽曾试图进行思想交流,但始终没有获得充分的相互理解,因而经常发生争吵。荣格童年期间的这些生活经历、家庭影响以及他本人内向、孤僻、直觉型的人格特质,使他愈发强烈地把自己封闭在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的令人愉快的想象世界中。
荣格在6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拉丁语。他是一个智力上早熟的孩子,加上性格孤僻,所以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经过长期不断地学习,他不久便能熟练地阅读很少有人通晓的古典书籍。在十几岁时,除广泛阅读过许多宗教方面的书之外,他也读过歌德的《浮士德》以及经院哲学家的著作,他还研究过古希腊哲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如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后来在巴塞尔大学,他又对尼采的著作和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除对哲学和宗教感兴趣之外,荣格对自然科学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尤为喜爱。早在大学预科和巴塞尔大学期间,他就被考古这门职业所吸引,但是,不久他就意识到他上不起开设这门课程的大学,而且这项职业也不能向他提供丰厚的经济回报。他想选一门既能保持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过上优裕生活的专业,而医学正好符合这两个要求。1895年春,荣格被巴塞尔大学录取,经济上由他的父亲提供资助,他在巴塞尔大学也能获得一定的生活津贴。但是第二年他的父亲不幸病逝,荣格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只好通过从事各种课余工作以继续他的医学学习。
医学课程也包括精神病学这门课,但荣格最初对这门课并不太感兴趣。直到最后一年,有人推荐他读了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之后这本书的第一章就使他的心灵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动他的研究兴趣才开始向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方面转移。因为此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病学这门学科是把他的哲学兴趣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衷结合起来的一条途径,是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的唯一学科。
 对于荣格所做的这种选择,荣格的老师们都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人们对精神病和心理疾病的本质了解甚少,也普遍瞧不起从事这门学科的医生,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荒唐的职业,精神病医生也和他们所治疗的病人一样古怪而又不可理喻。但是,荣格却对此矢志不移。
荣格选择精神病学这门专业的原因,除了荣格本人的学术兴趣之外,也与他所经历的一些神秘体验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荣格生活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中,早在童年时代,家庭生活的许多事件就常常在他的梦、幻想和神秘体验中,并以某种潜意识的形式显现出来。而且每当他面临重大选择时,这些潜意识活动常常在他的心灵中起到某种启示作用,使他对这种现象始终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而研究精神病人正好可以满足他的这种精神追求。
 在医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荣格在家里经历的两次神秘事件使他对人类在当时还无法解释的神秘自然现象发生了强烈的兴趣。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时,荣格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突然他听见隔壁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仿佛是有人用枪射击的声音。荣格急忙跑进厨房,发现他的母亲呆呆地站在餐桌旁发愣。荣格仔细一看,原来是家里那个已有70年之久的胡桃木餐桌从边缘到中心裂开了一条缝,但奇怪的是,这个裂缝并不是在榫头或接缝处,而是顺着坚固的木质断裂的,而且这种断裂又显然不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的,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使荣格百思不得其解,而他那神经质的母亲则低声地说,一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第二次神秘事件是在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两周之后。那天晚上,荣格一回家就发现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不安的状态之中。原来,他的母亲、妹妹和女仆当天下午听到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但是,大家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因而深感不安。荣格又仔细检查了整个房间,最后他发现放在碗橱里的一把餐刀断裂成为四片,而且正好散落在碗橱的四个角上。荣格把断裂的餐刀拿出去给一位刀匠看,刀匠认为这是一把好刀,钢材没有问题,一定是有人不知用什么办法把它一点一点地折断了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页。。荣格询问了很多人,但谁也无法合理地解答餐刀突然断裂以及碎刀片如此分布的原因。这次事件同样给荣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始终保留着这把餐刀的碎片并把它们作为这次神秘事件的证据。
 在这些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又一件事进一步增强了荣格对心灵学问题的关注。荣格在每个星期六晚上都要到亲戚家参加所谓的降神会。他观察到降神会上有一个文化程度很低、年仅15岁的小姑娘,她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中能产生某些幻觉并接受所谓的巫术信息,产生通灵现象,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她能说出高雅的德语而不是她常说的瑞士方言。荣格后来认为,这种恍惚状态实际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潜意识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荣格多次参加这种降神会,并对这个小姑娘的活动做了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便成为他190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荣格于1895年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1900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他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荣格是在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苏黎世大学伯格尔斯精神病院的助理医师,这所医院是在欧洲久负盛名的公立精神病医院,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就是这所医院的首席精神病专家和院长。荣格为来到向往已久的苏黎世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在布洛伊勒领导下从事他所喜爱的精神病学研究而感到庆幸。两年后(即1902年),他的博士论文发表,同年他被任命为该院的高级医生和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学讲师。他后来在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精神整体性(totallty of the psyche)的自然的先天倾向。
1902年冬至1903年初,荣格来到巴黎,跟随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学习了一段时间。让内是第一个建立起动力精神病学新体系以试图取代19世纪精神病学体系的专家HFEllenberger, 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New York: Basic Books,1970,他对荣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荣格在他的自传中指出,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导师:第一位是布洛伊勒,荣格从他那里学到了观察各种形式的幻觉和精神错乱的方法;第二位是让内,从他那里荣格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心理病理学知识;第三位则是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指引他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
 1904年,布洛伊勒让荣格进行字词联想测验(word
association test)以发现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荣格由此而开始带领一些同事进行这项研究(详见后文)。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荣格发现,被试在对刺激词进行反应时经常出现不规则变化。荣格认为,这些不规则变化是由于他们在意识中所不能接受的一些情感上的联想群引起的,荣格用情结来说明和解释这些联想群。现在,情结一词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日常术语,字词联想测验使他获得了稳固的国际声誉。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曾特邀他和弗洛伊德赴美演讲,他还为此而获得了该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荣格在字词联想测验方面的工作促进了他和弗洛伊德的交往和友谊,但后来由于理论观点的分歧和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他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关于两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破裂,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评述。
1903年,荣格与艾玛罗森巴赫(Emma Rauschenbach)结婚,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艾玛终生密切配合荣格的工作,成为他忠实的生活伴侣和科学事业的合作者。
与他早年在医院和大学的同事一样,荣格在伯格尔斯精神病院工作期间也开私人诊所,结果门庭若市,这既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又扩大了影响力,但也十分花费时间。1909年,荣格索性辞去他在医院的职位,1913年,他又辞去了大学里的工作,专心进行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心理治疗。
00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的6年时间(1913~1919年)里,虽然他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一如既往,但他实际上正沉浸在一种强烈的自性探索和深刻的内省时期。他称之为内部不确定性或定向障碍阶段,美国分析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把这种体验称为创造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荣格在此期间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梦和幻觉,并且尽可能以日常生活的语言来理解和解释这些梦和幻觉的意义。荣格在此后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其中有许多基本观点都和这一段时期的反思有关。他说:我所有的研究工作,我所有的创造性活动,都来自于1912年开始的那些梦和幻觉我在之后所完成的一切早已包含在它们之中,虽然它们最初只是以情绪和意象的形式出现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36页。荣格从自己的梦和幻觉中发现了人的精神现象的历史基础,在他看来,这种基础并不存在于弗洛伊德所研究的个体潜意识之中,而是存在于具有更深刻内涵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之中。可以说,荣格理论中最有影响的集体潜意识学说就是在这时开始出现的。从1919年开始,他的创作潜能被充分展示出来,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人的个性、象征、神话、炼金术、宗教和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以个人随笔的形式写的。这些著作最终都被收集在《荣格全集》之中。
经过几年的自我分析和思索,荣格开始从个人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萌芽开始在他心中酝酿。早年他曾多次到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旅游,游历为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从20世纪20年代起,荣格开始更广泛地接触原始部落来研究原始民族的心理学。我们认为,荣格这时已开始把强烈的个人灵魂探索和不屈不挠的经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1920年,荣格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游历,1924~1925年期间他考察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的印第安人居住地,1925~1926年期间他考察了肯尼亚的阿尔贡山区的土著居民,后来他还专程考察了埃及和印度的东方宗教。通过这些游历及对各国风土民情的了解和比较研究,他发现,现代西方人的潜意识心理和原始人的神话与崇拜的某些心理表现形式,有着惊人的类似性。在1931年他写的《古代人》一文中,荣格说:每一位文明人,不论其意识的进展如何,其心灵深处仍然保有古代人之特征。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正是通过这些考察和游历,荣格对现代人与古代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心理进行了独特的比较分析,才发现了现代人内心所具有的原始民族的心理特征。他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分析心理学的贡献》(Contributions to Analytical Psychology)等著作,就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集中体现,他的人格结构和集体潜意识学说也在这些游历和考察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明确指出:心理结构的理论不是来自童话和神话,而是植根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植根于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的经验主义的观察之中,它只是间接地通过比较象征的研究,在远离普通医疗实践的领域中获得了进一步证实而已。《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239页。
 在苏黎世,荣格经常举办研讨班,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课。这些研讨班的学生以及接受过荣格分析的人和他的一些同事,大都来自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有不少人成了第一代荣格分析心理学家。荣格举办的研讨班和对这些未来的分析心理学家的管理,成为1948年在苏黎世建立的荣格学院的基础,荣格担任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时至今日,该学院一直坚持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学习分析心理学的学生,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到该学院学习,有的还获得了博士学位。
 由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目前已得到许多国家的公认,在欧洲许多国家、美国以及南美洲、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不少荣格学院,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宣传和评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955年在伦敦发行的《分析心理学杂志》便是其中的一本。在荣格去世之后建立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旨在研究和发展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国际学者。在现代西方学术界乃至在我国学者中,人们对荣格学说的兴趣仍然有增无减,由此亦可看到荣格思想的魅力。荣格的最后一部著作是《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这是他死后出版的一部自传性著作,本书是在他忠心耿耿的秘书安妮拉雅菲的帮助下完成的,雅菲成为荣格晚年必不可少的朋友和助手。1961年6月6日,荣格在他生日的前几周病逝于瑞士的库斯那赫特,享年86岁。

第二节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
一个人思想的发展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荣格的理智思想的发展反映了20世纪初瑞士巴塞尔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境况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理智思想的发展则反映了同时代奥地利维也纳的社会风气。维也纳是当时欧洲的文化、哲学和医学中心,而巴塞尔提供的却是一个稳定而保守的环境。因此,维也纳造就了弗洛伊德,而巴塞尔则造就了同样具有天才创造力的荣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荣格的思想和理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和弗洛伊德的关系。荣格比弗洛伊德小19岁,应该算是弗洛伊德的晚辈和学生,但是,荣格并没有依靠弗洛伊德的提携,早在他认识弗洛伊德之前,他就以一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的身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了。当然,荣格把弗洛伊德视为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导师之一,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与弗洛伊德交往的六七年里,荣格确实从弗洛伊德那里获益匪浅,对此荣格始终铭记在心,尽管他们在理论观点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一书是在1900年正式出版的,荣格的导师布洛伊勒曾推荐荣格阅读这本书。直到三年之后,荣格在进行字词联想测验的研究时才认识到,这本书对于解释他在研究中发现的情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情结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压抑。同时,他也高兴地发现,他研究中的许多结果和论点也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来解释。1906年,荣格给弗洛伊德寄去他写的《诊断联想研究:心理病理学的贡献》一书的第一卷。该书由荣格主编,主要内容是荣格及其同事在医院里进行的六项研究。弗洛伊德回了一封短信,并随信寄来他写的《神经病理学论文集》的第一卷。荣格在复信中一方面表示了对弗洛伊德赠书的感激,另一方面对弗洛伊德理论中强调压抑来自潜意识的性创伤提出了质疑。荣格在给弗洛伊德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我看来,虽然癔症的根源主要是性的,但却并非完全由性欲引起,我对您的性理论也采取同样的看法。WMeGuire, The FreudJung
Letters,1974,PP4-5.显而易见,荣格在同弗洛伊德建立联系的开始,就不同意性欲是心理活动的唯一决定因素的观点,尽管他们在许多看法上有相同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神经症有一种心理上的原因;行为是受潜意识因素决定的;梦是有意义的,通过对梦进行分析和解释就能理解和改善人们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他们两人在心理问题的性原因这个根本问题上的对立,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1907年3月3日,荣格来到弗洛伊德维也纳的家中,两人第一次相会,交谈竟然长达13小时。在此后的六七年里,他们经常通信和见面,建立了一种亲密而又复杂的关系。通过书信交往和面谈,荣格逐渐认识到他和弗洛伊德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尽管如此,1910年,当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立时,在弗洛伊德的再三坚持下,荣格还是接受了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的职务,并担任了《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年鉴》杂志的主编。弗洛伊德希望他终身担任这一职务,以成为他的继承人。
 在和弗洛伊德交往的初期,荣格的思想比较拘谨,他小心翼翼地进行研究,竭力避免和弗洛伊德的思想发生冲突。但是在学术思想上,荣格有自己的主见,他不甘心永远做他人思想的奴隶。他和弗洛伊德的分歧随着其文章和著作的出版而愈益明显和公开化。1912年,荣格发表《力比多的转变和象征》,此书后来改编为《转化的象征》(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在这本书里,荣格表述了他对力比多的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看法。我们知道,在弗洛伊德看来,力比多是一种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带有性意味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它常常驱使人去追求性的快感,而神经症的真正原因就是童年期的力比多受到创伤所致。但是,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个具有更广泛含义的概念,它指的是一般的心理能量,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913年,荣格出版了《精神分析理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力比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荣格认为,在3~5岁之前的前性欲阶段,儿童的力比多主要表现为需要营养和发育成长,同时也萌发出可以称之为性的兴趣和活动的标志。但是,这些标志仍然只有儿童的无害的和天真的特点《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117页。。从5岁开始到青春期,儿童的力比多才逐渐地表现出性的形式。从青春期开始的成年阶段,力比多的性欲内容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荣格的力比多是一种具有多种含义的欲望,他既可以表现为食欲、性欲,也可以表现为一些情绪的欲望。随着个体对这类需要的满足日益精通和熟练,或者当这类需要不再那么重要时,力比多能量便开始大量地投入到解决其他精神需要的活动中。由此可见,荣格的力比多在含义上比弗洛伊德要丰富得多,他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性欲当作唯一的力比多能量。这样一来,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1913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慕尼黑召开第二次国际代表大会,荣格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论心理类型的论文,这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会上也有人对他发表的其他著作和论文展开批评,精神分析内部的严重冲突引起了强烈的甚至是个人的敌意。荣格试图通过介绍他的类型理论来解决这场冲突,但并没有奏效。几个月后,荣格便辞去了《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年鉴》的主编职务,1914年4月,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职务,同年又辞去了会员资格。此后,荣格和弗洛伊德再也没有见过面。1938年,荣格曾派人转告弗洛伊德,表示愿意帮助他离开希特勒占领下的奥地利,但遭到了弗洛伊德的拒绝。后来,在英国大使和有关人员的调停下,弗洛伊德和他的全家才获准移居英国,1939年弗洛伊德在英国去世。两人的倔强性格和分歧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弗洛伊德和荣格虽然都是主张以观察精神分析对象为出发点的心理医生,但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所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经得起以后任何精神分析资料或数据考验的综合性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对心理学的作用就像万有引力理论对物理学的作用一样巨大。而荣格从一开始就认为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需要的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且完全能够充分考虑到人类经验的无限变化性的理论框架。这两种不同的出发点最终使两人形成了风格迥然不同的理论框架。弗洛伊德的理论朝着更加精确但又十分刻板的方向发展,而荣格的理论则易于接受新事物、易于修订,但却比较含糊不清。弗洛伊德似乎是在竭力寻求一种定论,试图得到一个封闭的体系,好像除此之外,在人类行为和经验方面再也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可学了,因而许多人认为他是个教条主义者。而荣格则始终不断地提出各种有待验证的新假设,因为在他看来,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它正处在资料收集阶段,而不是得出结论阶段。从这一前提出发,荣格始终致力于收集许多难以观察、难以被别人再现的材料,在强调科学主义至上的西方社会,荣格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神秘主义者。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曾深入分析过自己的内在体验,艾伦伯格戏谑地称之为创造性疾病。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的疾病是指身体方面的某些独特症状,以及对他人的某种特别强烈的情绪依恋。而荣格的疾病则表现为担心被强大的潜意识内容所压倒的特征,他把这些潜意识内容描述为原型。弗洛伊德的创造性主要集中在心理结构的描述,而荣格的创造性则是理解那些超越个人潜意识和曾经是意识内容的潜意识方面。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两人都对潜意识感兴趣,才能相聚在一起;也正是由于他们两人对潜意识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又不得不分道扬镳。而荣格本人也说过:弗洛伊德和我本人之间的比较,追溯到本质上,就在于我们的基本前提不同。《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284页。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还表现在对心理结构的理解上。弗洛伊德假设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其中潜意识完全是由来自个人经验的内容组成的,其中有些内容是易于被人意识到的思想和记忆,这些思想和记忆就是前意识;而另一些内容则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完全压抑在意识之外,只有以梦和幻想的形式或者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进入意识之中。而荣格则认为,心理结构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产生于个体经验之外、来自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原型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基本上是病态的,而荣格的潜意识既有病态的内容,也有健康的,甚至有创造性的才智。
在发展问题上,弗洛伊德和荣格也存在明显的分歧。弗洛伊德只重视儿童早期(尤其是5岁之前)的发展,因而非常强调儿童时代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的心理发展似乎到了青少年时代就停止了。而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终生的,其中,中年期的心理危机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随着荣格本人步入老年之后,他对人的后半生的发展更加重视。
 荣格是一位独立性很强的研究者。他虽然承认自己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他也曾把自己称为弗洛伊德的学生,而且在他写给弗洛伊德的信中,他也表达了对弗洛伊德的忠诚。荣格还曾把自己在苏黎世领导的精神分析小组归类为弗洛伊德学派,但是,在他们的交往中,荣格始终对弗洛伊德的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特别是弗洛伊德把所有神经症统统归结为婴儿期性欲所致表示质疑和不满。我们已经发现,无论是在荣格与弗洛伊德相识和见面之前,还是在两人关系破裂之后,荣格都是在独立地开展研究,并没有依附于弗洛伊德。即便是在与弗洛伊德的交往期间,荣格也没有完全采纳弗洛伊德的观点,尽管人们总是把荣格的理论当作弗洛伊德学派的一个分支。我们认为,荣格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想和独立风格的思想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思想具有比弗洛伊德理论更加深刻的内涵,他发展了与弗洛伊德迥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治疗方法和梦的分析,成为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第三节分析心理学与其他西方心理学:地位及影响
1.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
虽然荣格与弗洛伊德在观点上存在着许多无法弥合的分歧,但近年来他们的学生却不断地发现在两人的研究方法中有许多不谋而合的东西。例如,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的许多研究虽然是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的,但却在荣格理论指导下做了很多修改。例如,克莱因认为,儿童的心理活动更多地受到以原型为基础的幻想系统的影响,而不是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潜意识幻想很早就出现了,它是动力性的,是普遍存在的,它影响着儿童所有的知觉和对象关系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第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44页。。或许正由于此,克莱因和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在儿童精神分析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人们之所以把荣格的观点归于弗洛伊德学派之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荣格发展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例如,荣格认为,梦就意味着梦者在梦中所说的话,就是说,梦的显意(即梦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意象)是可以直接理解的;而弗洛伊德认为,必须通过分析这些梦的显意背后所隐藏的隐意,才能发现在梦的意象背后的潜在内容。目前,荣格的这种观点已开始在学术界取代弗洛伊德的观点,但迄今为止弗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们还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改变并不是弗洛伊德本人引起的。
2.分析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
 西方主流心理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方法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主张必须以可观察的行为、统计常模或控制实验等为依据。显然,荣格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与主流心理学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分析心理学创立初期,它不仅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反而遭到心理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其实,许多主流心理学家也早已发现,同样的批评也适合于弗洛伊德,但他们认为弗洛伊德的思想似乎更可以被接受。这是因为:(1)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基本上经得起理性的解释,而荣格却把潜意识概括为创造性才智,是人类千百万年以来生物演化的心理积淀,因此是非理性的,是难以验证的;(2)弗洛伊德的著作大部分通俗易懂,而荣格的语言则晦涩难懂;(3)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严谨而又连贯的理论,而荣格则始终坚持不断地探索,认为他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种永久性的理论;(4)逻辑实证主义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把科学原则运用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但荣格的理论则让人难以接受;(5)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喜欢贬低那些不赞同弗洛伊德观点和离经叛道的同行们。
或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才使所谓正统的主流心理学迟迟不承认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及其合理性。在这一点上,主流心理学家们对待荣格的态度也有点类似于早期人们对皮亚杰学说的态度。我们知道,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既没有进行控制研究,也没有建立统计常模。他从精神分析那里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后来发展为观察儿童的方法,这就奠定了皮亚杰有名的临床法的基础陈孝禅,《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皮亚杰利用这种方法,深入到分析过程本身,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他的著作最初并没有受到主流心理学的重视。只是到了后来,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们再也无法否认皮亚杰学说的重要价值时,他们才开始迅速地对皮亚杰学说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来验证和修改。当然,荣格假设的变量比皮亚杰的变量要难控制得多。但是,许多研究已表明,作为皮亚杰学说之基础的观察法当然也可以用来检验荣格的假设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14.。
现在,人们对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主流心理学家也从荣格学说中吸收了一些对他们有益的成果,或者对荣格的学说进行了必要的验证和积极的评价。实际上,荣格也使用过被主流心理学所高度重视的实验法。例如,荣格在认识弗洛伊德之前所进行的字词联想测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邀请他到克拉克大学演讲,就是因为他的字词联想测验。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社会对字词联想测验的兴趣再度复发。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只是在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上已和荣格早期的研究大不相同。现在人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针对人的言语行为和各种认知过程,而荣格当时主要的兴趣是临床诊断和情结理论。
 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对主流心理学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心理电流计的应用。荣格在实验中研究了被试的皮肤电反应,他曾想用这种方法发现犯罪行为,但没有成功。而现代科学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测谎仪(即皮肤电流计),成为生物反馈理论的先驱,他运用的实验方法也赢得了那些实验心理学家们的赏识。显然,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做了贡献,正如玛丽安马顿(Marry Ann Matton)在评价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时所说:首要的是它的实际重要性这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对精神分析研究结果的第一次实验证实,证明了确实存在着弗洛伊德在他对梦和神经症的研究中阐述的抑制或压抑作用,存在着含有大量情结的性质,证明了联想方法在发现这些情结方面的价值。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124.
 荣格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之一似乎是他的类型理论。现在,关于内倾与外倾态度类型的学说,已成为现代心理学中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在很多文献中,人们都把内倾和外倾视为态度类型的一个方面。例如,英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借助于因素分析,把内外倾作为人格的三大维度之一,另外两个维度是神经质和精神质,就连艾森克本人也认为,他的发现是对荣格学说的一个基本证明。当然,在功能类型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新的进展,我们将在后文进行专门讨论。
 总之,近年来,主流心理学家们对荣格的理论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这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的最新发展有关:(1)荣格的理论对那些希望借助于心理学来理解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的非专业人士的影响越来越大;(2)分析心理学比精神分析更适合于解释成人的心理发展;(3)荣格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如原始意象、集体潜意识等,在人类智慧的创造性方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
3.分析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可以说,阿德勒既是最早加入精神分析阵营的人,也是最早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创其个性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体系的早期叛逆者。和荣格一样,阿德勒也把自己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严格区分开来,而且阿德勒的理论与荣格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毕竟同样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又在一起共事多年,因此在观点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并相互影响。首先,荣格的情结理论影响了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自卑情结,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或器官)缺陷的心理反应。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阿德勒理论的一个主要概念,但不能否认荣格的情结概念对它的影响。其次,在目的性概念上,两人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阿德勒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朝向未来的,这是他的神经症理论的基础。换句话说,神经症的症状是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方式而表现出来的。这和弗洛伊德把神经症看作是个体在儿童期性创伤所致的理论形成鲜明对比,而和荣格的理论却比较一致。荣格也认为精神生活是有目的的,只不过他更强调这种目的的健康性和结构性方面,而不太强调它的神经症性质。另外,荣格和阿德勒都曾使用过补偿(Compensation)这个概念,但其理论内涵却相差甚远。阿德勒把补偿看作是一种应付身体缺陷、特别是器官无能的神经症方式,而荣格则把补偿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心理的根源。
4.分析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来自他的心理治疗实践,这和同样依赖心理治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谋而合,而且在荣格的理论中已表现出较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大都把荣格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荣格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人的本性的研究。我们知道,自从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实验心理学,宣告了心理学的独立和诞生以来,传统的主流心理学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后来的机能主义、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们都反对冯特的元素分析方法,但他们自己却往往以动物为实验被试,得出的结果和人类的心理现实有很大差距。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的经济虽然在迅速发展,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犯罪、失业、道德价值观丧失、精神空虚、神经症发病率提高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现代人的生活,反对把人物质化、机械化,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荣格就敏锐地认识到人性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人们普遍地厌倦了极其狭隘的专题研究,厌倦了唯理主义和唯智主义。人们想要听见的是这样一种真理,这种真理不是束缚限制而是开拓扩展,不是隐蔽遮掩而是启发照亮他们的心灵。这种真理不是像水一样不留痕迹地从他们身边流过,而是一直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之中。《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5卷,第58页。在这里,荣格所说的真理就是对人的本性的探讨,就是启发人的精神世界。
 在20世纪中叶之后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从心理治疗和健康人格的研究起家的。他们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重要性,主张把追求人格的健康和自我实现作为人生的目标。马斯洛(Maslow)曾经指出:对人和人的本性做全面的定义必须包括内在价值,也就是说,要把内在价值作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马期洛著,林方译,《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这种一致性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没有明确表述他们的观点师承于荣格,但他们显然间接地受到了荣格思想的影响。荣格在他的一生中,尤其是晚期写了大量论著,详细阐述了他对人类本性和灵魂奥秘的深邃洞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它明确反对行为主义只关注外部行为的研究,也反对弗洛伊德将意识与潜意识对立的观点。在这一点上,荣格认为意识与潜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性的观点,这恰恰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不谋而合的。虽然当时荣格的思想还不很流行,但这两种思想的部分一致性,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他们思想上的继承性。近年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分析心理学杂志》中经常刊载相互论证双方思想的文章,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分离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更是把荣格视为其思想的直接先驱。而且,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在本质上就十分酷似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研究的潜能,荣格的自性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中得到了更为详尽和通俗的论述。
 第二,重视自性(自我)实现的激励作用。在分析心理学中,自性是人格的核心,自性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荣格看来,自性实现者能够通过自性原型来影响、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人格,促使人格更加成熟和敏感。同时,自性实现者也会更加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感觉、知觉、理解力和生命的向度。但是,自性实现必须借助于超越功能才能实现。所谓超越功能,是指具有统一人格中所有对立倾向和趋向整体目标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荣格的这些观点在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作中也得到了大致相似的论述。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视为最高层次的人类需要,它和荣格的自性实现有许多相同的含义。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的最高动机是超越性动机,它是对更高的价值如真、善、美和公正等人类理想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超越性动机的驱使下,一个人才不断地朝向自我实现的。马斯洛指出: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也曾有高峰体验,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彭运石著,《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阐述过类似的观点,这种观点上的一致性实际上体现出思想上的继承性。正如原苏联学者EM菲阿尔柯娃所说:美国现代心理学中所通用的自我实现概念是来源于荣格这一理论的。赵壁如著,《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6页。
 另外,他们之间的一致性还表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在青年中很少发现,较多见于年长者或生活经验较丰富的人。而荣格的自性实现也恰恰是在中年期之后,人的个性化比较成熟和得到充分发展时,自性原型才开始显现,人才有可能达到自性实现。
 第三,强调人格的整体性。我们已经发现,荣格心理学思想是以整体人格为前提的。在荣格看来,自性是代表人类趋向精神统一的一个核心原型,因此,自性在整合人的精神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人格本来就是完整的,自性所起的作用就是在这种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与和谐性,努力防止人格发生分裂。荣格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自己习惯于这种思想,即意识和潜意识并没有明显的分界。一个停下来,另一个就会开始。确切地说,精神是一个意识潜意识的整体。《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00页。荣格的这种整体精神性的思想早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有所体现,并且一直贯穿他的心理学研究的始终。值得注意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同样强调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整体性,反对把心理看作是各种元素的简单结合。这种思想反映在研究方法上,就表现为马斯洛所强调的整体分析法,也就是把人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整体来加以研究。罗杰斯的现象学方法和马斯洛的整体分析法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它不限于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而是客观方法与主观方法的综合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台湾东华书局1996年版,第553页。。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是以人本主义的、整体论的和综合的倾向对待一门个性科学中所涉及的那些问题的查普林等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5页。。
 荣格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关心经验,而不关心有关内部动力的设想,也就是说,它们都关心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经验主义的观察。荣格曾经说过:心理结构的理论不是来自童话和神话,而是植根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植根于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的经验主义的观察之中。《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239页。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同样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来研究和探讨人性的发展,例如,罗杰斯曾把他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三点:(1)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统取得主观知识;(2)把主观知识和他人的观察进行核对,取得客观知识;(3)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以取得人际知识。实际上,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这种一致性是和它们都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分不开的。
 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观点早在荣格几十年前的理论中就有一定程度的阐述。例如,马斯洛著名的高峰体验就非常类似于荣格的超自然的体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普遍流行的雌雄同体概念所依据的就是荣格的观点,即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性可以被和谐的和习得的与非习得的行为的对立所补偿。另外,荣格心理学中也有大量关于雌雄同体的神话学阐释;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称为格式塔的此时此地心理治疗方法也早就在荣格的心理诊疗室里实践过。总之,荣格学说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是随处可见,不容置疑的。
 荣格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尽管他的理论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却获得了许多研究机构和有识之士的赞誉。除了1909年,美国的克拉克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之外,苏黎世联邦工业研究所、巴塞尔大学也都授予他名誉教授职位;瑞士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会员资格;英国牛津大学和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近几十年来,荣格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已得到普遍承认,在心理学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中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中,甚至在像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中,人们都能从荣格那里找到对于研究和理解自己的领域十分有益的东西,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艾尔金德(DElkind)所说:在许多领域荣格为现代人提供了多方面的洞察和顿悟。D.Elkind, Freud, Jung and the collected unconscious, The
New York Times,1970,104,p102.



第二章
人类精神世界是如何构成的

00从字面上讲,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术语指的是对心理(psyche)的研究,从词源学上来讲,心理也可以被译作心、灵魂或精神。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许多心理学家似乎忘记了心理一词的真实内涵。20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占主流地位的行为主义把心理学定义为行为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取而代之的认知心理学把它看作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荣格,这位人类灵魂的不朽探索者,毕生致力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在他看来,心理或精神是人的所有非身体能量(意识和潜意识)的无限变化的组合。他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意象及其他认知过程的观察,并以经验为依据,描述了他对人的心理或精神世界的看法。同时,他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人格的共性和变异而确定了不同的心理成分。
 荣格把人的精神世界等同于人格,因为他经常交替地使用这两个术语。人的精神世界或人格是由几个主要成分构成的,而且每一个成分都可以看作是心理内容和情绪内容的结合。因而这一章我们要讲述的实际上是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在荣格看来,精神结构是由意识的自我(ego)、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等组成,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自性(self),它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与各个成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些精神结构,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荣格对意识和潜意识所做的划分。
第一节意识和潜意识
1.意识
 意识这个术语一般被看作认知方面的一种知觉,也就是被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而在荣格那里,意识是以自我为核心的,或者说是处于自我控制之下的,包括思维、情感、感觉、直觉这四种心理功能和内倾、外倾这两种态度类型在内的个性化过程,也就是成为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或者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意识的核心是自我,是一个人意识经验的参照点。在拉丁语中这个词表示我,和荣格心理学的含义大致相同。作为意识的核心,一个功能良好的自我能够精确地感知世界,能够把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在意象区分开来,也能够指导人的思想和行动。
 按照荣格的看法,自我的形成是先从身体需要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开始的。例如,一个婴儿为了生存就必须通过哭喊使别人知道他的需要。当婴儿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刚刚萌芽的自我也就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了。但荣格进而认为,婴儿自出生起就被集体潜意识所包围。自我发展本身就是儿童把自己从原型世界中分化出来的过程。
 除了作为意识的核心,自我还为人格提供了连续性。例如,人们常常会说:在我3岁的时候懂得这个3岁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我(I),这种理解性就是自我的一种功能。
 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和荣格的自我有同也有异。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自我是可以指导行为的。但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指导行为是指,自我是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协调者;而荣格则把自我的指导作用看作是比较自由的冲突,它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某些情感、观念、记忆等心理活动如果不被自我所承认,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进入意识。因此,自我虽然只占心理活动的很小一部分,但它作为意识的守门人却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2.个体潜意识
 在许多人看来,潜意识一般是指没有被人们意识到的心理动机或其他内容。而荣格则认为潜意识是不处于自我控制之下的精神世界的活动。例如,一个丈夫可能会觉察到,他之所以忘记了妻子的生日,是因为妻子惹他生气。就是说,他觉察到了这件事,但却没有意识到遗忘的动机。如果这种动机被意识到,即处于自我的控制之下,那么,他虽然还会生气,但却仍然记得妻子的生日,并且能够选择是否为她庆贺生日。
 荣格认为,构成精神世界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潜意识的,也就是没有被意识到的。潜意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由许多因人、因时而异的内容组成的。其中有些内容是个体的和文化经验的产物,这就构成了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的内容,而另一些内容则是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因而成为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内容。但是,潜意识并不是常识意义上的意识水平之下的内容,因为潜意识也包含着一些高级的智慧。从这个意义来说,个体潜意识只是暂时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弗洛伊德所谓前意识的内容。
 荣格用个体潜意识来表示脱离意识而变成潜意识的经验、思想和记忆。所以,个体潜意识所包含的是一些无关紧要、无须记住的内容,还有一些是绝不可能被意识到的阈下印象和感知觉,以及那些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进入意识的内容。另外,那些受到压抑并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但却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以及那些让人痛苦的且完全被排除到意识之外的内容,也都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围。
 或许人们会把荣格的个体潜意识看作是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同义词,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例如,在被压抑的内容方面,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内容要比荣格的广泛。在弗洛伊德那里,不仅本我(Id)是潜意识的,而且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中也有一部分是潜意识的。而荣格的个体潜意识则是指尚未达到意识阈限的内容,他显然主张某些在心理上习得或学习的东西是直接进入潜意识的。
 荣格在个体潜意识方面的论述较少,这并不是因为他对个体潜意识不感兴趣,而是由于他觉得弗洛伊德对此已做了很好的论述。荣格曾明确指出: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构成了人格的主要部分,而且,由于它们未能进入意识心灵,从而使其在人格中处于一种次要状态无论谁沿着自性实现的道路前进,都会不可避免地把他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带入到意识中,从而极大地扩展他的人格领域。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23.
3.集体潜意识原型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一发现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但是,也正是这一发现的深奥和晦涩使他成为学术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所谓集体潜意识,是指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它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但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荣格虽然经常用原始意象、神话意象、集体象征等术语来表述它,而且做过不同的界定,但其含义都是一致的,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荣格发现,集体潜意识在一些非个人材料和人的梦、幻觉和幻想中都有所反映。他指出,如果在潜意识中除了与个人有关的内容之外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过程来消除潜意识,以及阻止更多幻想的产生。因此,他论证说:这种分析应该能够形成一个潜意识内容的完整量表但是,就我们每天具有的可靠证据来看,这一过程似乎对潜意识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在创造性活动中也一如既往,而且正如我们所见,它还会产生相同的婴儿期性幻想,这些性幻想应该是个体受到压抑的结果。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24.在对弗洛伊德的前意识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荣格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为全人类所共有的、集体的、基本的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它们都能驱使人做出某种行为,但人们却意识不到这种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因为它们是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荣格把本能视为受潜意识决定的生理内驱力,而把原型视为受潜意识决定的心理内驱力。原型本身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它主要是在人的梦、幻想、幻觉或神经症当中含蓄地表现出来。荣格曾设想有难以计数的原型,因此,在他的论著中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原型的表述。但是,荣格最重视的原型主要有:阴影、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尼姆斯、伟大母亲、智慧老人、自性等。不同的原型对人格有不同的影响,其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型。
(1)阴影
阴影是由个体所不愿显露出来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心理内容组成的。这些内容是个体自认为不可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来的,因为它们非常脆弱,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有些甚至是邪恶的。阴影的出现常常会使人尴尬。例如,一个人在自己举办的宴会上叫不出所邀请的客人的名字,或者在一次友好的谈话中突然说出一些带有敌意的话。按照荣格的观点,这些都是阴影的显露。它是在个体感到焦虑或受到其他情感的困扰时,或者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的。在梦里也会出现阴影,他经常作为与做梦者相同性别的人而出现。
 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阴影比较熟悉,或者能够部分地意识到自己的阴影。从这个意义来说,阴影是受自我控制的。但是,人们常常完全抛弃或压抑自己的阴影,致使自我常常意识不到由阴影导致的行为,更谈不上去有意识地控制它了。在这种情况下,阴影是自主的,并可能通过莫名其妙的情绪、急躁、残忍或身体方面的症状把自己显露出来。例如,一个人由于沉浸在焦虑之中不能自拔,从而表现出与其通常人格相反的特征,这就是由于阴影作怪而导致人格失常的现象。
 阴影的内容因人而异,每个人身上的大部分阴影都是由特有的品质组成的。但是,这些特有的品质却大都是未分化的,或者说尚未发展的、不成熟的、没有吸引力的,甚至是粗鲁的。如果这些品质以分化的形式出现在另一个人身上,使这个人看上去发展得很成熟、很吸引人、很高雅,这样,人们反而会嫉妒他。由此可见,某种品质可能是某人阴影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另一个人自我的一部分。所以,表现在某人身上它可能是低劣的,而表现在另一个人身上它却是高尚的。
 虽然阴影经常被看作是消极的,但它也可能是有益的。阴影所包含的品质在处于潜意识状态时常常是尚未发展的、不成熟的,甚至是有破坏性的,而当它们被意识到并得到发展时,则可能是有价值的了。例如,愤怒的品质处在阴影之外就会变成当机立断,脆弱的品质处于阴影之外就会变成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因此荣格认为,阴影不仅对整体是必要的,而且能创造宝贵的财富。他说:阴影展现了许多好的品质,例如正常的本能、适当的反应、现实的洞察力、创造性冲动等等。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27.显然,阴影既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其表现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把自己看作是不恰当的或者是坏的,也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好的品质。有这种表现形式的人主要是神经症患者,这些人自尊心较低,总是认为别人在伦理道德上和能力上比自己优越。第二种则表现为过分珍视自己的消极品质。有这种表现形式的人主要是罪犯,他们要让世人看到他们的凶残和破坏性,因而对自己的温情和宽容感到羞耻。
以上是阴影与个体潜意识相连的方面。除了个体的内容之外,阴影还包括一些集体的内容,例如,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战争暴行就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但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基督教传统的文明国家怎么会允许纳粹主义这种集体罪恶出现呢?荣格对此始终困惑不解,而且最终也没有成功解决。他只好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集体潜意识与集体阴影相连接的。在德国,这种阴影的原型意象就是沃坦(Wotan),他是古代狂风暴雨之神,是对基督教所宣扬的片面的善意和友爱的一种补充力量。
 荣格认为,像德国纳粹这种大规模的罪恶活动反映了潜藏在我们所有人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内容。但是,有人对荣格的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虽然现在人们都相信确实存在着集体阴影,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自我,只要一个人意识到这种阴影,就有助于人们理解他人的阴影,就不会使其走向邪恶,打破了我们他们的界限,就能够避免产生对处于某社会团体之外的人采取敌对和惩罚的态度。显然,这是后世学者想通过所谓道德干预的方法来消除阴影的一种努力,但我认为,这种想法勇气可嘉,但想要从根本上排除集体阴影却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2)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外部的那种得到社会认可的,并且能和一个人应怎样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格。在拉丁语中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因此,它基本上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而是由他人的喜好决定的对外部世界做出的恰当反应。例如,我们在表示歉意或感激时,经常会说对不起劳驾或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给人展示的是一种彬彬有礼的外部形象,即便我们的内心并不一定觉得歉意或感激。人格面具主要由积极的行为所组成,它掩盖了阴影的那些消极品质。
 人格面具是多种多样的,谁也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戴着相同的面具。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是对特定环境和一系列条件的恰当反应,而每个独特的人格面具必须和人的身份地位相一致。例如,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可能扮演秘书的角色,回到家里他要扮演丈夫、父亲或儿子的角色,走在马路上,他的行为举止要符合一个合法公民的要求,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格面具等同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中的角色。
 人格面具是环境需要与自我需要之间妥协的产物,因而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人格面具反映的是个人的独特兴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真正人格。正如荣格所说,人格面具是个体和社会关于一个人应以什么面目出现的折中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相对于这个人的基本个性化而言,它只不过是一个次要的现实,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在形成这种人格面具时,其他人常常享有比他更大的份额 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27.。
有时荣格也用集体精神(collective psyche)这个术语来说明人格面具的起源,但他的这种集体精神并没有把广义的人和特殊文化的集体区分开来。他把人格面具解释为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折中产物,这暗示着集体也应包含文化方面,从这个意义来说,形成人格面具的倾向是普遍的,但其内容却因文化和个体的不同而具有其独特性。例如,广义地讲,人类确实存在着一种母亲原型,但对于不同的文化和个体而言,一个称职母亲的独特人格面具却各不相同。
 人格面具也有一些明显消极的方面。例如,角色认同要求一个人更多地采取适合其角色要求的行为,而不是个性化所要求的行为。这样,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应当以某种角色生存的时候,不管这个角色是父母、律师、科学家、领导者还是其他什么角色,都会存在一个角色适应问题。根据荣格的学生雅可比(Jacobi)的看法,这种人格面具的特点是肤浅、无聊、生硬和平庸。例如,在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这本畅销书中,主人公威利洛曼所认同的人格面具是一副笑脸,红光满面,当他不再做销售员时,他感到很空虚。由于难以忍受这种感觉,他最终以自杀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个自我认同学习很好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进入大学后,成绩或名次下降,就会出现类似的心理问题;一个自称高支配低隶属的退休职工,会比其他职工有更高的焦虑状态。因此,不恰当的角色认同就会引起人格面具的消极效应。
 人格面具虽然人人都有,但人们似乎并不会很容易地意识到它。表面看来,一个人在决定自己应以何种方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之后,他往往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所描述的有关这个角色的话是一致的。但荣格认为,人格面具既包括被自我所认识到的方面,也包括自我所无法认识到的方面,这样,当人们考虑意识的本质时,这种在意识知觉方面的矛盾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换句话说,人格的某一特点能够被自我所知,但却不受自我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人都能对自我有所了解,而又常常无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大部分人格面具都远远超出了自我的控制范围,以至于许多试图通过心理治疗或其他方式寻求心理发展的人发现,人格面具是心理中最难改变的部分。这种困难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在家庭、社区和职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他具有某种利害关系。用荣格的话来说:成为一个人所产生的诱惑是很大的,因为人格面具通常会以现金的形式获得奖励。
 有时候,一个人的各种面具之间很不一致,因而常常会产生不舒服感。例如,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可能载着一副好孩子的人格面具,而在他的伙伴面前则可能表现出固执、傲慢的人格面具。这样,如果他的父母和伙伴都在场时,他的行为可能会表现得哪一种面具都不像,比如他可能会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大声哭喊或讲话,其行为似乎令人费解。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人格面具纯粹是欺骗性的、不符合人的愿望的,但实际上,人格面具是一个人适应世界所必需的,因而也是恰当的心理功能所必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发展完善的人格面具,这个人在社会上就可能无法很好地立足,就不可能实现那些依赖于他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才能达到的目标。
 最后,人格面具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而且可能会不顾自我的愿望而发挥其作用,这种作用是在与自我的愿望发生冲突的关键要点上发挥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脆弱,他的人格面具就会取而代之,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自我与人格面具的认同。例如,一个人在子女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这是很合时宜的,但是,如果这个人在同龄的成年人面前也试图扮演父母的角色,那就不合时宜了。这种认同是由于自我的虚弱造成的;相反,一个强大的、功能良好的自我则会合理地运用人格面具。例如,自我可以做出决定,在子女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在同龄的成人面前则戴上同事、朋友、上下级或其他适宜的人格面具。
(3)阿妮玛和阿尼姆斯
人的精神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荣格所谓的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它们是男性和女性心理生活内部所具有的异性特征。阿妮玛是男性潜意识心灵中的女性倾向,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潜意识心灵中的男性倾向。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都具有异性的某些倾向性特征。这是因为,从人的生理起源来考虑,人在本质上是两性都具有的高级动物。例如,男人分泌大量的雄性激素和少量的雌性激素,而女人则分泌大量的雌性激素和少量的雄性激素。而从人的心理倾向性来看,男人和女人都部分地表现出阴阳两性的特征,同性恋、易性癖等就是这种病态表现的极端案例。甚至从物种起源的视角来看,最初的物质基本上都是雌雄同体。现在的两种性别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化而出现的早期雌雄同体的一种分化而已。
荣格认为,一个女人主要具有女性的意识和男性的潜意识,而一个男人则主要具有男性的意识和女性的潜意识。这就是造成外表上男性具有阳刚之气,而女性具有阴柔之美,在内心深处却又各具异性特征的心理原因。从历史上看,男女之间通过数千年来的相互交往和接触,既获得了作为同性别的人所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也获得了异性所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这些种族经验的遗传,便构成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内容,从而保证了男女之间在日常活动中的相互理解和协调。当然,由于每个人心灵内部的异性倾向性数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从而使男女之间相互认同和理解的方式千差万别。换句话说,男性是通过他的种族遗传的阿妮玛而理解女性,而女性则通过她的种族遗传的阿尼姆斯而理解男性。从这个意义来说,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具有不可忽视的生存价值。
 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原型部分地存在于个体潜意识之中,部分地存在于集体潜意识之中。由于它们在男性和女性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我将在后面进行专门论述。
(4)自性
 随着荣格对各种原型的揭示和探索,他终于发现,在人类的精神中还有一个核心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自性。在荣格看来,自性代表着一种整体人格(total personality),它是荣格心理学中一个最核心的原型。自性作为精神的一种整合力量,它的特点是能够潜在地把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内容和特性都结合在一起,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意识的人格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自性就会让集体潜意识去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满足人的需要。当然,自性并不像自我、人格面具和阴影那样容易被人们体验到的,但有时候却能在梦中表现出来,正如荣格所说:我借助于一个梦懂得了,自性是一种有倾向性和意义的原则和原型,它有一种恢复健康的治疗功能CGJung,Memories, dreams,reflections (A.Jaffe, ed.).New York:Pantheon,1963,pp188-190.。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荣格是把自性当作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来看待的。正是由于自性具有这种补偿意识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人格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积极地活动着。
 那么,自性究竟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荣格的自性理论是他在对集体潜意识的长期探索和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如果说,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学说的核心思想的话,那么,自性理论就是这个核心的核心,也是人的一生奋力以求的目标,因此,荣格把自性看作是整合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表明自性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明确指出:从心理学上讲,自性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一个统一体。它代表着精神的整体。所以,它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但是,从经验上讲,自性是以特殊象征的形式自发出现的,而且它的整体性能从曼陀罗(mandala)及其无穷的变体中看出来的。从历史上来看,这些象征是作为上帝意象而得到证实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2分册,第268页。客观地说,尽管荣格把自性和某些神秘现象结合在一起,使之变成了一些晦涩得令人难以理解的东西,但他毕竟发现了意识和潜意识具有统一性这个重要的论点,这就弥补了弗洛伊德学说否认意识和潜意识具有统一性的理论不足。
 在荣格看来,自性犹如太阳系里的太阳,它是这个太阳系中一切能量的来源。它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加以协调,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崭新的事物。就像古代的炼金术士把劣质金属熔炼成贵重的金子一样,自性也可以把意识和潜意识融为一体。荣格指出:我选择自性这个术语来表示人的整体性,表示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内容的整体。《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1卷,第82页。显然,意识和潜意识的折中统一体现了荣格的整体性心理学思想。
 在荣格看来,潜意识是对意识的补偿,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作为意识核心的自我和作为人的精神整体之核心的自性就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就是说,只有在意识自我的参与下,自性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人格平衡发展的活跃因素,只有在意识水平上,自性和自我才能达到相互渗透,进而使自性得以实现。他说:因为自我的顿悟常常导致自性的顿悟,所以自性是一个包括自我经验在内的,并且超越自我的更为综合的东西。正如自我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种经验那样,自性是我的自我的一种经验。《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1卷,第542页。这样,荣格便通过自性和自我之间的这种联系而把意识和潜意识结合起来了。
当然,在荣格看来,在人的童年时期,作为意识核心的自我和自性只有比较微弱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中年以后(35~40岁),自我才会通过人生体验的加深而和自性建立牢固且持久的联系。荣格对人类潜能的关注使他特别注意人生的另一半(即中年以后)生活。再者,在荣格治疗的病人中,大多数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中年以上的人,这就使荣格深刻地感受到,当人们在达到了社会、婚姻和家庭生活这些最初的目标之后,必然会进一步寻求存在的意义。许多人由于找不到人生存在的意义,从而造成精神空虚、颓废,甚至陷入神经症之中而不可自拔。荣格说道:生活的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珍贵的。有谁曾尽情地享受了生活呢?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得到发挥即有一部分潜能从未以全部热情付诸实践。他们带着未满足的要求进入了老年,这些要求使他们频频回首。马斯洛著,林方译,《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面对人生的这些缺憾,荣格是怎样看待的呢?荣格认为,中年人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完成从外部适应向内部适应的转折,也就是说,中年人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此时他必须注意拓宽自己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使自己的心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性实现,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强壮的意识自我。因此,荣格认为,如果自我十分软弱,各种原型内容的重重包围就会使它应接不暇,使精神发生分裂,人就会得精神病或神经症了。但是,当自我比较强壮时,潜意识内容就会不断地和自我发生同化,自我就会变得更加强壮。这样,当个性化过程产生更大的精神整合时,自我就会产生更多的自性体验 M. A.Mattoon, 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p31-32.。
 这样一来,荣格对自性的研究又和个性化建立了联系,在这里我首先简要地论述一下什么是个性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它和自性的关系。对于个性化的发展及其实现方式,我将在后文专门论述。
 荣格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兴趣和一般的发展心理学不同,他更为关注的是人生的后一半,即中年以后的心理发展过程。在荣格看来,这个发展过程的顶点就是个性化。荣格明确指出:我使用个性化一词来表示一个人成为一个心理上不可分的整体的过程。《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275页。显然,个性化就是通过整合人格的意识和潜意识方面而使人格达到完整和一体化,也就是使自己和别人明确地区分开来。换句话说,我就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我,个性化使个体的精神发展成为一个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统一的人格。
 既然个性化是一个使人的精神获得健康发展,使人格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那么,它也必然和自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荣格说道:个性化意味着成为一个单一的、同质的存在。就个性包含着我们最深处的、最后的和无与伦比的独特性而言,它也含有成为一个人自己的自性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把个性化解释为达到个性或自性实现。《荣格全集》英文版,第7卷,第171页。他还说:个性化并非要把人与世界隔绝开来,而是使世界与人的自性结合在一起。《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26页。由此可见,荣格的个性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自性实现。只不过个性化过程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游戏是儿童所要达到的个性化,而更高层次的文学、艺术或宗教等精神寄托是成年人的个性化。自性实现则是人的一生所要竭力达到的最崇高目标,尽管这个目标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难实现的。荣格甚至认为,或许只有耶稣基督和佛祖释迦牟尼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普通人只能或多或少地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性实现,而且这还要依赖于个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结构、奋斗意志和一种荣格称之为才能的非理性因素,这个因素服从人自己的法则。显然,荣格的自性实现实际上表现了人对自己精神完善的一种追求。他有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并对人生充满了乐观的情调,这和弗洛伊德对人生的悲观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且因而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林德西(Lindzey)曾这样高度评价荣格:不管怎么说,荣格在他的多产著作中提出的和在人类现象的广泛领域中应用的人格理论,是当代思想的最显著成就之一。荣格思想的根源和胆魄在当前的科学史中无人可比,除了弗洛伊德之外,谁也没能更多地打开人类灵魂的概念之窗。 CSHall and G.Lindzey,Theories of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 Wiley ,1970,p149.
第二节集体潜意识分析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但是,追根溯源,集体潜意识这个观念却并不是荣格首创的。早在荣格之前的西方哲学、文学,甚至心理学的著作和有关宗教的文献中就已有人做过论述。就连明确否认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概念的弗洛伊德,似乎也曾含蓄地接受了这一概念。例如,弗洛伊德曾用古代的残余来表示每个人心理活动中所重新展示出来的古代神话,例如他所推崇的俄狄浦斯神话,就是这种古代残余在现代人心灵中的重现。
 在给集体潜意识下定义和描述原型的作用及内容方面,荣格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使原型和集体潜意识变得相互依存。我们在前面所概述的一些最重要的原型,就是集体潜意识的一些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将首先探讨荣格是怎样提出这一理论的,进而通过对本能和原型的进一步探索,通过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来论证这一概念的是非曲直。
1.理论的缘起
 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理论必须根据实践经验才能提出,也只有在实践经验基础上才能检验它的真假虚实。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当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促使荣格提出这一理论的实践经验却是他在1909年所做的一个梦。他是这样描述这个梦的:
 我在一所并不熟悉的房子里,这所房子有两层楼,这就是我的房子。我发现自己在楼上这一层,那里有一间大会客室,摆放着一些具有洛可可风格的、纤巧美观、古色古香的家具陈设,墙上挂着许多珍贵的古代油画。我感到纳闷,这是我的房子吗?继而又觉得,这房子不错,但这时我突然想到,我还不知道楼下那一层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走下楼梯来到底层。那里的一切看上去要古老得多,我觉得楼下这间屋子一定建于15或16世纪。家具是中世纪的,地面是红砖铺就的,四处都很黑暗。我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思考着仔细检查一下整座房子。我走到一扇沉重的大门前把门打开,在门后我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室的石头阶梯。我又走下楼去,发现自己在一间看上去非常古老的、拱状的漂亮房子里。我审视了一下四壁,发现墙壁是用普通的石块儿夹杂着一层层的砖砌成的,灰浆是用砖末制作的。我一看到这些马上就明白了,这些墙起源于古罗马时代,至此我的兴趣大增。我更加仔细地审视着地面,这是用石板铺成的,在一块石板里我发现了一个圆环。我一拉动它,石板便抬起来了,我又看见了一个楼梯,是用很窄的石块砌成的梯子,它通往下面更深的地方。我又走了下去,进入了一个在岩石上挖出的洞穴。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尘土,尘土里散布着一些骨头和破碎的陶器,就像是原始文化的遗迹。我发现了两个人的头盖骨,它们显然已经非常古老,并且已经有些破碎了。CGJung,Memories, dreams,reflections (A.Jaffe, ed.).New York:Pantheon,1963,pp158-159.
 这个梦是1909年荣格和弗洛伊德赴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期间做的。他俩每天相聚在一起长达7个星期之久,并且在一起相互分析对方的梦,荣格把这个梦告诉弗洛伊德后,弗洛伊德催促他去发现那两个头盖骨所显示的某种被压抑的愿望。当荣格获悉弗洛伊德设想的是这两个头盖骨表示死的愿望时,或许是为了维护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概念而不至于和弗洛伊德闹翻,荣格表面上同意了弗洛伊德的分析,说他的妻子和他的小姨子可能是这种死亡愿望的对象。当时荣格是这样做了,而且没有提及自己对这种解释的强烈抵抗,因为他当时还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也想听一听弗洛伊德的意见同上书,第159页。。但是,这个事件却迫使荣格承认他和弗洛伊德在某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荣格在当时虽然还没有形成对释梦的明确看法,但却记住了这个事件是在个人精神内部的一种先验的集体性的第一次印迹同上书,第161页。。在荣格看来,弗洛伊德是用他自己的学说来回避问题,他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荣格的内心世界。大约是在这次事件发生50年之后,荣格才细致地叙述了他的这些印象:
我清楚地认识到这幢房子代表一种精神的意象就是说,代表我当时的精神状态,以及所增添的那些潜意识的东西。会客室代表着意识,尽管它是古代风格的,但却有一种居室的气氛。
 楼下这一层代表着潜意识的第一种水平,我越往深处走,景象就越离奇古怪,里面也越黑暗。在洞穴里我发现了原始文化的遗迹,也就是发现了我自己内部的原始人的世界这是一个意识很难达到的或照亮的世界
 这个梦说明我已经进一步涉及我刚才所描述的意识阶段:长期无人居住的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底层地面,然后是古罗马地下室,最后是史前时代的洞穴,所有这一切都代表过去的时代和意识的过去阶段
 这样,我的梦便构成了一幅人类精神世界的结构图,它假定在该精神内部潜藏着一种完全非人性的东西我起初把它看作是早期功能模式的遗迹。后来随着经验的增加并依据某些更可靠的知识,我认识到它们就是原型。C.G.Jung,Memories, dreams,reflections(AJaffe, ed)New York:Pantheon,1963,pp160-161.
荣格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进一步支持了他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假设。他在伯格尔斯精神病医院的临床研究向他展示了许多病人的梦、幻想和幻觉。病人向他陈述的这些内容使他确信,在作为弗洛伊德梦研究对象的那些被压抑的活动之外,必然存在着一个潜意识的精神世界。荣格在许多不同的论文中曾多次叙述过一个病人做的一个特殊的梦。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医院里我遇见一位病人,他正透过窗户对着太阳眨眼睛,而且很奇怪地把头摆来摆去。他抓住我的胳膊,说要给我看一样东西。他说,我必须把眼睛半闭着,这样我就能看见太阳的阴茎了。如果我把头左右摆动,太阳的阴茎也会摆动,这就是风的源头。
我大约是在1906年进行这项观察的,在整个1910年,当我沉浸在深入研究中时,我得到了迪特里希(Dieterich)的一本书。迪特里希认为这是米斯雷克崇拜的一种礼拜形式,它由一系列指令、符咒和幻象组成。其中有一个幻象是这样描述的:这根所谓的管子,它就是风的源头。因为你会看到有个东西从太阳光环里悬垂下来,他看上去像一根管子。《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317318页。
据说迪特里希的这本书是在1903年出版的,显然这位病人不可能看过这本书,因为他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住进了医院,而且他也不可能从其他渠道听到过关于米斯雷克崇拜的情况。对此,荣格的看法是,书中所描述的意象和病人所看到的意象有一个共同的潜意识的来源。换句话说,这位病人关于太阳阴茎的幻觉,是对某种心理假设的暗示,但这种假设还有待更多证据的检验。在一段时间里,荣格曾认为,这些与过去有关的内容可以用种族遗传来解释。例如,他曾通过研究美国南部黑人的梦来调查这种假设。当他在这些黑人的梦中发现了古希腊神话的某些主题之后,他便断定,这些梦的意象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而并非仅属于某个种族。例如,一个黑人梦见一个人被绑在车轮上,遭受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折磨的意象。这个做梦的黑人只受过很少的一点教育,不可能从书本上对这种意象获得有意识的了解,因此,荣格解释说:
 如果他不曾有过关于这种观念的任何模式,那么,这就是一种原型意象,因为被绑在车轮上遭受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折磨是一个神话主题。车轮就是太阳轮,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则是向太阳神献祭,目的是为了赎罪,就好像以前用人和动物献祭是为了使土地肥沃一样。太阳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观念,或许是最古老的宗教观念。我们可以把它追溯到中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津巴布韦的雕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只有在青铜器时代才能发现真正的车轮;在旧石器时代车轮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由此可见,津巴布韦的太阳轮是一个最早的幻象,很可能是一个原型的太阳意象。《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8卷,第81页。
从这些论述可以发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确实是相当复杂和有深远的人类历史起源的。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这一理论的研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人类精神之谜。他对集体潜意识的探索最初是以原型的概念在1912年的《潜意识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中提出来的,这本书后来在《荣格全集》第5卷中被翻译成《转化的象征》,它的出版加速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荣格用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来表示一些神话、传说或有关神话的主题,其他意象则表示关于人类知觉和行为的普遍主题。1916年荣格在《分析心理学的两篇论文》中正式引进了集体潜意识要素这个术语,1919年之后,荣格便把集体潜意识作为他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支柱,从此开始了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不屈探索。
2.内容的分析
 为了把集体潜意识和主观的自我意识区别开来,荣格把集体潜意识的特点确定为客观的精神,因为它是非人的,而且就其有力量产生各种意象和概念而言,它也是不受意识支配的。虽然个体潜意识也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就是说,它也不受自我的支配,但它在内容上却要依赖于意识,这些内容是一直受到压抑的。相反,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非常明确的,因为它们是所有的人类共有的,而且比被压抑的每个人的经验的遗存要广泛得多。简言之,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和非人的、是不受意识支配的、是具有更广泛含义的,它们主要通过原型和本能而表现出来。
(1)原型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archetypes)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个术语本身也不是荣格首创的。在荣格之前就有一些哲学家使用过这一术语,而且其含义也和荣格的有所不同。例如,古代哲学中原型用来表示在世界万物产生之前的神灵中所存在的自然对象的观念和形式。一些通俗出版物的作者们有时把这个术语用来表示一些约定俗成的陈规旧俗,即某种固定不变的意向。而荣格则把原型描述为一种典型的(始终如一的和一再有规则呈现的)理解方式,《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08页。也就是说,是人的一种独特的知觉方式。荣格说道:一个人潜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结所组成,它们构成了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2分册,第4页。他还说:我们在潜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发现了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就是知觉与顿悟的原型。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他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顿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式。和本能一样,原型构成了集体潜意识。《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133页。因此,我们又可以认为,原型是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的可能性,是意象的一种先天倾向或最初的模式,通过它就可以了解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意象。
 显然,在荣格看来,人们所经验到的并不是原型本身,而是它的结果。所以,在具体使用中,荣格经常用形容词archetypal来说明这个概念的真实内涵。但是,有人认为,在关于原型与原始意象的关系问题上,荣格的具体表述常常是含混不清的。例如,荣格说过:原始意象,有时也称为原型它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都是共同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6卷,第433页。他还说:为了解释我们知觉的这种一致性和规律性,我们必须求助于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与决定着我们的顿悟模式的要素相关联,我把它称为原型或原始意象。《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136页。我认为,从这种表述本身来看,这两个概念似乎并没有区别,但是,综观荣格的全部思想,我们就会发现,荣格虽然有时候使用原型来表述原始意象或情绪,但他实际上对原型本身和受原型影响的原始意象、情绪及其他行为都做了基本的划分。例如,除了我们上面列举过的四种主要的原型之外,荣格曾识别和描述过大量的原型,如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力量原型、巫术原型、英雄原型、儿童原型、骗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智慧老人原型、大地母亲原型、巨人原型以及由许多自然物组成的原型,如树林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风原型、水原型、火原型、动物原型,还有一些人造的原型,如圆圈原型、武器原型等。正如荣格所说: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这种铭刻,并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48页。显然,虽然荣格有时候交替地使用原型和原始意象,但其基本的用法却是有明确区分的。换句话说,原始意象可以看作是原型的结果,但它本身却不是原型。
 一个具有荣格倾向的人类学家詹尼特琼斯(Jennette Jones)曾对原型进行了一次范畴归类,把荣格所列举的原型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增补。她把原型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几何图形组成的原型:如圆形、四面体、菱形和锥形;第二类包括一些模式和自然的形式:如螺旋形的、曲线形的、分岔形的和爆发形的模式和诸如太阳、月亮、星星、地球、山脉和水火土气这四大要素,以及一些植物和动物原型;第三类是荣格所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范例;第四类则是对炼金术过程的分类,如煅烧原型,就是人的精神个性化过程在炼金术活动中的一种投射。
 为了进一步区分原型和原始意象,我们有必要指出,原型并非等同于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往事的记忆表象,因此,不能被看作是在人的心目中已经定型的清晰图像。例如,母亲原型并非意味着一个人心目中所保留的他的母亲的照片或形象,也不是任何其他女人的照片或形象,而是一张需要经过后天经验来检验的照相底片。荣格曾明确指出:在内容方面,只有当原始意象成为被意识到的并且充满了意识经验时,才可以说它是确定了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79页。
 原型材料常常是难以确认的,因为它往往和个体的材料交织在一起。但是,在荣格看来,这些材料在神话故事里实际上是以非常纯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荣格曾证明说,在罗得西亚旧石器时代的岩石画中,有一种抽象的图像圆圈中有一个红十字。这种图像实际上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曾经出现过。今天我们不仅在基督教的教堂内,而且在西藏的寺院里也能够找到它,这就是所谓的太阳轮。而既然它产生于车轮尚未发明出来的年代,它也就不可能起源于外部世界的经验,而毋宁说是某种内在体验的象征。《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5卷,第96页。这样,荣格一方面证明,早在现代社会的群体把世界不同的民族联合起来之前,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几乎同样的主题和神话传说;另一方面,也否认了神话和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把它们看作是人心中固有的宗教冲动和神话倾向。在这一点上,荣格又确实具有拉马克主义的嫌疑。
(2)本能
 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念中,本能(instincts)是仅次于原型的集体潜意识内容。因此,在荣格看来,集体潜意识就是本能的来源。既然原型是人理解外部世界和内部心灵活动的一种典型的方式,那本能也就成为行动的典型方式了,用荣格的话说,是始终如一地和一再规则地发生的行动方式《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73页。。换句话说,只有那些来自遗传的、普遍一致的和反复发作的潜意识过程才能称为本能过程 同上书,第274页。。
 对本能所下的这个定义是荣格在1919年所写的《本能与潜意识》一文中做出的。这时,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已经于1913年在华生的竭力倡导下诞生了,它给予诸如本能之类的心理学术语致命的打击。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荣格认识到了这种来自美国学院心理学的反对。和弗洛伊德一样,荣格也认为,诸如饥饿和性欲之类的动机是和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相伴而生的。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被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所取代,关于本能的研究又恢复了其在心理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现代西方学院心理学常常以驱力或种属特有行为这样的术语来表述本能这个概念。
荣格使用的本能这个概念不仅在形式上和学院心理学有区别,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荣格把本能看作是集体潜意识的一种反映。他说:本能和原型共同构成了集体潜意识。我把它称为集体的,是因为与个体的潜意识不同,它不是由个人的、具有独特性的心理内容所构成,而是由普遍的、反复发生的心理内容所构成。本能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现象,也就是说,是一种普遍的、反复发生的现象,它与个人独特性没有任何关系,原型也和本能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也同样是一种集体现象。《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77页。
原型和本能就像光谱上的颜色一样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原型位于紫外线这一端,本能则位于红外线那一端。两者都是潜意识中同一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独特表现形式。荣格认为,不能说原型和本能哪个是主要的,或者说对某一情景的理解和对某一活动的推动方面哪一个更重要。荣格指出:在我看来,如果不考虑原型,本能问题就不可能从心理学角度获得处理。因为,在最深的深处,本能和原型是彼此决定的。同上书,第278页。从这个意义来说,原型和本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按照荣格的观点,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和反应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而无论它是否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80页。。显然,本能是人的行为模式,而原型则是人的意象的先天倾向或最初的模式。所以,尽管荣格本人不愿意将它们区分主次,但实际上,他有时也把本能描述为原型的一个亚种。
(3)原型的内容及其性质
 虽然荣格把原型看作是一种遗传的先天倾向,但倾向并不等同于遗传本身。所以,如果由此而认为某种特殊的意象、观念或主题是遗传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荣格明确指出:倘若假定这些可变的表现形式是遗传的,那是十分荒谬的。相反,原型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遗传的倾向,它能构成主题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虽然变化很大,但不会失去其基本的模式。《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8卷,第523页。从这个意义来说,原型是各种文化所特有的,或者说,每个人都继承着某种基本的原型意象。例如,全世界的儿童天生就有母亲原型,这种原型只是一种倾向性,还不是固定的形象。通过和现实生活中母亲的接触和联系,儿童的母亲原型才成为一种固定的形象。但由于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差异,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母亲原型的外现也表现出基本的个性差异。例如,不同的个体、文化或种族都有不同的好母亲或坏哥哥的意象,但不论折中意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其主题却是相同的。就是说,原型是人类所共有的,而意象则是某一特定历史、文化或个体的产物。这样,荣格又进一步把原型和意象做了明确的区分。
 原型内容的每一个范畴都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具有某一特定文化特征的意象。例如,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英雄原型,但具体到不同的个体,这个英雄可能是有很大差别的。根据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对做梦者所做的实验研究,发现做梦者梦中的英雄可能是一位中世纪的骑士、一位足球运动员、一位军事首领或一位反对战争的抗议者。其中并不存在任何固定的形象,但他们都是英雄。
 荣格还注意到,原型的内容及其意象常常采纳神话学的形式。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常常把古希腊的神话作为其原型,但它的意象却又以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做梦者的梦中,他们常常用飞机来取代宙斯鹰或大鹏鸟;用铁路撞车事故来取代与龙作战;把龙杀死的英雄则用歌剧中的男高音来代替;一个身体强壮的卖菜妇女代表的是大地母亲;一个粗心大意的司机则代表诱拐冥后普西芬尼的冥王普路托,等等。
 无论原型的内容有多么大的差别,但其性质却只有两个,那就是积极和消极的性质。从积极的方面讲,无论原型在哪里出现,它们都具有唤醒紧张情绪的倾向。通常它们是一种对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织,因此它们来自不同水平的潜意识。在现代西方的超个人心理学研究中,有人认为服用某种引起幻觉的药物,就可以使人进入某种超个人的精神层面,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还有些原型意象甚至会具有某种广阔无边的宇宙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运动的速度极快或者距离非常遥远,甚至会出现占星术的联想或身体比例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原型和意象都表明了人的积极进取的一面。
 事物的两极性在原型的性质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荣格指出:正如它们具有积极的、适宜的、光明的和向上奋进的一面一样,它们也有向下的一面,这一面是部分消极的、不适宜的和部分阴暗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413页。在这一点上,荣格用阴影原型来说明人的集体潜意识中的消极方面,对此我们已在前面做过论述,故不在此赘述。但是,有一点必须重申,原型及其意象虽然具有这种两极的性质,但这并不是说,某种原型或意象必定就是积极的或消极的。有时候某种意象至少在意识看来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因此,虽然有许多人认为某个关于原型的梦是积极的,但事实上它可能既反映了某些建设性的方面,也反映了人的毁灭性的方面。因此,对梦的解释需要慎之又慎,只有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释梦经验基础上,才能相对比较清晰准确地对梦的意象进行解读。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的释梦尚未达到真正科学解读的水平。
3.概念的支持和应用
 荣格是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获得集体潜意识和原型概念的,因此,他主要是在与其他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类比的基础上,根据所得出的结论而坚持这些观点的。荣格是一位精神病医生,他观察到人们通常都有一种意识不到的倾向,人们不仅意识不到通常的精神结构,而且也意识不到我们司空见惯的身体结构。例如,荣格指出,人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心理特点,但这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人们知道他应该有一个附属物吗?他天生就有的。成千上万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一个胸腺,但他们的确有。《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8卷,第84页。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及其器官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产物。我们的身体中有些已经发生退化的器官(如尾骨),就是人类有机体世世代代变化的结果。据此推理,人的精神结构也同样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原型就是人的精神器官。因此,关于原型的研究就可以推论人的精神或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除了人的身体发生了生物进化之外,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也同样发生了进化,人类的心理伴随着这些变化也相应地发生着渐进的变化。荣格指出:毫无疑问,心理力量的强大是和人类新大脑的大脑皮层的迅速扩展同时发展的。J.Hawkes,History of mankind :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63,p165.反之,当大脑较少发展时,心理所产生的某些意象的潜能就以遗迹的形式表现出来了。按照荣格的观点,如果说心理活动能够保留身体器官的遗迹,那为什么它不能保留思想模式的遗迹呢?从这个意义来说,荣格把人的心理发展同大脑的发展联系起来,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忽略了大脑、心理与现实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反对的。
为了证明其原型理论的正确,荣格使用植物学体系的比较法作为数据观察的方式。他说: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往往自以为是地认为并不存在这类原型。当然,它们的存在不同于植物学体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但是,难道有人会否认某些在形态和功能上非常类似的事物会出现和持续不断地重复发生吗?这在原则上和潜意识的典型形象是同一码事。它们是先天存在的形式或心理活动的生物学标准。《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309页。这种比较的说法,揭示了原型和原始意象的古老的、母体存在的性质。从这个意义来说,原型并不是毫无内容的思想和逻辑框架,而是人类所有的欢乐与悲哀、希望与憧憬、想象与情感乃至认识与存在的原始根基或母体。它伴随着人类的生物进化已经存在了千万年,而且还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继续存在下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转瞬即逝的东西,只不过是从这一原始的古老根基上生长出来的短暂的人生花朵。这些花朵虽然很美丽,但只有通过对其美丽根源的认识,才能把握这些事物美的性质,才能探索到人生永恒而又持久的价值。因此,荣格把原型比作水晶的轴系统,虽然它没有自己的材料存在,但却可以说它在母液中表现为水晶结构同上。。所以,原型是通过一种比较过程,把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成分安排到某些意象中去的。
 除了荣格自己对原型所做的经验推论和理论分析之外,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在各自的学术著作中也用不同的术语表述过类似的概念。例如,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曾使用集体表象(representations
collectives)来表示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内容。早在人类文明产生之前世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同样反映了潜在的原型,人类学家们对这些风俗习惯的考察和了解,引起了他们对荣格所谓原始的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研究。
 另一位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和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也进行过类似的科学研究,他们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潮,并且为荣格的原型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证据。这两位学者曾经假设,人的心灵已经预先形成了一些范型,这些范型可以使人在大不相同的社会中获得产生语言和其他类似的组织形式的潜能。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和个体的人一样,(在游戏、睡梦和谵妄状态下)人类社会是绝不会独立地有所创造的,它们所能做的就是从形形色色的观念中选择某些可以结合的东西。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44.当然,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从原型中区分出来的,必须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鉴别。同样,皮亚杰也强调人有一种积极的知觉结构,它能帮助人们对视觉的序列和错觉做出某些判断,这些积极结构实际上就是原型,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先天倾向。
 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也是一位结构主义者,在他看来,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足以证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特征。人类在这方面的例证表明,儿童在5~6岁时就能理解甚至创造出比他们实际上遇到的数量大得多的短语和句子。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正是因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先天存在的模式,一种原始意象的先天倾向。
 此外,在科学研究、人类的各种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所从事的其他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来说明,人类的创造性和许多超个人的经验都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发现,研究者在进行了大量的、长期艰苦的研究之后,仍然找不到研究的突破口。但有时一次偶然出现的灵感火花,就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牛顿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而顿悟到地心引力,笛卡尔通过梦中的灵感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等等。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科学家本人的知识经验及其艰苦的思维活动,但这种顿悟或灵感同样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东西来解释,它深深地隐藏在人的心灵之中,或许就隐藏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遗传基因的研究或许能够在人的大脑中发现促使人类创造性的特殊大脑定位。这样一来,就能够证实荣格的这一假设,创造力是人类天生的,但要依赖于人的经验和能力。
生活在这样一个理性至上的时代,人们强调的是意识的自我,而对潜意识的、非理性的自性则相对比较忽略。因此,我们对人的看法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某种片面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我们和我们的共同根源及发展的联系切断了,从而使我们把创造性看作是一个完全后天形成的、知识与勤奋的共同结晶。其实,如果荣格使用的术语不是集体潜意识而是创造潜意识,或许它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除了来自理论的这些推论性支持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实证研究中找到许多支持的证据,以证明确实存在着集体潜意识。首先,我们来看看生理学关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潘菲尔德(Penfield)就发现,对人类被试的大脑施加电刺激时,感觉区的心理活动模式不同于记忆区的心理活动模式,他因此得出结论认为,感觉区的心理活动模式是天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潘菲尔德认为:
 对视觉皮层的刺激会使人看到明亮的、淡色的物体,例如星星、正方形或条纹形的东西,或者相反,如黑暗的物体它们有形状、会活动,但却根本不同于被试在其生活环境中所见到的任何东西。他没有看到人,没有看到能记得住的东西,没有形成对一系列事件的全部印象。
随之而来的对感觉区域施加刺激的反应是一些所谓先天模式的东西。它们同样丝毫也没有触及个体过去的经验可能是什么。潘菲尔德,《记忆机制》,载《神经症与精神病学档案》,1952,67,第181页。
在20世纪70年代,罗西(Rossi)提出的假设认为,大脑不同区域在功能上的差异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的差异有关。他说:自我和情结概念与左半球使用字词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荣格的原型、集体潜意识以及象征概念则和右半球的功能是使用意象的、格式塔的以及视觉空间的特点有更密切的联系。E罗西,《作为对立面的思维与直觉》,载《分析心理学杂志》,1977,22(1),第42页。罗西的假设固然很有诱惑力,但他缺乏实证的依据,因而不如潘菲尔德的发现更有说服力。
 在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中心主任米歇尔盖扎尼格进行的关于大脑功能的研究中,他以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基因是人的行为冲动的基础。例如,他和他的同事通过对大脑两半球分离病人的研究发现,神经元的结构就像一些小的心灵,在独立地起作用。由于人的每一只眼睛都和其对侧的大脑两半球相联系,而且,如果大脑某一侧发生损伤,大脑两半球就不能像通常那样进行联络和沟通。这样,科学家们通过遮住一只眼睛、手里举着一个书写的标记,而同脑损伤患者的另一个健全的大脑半球进行谈话。这些研究以及随后所进行的有关的研究,使他们得出结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解释器,它是以基因为基础的。它不仅能够解释群体行为的含义,甚至还能说明某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威廉赖特著,郭本禹、杨韶刚等译,《基因的力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01页。
 另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也对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提供了支持。例如,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远古时代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他们却发明了类似的或相同的产品。在埃及、泰国和墨西哥,人们都可以发现形态相似的金字塔。再比如,青铜器时代的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车轮,并且被应用在由动物拉的车辆上。而在中美洲,玛雅人也发明了车轮,只不过他们没有把车轮用在动物拉的车辆上,而只是应用在玩具上。对此,人类学家霍克斯(KHawkes)曾明确指出:当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民族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玩具、设施和神话时,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通过贸易、迁居或传播影响而传递的。这些联系总是应该寻找的。但是,如果发现不了这些联系,那么,就还有另一种可能,即这种特质代表一个共同的心理模式的两种独立的表现形态。霍克斯,《人类史:文化与科学发展》,第1卷,第1部分,1963年版,第163页。
 这种共同的心理模式的一种形式是,它把某种刺激强加给人的知觉结构,使这种知觉结构比以原始的刺激为依据的知觉结构更具有确定性。相联系的一些实验似乎证实了这种假设。例如,罗西发现,当实验中的视觉目标是一些正方形,并要求被试在视觉刺激消除后描述他所看到的刺激物的轮廓。这时,被试往往把目标看作是比任何真正的正方形更完全的正方形,它们的四条边更完美无缺。换句话说,被试给目标强加上一种理想的正方形性质,它类似于荣格所谓原型的心理根源。或者说,早在人的心灵深处,就有某种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形式的东西。当然,这里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也昭然若揭。
 语言学家们曾描述过共同心理模式的第二种形式,即出生后14~18周的婴儿能够把具有相同辅音和没有相同辅音的音节区别开来。这种区别能力绝不是后天学会的,他们凭借的或许是一种非习得的根源,这个根源可以提供给人类共同具有的心理模式。通过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类似的心理功能的实例。
 共同心理模式的第三种形式是通过投射测验所引起的各种意象。把一滴墨水滴在一张实验用纸上,然后把这张纸对折,便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图形,让被试对这个图形进行充分的想象和描述,从而发现人的一些个性特征。 这种方法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研究发现,对罗夏墨迹图的许多反应都表现了原型的主题。例如,一位22岁的年轻女子把一幅图(这个图的细节经常被描述为一幅女人图像)描述为:两个鹰头狮身的怪物,它有两个翅膀、四只脚,一半是鹰,另一半是狮子。研究者认为,这个鹰头狮身怪物就是被试心灵中的神话人物,而对这幅图的解释就是以她心目中的这个原型为基础的。
 主题统觉测验(TAT)也提供了对投射测验进行原型说明的例证。就连该测验的发明者,著名人格学家默里(HAMurray)也说:传记事实并不能使我们相信,外部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婴儿情结的主要决定因素我认为我们最终将被迫接受荣格的(由原型)决定的幻想系列这一概念。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48.很多研究者也发现,主题统觉测验的许多反应都可以用原型来理解。例如,主题统觉测验中的父亲卡可以形成一个人的父亲原型及其派生物,可以把它描述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的替代者或其他类似于父亲这个角色的人。
 荣格本人曾列举了大量关于原型意象的实例,并且根据人类的经验对这些实例进行了放大和解释。例如,再生意象是荣格学说中最具有原型意义的例证,荣格指出:关于再生的观念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在医学的最初阶段,这是一种魔术的经验;这是中世纪的神秘哲学的核心观念。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在于,这是一种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儿童身上发生的婴儿期现象。儿童们相信,他们的父母并不是他们真正的父母,而只是寄养他们的养父母。正如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在他的自传中所说的那样,他也有这种观点。《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94页。
 心理治疗学家们也提出过这种具有再生意象的原型性质的证据。他们发现,紧张症患者比非紧张症患者具有更多的再生幻想。按照荣格的观点,紧张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被原型所征服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患者身上所发现的再生幻想就一定具有原型的性质。有些人可能在基督教的洗礼或非基督教徒的皈依中体验过这种再生,也有人在生活发生某些重大变故时体验到生命的毁灭和再生。然而,再生意象虽然在每个人身上可能都存在,但并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



第三章
心理动力学

00荣格关于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划分实际上奠定了荣格作为一个人格心理学家的历史地位,因为他的这种划分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人格结构的划分。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因而也需要获得不同的能量,以推动人格的健康发展。那么,这些作为心理动力的能量究竟来自哪里,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展示和发泄它们的能量呢?在这一章里,我将通过对荣格关于心理能量、情结、投射、象征、共时性和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来具体地阐明荣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第一节心理能量与自我调节
我们知道,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同意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看作人的心理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而且这种能量在性质上是以性为基础的。尽管荣格并不否认力比多具有一定的性的能量,但他认为:力比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应该被定义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量,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度。《荣格全集》英文版,第6卷,第458页。或许正是由于对力比多的这种解释上的差异引发了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无法弥合的争执。后来,在和弗洛伊德彻底决裂之后,荣格基本上不再使用力比多一词,而是用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来取代。他明确指出:能量可以成为现象世界中各种变化的基础,在这些变化中能量可以保持不变,而最终导致一种熵,即一种普遍的平衡状态。车文博著,《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73页。在荣格看来,全部心理活动模式都是由心理能量推动的。虽然现代脑神经科学家并没有在神经生理学上发现它存在的任何证据,但荣格仍坚持心理能量的概念,并且假定,通过心理能量的活动和自我的调节作用,人格能朝着健康目标发展。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荣格具体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1.心理能量
 早在荣格之前,就有人使用过心理能量一词,如德国文学家席勒(Schiller)、哲学家格罗(Von Crot)、心理学家李普斯(TLipps)等人。荣格比较赞成的是李普斯的观点,在对心理能量的解释中,他这样认为:心理能量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现象本身的一个概念,而是完全存在于特定的经验基础之上。换言之,能量在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潜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一种状态。心理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心灵的一种特定的动力现象。例如,本能、欲望、意志、感情、注意、工作力量等。同上书,第674页。
 虽然荣格用这个术语表达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能量,但这个术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物理学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荣格本人也不赞成用自然科学的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但在心身关系的描述方面,荣格仍坚持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在他看来,人的肉体所产生的能量在本原上依赖于心理能量得到再生,从而才有可能使心理能量和肉体能量都得到保存和转化。但是,每当这些能量被精神所吸收时,它们就转变为心理能量,而不再是物理或化学能量了。
 作为心理能量,它必然会以某种方式推动心理活动的发展,荣格用等量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ce)来表示心理能量的操作。这个原则和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原则有部分的一致性。荣格指出:为使一定数量的心理能量在产生某种条件时得到扩展或消费,那么,同等数量或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将在其他地方表现出来。《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34页。实际上,弗洛伊德学派和荣格学派的门徒们所使用的症状替代理论就是以等量原则为依据的。所谓症状替代,是说当医生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其产生的原因时,病人很可能会产生另一种症状。或者,即使暂时没有以另一种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也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或者可能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当外部的或内部的条件允许时,就有可能把它从潜意识中唤醒。其中有些能量是可以任意处置的,或者被意识自我所支配;有些能量则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只有在适宜的外部或内部刺激的作用下才能重新活跃起来。此外,还有一些心理能量和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当这些被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时,它们才能被意识自由支配。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心理能量就是一些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意志,例如,笛卡尔和叔本华等人所提出的那种意志。
(1)心理能量的证明
 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证明它的存在呢?作为心理活动的能量,它必然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活动有密切联系,而价值活动又是受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能量经常表现在因时因人而异的价值观上,这些价值观是意识的,而有些价值观则是潜意识的。但是,无论它是否是意识的,它都能有效地控制人的心理活动。那么,这些以价值观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能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进行客观化地测量呢?荣格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部分地存在的。既然心理能量表现为价值观,而人的价值观又经常表现在对时间和金钱的花费上。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也是可以进行选择和测量的。一个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他的金钱和时间,便能部分地表明了他的价值观。如果他的心理能量是受意识自由支配的,或者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就很容易地被激活,那么,通过对他所从事的这些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就可以间接地了解他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心理能量。
 但是,如果心理能量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他要做出行动的选择就必然会引起焦虑或产生压抑。例如,一个学生即将面临考试,但他又对看足球比赛非常狂热,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表现出多种行为方式,每一种行为方式都要依赖于现存的心理能量的方式。如果这种能量是受意识自由支配的,这个学生就会花费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功课以应付考试,而利用余暇看足球比赛或电视转播;如果这种能量很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激发,那么,面对日渐逼近的考试,这个学生就可能强迫自己不看足球比赛,而专心于复习考试;反之,如果这个学生考试经常不及格,或者说他有一种被压抑的考试失败的潜意识,或者他把足球看得比考试更重要,那么,他就会把时间花费在看足球比赛上,或者处于一种焦虑或压抑的心理状态之中。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冲突。这种几乎人人都有的经验就是对心理能量的主观性说明。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能量是可以量化的。例如,人的感情和情绪可以部分地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能量,因此,通过一个皮肤电装置,可以测量一个人的脉搏、呼吸和皮肤电阻等,经过对这些物理数值的分析,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心理能量的大小。
 人类学研究也为心理能量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人类学家们发现,在有些原始部落中,可以通过仪式活动而有意识地产生某种心理能量,例如,在即将收割庄稼或要出去打仗之前,这些原始部落的人们都要举行仪式,使部落成员把心理能量集中起来,全力应对即将来临的重大任务。对这些活动的热烈气氛的考察和分析,同样可以了解心理能量的大小。
 当然,这种测量和分析都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其他动物或机器。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心理能量的复杂性和难以测定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能够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能量是完全可以用数量化的数据来测量和说明的。
(2)能量的转化
 有些心理能量虽然隐藏在潜意识之中,但它们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有时会通过某种能量转换过程而被释放出来。荣格把这种从一种心理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价值强度的转化称为力比多的运河开通。这个观点和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是一致的,其过程类似于蒸汽机的能量转换过程,即蒸汽机中的热量被转换为气压,这种气压由于势差的作用而从高能点向低能点流动,这就被转换为动能,当动能向火车头施加压力时,火车头就开始运动了,从而牵动机车。
 在心理活动方面也存在这样一种能量转换过程。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从情结中释放出来,然后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情结运用能量进行压抑,因而在能量从情结中被释放出来之前,问题一直处于未解决的静止状态。例如,一个年轻人期望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能尽善尽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年轻人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情结。如果在一次考试中,他很顺利地做完了试卷,在他看来他能尽善尽美地回答所有的问题。一想到就要交上考试试卷,他就会激动地发狂。如果他没有答好试卷,那么,在他所期望的尽善尽美的试卷和实际的试卷之间就会发生冲突。他可能采取不交试卷或迟交试卷的行为。这样,即使他得分较低,他也可以把这种低分数归因于迟交试卷,而不是归因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因为他害怕自己确实是无能的。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要努力把这种至善论者的心理能量从被压抑的情结中释放出来,使他认识到他给自己提出的这种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善尽美的要求是不适当的。这时就会激起一种强烈的情感,从而改变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他才能从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善尽美的情结中解脱出来。那些被储存在情结中的心理能量就被释放出来,重新用于回答试卷或干其他事情。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心理能量的转换,由此也可以看出,荣格早在认识弗洛伊德之前就通过他的字词联想测验探讨了情结问题,并且通过对情结的探讨,开始关注促进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心理能量的转换。
(3)心理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
 荣格的心理能量概念的本质是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又叫均衡原则)。所谓熵原则是用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来说明物理能量流动的方向。按照这一原则,物理能量的流动是由于两极之间的势差造成的。例如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热能从较热的物体转移到较冷的物体,直到这两个物体的温度完全相等。荣格用这个物理学原理来说明心理能量的流动过程,他说:没有一种预先存在的两极对立就不可能有能量。必须一直存在着高与低、热与冷,等等,这样,平衡的过程,即能量,才能够产生。《荣格全集》英文版,第7卷,第115页。在这里,荣格所谓的平衡过程就是能量流动的对立面,即熵。荣格用这个术语来表示一种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存在任何势差,因此,也就不存在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中,能量的分配就是趋向于在各种心理结构之间保持某种平衡。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需要,他的心理活动系统就会失衡,为了使心理系统保持平衡,心理能量就会从较强的地方流向较弱的地方,这个人就会努力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心理系统保持平衡。由于人总是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要,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会出现,因此,心理系统永远不可能保持绝对平衡,而只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荣格把这种暂时的心理平衡称为精神的死亡状态。荣格曾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紧张症中看到过这种精神死亡状态。这时,患者的心理活动的两极保持一种绝对平衡状态,以至于根本没有心理能量的流动。患者静悄悄地坐着或躺着,一动也不动,就像身体或心理已经死了一样。因此,荣格认为健康而成熟的人格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存在于完美无缺的平衡状态之中。
把这个原则运用于儿童教育,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今中国社会,一些父母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或她)的需要,力求使他(或她)的心理能量保持平衡。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总是通过父母或某种外部力量的帮助而得到满足,儿童自己真正的需要得不到展示和满足。一旦儿童独自走上社会,他的心理需要只能靠他自己来满足,而由于过去儿童自己不善于独立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其心理能量的流动就会很不顺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外部帮助,这个被父母惯坏了的孩子就会患上心理疾病。所以,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处理人格发展中的各种冲突的能力。既然冲突或心理紧张总是不断地存在,儿童只有不断地使用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锻炼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人格健全的人。
 美国精神病专家奥尔伯特罗森伯格(Albert Rothenberg)曾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在他对54名有创造性的个体所做的细致研究中发现,他们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开始于对立面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驱使他们不断地把自己的心理能量转向这些活动,从而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伟大业绩。
(4)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
 心理能量的前行(progression)和退行(regression)是荣格用来说明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行的能量指向于满足人的社会环境需要,它和外部世界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前行和心理发展不同,心理发展要求心理能量要有分化,就是说,要能够决定什么时候一个人是为了适应环境,什么时候是为了适应自己的内心需要。而前行则把心理能量积聚起来,即把一切经验和能量都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身上,专门用于对付外部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但是,当一个人不能再满足社会环境的需要时,退行就成为一种必要的心理活动。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能量向后或向下运行,并且激活那些被意识排除在外的潜意识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心理内容。在荣格看来,这些被排除在外的潜意识内容要么是由于不能与意识相协调,要么是由于它们是非理性的或不道德的,因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这些潜意识内容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包含着新生命的胚芽以及未来生命力的可能性《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63页。,有时候这些潜意识内容和意识太不协调,因而完全不能被意识所接受,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结果这些心理活动的能量受到压抑,就有可能导致神经症。
 荣格曾举例说明这种心理退行的情境。一位妇女雄心勃勃地想要实现某一心理目标,例如获得一份职位很高的工作,但却遭到了拒绝。这位遭受挫折的妇女最初感到心情非常压抑,甚至一度不能在外界进行正常工作。经过心理治疗,她开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向后退行,即重新审视和估价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且努力探索新的实现途径,例如,重新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恢复过去的人际关系并努力开辟新的人际关系渠道,甚至培养了诸如书法或绘画之类的业余爱好。这时,她发现生活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情趣和活力,而且新的内部资源也得到了开发。这样,通过心理退行,这位妇女的个性化过程得到了新的发展。显然,前行使人把心理能量积聚起来,用于对付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事件。在前行受挫的情况下,采取心理退行的方法,使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内容得到激活,使人重新适应自己的内部心理世界,开发新的潜能,同样能够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人明智而适时地做出前行或退行的选择,对促进其人格的继续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5)心理能量的流动与情绪反应
 在荣格的著作中,关于情绪的论述很少。他只是在谈到诸如情结、投射以及原型之类的心理现象时,才偶尔提到情绪。但是,在心理治疗中,荣格发现,心理能量在流动时往往在人的情绪中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主观上往往被体验为情绪。因此,虽然荣格很少提到情绪这个术语,但情绪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却是非常重要的。荣格明确地把情绪描述为炼金术之火。火光的温度足以使一切事物得以生存,而且它的热量也因此把所有多余物燃为灰烬但另一方面,情绪又可以使钢和燧石相碰撞,产生火花四溅的一瞬间。因为情绪是意识的主要源泉。如果没有情绪,就不会有明暗交替和动静变化《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179页。。
显然,荣格把情绪看作意识的来源,并与意识自我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荣格在早期关于字词联想测验和情结的研究,就是试图通过对情绪活动的分析,找到患者患病的原因。例如,他曾检测了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人的脉搏变化、呼吸波动,以及由于情绪性出汗而使皮肤电发生改变的一些生理指标。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情绪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即情绪虽然是意识的主要来源,但情绪本身却来源于潜意识。因为它通常不在自我的控制之下,而且它总是试图以伪装的面目来扰乱自我的意象性活动。因此,荣格认为,情绪是通过它们的最初爆发来扰乱意识的理性秩序同上书,第497页。。
 此外,情绪还承担着疏导心理能量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情绪并非完全不受自我的控制。因为自我虽然不能直接指挥情绪,但却能指导它们所携带的心理能量。在自我比较弱小的时候,它疏导心理能量的能力较小,因此,对情绪的控制作用也较小。随着自我的日渐强大,它疏导心理能量和控制自我的能力都会相应地增强。这样,荣格便通过对情绪及其作用的描述,把意识和潜意识联结在人格发展的整体心理活动之中了。
 在心理类型的描述中,荣格把情感(feeling)视为四种基本功能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做出评价和判断。因此,情绪虽然和情感有联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情感和与情绪有关的其他功能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差异。在荣格看来,情感比较容易转变为感情(affect)或情绪,而价值观似乎比观念之类的东西更容易激发激情等的情绪。关于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动力作用,我们将在下一节进行细述。
2.自我调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的精神世界是自我调节的。就是说,人是有自主性的,但这种自主性是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潜意识起着更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自我调节是平衡机制的同义词。生理上的平衡是靠体内平衡机制来保持的,例如,当身体太热时就会出汗,出汗使汗水蒸发,身体才稍感凉快些。而心理上的平衡则靠自我调节来保持,例如,当心理失去平衡时,它就会通过潜意识的补偿作用(例如,通过做梦)使意识活动中的片面性得到纠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荣格的自我调节理论,我们不妨先把自我调节和体内平衡概念做一比较。生理学上的体内平衡概念是沃尔特B坎农(Walter BCannon)提出来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解释了许多生理上的自然现象,而且被心理学家们用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弗雷曼(GLFreeman)指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通过促进体内平衡的恢复来保持有机体的统一的一种努力。现代科学的控制论也把体内平衡概念引用进来,用以说明人的反馈机制,意思是说,体内平衡是把有关机器输出的数据提供给一个自动控制的装置,以便用来修改差错《兰登书屋英语词典》,1967年英文版。。这样,体内平衡的生物学机制就被运用到人所创造的机器中去了,机器的反馈装置就是这种自我调节机制的又一种称呼。根据荣格的观点,心理反馈就是通过诸如失误、做梦,以及情绪创伤之类的经验而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心理平衡的。
 自我调节虽然力图使人的心理保持平衡,但在荣格看来,它不仅不会使心理处于静止状态,反而会产生一种新的不平衡。这种观点类似于黑格尔提出的综合分析再综合的哲学思维公式。意思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格也是永远不会达到完全统一的。通过心理补偿,虽然使心理得到了暂时平衡,但新的不平衡又会出现,新的自我调节又会重新开始,从而导致人的心理不断地处于平衡失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辩证法。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所说:人格的完全统一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的。在荣格的方式提出之后,我认为,达到统一的捷径在于对统一永远也不会实现的追求。G.WAllport,Letters
from Jenn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65,p3.
(1)精神系统的相对封闭
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究竟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却是荣格和其他研究体内平衡的心理学家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分歧所在。大部分心理学家主张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例如,查尔德(CMChild)认为,有机体不是一个自立于世界的其他方面之外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在每一点上都开放的,并且与环境保持着不断的和必要联系的系统M. 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p112.。但荣格却坚持认为,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体潜意识提供梦和其他心理内容,以便修正和补充我们的意识生活的片面性。荣格所谓相对封闭的系统是指精神世界相对地封闭的一个自身之内的完整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自足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荣格否认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也要从外部世界,包括通过肉体获得必需的能量,但这些能量一旦转化为精神能量,就不再属于物质世界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了。荣格在许多文章中也都清楚地表明,他承认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折中交互作用,而且有时候他还非常强调这种相互作用,只不过这是就心理能量的来源而讲的。而这些来自外界的能量一旦进入精神系统,就被永久地保存在人的精神系统之内,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精神系统是相对封闭的这种论断,是荣格对心理能量的目的性的一种推论。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来源于外部刺激,其目的是为了使精神得到必要的营养,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营养一样。新的心理能量的进入,打破了精神系统内部原有的暂时平衡状态,使精神系统内的能量不断地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或者通过引入另外的心理能量,使精神系统重新获得平衡。因此,精神系统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在吸收外部能量方面,它是开放的,但这种开放又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的。例如,几年前我曾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文章,一位中学教师用非常悔恨的话语讲述了她的一句不经意的话给学生心理造成的巨大伤害。这位教师在课余时间给一位学习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是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的,想邀她出去一趟。在她回电话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正在给一位差生补课。放下电话后,她发现那位学生的脸色很不好看。尽管后来她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个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没有差生,只有差老师的话是一种欺骗。过了不久,这个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去了。这个事例看似简单,但它有力地证明,有时一个看似非常轻微的外部刺激也会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心理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因为这种来自外界的刺激会使原有的心理能量的总量增加,原来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再加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看似轻微的刺激有时会使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个学生转到其他学校,目的就是想通过接受新学校的外部刺激来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心理能量的目的性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因果性观点。在弗洛伊德那里,因果性的含义是,外部力量决定着一个人的反应,而荣格则认为,同样的原因不一定得出同样的结果,因为对心理能量的接受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由于个别差异的存在,他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否则,如果同样的外部刺激必然引起同样的心理反应,那么,人就和机器毫无差异了。
 由此可见,心理能量的目的性观点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是保持心理平衡所必不可少的。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性也会不断地受到冲击。每一次冲击都会使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使心理能量重新分配和调整,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荣格才竭力主张,一个人不要老是接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必要时要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精神反思,以此来保持精神的平衡。在当今社会,外部世界的变化是非常惊人的,物质的诱惑经常会冲击人们脆弱的心灵。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为别人能够得到的自己也一定要得到,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会严重失衡。如果他能通过自己合法的努力,来达到心理的暂时平衡尚且说得过去;但如果通过非法手段,甚至不惜通过犯罪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求得心理的暂时平衡,那就相当危险了。在这一点上,荣格让人们在必要时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保持心理平衡,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这也是荣格所谓精神系统相对封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补偿作用
 自我调节借以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就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提出过心理补偿这个概念,但其含义是指性本能的满足。另外阿德勒更重视心理补偿的作用,但他的心理补偿是指一个人在面临自卑和有不安全感时为自身提供的消除疑虑的过程。相反,荣格把心理补偿界定为朝向整体性的一种内驱力装置。心理补偿利用的是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即那些和意识内容相联系的意象、情感、态度及行为,其目的是尽可能地达到人格的完整。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这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关于它在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梦中的各种表达方式,我将在后文做进一步详述。
 首先,心理补偿概念不同于补足(complementation),后者来源于拉丁语complere,意思是增补或完成。用荣格的话来说,补足是指两个事物之间机械地相互补充的关系。例如,阈限下的知觉就是对进入意识的知觉的补足,而且补足的内容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来说,可能具有极少的意义或者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它是没有目的性的。
 而补偿则来源于拉丁语compensare,意思是指使相等。根据荣格的观点,补偿是通过潜意识活动,对不同的数据或观点进行平衡和比较,以便产生某种调整或修正,这种潜意识活动对于纠正意识心灵中的片面性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心理补偿是以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方式来修正意识活动的不足。
 尽管荣格对心理补偿和补足做了一些区分,但他并没有举出足够的例证来说明什么是补足,也没有结论性地证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他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依据是自己的主观性猜测,或者充其量是根据做梦者对在阈限下感受到的某人或某事的个人联想。他论述最多的是补偿的心理作用。例如,他经常提到,补偿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事物的对映异构(enantiodromia)原则,这个原则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转变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倾向,也就是现代哲学中所谓事物的对立统一原则的一种早期表达方式。荣格借用了这个概念,认为当一个人的态度表现为一种极端的形式时,例如一个始终比较刻板地遵循着正当的行为原则的人,当他做出某种完全相反的行动,如杀人时,就表明他心理上的这种对映异构原则开始发挥作用了。在荣格看来,这种现象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像在男性身上存在着阿妮玛原型,在女性身上存在着阿尼姆斯原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荣格的思想中所具有的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荣格本人除了用梦中的例证来说明这种补偿作用之外,并没有举出多少实际的例证。但荣格之后的其他心理学家却在心理学实验中发现了补偿作用的一些例证。例如,德国心理学家拜什(KWBash)曾利用罗夏墨迹测验检验过心理补偿是否存在。他选择了20名被试,其中5名是内倾性格,12名是外倾性格,3名是中间性格的人。他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正常的罗夏墨迹测验。几天之后,他把这些被试逐一叫到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他以每5秒钟一次的速度向被试连续呈现罗夏墨迹测验中的第9张插图达200次。我们知道,在正常的罗夏墨迹测验中,向被试每呈现一张插图之后,就要求被试说出他看到了什么,以及他认为他看到的图画像什么。拜什的测验和通常测验是一样的,只不过速度较快,次数更多,而且他还要求被试注意可能出现的图画的重复。结果,有些被试在测验中陷入到拜什所描述的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做出了类似于梦的特点的反应。这些被试常常把他们的反应和梦进行比较。在事后进行的数据分析中,拜什发现,在43个类似梦的反应中,有25个表现出与被试自己的性格类型(内倾或外倾)相反的反应,7个没有什么变化,还有几个模糊不定的。拜什把他所做的实验结果看作是对荣格关于潜意识是对意识的补偿这一观点的实验论证。K.W.Bash,The soul image:Anima and animus as projected in the
Rorschach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72,36(4),pp340-348.
 还有人用实验检验了荣格的这种假设,处于压力之下的人更有可能产生与这个人的优势态度类型相反的非优势态度类型,后者通常是处在潜意识之中的。被试是43个男女大学生、夜校学生和研究生。用梅-布类型指标测验、格雷-威尔赖特测验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他们进行测试后,区分出强烈的内倾型、外倾型和中间型,然后使他们处于人为的压力情境中,例如,告知他们很快就要进行电击,这是他们在实验中无法逃避的,以测验他们的态度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人为压力情况下,被试的态度类型虽然略有变化,但没有显著性意义。与此同时,有两名被试被安置在真实的压力情境下,例如,很快就要对他们实施外科手术。结果发现,这两名被试的态度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在经受真实压力的情境下,被试更有可能体验到对映异构现象。尽管这项研究并不是最终结论性的,但它从一个侧面表明,补偿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它是对意识活动的一种潜意识的自我调节。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处在真实压力下和人为压力下的心理补偿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第二节情结的动力学意义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早在荣格与弗洛伊德结识之前,他就独立地发现了情结,并据此提出了情结理论。随着其理论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地把情结视为其理论观点的一个核心,以至于他曾一度把他的理论体系称为情结心理学。尽管这一命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情结这一术语却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每当心理学界的人们提到情结一词,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荣格联系起来。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结,也是来源于荣格的发现。但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情结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西尔多齐亨(Theodore Ziehen)提出来的,齐亨用字词联想测验来测量精神病患者的反应时间,并对那些反应时间较长的词汇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情结。此外,英国早期心理学家高尔顿最早运用字词联想实验来研究人的个别差异问题,后来冯特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人的意识,虽然他们都没有提出情结这个概念,但这种研究方法对荣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虽然情结这个概念并不是荣格首创的,但他却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推敲,并且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进行分析,正是基于他的研究,情结这个概念才得以在心理学中被广泛运用。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把梦看作通往潜意识的捷径,而荣格却把情结这位梦和症状的设计师看作通往潜意识的捷径。在荣格看来,梦和神经症状都是由情结一手制造的,位于情结之后或之下的就是广阔无垠的潜意识的海洋。因此,通过对情结的分析就能发现潜意识的心理奥秘。实际上,情结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精神世界的整体。由于情结是通过梦和症状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分析梦和症状背后的情结,便成为荣格探讨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有效而便捷的方法。
1.情结的定义、内容和性质
 情结是什么?这是研究情结心理学所必然面临的一个基本定义问题。荣格认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单位。它属于阴影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而且与意识的习惯态度不相容《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01页。。它是自主的,具有自己的内驱力。从这个定义来看,情结的情绪色彩是其内部所固有的,因此荣格从一开始就使用有情感特色(feeling-toned)这个术语来说明情结的这种性质。虽然这个修饰语在现代心理学中已不再使用,但其含义却依然存在。正如荣格所说:每一种感情都倾向于成为一个自主的情结,倾向于摆脱意识的等级森严的统治,以及如果可能的话,就把自我甩在身后。《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628页。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证明这种情绪色彩的存在。例如,一个具有某种性情结的人,当他看见或听见具有性暗示的材料时,或者在书上读到与性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容易引起性联想的字眼或行动时,他就会感到情绪低落,甚至惶恐不安。显然,他的知觉活动发生了扭曲,这种扭曲应归咎于情绪,或许是由情结引起的焦虑感。所以,有人曾把情结比喻为一副质量低劣的眼镜,透过它,一个人会以夸大或歪曲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环境和他人。有时这种情绪非常强烈,以致于他所看到的世界在他的心目中已经面目全非了,这表明他的神经症情结已经相当严重了。
当情结中所固有的情绪占据主导的优势时,它就会以幻觉、幻想或妄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患者的梦境和症状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情结。例如,患有救世主情结的病人会妄想自己就是耶稣基督。同时,情结的情绪性又会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它为情结在外部行为中得到表现提供必要的心理能量。由于心理能量主要集中在这种歪曲的情结活动中,因此,具有某种情结的人的外部行动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情绪性。
 除情绪性外,自主性是情结的第二个特点。所谓自主性,是情结不受意识自我的控制,没有意识的自觉目的性。因此,情结是一种与意识自我没有关系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它在清醒的外部行为中是以潜意识心灵的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强迫性思维和障碍性记忆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而口误或其他失误就是诸如此类的行为方式。荣格把情结的这些表现方式看作是阴影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这些表现是很可憎的。他说:
 情结的活动方式就像笛卡尔的小鬼一样,而且似乎喜欢做一些小鬼般的恶作剧。它们使错误的语词滑到人们的嘴边;它们使人忘记他想要介绍的那个人的名字;正当音乐会上钢琴奏出最美妙动听的乐曲时,它们却使人的喉头发痒;它们让蹑手蹑脚地走进教室的迟到者绊了一下,使椅子发出一声巨响;它们命令我们向葬礼的哀悼者表示祝贺而不是表示慰问这些小鬼般的情结是不可教的。《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202页。
 所谓情结的自主性,并非意味着每一个情结都是各自独立的并且与其他情结是平等的。实际上,情结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不是我们有某种情结,而是情结占有了我们。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身上的情结被激活之后,这个人就会有一种失去控制、完全身不由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当然想把情结摆脱掉,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只要情结受到刺激就会重新出现,其强度可能和原来一样,也可能比原来更强大。
 由于情结具有这些可憎的性质,因此,意识的习惯态度通常并不欢迎它。即使是在梦中,情结也往往表现出某种不可接受性,例如,它可能以做梦者很不喜欢的人的形象出现。从这个意义来说,情结有时候类似于荣格的人格类型学说中所谓的劣势功能,即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功能。例如,一个情感型的个体可能会有一种愚笨情结,因为思维是这个人的劣势功能,所以,他的思维方式是不分化的和迟缓的。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不分化的思维就是愚笨,分化的思维就一定聪明。关于荣格对此所做的论述,请参见后文关于人格类型那一章的论述。
 那么,情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荣格认为,情结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们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根源上有很大差异。最初荣格曾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情结产生于童年时代的一次创伤性事故,也可能来源于童年时代经常重复的某种经验。例如,儿童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就会产生批评性情结,受这种情结影响,当儿童成年后,有时也会把中性的甚至赞美的话当作批评来听。
 情结的另一个基础是荣格所谓的道德冲突,这种冲突相当强烈,根本不可能与人本性中相冲突的部分进行协调。例如,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性欲望,但他也知道进行手淫和发生婚前性关系都是不好的,由此就会导致他的内心发生强烈的道德冲突,进而导致他要么压抑自己的性欲望,要么把这种欲望扭曲成敌意或焦虑。
 但是后来,随着荣格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弗洛伊德式的解释。在他看来,在情结背后一定还有某种更深刻的起源,这种起源不是来自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而是来源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来源于原型。因此,荣格认为,每一种情结不仅有个人经验作为其存在的基础,而且都有一个原型的核心。来源于一个人经验的情结携带着一定数量的心理能量,但是,如果这种情结和原型联系起来,它就能携带更多的心理能量。因为情结深深地植根于集体潜意识之中,以至于它和精神世界的原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情结是原型核心的一个实例可在儿童原型中发现,荣格曾对此进行过讨论。这种原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人的心灵中产生一个神圣的或奇异的的儿童的意象,使人感到在自己的人格内部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圣诞儿童。这个儿童的奇迹般的诞生表明,这个内部儿童的创造性和自发性与实际的儿童所具有的特点是一样的。但它是人的实际生活中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一个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把它称为成就情结,它能够激发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并享受到伴随着这些工作而带来的满意感。例如,当一个人长期沉醉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他就不会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研究,而是力图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追求、去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通过这种几乎忘我的劳动才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并不在意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仍旧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就好像他们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支配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情结,它是对于创作的一种残酷的激情,在这种激情的驱使下,他命中注定要牺牲幸福和所有普通人生活中的乐趣《荣格全集》英文版,第15卷,第101102页。。
 积极的情结通过积极的情绪而被体验到,而且会促使一个人去创造性地追求某种观点、目标,伴随着这种追求,能使人产生极大的热情和欢乐。反之,如果积极的情结不能使人产生热情和欢乐,它就会转变为一种消极的情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碰到一些情绪大起大落的例子,或许就是这种情结转变的一种反映。
 除了具有这种积极的方面之外,原型还具有消极的方面。例如,脆弱性情结就是原型的这种消极的方面。脆弱性的一个原型意象是《圣经》故事中海洛德国王命令杀死所有男婴的屠杀令,在这种危险情况下,神圣家族被迫逃亡埃及。将这种情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就会发现,一个具有脆弱性情结的艺术家只能创作出平庸低劣的作品,一个具有脆弱性情结的人会满足于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显然,情结是存在的。它的根源就在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之中。就连否认原型存在的弗洛伊德也提出过以原型为基础的俄狄浦斯情结和伊莱克特拉情结。尽管弗洛伊德力图在儿童与其父母的现实生活经验中寻找情结的根源,但它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却不言而喻地暗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千万年来长期形成的一种必然的原型关系。
 情结是潜意识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这一点也可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荣格发现,情结的存在及其力量是受到潜意识保护的。有时人们虽然可能从认知的角度意识到情结的存在,但却无法有意识地对它进行控制。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批评情结,但他表现在外面的这种情结及其对它的控制却远比他内心深处的要少得多。就是说,虽然他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受到批评,他也竭力想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但实际上他仍然难以控制自己,即使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点批评,在他看来也是一件相当重大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来说,情结又是消极的。情结的过分膨胀可能会压倒自我,使人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之中。当自我被整个情结所占据时,就会着魔。但是,即便如此,人们却仍然不愿意放弃它,这样一来,情结的力量就越来越强大。或许正是由于情结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人们对它太熟悉了,因此,如果一旦没有了情结,人们可能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对此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我很高兴我不喜欢吃菠菜,因为如果我喜欢菠菜的话,我就会吃它,而我实际上却很讨厌它。这虽然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情结,但它的存在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情结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认它的存在。当然,尽管它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通过对自己的和人类的潜意识的发掘,努力把消极的情结转化为积极的情结,尽管这种转化可能是相当困难的,而荣格本人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有效的转化方法。这就需要后世学者们的努力了。
 尽管从本质上说,情结是潜意识的,但在荣格看来,意识的自我也是一个情结。这样一来,情结的概念便随之扩大。也就是说,它应该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在内,包括任何一组在功能上有相互联系的心理内容,不管它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自我作为一种情结,可以看作是由一丛有意识的心理内容组成的。它也有自己的原型核心,这就是英雄的意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竭力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英雄的一面。当然,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这种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自我情结和其他情结既有很大的差别,也经常发生冲突。不是意识的自我情结占主导,就是潜意识的其他情结占主导。如果自我能和一个情结建立某种适当的关系,尽力发挥其积极性的方面,那么,人格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如果他由此而对别人的知觉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就会使他的人际关系模式发生积极的变化。
2.情结的实验证明和应用
 荣格不是一个纯理论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家,他所提出的概念都是从实践或经验中发展而来的,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而提出的理论假设。尤其是情结这个概念,它不仅来源于临床实践中的发现,也源自荣格和同事们进行的多年的字词联想测验。我们知道,这个实验研究是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的指导下进行的。正是这项实验使他不依赖弗洛伊德而独立地发现了情结,只是在弗洛伊德的启发下,他把情结和潜意识联系起来,并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在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中,首先准备一张由100个单词组成的词表。要求被试在主试读出一个刺激词之后,迅速地说出在他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词。主试把被试的每一次反应以及从刺激词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都记录下来。这种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一般时间间隔为250毫秒左右。但荣格发现被试有时会有延迟反应,对这样的词,荣格要求在第一次呈现之后,立即再进行第二次呈现,并要求被试重复他的反应。荣格认为,当认知活动受到阻碍时,情结中的情绪就会表现出来,因此,延迟反应是由抑制反应的某种潜意识情绪引起的,于是,他把那些反应时间较长的词、反复不止多次重复的词、反应词再现时出现错误的词等,称为情结指示词(comlex-indicators)。荣格认为,只要进一步分析这些情结指示词,就能发现潜藏在其背后的情结。他说:正如联想测验所证明的,情结往往和意志的目的相抵触,而且也干扰意识行为。它们在联想过程中常常产生记忆干扰和障碍;它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出现;它们能暂时地扰乱意识,或者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语言和活动。概括地说,情结像独立的存在物一样活动,这在变态心理中是特别明显的情结的增强往往导致病态,这种病态是具有自己的顽强生命力的广泛而多重的分裂。《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121页。
当荣格和他的同事们最初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字词联想测验时,他试图在被试反应的内容中寻找患病的原因,以便做出诊断,但这个方法并没有成功。后来他们又开始研究被试的反应时间以及对刺激词的不正确再造,并对反应中的各种障碍都加以归类。
大约到1906年,他才开始运用心电装置来测量当情结指示词出现时呼吸和皮肤电阻的变化。他们的研究证明,字词联想的反应时和心理及皮肤电反应的测量是相关的,因而和测量时情绪的强度及持久性也是相关的。这样一来,情结指示词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包括测量呼吸和皮肤电阻的变化。
 荣格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情结指示词一般不止一个,它们往往是一些具有同样性质的刺激词。例如,一个年轻男子在对妇女家庭打仗等单词进行联想时,他的反应表现出这是一些情结指示词。主试者就可以据此假设,他的情结和他的婚姻或家庭冲突有关。以此作为突破口,就可以在分析中证明这种假设。荣格及其同事用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字词联想测验的效度,也证实了情结及其内容的存在。后来,他在研究中发现,其他一些临床研究的材料,以及梦、神话、炼金术、原始民族的仪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和字词联想测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荣格逐渐放弃了这种测验方法,而转向更加复杂和深入的集体潜意识的研究。但是,他并没有否认这种方法的效用,而是建议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年轻的心理学家和医生,因为他们对潜意识现象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字词联想测验可以作为引导他们进入潜意识研究领域的敲门砖。
 从临床上讲,字词联想测验主要用于发现个体的情结,而在实验中,运用各种字词联想测验则主要是为了发现一群人所共同具有的情绪反应。例如,有人曾对结核病患者实施过这种实验,结果发现,患者情绪反应最强烈的词不是那些直接涉及疾病的词,而是与这种疾病所导致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后果有直接关系的词。由此可见,使用这种测验方法也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理情结。
 有人用这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做过研究。被试包括12名男性和2名女性,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进行测量,高分者和低分者各半,然后用词表对他们进行测验。测验的单词有30个,分属三种敌意水平,即高敌意的、中等的和无敌意的,每种水平各10个词。先对被试进行初试,要求被试在刺激词呈现之后,以进入其脑海中的第一个词做出反应。初试之后,把被试带到两种情境中。在第一种情境中,要求其中的一半被试用和初试中同样的词做出反应。在第二种情境中,要求另一半被试用和第一次不同的词做出反应。但是,结果并不支持从精神分析中获得的假设,即患抑郁症的被试会比不患抑郁症的被试对敌意水平较高的词表现出更多的障碍或情结指示词。这些研究对精神分析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还有人将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中的25个词的反应和对每一个被试选择出来的25个词的反应做了对比。被试是51名女大学生和8名男大学生。要求每个被试根据指导语提供25个他自己选择出来的名词,指导语的目的是鼓励被试写出与他的态度和经验有关的单词,但并不特别强调经验。然后把被试随机地分成5组,变化自我选择的词和荣格的词的呈现次序。结果发现有两种经常出现的情结指示词,一种是反应时很长的词,另一种是刺激词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是对第一次反应的不完全再现。而且,在被试自行选择的词和荣格的词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项研究表明,荣格所使用的词表和被试自我选择出来的词表都具有同样有效的功用。
另外,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的研究发现,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利亚(Luria)也曾运用过字词联想测验,只是他运用的是一个与荣格不同的词表,用来测量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被试在对刺激词做出反应时,就用手捏一下橡皮球。结果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被试能够说出首先进入脑海中的词,同时也能够迅速平静地捏一下橡皮球鲁利亚发现,那些内心有冲突的被试往往在捏橡皮球时节奏不规则H.Gardber, The lives of Alexander Luria. Psychology
Today.June,1980,p90。鲁利亚的研究是否和荣格的研究有联系,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所运用的词表、用于测量反应时的仪器有所不同。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字词联想测验的广泛影响和实用价值。
总之,通过字词联想测验,荣格提出了情结理论,并且进而通过对情结的分析,发现了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动力学作用。荣格之后的许多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表明,字词联想测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非常有用的。很多人从荣格那里获得了启示,并由此而探索出许多新的研究手段和工具。例如,现代心理学经常使用的投射技术及其实验方法,就是以字词联想测验为其理论和实验先驱的。而荣格竭力想论证的心理皮肤电反应和有情绪色彩的单词之间的关系,为测谎仪的发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启示。
 当然,我们在前面所讲述的这些例证,主要是证明情结的存在。实际上,证明情结的存在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如何解开情结。心理学如果仅仅证明人的心理问题,而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效用就会提出疑问。当然,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可能指望心理学家能够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因为很多心理问题是和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生理学问题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仍然有人提出了自我与情结相联系的一些方法。例如,马杜罗和威尔赖特曾提出意识的自我与情结联系的四种方式:(1)自我对情结完全没有意识到;(2)自我对情结的认同和占有;(3)通过投射作用;(4)通过对抗。这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导致同化。
 具体地说,如果情结没有被完全意识到,它就可能在自我完全没有意识到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或者在他认为并非和意识价值相冲突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样,自我就没有机会做出关于情结的选择了。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与情结相认同,或者受情结的支配,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与意识的价值观更不相容,自我就更没有机会做出选择了。
 如果通过投射把情结投射到他人或他物之上,那么,情结的所有者虽然能发现问题,但却把它看作是存在于自身之外,存在于某种外部情境或另一个人身上。这样,自我仍然无法做出选择。
 而如果通过对抗的方法来对付情结,则自我可以做出选择。具有某种情结的人如果怀疑某种问题是他内部的,那么,对抗就开始了。当他企图从内部解决问题的努力失败,当被投射者声称或表现出的品质和投射相冲突,或者当他以前具有其他情结的经验表明现在的问题也可能归咎于某种情结时,这个人就会考虑他可能有某种情结。于是,他可以用对抗的方法来解决情结问题。这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消除情结,这意味着他发现自己对某种问题情境或他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第二步是把情结进行同化或整合,这时他就会体验到内心的冲突并清楚地发现它在外部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用对抗的方法来对付情结看似简单,实际上是相当困难和痛苦的。它包括降低自我所感受到的力量,还要放弃一些宝贵的幻觉。而且这根本就不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智理解的过程,而是使情结过度成长的过程。成长就意味着变化,无论一个人怎样致力于变化,都必然会带来损失和痛苦。第三节心理投射
1.投射的性质和作用
 在谈到自我与情结联系的四种方式时,我们曾提到把情结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时可以使情结表现得更为明显。荣格在研究情结时,就注意到投射(projection)的作用,但是,他当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直到和弗洛伊德相识之后,他才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把心理投射定义为,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并且赞同弗洛伊德的主张,认为投射是一种抵抗焦虑的防御机制。或许我们用冯弗兰茨(Von Franz)的话来表达荣格关于投射的概念更为恰当。他说,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去M-LVon Franz,CGJung:His myth in our timeTor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p77。例如,一个很少直接表达自己愿望的年轻妇女经常通过自己迷人的外表吸引男同事的注意,然后再乘机暗示自己的愿望来达到目的。这时如果有另外一位竞争对手也采取这种方式,而且表现得更明显、更成功时,那么,这个妇女就会产生心理投射,认为她的竞争对手的做法是不正当手段。由此可见,投射是将自己的情绪和人格中不能接受的,或受到质疑的部分转移到他人身上,从而感到一种暂时的放松和安宁。
 正如情结是一些自发的内容一样,投射是自发的活动。就是说,投射不是人们蓄意制造的,而是在每个人身上潜意识地发生的。正如荣格所说:人们说人制造投射,这是胡说八道。人并不制造投射,人发现投射。它们早已存在于那里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了。W.McGuire and R.F.C.Hull,C.G.Jung speaking.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p323.所以,投射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推动力量,它能在人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使人做出某种行为。
 由投射发出的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投射使一个人在他人身上看到一些吸引人的品质,而实际上在他自己身上也有这些品质。这种投射的结果就驱使他对这个人表示钦佩,并且希望和他相识或交朋友。换句话说,人格中被感觉为好的和有价值的东西被投射到他人身上,以保护它们免受破坏性人格的损害。但这种投射如果发展到极端,就可能使人产生占有对方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一见钟情、坠入爱河的现象,就是这种投射的一种极端形式。另外,积极的投射也可能会导致嫉妒,成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不良心态。例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某人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就会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通过裙带关系、阴谋诡计获得的,或者认为他有野心等。再比如,别人买了一件新东西,就会有人寻找种种借口证明该产品要么质量不好,要么他多花了很多冤枉钱。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投射仍然属于积极的投射,是把自己身上的一些积极品质潜意识地投射到他人身上。
 消极的投射则是把自己身上一些消极的情绪排斥到外部世界中去。在荣格心理学中,投射的对象主要是他人,尽管也可以适用于动物、环境或其他物体。这些被排斥的消极内容都是投射者所讨厌或害怕的东西。例如,一个爱发脾气的妇女,虽然她知道自己脾气比较大,但常常把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使她情不自禁地发脾气。再比如,一个人在别人愤怒发火时看到了使他害怕的原因,他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大概是因为他害怕自己的愤怒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投射。在荣格看来,阴影是最容易被投射的,因为阴影是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东西的储藏库。所以,人们投射的消极内容常常和阴影有关。
 就投射的性质而言,它是潜意识的,人们的意识知觉很难觉察到。但是,荣格认为,每一种投射无论隐藏得有多深,都有一个暴露在外的钩(hook),也就是一种趋向于被投射的品质或暗示这一品质的行为的倾向。例如,当一个人说别人有某种权力欲时,人们常常会在说话者身上看到这种权力欲,但投射者却往往矢口否认。这就是说,我们要想认识到他人的投射是比较容易的,而认识到自己的投射就不那么容易了,有时甚至非常困难和痛苦。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可能就是对投射的这种性质的一种说明。
 当投射发生时,我们常常在投射者身上发现强烈的情绪、言语或行为反应。这些强烈的情绪表明投射和情结之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系。投射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它可以在一个人的情绪、梦或其他行为表现中反映出来。因此,荣格认为只有当某些情绪被投射到他人身上时,这些情结才能被分辨出来。通过对投射的分析,就能发现情结的心理奥秘。
 不论是积极的投射还是消极的投射,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例如,一个年轻人对一位学术界老前辈非常敬重,因此,把许多优良的品质都投射到他的身上,认为他和蔼可亲,待人真诚、学问精深。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他发现这位老前辈身上也有很多不良的品质。这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祛除投射的愿望。但是,要想把原来的投射完全祛除掉是相当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因为祛除投射就意味着想避开原来投射的对象,而过去自己为此所付出的许多努力便付之东流了。然而,为了整合自己的人格,并且加速自己的个性化过程,祛除投射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或许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交往和决裂就是这种投射和祛除投射的最好例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