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脾胃肝胆疾病大咖的传世经验集萃。
这是全国名老中医隗继武先生离世后,弟子对他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
本书将为你展现传统中医专家的求学从医之路,以及如何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医学名著与现代医学临床相结合。
经典案例记录和解析,为你呈现医生与疾病斗争这没有硝烟的战斗。
本书为你记录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病案,例如内服中药抗感染治愈大面积烧伤等。
|
內容簡介: |
《隗继武经验集》是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隗继武的临床经验集。隗老数十年工作在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全书共分5个部分:
大医精诚讲述了隗老的从医经历及专业上取得的成就。
专病专治总结了隗老在治疗脾胃疾病及其他脏腑疾病中的病因病机分析思路和辨证论治经验。
方药心得总结了隗老对单味药、对药及经典方剂的应用。
医案医话以现代病理、药理和临床验案为基础,对隗老的诊疗经验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临床验案、症候分析、治疗原则、选方用药、随诊或复诊的情况等。
薪火相传部分是隗老弟子在跟师过程中对隗老的临证经验和临床验案进行整理和继承心得。本书对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脾胃系疾病具有指导作用。
|
關於作者: |
迟莉丽,女,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于1998年、2004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分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国际胃肠电协会(IEGGS)会员。
|
目錄:
|
目 录
第一部分 大医精诚
成才之路 2
学术思想 8
第二部分 专病专治
脾胃疾病
胃痛 28
痞满 35
呕吐 41
呃逆 49
泄泻 55
痢疾 62
便秘 68
其他脏腑疾病
心系疾病 82
肺系疾病 93
肝系疾病 105
肾系疾病 117
第三部分 方药心得
临床用药特点 134
单味药的应用 149
经典药对应用 164
经典方剂应用 181
第四部分 医案医话
脾胃学说的发展 200
脾胃学说的重要意义 208
脾胃病临证纲要 210
探究《脾胃论》及医案分析 216
舌诊在脾胃病辨证中的重要作用 221
脾胃病舌质变化规律的计算机分析 228
和法的应用 234
临床应用调升降法的体会 242
对《脾胃论》升阳益胃法的发挥运用 250
谈寒热错杂证的诊治经验 255
塞因塞用法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经验 263
辨治功能性呕吐经验探析 270
从五脏辨治郁证的临床经验 273
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总结 277
病在血液,根在脾胃 283
老年脾胃病治疗经验 288
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介绍 297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 301
从虚、毒、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303
内服中药抗感染治愈大面积烧伤1例报告 306
海外验案举隅 310
第五部分 薪火相传
隗继武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 318
隗继武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323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隗继武教授验方 327
隗继武应用半夏泻心汤验案举隅 333
隗继武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338
隗继武教授应用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341
隗继武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345
隗继武分期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348
隗继武诊治口苦思路浅析 353
|
內容試閱:
|
前 言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产生了诸多中医大师,他们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和灵魂人物。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民族的瑰宝,对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和推动中医药学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与方式开展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如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设立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重点课题等,为抢救、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隗继武教授(1936.08-2014.07)是中医名宿,临床大家,著名中医学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副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等。隗老为人厚重笃实,对医术精益求精,博学多才,又曾进修现代医学,行医衷中参西,融会贯通。隗老一生,救死扶伤,不分贵贱,疑难杂症应手取效,大症危症起死回生者数不胜数,在近50年的医疗实践中,苦研中医真谛,默默奉献,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其本人材料入选了《华夏英杰》、《2000年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大地之子》、《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等。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隗继武传承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员潜心研究并深入挖掘隗老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实践与理论、整理与继承、研究与提高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遗憾的是,隗老不幸于2014年7月罹患肺癌离世,这无疑是中医界的一大损失。为了进一步推广、传播隗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工作室将之整理汇集成册,以期给广大中医教育、科研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分成才之路、学术思想、专病专治、用药经验、医案医话、薪火相传等部分编写,主要从隗老调理脾胃为根本出发点,阐述了其调脾胃,和五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较全面地反映了隗老毕生的治学精神、崇高医德及中医内科尤其是脾胃病领域的精髓医术、宏富经验及特色优势。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贤哲给予指正!
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各位领导、专家和同道的诸多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部分 大医精诚
成才之路
隗继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被尊称为隗老。隗老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注重中医现代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尤其对胃痞、泄泻的疗效最为突出。精于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治人无数,屡起沉疴,自出机杼,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无不应手取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受家庭的影响,隗老自幼就喜爱中医,正是因为对中医充满兴趣,让他有了学习中医的冲劲,让他对中医知识多了一份求知欲,使他能抓住每个学习知识的机会。1958年,隗老顺利考入山东中医学院,成为该校的第一届本科生,实现了自己学医的愿望。在大学三年的寒窗里,他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寒暑不辍。他认为要学到真正的本事和知识,除了勤奋和虚心外,没有别的途径可走,靠这种勤奋笃实的治学精神,他把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通读精读,口诵心记,由浅到深,从博返约,日积月累,并广泛涉猎相关西医知识。中医自古有人到五十方知医之说,说明成就一位名医十分不易,1964年毕业留校后,他博览群书,遵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离中,虚心向前辈学习,通过不懈的学习积累,打下了坚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隗老医德高尚,一生惜老怜贫,乐善好施,每见穷困潦倒者,常解囊相助,或于处方用药时,以平廉之品代之,凝神屏息诊病选方,深受同行的尊重和患者的热爱。
1.熟读中医经典,勤奋为学
隗老自幼喜欢文学,熟读《四书》、《五经》,擅长文言文注释,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掌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天津哈派哈荔田先生所说:古今精于医者,无不文理精通。文是基础医是楼,文理不通则医理难明,学好古文,当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之一。万物不离其本,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本就是经典著作,只有掌握好这个本,才能应对临床各种复杂的疾病。一个医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领会《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理论,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想在医疗领域有所作为,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隗老认为首先要做到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解、掌握、诵读,自学医以来就重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的背诵与理解,谨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李东垣的《脾胃论》丰富了自己的脾胃学理论,为以后的行医打下了夯实的理论基础。中医经久不衰,与古代医家留下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著作有很大的关系,诚如任应秋教授所说:学习中医经典,才可以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难的。
不管做任何学问,最重要的是找到学习方法,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一门学问,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必须设法找到门路,穿墙而入,才能看到科学内容的美和富。做学问又要刻苦认真,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神,甘冒风险,战胜惊涛骇浪,坚定地把握船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到达彼岸的。
同时隗老告诫我们,诵读经典应该效法前贤朱熹,正所谓:为学之道,莫先欲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欲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诵读经典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正所谓: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治学应该坚持不懈,不断长进,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
(2)熟读精思:隗老强调诵读经典必须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要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是精思的基础,读与思是读书学习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读书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能记住,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无成,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虚心涵泳:诵读经典之时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前贤的用心和寓意,不应该有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切忌以个人的意见去拼凑前贤的用意,甚至穿凿附会,这样是学不好的。只有虚怀若谷,沉潜玩索,晗喑咀华,才能真正领悟经典的要义所在。
(4)切己体察:也就是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首先诵读经典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真正领会作者之意;此外诵读经典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已故名医秦伯未曾说:专一地研究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
(5)着紧用力:学习一定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气力,又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中医学博大精深,必须认真钻研,深入思考,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可水到渠成,成为一名良医。
(6)居敬持志:居敬指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更是一种端正的态度,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去做;持志则指必须坚定志向,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努力以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为目标,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博采众长为己用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隗老认为中医学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为医者应博览百家,扩充见闻,取其所长,博闻而强识,而不应闭门自守。隗老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的学习,吸取各家精华,弃其所短,融各家学说于一身。
宋代学者黄山谷云: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隗老一向治医严谨,平时注意临床经验的总结,对内、妇、儿、针灸科均有所长,尤对脾胃病研究极深,熟谙《脾胃论》等脾胃方面的著作,同时还精读《脉经》、《医宗必读》、《济阴纲目》、《景岳全书》、《临证指南医案》、《诸病源候论》、《温病条辩》等医家著作,丰富所学,为己所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并进行创新。正如岳美中教授说: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隗老对各种学说勤于探索,临床中也常常借鉴各家,常取得较好疗效,比如将李东垣甘温补脾法运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应用《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等。
虚心好学,居高不傲是隗老的品质。他坚信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不但善于汲取历代医家之精华,而且虚心向同道学习,他从不闭关自守,自恃门户之见。他常常教诲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要博采众长,上至内难仲景,下至诸子百家,择其善而从之,集腋成裘,汇流成海。此外,隗老对于散在民间的秘方、验方也兼收并蓄。如听说某地老中医有一治黄疸的秘方,他不辞劳苦,往返数次,登门求教,终得其传。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不但为其医术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中医后学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勤于实践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要通过临床实践积累和验证的,而理论的学习均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病救人。隗老推崇沈仲圭的十年读书,十年临证观,主张中医理论必须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方能体味中医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思想,也才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隗老酷爱读书,嗜书成癖,白发之年,未曾释卷。读书当细,思虑当深,先明其意,后析其理,然后证诸实践,才能辨其真伪,得其要领。隗老读书,随读随思,一有所得,便记心得笔记,以备后学。临证日久,学术有年,则注意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病诊疗体系,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成才经验。
隗老笔耕不辍,勤于钻研,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坏死的体会》、《脾胃论及其临床纲要》、《消化系统疾病舌象变化规律与计算机智能化研究》等20多篇论文,主编了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内科学》,参编了《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等多部著作;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5项,荣获省教委著作一等奖2项。
4.教学相长,与时俱进开展研究
隗老强调以医疗为本,以教学为重。他一直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数十载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在治愈数以万计脾胃病患者的同时,还培养了无数的脾胃科人才,桃李满天下,医、教、研,成绩斐然。隗老作为一代名医,不仅医术精湛,更注意将临床经验传于后学,为中医事业培养人才。隗老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作为中医人,一定要发奋读书,多临床、多实践,力戒浮躁、耐得寂寞,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探求中医学的未知奥秘,提高疗疾治病的效验,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优势。2012年,隗老已退休,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而今学术继承人迟莉丽已晋升为主任医师,也是中医院临床、管理方面的主要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隗老平生气和,宽以待人,回首数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世事沧桑,但隗老以医疗为本,以教学为重的基本原则始终没变,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让他牵肠挂肚。隗老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每每想到那些远离病痛困扰的患者,想到自己不计其数的学生,他总会释然一笑,他认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幸福。隗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石,以振兴中医为己任,是他成为一代名医的动力。
5.恪守医德,追求德医双馨
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医学其魅力与光辉并不仅仅来源于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中医大家们身上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医德!它随中医独特的诊疗艺术一起传承至今。纵观古今中医各家,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德艺双馨之医家,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捍卫着医道尊严!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不但热爱中医,而且喜好经史佛老之学,他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自古前贤推崇万事德为先,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医学基础,不仅其整体、辨证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其道德观念也会影响从医者的做人原则和医德标准。正如温病大家吴鞠通所言: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高超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德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医德是医技的灵魂,医技是实现医德的手段。医技高超的人,往往也有着高尚的医德;而片面追求高超的医技,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毕竟医技的提高、经验的积累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可以说是无数个患者造就了一代名医。
隗老自幼酷爱中医,行于岐黄之路,谨遵大医精诚之训,努力以诚于高尚的品德,精于高超的医术为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平素生活节俭,但常常解囊相助,慷慨无私,只要来到他的门诊,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职位高低,一视同仁;即便一天的工作再繁重,面对患者,他的脸上总是面带善意、慈祥的微笑;隗老常说:医乃仁心,德乃医本。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然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不仅是因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使他人重获健康,更重要的是爱人、助人之道。医德和医术,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有良好的医德而无精湛的医术或者有高超的医术却医德败坏,都难成大医。更何况当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彼此应有的信任关系受到了破坏,很多人认为医生拿着高工资,甩着冷脸子,满嘴跑火车,随便动刀子,这是一些人给医生这个行业群体的画像,诚然,个别现象确实存在,但能否就此定性一个群体?实际上,只要抛开成见,就不难发现医生的不易:坐诊一坐一天,上厕所都得小步快跑;做手术成功了,患者千恩万谢,失败了可能挨骂甚至挨揍;面对急诊,24小时待命隗老说: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诚,面对社会各种负面评价,我们更应坚守自己,不忘初心,谨记自己的使命,不该时时带着受害者的情绪去审视周遭,看待他人。为医者理应努力做一名成熟的社会人,对人性之间的真善美有积极乐观的期待,对人性之间的恶有清醒客观的认识
学术思想
隗老在古稀之年仍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在临床、教学的第一线,每周数次出诊。他医理精湛,学识渊博,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擅治内科杂病,对脾胃病尤为专长。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学术思想。弟子们在跟师过程中大量收集、整理隗老医、教、研的经验及学术专著,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为主干脉络,收集、整理、总结隗老擅长治疗的疾病,如腹泻、便秘、胃痛、痢疾等的中医理论基础、经验方、方解及临床应用,并对痢疾做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从中提炼出隗老中医消化理论的精华,现总结如下。
一、熟悟经旨,融古通今
隗老跻身杏林五十余载,博采众长,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医名卓著。遣方用药,熟悟经旨,融古通今,领悟到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体建构,是中医智慧的源泉,是中医的根。《黄帝内经》既记载了丰富而精辟的医学理论,也蕴含着深邃而超前的医学思想,集中了中医奠基时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许多超前性的论述,为中医临床灵感的获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中医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即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名医,必须精读《素问》、《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黄帝针经》、《明堂流注》以及张仲景、王叔和等的著作,此外还要精研《周易》等。徐灵胎在《慎疾刍言宗传》中说: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他开列的学医必读之书有《灵枢经》、《素问》、《伤寒论》、《金匮》、《神农本草》、《外台秘要》、《千金方》等。不同时代的医家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经典,并指出了经典的重要意义:熟读经典是为医、为大医的先决条件。
在中医学中,学术与知识不断补充与完善,始终保持活力,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历代医家的努力使得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但是,发展与进步一定要建立于稳固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实现,对于中医学来说,这个基础正是经典著作。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仲景批评的是当时的一些医家只知墨守家传经验,不去寻求发展进步,而学习研究经典要义,补充发展其理论才是正确的。学习经典绝不是守旧的体现,这也正体现了中医与西医的不同:中医的经典经过千年仍历久弥新,后世的研究与发展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而西医的经典却随着时间新旧更替,古老的知识早已被不断更新的知识所替换。
隗老潜心研究中医古今名家学说,认为经典理论对临床指导至关重要,主张为用而学,学而为用;读经典,做临床,提疗效,宏学术。学术上遵循传统中医理论,重视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家的学术经验,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隗老赞同《伤寒来苏集》中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提法,认为《伤寒论》固然是一部以六经辨证为核心,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规律的书,然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内科诸疾可在经络的互相传变过程中反映出来。故《伤寒论》的理论、辨证、立法、遣方不仅适用于外感病,也适用于脾胃诸疾。他不拘泥于时方、经方,不偏信于流派,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融诸家之长于一炉,遵古而不泥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二、重视脾胃,和合五脏
脾为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概括了五脏功能有赖胃气的支持。胃气指人体的脾胃功能和营卫气血。五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正常发挥都要以充足的气血为物质基础。脾生血心主血,脾气足则生化气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气虚则化源不足,心血亏虚。《灵枢本脏》曰:脾合胃。生理情况下,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脾与胃共同完成水谷受纳、腐熟、消化吸收与输布。
隗老在临床上,重视古训,以古代名家理论作为基础,受《脾胃论》观点的影响,遵李东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结合自己多年经验,临证特别重视脏腑辨证尤其重在调补脾胃;隗老强调治疗消化疾病以顾护脾胃为主,且用药不能伤及胃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与肾、肝、心关系尤为密切,脾为中土,脾病则心不能主,肾不能滋,肝不能藏,周身难健。隗老临床常脾胃并治,脾胃并重。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善用和法。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旨在调和。如戴北山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与胃的纳运互助、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配合协调中完成的。脾胃所居,为人之中州,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各种原因损伤脾胃,致使寒热之邪错杂于中焦,或痰饮湿浊困阻于中,升降失常,气机窒塞则病生矣。此时,当理寒热,化痰湿,调气机,复升降,和其体用。肝主疏泄,可条畅脾胃气机,肝与胆的功能正常与否同水谷的运化和脾胃气机的升降密切相关,《灵枢四时气》有邪在胆,逆在胃之说,叶天士曾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隗老认为脾胃病其病机复杂,因此治疗上需调升降,畅气血,寒温相宜,阴阳相顾,虚实同理。如吴鞠通言:补中焦以脾胃之体用各适其性,使阴阳两不相奸为要。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纯虚或纯实证较少。隗老认为对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兼夹等病机比较复杂的脾胃病,选用纯攻、纯补、纯清、纯温等方法治疗均难收效,唯采用肝脾同治、胆胃同调、兼顾各脏、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1.脾化精微,心血可充
脾与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生成及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一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的充盈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心肺,灌注心脉而化赤为血,正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提出: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察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又《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另一方面,明薛己《薛氏医案》中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下血》中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心气的推动以维持其畅而不滞,又依赖脾气的统摄以使其行于脉中而溢于脉外。血液能正常运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同作用。
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而劳神思虑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以致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临床表现。若脾失健运,不能转输水湿,则痰饮内停,上凌于心,还可导致心悸、水肿等证。如《内科摘要》云: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或心脾作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或肢体重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或思虑伤脾而患疟疾。
2.脾气健运,达木荣肝
脾主运化,职司生血统血,肝为刚脏,将军之官,内寓相火,体阴用阳,主疏泄而性喜条达恶抑郁,职司藏血,从五行角度而言,二者为木土乘克的关系。肝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作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一方面脾气健旺,气血充,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肝疏泄有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共同促进食物的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转输,正如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强调的肝疏泄功能促进脾胃消化,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饮食化故肝为脾之主。另一方面肝主藏血,调节血量,濡养肝气,防止出血,故明章潢《图书编》中提出肝者,凝血之本,又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脾主生血统血,肝脾各司其职,统藏互用,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病理上肝脾病变相互影响,《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指出了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肝病可传脾的传变规律,即木旺乘土;张景岳进一步指出:肝邪之见,本由脾胃之虚,使脾胃不虚,则肝木虽强,必无乘脾之患。由此可见,脾胃亏虚,肝气乘虚而犯,即木虚土乘。
3.脾生谷气,上充于肺
《医碥》云:饮食入胃,脾为运行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肺气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生谷气,主升清,二者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方面。一方面《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具有吸清呼浊的功能;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进而化生水谷之气。清气与谷气汇聚于肺中而成宗气,决定了一身之气的盛衰,故《薛生白医案》说:脾为元气之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也。另一方面,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布精于肺,使水液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正如《景岳全书》中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病理方面,肺脾两脏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无以上输养肺,母病及子,导致肺气亦虚,谓之土不生金;若肺气虚损,不能为脾布散水谷精微,脾气亦衰,此为子盗母气,最终导致脾肺两虚;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肺失宣降而成痰嗽喘咳之症。是病其本在脾,其标在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临床上肺病久治不愈,多转而治脾,如《石室秘录正医法》所说: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
4.脾主后天,化精充肾
《岳美中医话集》云:人之始生,先成于精,精气旺而后有脾胃,即所谓先天生后天。人之衰老,肾精先枯,累及诸脏,此时全赖脾胃运化,吸收精微,使五脏滋荣,元气得继,才能却病延年,即所谓后天养先天。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脾之健运,化生精微,是脾气及脾阴脾阳的协同作用,但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亦有命火生脾土的论述;而肾中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水谷之气的不断充养,方能充盛。另一方面,水液代谢与脾气的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但须赖于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赖于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病理上,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亏虚,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两脏气虚多表现为腹胀便溏或大小便失禁或虚喘乏力;脾肾阳虚多出现畏寒腹痛,腰膝酸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虚寒病症;脾气脾阳失运,肾阳肾气虚衰,蒸化失司,水湿内生,最终可导致尿少浮肿、腹胀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证。正如《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隗老认为脾胃病病机复杂,因此治疗上需调升降,畅气血,寒温相宜,阴阳相顾,虚实同理。如吴鞠通言:补中焦以脾胃之体用各适其性,使阴阳两不相奸为要。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纯虚或纯实证较少。隗老认为对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兼夹病机比较复杂的脾胃病,选用纯攻、纯补、纯清、纯温等方法治疗均难收效,唯采用肝脾同治、胆胃同调、兼顾各脏、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内经》反复指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隗老认为临证中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病情,只要患者尚能饮食,总是易治;若久病体虚而饮食不入,当先从调理脾胃着手。
三、辨证辨病,审因论治
隗老临证主张七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病与调心结合、防病与治病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指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并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的过程。在古代,医学诊断技术不甚发达,辨证论治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中医唯一的辨治方法,也无法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在中医古籍中,也常可见到对辨症、辨病及审因论治的应用。过度强调和追求辨证论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维的局限,尤其在现代临床中,辨证论治已越来越显露出其局限性。完整的辨治方法应包括辨证论治、辨症论治、辨病论治和审因论治。
1.宏观与微观结合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而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则是产生生理病理变化的基本单位和微观因素,《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因此,诊治疾病应该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即将个体、人群、生态环境、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把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看作宏观条件下的微观变化。如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机体自身脏器的病理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如精神刺激、饮食习惯等则能导致或促进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2.局部与整体结合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整体的功能是由各脏器、组织共同完成和实现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因此诊治疾病就要注意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注意局部变化,又要注意整体反映,既要考虑既病之脏腑,又要考虑有关联的脏腑。
隗老非常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将其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人体各脏腑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这些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组成部分。在诊治疾病时只有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统观全局,审证求因,燮理阴阳,调理脏腑,疏通气血,调节升降,才能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3.主观与客观结合
就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而言,人体的功能和精神状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内因;治疗手段及环境改善是客观条件,是外因。客观必须通过主观发挥作用。从物质角度来看,机体正气的盛衰是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键因素,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亦须借助人体的正气方能鼓邪外出。从精神角度来看,不但不良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或诱发疾病,既病之后的精神作用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素问五脏别论》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战胜疾病不容忽视的因素和条件,因此在使用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同时,应时刻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应顾护人的正气,使正气足则邪气祛,另一方面注意精神调节,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隗老曾治一老干部,70多岁,患晚期胃癌,广泛转移。曾往国内几家大医院求治,均告知已无办法,能存活3~6月足矣,嘱其家人赡养其终。隗老循循善诱,悉心开导,首先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然后处以大补元气、健脾祛痰之品,又少佐活血化瘀之药。使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病情稳定,存活2年余。
4.辨证与辨病结合
所谓辨证与辨病结合是指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手段明确疾病的性质、部位,从而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治疗中又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统观全局,辨清阴阳,审证求因,因证施治。因此,作为一个医生要借鉴和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手段,更要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之特长。
隗老在诊断脾胃疾病时非常重视辨证,认为辨证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所在,也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他指出,之所以要辨病,是因为脾胃疾病具有杂慢的特点,如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器官恶性肿瘤等,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无论中医辨证还是西医辨病,均应十分清楚,以免延误病情;而中医辨证是整体观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要结合年龄、病史、发病因素、体质情况、环境、饮食习惯、用药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分析其病机所在,正邪关系,预后转归等,从现代临床角度出发,还要结合西医观点及检查结果,从而进行辨证并得出结论;中医的证反映了疾病的一般规律性,所以在许多脾胃科指导老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中可见同一证型,即异病同证,而每个脾胃病有其特殊性,一个病又可见不同证型,因此又要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
5.内治与外治结合
由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的联结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或导致一脏一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或导致全身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治疗的目的,就是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内治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有时外治同样可以。如吴师机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隗老常将内外治法有机结合,收效殊异。如急性阑尾炎在用内服药的同时配以大蒜、大黄、芒硝外敷。其他,如外熨、烫洗、膏药等也是他经常使用的外治方法。
6.治病与调心结合
个体是社会的一分子,诸多社会现象为人体感官所感知,从而导致精神或情绪的变化。而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器官的功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外界不良的精神刺激作用于机体,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另一方面,脏腑功能失调而使气血偏盛偏衰时,又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变化,《灵枢本神》云: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因此,作为一名医生,应当掌握精神因素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掌握精神因素的致病特点,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注意调节患者的精神和情绪,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素问疏五过论》云:离绝宛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隗老治愈多例胃病伴有精神障碍者,在处方用药上或是疏肝解郁,或是镇心安神,或是涤痰开窍,但不论何种方法均配合以耐心细致的思想、精神开导,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防病与治病结合
医学前贤们早已提出治未病思想,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话题,在中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光辉闪烁了两千多年,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理论内涵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中医学养生、调理、防病的基本法则之一。它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治疗思想,以对外适应自然变化,对内促进机体抗病能力、自我愈合、自我康复能力的治疗原则,强调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把握生命与健康,重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不仅符合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甚至有可能成为降低现代社会疑难杂症发病率的重要方法。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目的的再审视以及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的影响,面对医疗卫生诸多问题的困扰,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隗老与多数医家一样,认为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未病先防: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首要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防治理论的第一要旨。正如孙思邈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而它主要是指未病之前通过采取各种综合内养措施,如养性调神、护肾保精、调摄饮食、锻炼体魄、针灸推拿及药物调养等方法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即对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对于养生防病之意义,历代医家多有明示,如朱震亨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现代的民间谚语也说得十分形象:洪水未到先垒坝,疾病没来先预防。
(2)既病防变:主要按照早期诊治、先安防变的基本宗旨,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传变与加重,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疾病的疗程为目的。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此即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也说明疾病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容易治,因而传变较少,因此诊治越早,疗效越好。隗老强调早期诊治的时机在于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规律,病初即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
《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告诉我们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和途径,准确预测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传至该处,终止其发展、传变。后世如徐大椿说: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
(3)病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临床实践证明,病后防复亦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同时,病后防复还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均密切相关。疾病刚有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如《素问热论》云: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同时治未病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常常邪气未尽或邪气内伏,而正气未复、气血未调,适当调理方能渐趋康复。否则,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均可导致余邪复炽,正气更虚,令疾病复发。正如《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四、重视气血理论
中医临床强调辨证论治,常以八纲辨证为常论。但隗老支持国医大师颜德馨倡导的十纲辨证,将气血辨证提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八纲辨证是对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总的概括,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的总纲,即表、实、热属阳证,里、虚、寒属阴证。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深浅的两个纲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主要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的盛衰;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八纲辨证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以脏腑经络组织的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并结合临床出现的脉症加以高度概括的结论。而气血既在生理上是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病理上决定着疾病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同时气血同样具备八纲的属性,气血赋予八纲以实质,八纲通过气血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的实质性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因此,中医辨证核心是八纲辨证,八纲之中,虽无气血两字,但气血贯穿于八纲之中。重视气血辨证是隗老临床辨证的特色之一。
1.气血为人身之根本
(1)气和血的作用: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依靠脏腑功能活动而产生,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隗老对人身气血尤为重视,他认为气血与生命存亡休戚相关,为人身之根本。《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古人谓人之一身皆受气血之所循行,气为阳,血为阴,气能行血,血能载气,两者共同调节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和气血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灵枢本藏》亦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指出气血为人身之至宝,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中指出: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盖气取诸阳,血取诸阴。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血气者,其人身之根本乎。隗老认为气血为人身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所系,是产生一切功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气言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又如《仁斋直指方论》云: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弯垠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运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从血而言,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如古人言血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意也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肝受血则能视,足受血则能步,掌受血则能握,指受血则能摄。
(2)气和血的关系:《景岳全书血证》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与血都是由人身之精所化生,气属阳,血属阴,且两者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不但指出气血同源于水谷之精气,而且表明气血一体,气与血是相互资生、相互维系的。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又如杨士瀛说: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明确指出气对血的统帅作用,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运行畅通。血在脉中运行,实赖于气之统帅和推动,因而有气为血之帅的说法。同时《血证论吐血》中云:血为气之守。另《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也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血能载气又能养气,故又有血为气之母之说。杨士瀛又认为阳主气,气为卫;阴主血,血为荣,气血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维持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2.气血失调乃百病之本
气血失调同阴阳失调、邪正盛衰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也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谓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灵枢口问》谓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无论感受外邪,还是饮食、劳倦、七情所伤都会导致机体气血失调,气血失调又容易招致邪气的侵袭及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隗老认为气血失调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正如《素问调经论》中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常常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气血充足及其功能协调与否决定了正气的强弱,影响到邪正盛衰的变化;同时气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发生病变,也会引起气血的病理变化,气血失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为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正气之本,神明之基。气属阳、血属阴,阴阳失调根源于气血的失常。气血是流通于五脏的基础物质。气血有赖于五脏六腑正常的功能活动,才能正常摄纳、生化、输布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而脏腑功能活动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功能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的。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障碍,必然就会引起气血的代谢失调;气血升降出入失调,亦将导致脏腑的功能障碍。因此,健康状态下机体内外统一,五脏安定,百脉流畅,气血和调,则百病不生,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无形无患,人生有形,不离气血,因而疾病难以避免。而气血失调,百病易生,甚至有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说法。
3.重调气和血之法
调和气血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邪气又是相对于正气而言的,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护正气,固本清源。人之所有者,血与气,气血是正气之本,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机理。因此,调和气血是治疗一切疾病都必须遵守的原则,是治则的核心。隗老临证,善用调气和血大法,但告诫我们莫局限于狭义的调气和血之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并灵活运用,正如《景岳全书论调气》曰: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羸困惫,补即调也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大法也。外感六淫者,开泄腠理,宣发肺气,发汗透邪,调和营卫;中结者,宣通脏腑,畅达气机,荡涤邪气,祛瘀生新,调和气血;寒者,温中祛寒,温经散寒,通脉回阳;热者,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凉遏安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皆为调和气血之法。
五、吸纳新知,衷中参西
1.重视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历代先辈们对抗疾病的重要法宝,它对于我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直至今天,它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朴素的中医药学难免有许多糟粕混杂其中,隗老告诫我们不能一味地全盘继承,墨守成规以致故步自封。而应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扬长避短,摒弃门户之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隗老强调当代中医不仅要领会和感悟中医学的精髓和奥秘,也要懂得西医和现代科技知识,这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源于正统的学习生涯,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是隗老坚定不移的信念,为了专注于医学研究,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隗老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主张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不轻易废古扬今,正如张锡纯所言: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归于一是。隗老赞同用西法断病,用中药治疗的主张,而且在临床不断进行实践,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疗效为标准,积极探索消化疾病新的诊疗方法,善用中西医结合解决消化科复杂和疑难问题,临证做到审证求因,重视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善于吸取并运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承古治今,兼容并蓄。隗老认为现代医学集中了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手段和技术,对人类生命过程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由宏观到微观,达到了较为先进的程度和地步。对这些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不但西医可以利用,中医也可以、也应该利用。因此,在治疗方面,他充分发挥辨证施治之所长,又重视现代医学。隗老指出,诊断脾胃科疾病除需四诊合参外,应选择一些现代检查方法,他最常借助B超、胃镜、肠镜、CT等检查,因直观方便,痛苦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客观性。
2.重视中药药理研究
中药药理研究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一方面深入研究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是促进中西医进一步结合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患者一般都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西药的药理作用都比较明确,但中药则缺乏权威可信度高的药理研究,这也为评价中药在综合治疗中的确切地位增加了困难,同时也难以更好地发挥中西医之间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有毒中药一般性猛力强,取效甚捷,应用得当,疗效卓著,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但其临床应用安全范围窄,易出现毒性反应。如乌头含有生物碱,服用不当可以引起口舌麻木、流涎、恶心呕吐、呼吸苦难、手足抽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以引起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砒霜含有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单纯吸入粉尘就可以引起中毒,首先见咳嗽、喷嚏、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可见头痛眩晕,肌肉痉挛,最后可死于呼吸中枢麻痹。由上可见,通过对毒性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毒性药物,从而更好地让其服务于临床。
隗老认为中药药理研究不是简单的中药和药理组合,应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前提,避免中药的西化问题。中药的使用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药具四气五味、归经报使、升降浮沉、配伍等药性理论,以调整阴阳,纠正人体气血阴阳偏胜偏衰为原则,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正如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因此重视中药药理研究可以促进中西医进一步结合,更好地应对当代的疾病,服务于患者。隗老在临床实践的同时,不断学习最新的中药药理研究,而且用于临床每每获益良多,如海螵蛸抗消化性溃疡、天麻降血压、威灵仙治痛风、蒲公英治胃炎及胆囊炎、葛根治脑血管疾病、马鞭草抗肝纤维化、山楂降血脂、水牛角解毒保肝、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等。隗老常常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以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隗老善于汲取先辈们的有效经验,更时刻关注着中西医学的新进展,衷中参西,吸纳新知,以此来不断开阔、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有新思路、新方法,面对当代复杂多变的疾病,才更能坦然处之,灵活应对。隗老常说,只要有益于患者,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都可以为我临床服务,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隗老的拿来从不盲从;为我临床所用,但从不被其所惑;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紧跟医学时代发展。立足于中医,立足于临床,立足于疗效,一切以患者为重心这是隗老一贯的主张和信念。
六、用药精妙,药专力宏
隗老认为,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病易湿、易寒、易虚、易陷,胃病易热、易燥、易实、易逆。故治脾宜燥、宜温、宜补、宜升,治胃宜清、宜润、宜泻、宜降。因此,一般情况下,力戒大辛大热、苦寒攻伐之品。在病情需要用偏寒、偏热、刚烈之品时,则讲究配伍法度,注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同时隗老强调在选用药物时要区别药性的温凉润燥,认为大凡治病,既要强调治法的精专,又须讲究药物配伍之阴阳相济,君臣佐使,性味归经。通过方药的选用和药量的轻重体现这种原则。由于阴阳气血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遣方用药时应该阴阳相济,气血兼顾,药性平和,治寒不过热,以甘温为宜,治热不过寒,以甘凉为佳,如是则可防止药物的偏性,达到祛除病邪,保护正气的目的。
隗老临床用药重视配伍,善用对药,如吴茱萸配丁香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吐酸,丹溪曰:治酸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且丁香气味辛爽无毒,凡中焦寒滞,气有不顺者,最其所宜。隗老始终重视药物的配伍,临证多有独到之处。此外,他表示用药不注意保护胃肠功能,所治的病未治好,先把胃伤了是经常遇到的。
七、治学严谨,善用经方
何谓经方?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其一,是《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指的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代以前的临床著作,皆属经验方之类。其二,是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几部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方剂。其三,是专指东汉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临床治疗学中记载的方剂。可是近代又说,经方一是指经验方(《汉书艺文志》所说者),二是指经论方,即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徐大椿所谓: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病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称张仲景方为经论方。但近人陈无咎则云:经方有二,一遵六经而制方,如《伤寒论》方是;一循经而制方,如《宣明论》方是。下此者,非经方也。其所说之循经制方,实指按《内经》病证之意所制方药而言。所以,一般所说的经方,多是指第三种说法。如曹颖甫著的《经方实验录》所说的经方,就是专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的方剂。本文中所说的经方,也是指此类方剂而言。
总而言之,张仲景的经论方,至今仍为中医学界有识之士所乐道,何以故?何任认为是因为经方有其显著的特色和临床疗效所致。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往今来,经方经2000年许,为亿万人的无数次医疗实践证明具有很高的疗效。经方之所以成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喻嘉言《尚论篇序》)者,因为其配伍谨严,用药精炼,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其次,经方所用药之揆度、性能、升、降、浮、沉,性味亲和的选择,主辅安排恰当;佐使量材驱遣;分量多寡之裁定;煎法、服法之规矩,无不斟酌精当。这些特点,都是值得认真继承和开拓的。
隗老治学严谨,临床上尤其重视基本功,强调病历的书写至关重要,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衡量医生专业水平的标准,可以看出医生的知识水平,及外源知识的深度,同时直接关系到诊治的效果,也是保护医生的有力证据。
隗老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仲景学说熔理法方药于一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贯穿始终,是一部极为难得的临床必读之书。但隗老认为仲景学说言简意赅,古奥难懂,要掌握其真谛应注意以下两点:
(1)精研细读:从熟字上下功夫。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前后呼应,触类旁通。
(2)大胆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前人的理论和经验。他对伤寒、金匮所载的许多方子都进行验证,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经验和体会。曾治一妊娠恶阻患者,水谷入口即吐,骨瘦如柴,卧床不起,多方求医屡治不愈,隗老施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嘱咐患者少量频频饮之,1剂吐止,3剂病安。又如患者王某,慢性腹泻长达10年之久,严重时便溏日5~6次,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自觉脘胁部有气上冲肩背,呃气频频。隗老诊为脾胃虚寒、肝气上逆、阴阳失和,治以桂枝汤重用桂枝,加香附、川楝子、柿蒂、丁香、肉桂、白胡椒等,服用10剂后,沉疴解。
八、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隗老认为,中医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古老的科学焕发出青春活力,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要不断地发掘其宝藏,整理散失的文献著作,尤其是埋没在民间的家传秘验方,为继承开凿源流,这样继承才能有雄厚的根基。长期以来,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探索,特别是一些疑难重症、沉疴痼疾使用传统治法效果不佳者,勇于打破常规,根据具体情况,改用新的治则,创立了一系列有效的新法新方,大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在中医理论方面,根据《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点,提出因人因地因时的三因学说,以用于在诊治疾病时提供充分的客观因素,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对诊断治疗病情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胃病诊治方面,提出和、降、温、清、养、消6法,颇合临床实用。隗老对中医理论经验的创新,都是其在继承《内经》等经典的基础上,以《内经》为主线,结合历代各家学说,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总结探索,自己用心悟出来的。如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对眩晕病机的认识,前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髓海不足、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瘀血、风火等观点。他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到,多数患者的病机错综复杂,多种因素混合存在,其中尤以脾失健运、气血虚弱、痰浊上泛、升降失常最为多见。因此,他以健脾祛痰、益气养血、升清降浊立法,应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均有良效。
脾 胃 疾 病
胃 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或伴有胃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的一种常见脾胃病证。现代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一、溯源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痛。
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在这里,心下痛其实是指胃脘痛。宋代以后医学家对胃痛与心痛的混淆开始提出异议,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从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上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明确了心痛与胃痛并非同一病证,并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说: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又如《医学正传》说: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指出了要辨证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这些理论为后世辨证治疗胃痛提供了依据。
二、病因病机
正如先贤陈无择所言:凡治病,须识因不知其因,施治错谬,医之大患,不可不知治之之法,当先审其三因,三因既明,则所施无不切中。隗老认为胃痛病因应以三因立论,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如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素体脾虚、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但以内、外二因为主。外因主要是外邪犯胃,其中尤以寒邪为最,内因主要是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隗老认为脾胃健旺则不会发为胃痛,即便是在外邪侵袭,饮食失节的条件下也不易发病,但是脾胃功能虚弱,在各种致病因素下都可发而为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胃痛的主要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克,肝气郁结,易于横逆犯胃,以致中焦气机不通,发为胃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及胃,胃病亦可及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均能引起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发为胃痛。隗老认为胃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脾胃及肝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以及脾胃虚弱,不荣则痛,其中隗老尤为看中寒热互结,虚实错杂,升降失常,上下不能交泰这一病机。
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湿热夹湿、夹瘀等。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致脾胃虚寒证;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三、治则治法
中医治疗胃痛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症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对于通则不痛之说,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的病机而采用相应的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一)初病调气,久病活血
本病一般初病在气,以胀为主。隗老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慢性胃炎初起时的病机,临床常见肝胃气机不和、脾胃气机不畅和肠胃气机不调等。故调节气机升降,以通为补,以化为用,是治疗慢性胃炎初期的重要治疗大法。调气常用青陈皮、木香、砂仁、厚朴、枳壳、香附等;通补常用苏梗、旋覆花、沉香、炒莱菔子、仙人头等;兼见中气下陷用升清降浊法,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佛手、大腹皮;兼见虚寒气滞用温通法,药选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等。隗老认为,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二者虽同属中土,却阴阳有别:脾主升,胃主降。调气时若单行苦降之法,虽能治胃,却不利于脾气的升发。故隗老在通降胃气的同时多配合应用升脾之法,即在苦寒降胃的同时伍用辛温之品开脾,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使脾升胃降,人体气机才能通调有序,治疗才能见效。
若迁延日久,缠绵不愈,则渐入血分。叶桂认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隗老秉承叶氏理论认为,久病入络,络伤则血痹,络道阻塞而成瘀,故活血化瘀当属正治之法。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法能够增加胃黏膜血流,改善组织缺氧,提高局部免疫能力,还有一定的抗癌变作用。隗老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主要有偏重养血活血的当归、鸡血藤;偏重活血止痛的三七粉、川芎、元胡;偏重破瘀散结的三棱、莪术等。隗老对活血化瘀类药物的选择甚为谨慎,主张宜平和不宜峻猛。本病久病多虚,而一般活血化瘀药辛温燥烈,耗气伤血,不利于胃气的恢复。故临床上,隗老最喜用丹参治疗慢性胃炎久病属瘀血阻络者。因丹参性微寒,颇合胃腑喜凉之性,正如《时方歌括》记载丹参饮的作用时云:治心胃诸痛,服热药不效者宜用。
(二)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
病因:平素体质虚寒,过食生冷,或寒邪外袭,凝结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可伴有呕吐、腹泻。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剂: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香苏散理气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胃有气滞;良附丸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等胃痛之证。
方解:隗老认为寒邪客胃重在温通,故善用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散寒;兼以行气,故用香附、乌药、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2.饮食伤胃证
病因:平素饮食不规律,喜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辛辣之品,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剂: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脘满不食、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方解: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更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长于消麦面痰气之积。三药同用,可消一切饮食积滞。茯苓、制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3.肝气犯胃证
病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木郁乘土,胃气阻滞。
症状:胃脘胀满,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减,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疏肝理气,用于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方解:肝气犯胃应疏肝行气,柴胡苦辛微寒,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香附长于疏肝行气止痛,陈皮理气行滞和胃,枳壳行气止痛以疏肝理脾,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4.湿热中阻证
病因: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剂:清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
方解:湿热中阻重在清热利湿,兼以理气和胃,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5.瘀血停胃证
病因:瘀停胃络,络脉壅滞。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剂: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前者活血化瘀,或者化瘀止痛,两方合用,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宜治疗胃痛如针刺或痛有定处之证。
方解:隗老认为久病则血伤入络,需要化瘀通络,五灵脂苦咸甘温,功擅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甘平,行血消瘀。
6.胃阴亏耗证
病因:胃阴亏耗,胃失所养。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饮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剂: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前方养阴益胃,后方缓急止痛,两方合用,滋阴而不腻,止痛而又不伤阴,适用于隐隐作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的胃痛。
方解: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养阴益胃;当归养血活血;兼以川楝子理气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7.脾胃虚寒证
病因:素体脾胃虚寒,失于温养。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疲倦,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喜温喜按之胃脘隐痛。
方解:脾胃虚寒重在温中补虚,黄芪益气补中,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臣以桂枝温助脾阳,祛散虚寒。
四、预防调护
隗老认为,本病发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和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反酸、烧心、空腹疼痛、夜间疼痛的患者忌产酸过多的食物,如甜品、地瓜、香蕉、韭菜等,和辛辣刺激的食品,如生姜、生葱、辣椒等,平时可食用偏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对遇寒胃痛加重、脾胃虚寒的患者平素要注意保暖,忌食生冷,如冰淇淋等。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宜消化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进食时宜细嚼慢咽,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发病或复发的关键。
五、病案
张某,男,33岁。2014年2月28日初诊:胃脘部针刺样疼痛1年,患者1年前出现剑突下跳痛、隐痛,次日出现肚脐周围疼痛,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理想,后出现嗝气,胀满,服用莫沙必利、奥美拉唑后症状减轻。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现患者胃脘不适,针刺样疼痛,后背疼痛,心电图未见异常,食欲可,不敢多食,多梦,易醒,小便可,大便可,乏力,体重近期减轻10kg,舌淡苔少,脉沉,既往脂肪肝病史。
处方:当归12g,白芍24g,柴胡12g,茯苓12g,白术12g,薄荷12g,砂仁12g,木香12g,焦山楂12g,麸神曲12g,炒麦芽12g,醋香附9g,郁金12g,炒枳壳12g,党参21g,元胡20g,川楝子9g,丹参25g,黄芪30g,绞股蓝12g,炒白芷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
2014年3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症状好转,现仍偶有隐痛,饭后加重,嗝气频,后背仍有疼痛,牙龈出血,肠鸣频,时有上肢乏力,纳可,易醒,多梦,二便调,舌苔白,脉沉。
处方:在初诊方基础之上加沉香3g,厚朴12g,复进10剂后,病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