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英文版)
Introduction
Part I
1. The Era of the Child
2. The Accused
3. Biological Interlude
4. The Newborn Child
5. The Natural Instincts
6. The Spiritual Embryo
7. Psychic Development
8. Order
9. Intelligence
10. Obstacles to Growth
11. Walking
12. The Hand
13. Rhythm
14.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Personality
15. Movement
16. The Lack of Comprehension
17. The Intelligence of Love
Part II
18.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19. Observations and Discoveries
20. The Method
21. Pampered Children
22. The Spiritual Preparation of the Teacher
23. Deviations
24. Repercussions on Physical Health
Part III
25. The Conflict Between Adult and Child
26. The Instinct to Work
27. Two Different Kinds of Work
28. The Guiding Instincts
29. The Child as a Teacher
30.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內容試閱:
译 者 导 读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享誉全球。她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卓越影响,在于她在自己所创办的儿童之家(Children抯 House)中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孜孜不倦地探索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打破了保守教育思想的禁锢,总结出一整套适应儿童发展敏感期、促进儿童感官教育、激发儿童自主性、启迪儿童吸收性心智的教具和教法,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树立了一种典范和模式。她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卓越影响,更在于她尽心竭力地为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争取和创造了受教育的机会。她的足迹遍布许多国家,她的教育成就轰动欧洲,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蒙台梭利运动。如今,蒙台梭利学校、蒙台梭利协会早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她用自己的大爱和智慧,为推进教育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公正和推动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1949年、1950年和1951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
蒙台梭利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她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医学,还涉及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蒙台梭利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899年,蒙台梭利开始研究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1907年1月6日,她在意大利罗马开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了50多名27岁的儿童,这也是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1909年,儿童之家的教育成效吸引了全球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蒙台梭利的著作也开始被广为传译。至1912年,蒙台梭利学校已如星星之火,遍布世界各大洲。欧美各国也纷纷成立蒙台梭利协会。1929年,第一届国际蒙台梭利大会(International Montessori Congress)在丹麦举办。随后,蒙台梭利和她的儿子马里奥蒙台梭利(Mario Montessori)创办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简称AMI),负责指导世界各地蒙台梭利学校及教师的培训工作。该协会的创办,得到了包括弗洛伊德和皮亚杰在内的学者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办了2.2万所蒙台梭利学校。
蒙台梭利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蒙台梭利方法》(The Montessori Method,1909)、《蒙台梭利手册》(Dr. Montessori抯 Own Handbook,1914)、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1948)、《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1949)等都是她的力作。她的著述被译为40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在她众多的著述中,《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1936)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书中不仅提出了敏感期的重要概念,而且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对儿童的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书中不仅鞭笞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压制与阻碍,揭示了成人的不当干预或溺爱是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诱因,而且阐述了儿童与生俱来的巨大发展潜能,警示成人要摈弃对儿童的成见和偏见,耐心观察儿童,向儿童学习。她在本书中所发出的这些振聋发聩的呼声,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轰动了她所在的那个时代,也影响了无数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一位父母和教师共同关注的事情。然而,我们关注了儿童并不意味着就理解了儿童。《童年的秘密》一书揭示了这样一些现象:长期以来,许多父母和教师都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去关注儿童,用我们自己的喜好去取代儿童的兴趣,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儿童的思考,为我们自己的便利去压制儿童的自由。我们很少有时间耐心地聆听儿童的心声,我们很少有时间细致地观察儿童的行为,我们很少有时间细心地品味儿童的兴趣,我们很少有时间反思我们对儿童的态度。针对这些现象,蒙台梭利在该书中围绕解放儿童这一主题,不仅极力倡导敬畏生命的态度和尊重儿童的理念,还阐述了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与心理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观察儿童和教育儿童的途径和方法。
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理念在于儿童的学习不是从外在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需要启发内在的心智和潜能。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是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教师通过创设美丽、有序和便利的教室环境,既让儿童在充分的自由活动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又让儿童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内在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18世纪以来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时至今日,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不论是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于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是于201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都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这些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与包括蒙台梭利在内的许多儿童教育家所倡导的科学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童年的秘密》一书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以及不断地提升儿童教育的质量,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是根据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约瑟夫科斯特洛(M. Joseph Costelloe)翻译,由巴兰坦图书公司(Ballantine Books)于1966年出版的英译本翻译的。景赛男和魏少容参与了本书前期的部分翻译工作。全书由郑福明审校。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中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