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HK$
45.8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296.7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
編輯推薦: |
国内首次集结《星星》历届年度诗歌奖获奖作者代表作品,见证中国新诗发展与当代诗人成长。
|
內容簡介: |
《张德明评论集》是一本诗歌评论选集,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评论,本书对张德明的诗歌评论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整理,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评论集。本书从多种角度解读现代诗歌,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
關於作者: |
张德明,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审专家。 已出版《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现代性及其不满》《网络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研究》《百年新诗经典导读》《探秘的诗学》《灵魂的维度》《诗想的踪迹》《吕进诗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多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目錄:
|
目录
当代诗学沉思录 __ 001
80后在前进 __ 023
先锋迷恋何时了 __ 028
口语写作十宗罪 __ 036
去修辞化:口语写作的致命伤 __ 045
新世纪诗歌八问 __ 055
重建诗歌批评的话语模式 __ 082
现代诗的穿越术 __ 094
新诗空间美学的建构 __ 099
季节歌吟与生命感发 __ 103
乡土的诗意空间 __ 107
富有难度的乡村诗写 __ 111
新诗如何深入时间的腹地 __ 115
一枝一叶总关情 __ 120
在历史与文化间游弋 __ 126
论梁平与当代诗歌创作的新路向
现场直击与本体追问 __ 141
论梁平的当代诗歌批评
对自然的多重理解与诠释 __ 156
李少君诗歌近作浅析
江南的精致与魅惑 __ 167
胡弦诗歌读记
多面圣手雷平阳 __ 174
归来后的新气象 __ 183
从潘洗尘近作谈开去
经济的和法律的:陈陟云诗歌别解 __ 193
凸显现代诗的自由精魂 __ 213
侯马手记体诗歌简论
宽阔的多重蕴意 __ 227
学院派诗人如何可能 __ 234
当代诗人的时空意识 __ 255
以靳晓静诗歌为例
马莉诗歌的艺术嬗变 __ 266
论当代女性诗歌的主体建构 __ 279
以阿毛诗集《变奏》为例
新世纪女性诗歌的独异书写 __ 294
从容诗歌论
当代女性诗歌中的中年写作 __ 308
战争女性长诗 __ 321
胡茗茗近期诗歌中的几个关键词
城市地理、乡村经验与现代性情绪 __ 332
横行胭脂诗歌片论
她因诗歌而走在了同龄人前面 __ 356
后记 __ 362
|
內容試閱:
|
当代诗学沉思录
星星与诗歌的荣光(总序)
梁 平
《星星》作为新中国第一本诗刊,1957年1月1日创刊以来,时年即将进入一个花甲。在近60年的岁月里,《星星》见证了新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当代中国诗人的成长,以璀璨的光芒照耀了汉语诗歌崎岖而漫长的征程。
历史不会重演,但也不该忘记。就在创刊号出来之后,一首爱情诗《吻》招来非议,报纸上将这首诗定论为曾经在国统区流行的桃花美人窝的下流货色。过了几天,批判升级,矛头直指《星星》上刊发的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火药味越来越浓。终于,随着反右运动的开展,《草木篇》受到大批判的浪潮从四川涌向了全国。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中,《星星》诗刊编辑部全军覆没,4个编辑白航、石天河、白峡、流沙河全被划为右派,并且株连到四川文联、四川大学和成都、自贡、峨眉等地的一大批作家和诗人。1960年11月,《星星》被迫停刊。
1979年9月,当初蒙冤受难的《星星》诗刊和4名编辑全部改正。同年10月,《星星》复刊。臧克家先生为此专门写了《重现星光》一诗表达他的祝贺与祝福。在复刊词中,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记住了这几句话:天上有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一颗就是诗歌。这朴素的表达里,依然深深地彰显着《星星》人在历经磨难后始终坚守的那一份诗歌的初心与情怀,那是一种永恒的温暖。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那是汉语新诗最为辉煌的时期。《星星》诗刊是这段诗歌辉煌史的推动者、缔造者和见证者。1986年12月,在成都举办为期7天的星星诗歌节,评选出10位我最喜欢的中青年诗人,北岛、顾城、舒婷等人当选。狂热的观众把会场的门窗都挤破了,许多未能挤进会场的观众,仍然站在外面的寒风中倾听。观众簇拥着,推搡着,向诗人们围追堵截,索取签名。有一次舒婷就被围堵得离不开会场,最后由警察开道,才得以顺利突围。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优秀诗人们所受到的热捧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任何当红明星。据当年的亲历者叶延滨介绍,在那次诗歌节上叶文福最受欢迎,文工团出身的他一出场就模仿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化动作,甩掉大衣,举起话筒,以极富煽动性的话语进行演讲和朗诵,赢得阵阵欢呼。热情的观众在后来把他堵住了,弄得他一身的眼泪、口红和鼻涕那是一段风起云涌的诗歌岁月,《星星》也因为这段特别的历史而增添别样的荣光。
成都市布后街2号、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这两个地址已经默记在中国诗人的心底。直到现在,依然有无数怀揣诗歌梦想的年轻人来到《星星》诗刊编辑部,朝圣他们心中的精神殿堂。很多时候,整个编辑部的上午时光,都会被来访的读者和作者所占据。曾担任《星星》副主编的陈犀先生在弥留之际只留下一句话:告诉写诗的朋友,我再也不能给他们写信了!另一位默默无闻的《星星》诗刊编辑曾参明,尚未年老,就被尊称为曾婆婆,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她热忱地接待访客,慷慨地帮助作者,细致地为读者回信,详细地归纳所有来稿者的档案,以一位编辑的职业操守和良知,仿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温暖着每一个《星星》的读者和作者。
进入21世纪以后,《星星》诗刊与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一道被提名为成都的文化标志。2002年8月,《星星》推出下半月刊,着力于推介青年诗人和网络诗歌。2007年1月,《星星》下半月刊改为诗歌理论刊,成为全国首家诗歌理论期刊。2013年,《星星》又推出了下旬刊散文诗刊。由此,《星星》诗刊集诗歌原创、诗歌理论、散文诗于一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全国种类最齐全、类型最丰富的诗歌舰队。2003年、2005年,《星星》诗刊蝉联第二届、第三届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期刊奖。陕西一位读者在给《星星》编辑部的一封信中写道:直到现在,无论你走到任何一个城市,只要一提起《星星》,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
2007年始,《星星》诗刊开设了年度诗歌奖,这是令中国诗坛瞩目、中国诗人期待的一个奖项。2007年,获奖诗人:叶文福、卢卫平、郁颜。2008年,获奖诗人:韩作荣、林雪、茱萸。2009年,获奖诗人:路也、人邻、易翔。2010年,获奖诗人、诗评家:大解、张清华、聂权。2011年,获奖诗人、诗评家:阳飏、罗振亚、谢小青。2012年,获奖诗人、诗评家:朵渔、霍俊明、余幼幼。2013年,获奖诗人、诗评家:华万里、陈超、徐钺。2014年,获奖诗人、诗评家:王小妮、张德明、戴潍娜。2015年,获奖诗人:臧棣、程川、周庆荣。这些名字中有诗坛宿将,有诗歌评论家,也有一批年轻的80后、90后诗人,他们都无愧是中国诗坛的佼佼者。
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在诗集、诗歌评论集出版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策划陆续将每年获奖诗人、诗歌评论家作品,作为《星星》历届年度诗歌奖获奖者书系整体结集出版,这对于中国诗坛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举措。这套书系即将付梓,我也离开了《星星》主编的岗位,但是长相厮守15年,初心不改,离不开诗歌。我期待这套书系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期待《星星》与成都文理学院共同打造的这个品牌传承薪火,让诗歌的星星之火,在祖国大地上燎原。
2016年6月14日于成都
一、朦胧诗,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记
当中国新诗在21世纪不断前行的时候,每当人们取得一些收获,或者遭遇一定挫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回望过去,并把思索的目光投注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关朦胧诗的这段特定历史中。站在文学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认识到,朦胧诗的酝酿、出现、生长、挫折与成功,称得上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回首中国新诗近百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不能不承认,朦胧诗已经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记,它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所携带的诗学启示,将永远阐说不尽。
朦胧诗的历史功绩,首先表现为对新诗进行若干诗学领地和话语空间的重新开启与敞亮。194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史是一段充满了曲折、坎坷甚至痛苦、辛酸的不平凡历史,接二连三的思想斗争与整风运动,使新诗一直肩扛着沉重的政治负荷,古典加民歌的形式规约,标语加口号的红卫兵激情,直接导致了诗歌话语空间的极度萎缩与诗性诗意的严重匮失。十年浩劫结束后,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人的大量涌现,以及《回答》《致橡树》《神女峰》《一代人》《弧线》《星星变奏曲》《诺日朗》等优秀诗歌的葱茏问世,一下子将中国新诗中锁闭已久的诗学领地和长期遮蔽的话语空间悄然开启与敞亮。这些诗学领地和话语空间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历经许多诗人学者的艰苦卓绝努力而垦拓出来,但在长期左倾思想影响下又被封锁关闭了的,其中包含着自我意识、主体个性、现代情绪、反省心理、叛逆特质、象征隐喻、意象叠陈等。正因为这些话语空间的开启与敞亮,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诗一改此前在人们心中形成的美学上的单调、浅薄、贫俗,诗意上只有空洞的激情、缺少含蓄蕴藉等不好的印象,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繁复丰厚的审美意蕴,从而使中国新诗的发展前景显得一片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以独具个性的艺术创造维护了新诗的美学形象,进而挽救了当时颓势尽现的中国新诗,甚至可以说,没有朦胧诗,就没有今天新诗创作的多元、繁荣与兴盛。
自然,朦胧诗创作现象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它是一批青年诗人在突破政治封锁的冒险行动中长期坚持不断求索的结果。因此,朦胧诗的出现与成功,也凸显了民间坚守在新诗发展中的伟大意义。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时代政治之间并不是密切亲和的,总有一定的距离和分歧,有些时候,整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政治气候可能并不利于诗歌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有一批诗人站出来,抵抗时代的裹挟与政治的倾覆,默默服从真理的要求,坚守艺术的阵地。朦胧诗人正是这类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中国新诗的新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朦胧诗人中,多多的诗歌创作始于1972年,芒克、江河、舒婷始于1971年,北岛是1970年,而食指(郭路生)显然更早,他的诗歌代表作《鱼儿三部曲》《命运》写于1967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热爱生命》写于1969年。作为文化大革命诗歌的第一人,食指无疑扮演了中国新诗火种传递者的重要角色。现在看来,不管是食指、多多,还是北岛、舒婷,他们的早期诗作中都多少存在着稚嫩和粗拙的地方,然而,抛开作品不谈,仅就他们拓开政治坚冰大胆前行的诗艺探索和置个人生命安危于不顾的民间坚守这些行为本身,对于中国新诗的存在与发展来说,其价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今天再读朦胧诗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它其实很好理解,丝毫不晦涩朦胧,不免对朦胧诗这一命名本身心生疑惑。不过,今天在我们读来明白易懂的朦胧诗,并非意味着在当时人们看来就不晦涩难懂。20世纪下半叶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中国诗坛提供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古典加民歌、口号加标语的平庸单调的诗歌作品,在这样的作品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新诗读者,其审美能力的低下、艺术判断力的沦丧是可想而知的。在当时,读不懂北岛、舒婷、顾城的诗歌,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朦胧诗的出现,是对当时读者审美鉴赏能力的极大挑战。同时,朦胧诗的出现,也是对诗人、批评家诗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在当时,围绕懂与不懂的问题,诗人、诗歌评论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与辩驳:一些诗人认为朦胧诗的出现意味着青年人不健康思想的抬头,它们是反现实的古怪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另一些人则主张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中国诗坛的这些新生事物。谢冕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文章,文中指出,不能以懂与不懂作为诗歌的判断标准,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谢冕的这番话,体现出的是一种新的审美判断和诗学理念,它所具有的宽容性、包涵性、开放性与提升性等内涵,其积极的诗学意义已经为历史证明。回过头来仔细检视当初的争执辩驳,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朦胧诗,不管是臧克家、艾青等人的批评责难,还是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人的推举包容,都体现为诗歌范围内不同观念的交锋,这种交锋是诗坛面临美学观念大调整时出现的必然动荡与波折,通过交锋,人们达到了辨伪存真、更新思想的目的。朦胧诗则适时地充当了达至这种辨伪存真、更新思想目的的可贵介质。此外,朦胧诗的出现,也是对中国新诗的承受能力、包容能力、适应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单一化、颂歌型的诗歌样式占据主流、独尊地位的时候,新的诗歌形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原有格局形成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对当时异常孱弱疲沓的中国新诗本身的一次挑战,必将引发诗坛的地震。凭借文学自身拥有的审美规律性,也凭借政治、历史和文化的诸多助力,中国新诗终于承受住了朦胧诗带来的这次挑战和考验,朦胧诗的艺术价值也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朦胧诗从最初受到质疑到最后得到历史的承认,意味着新诗读者审美能力的现实提升,意味着诗人与理论家诗学观念的及时更新,也意味着新诗的承受能力、包容能力和适应能力已经经受住了强大的考验,中国诗歌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一方面为朦胧诗人不俗的艺术创造、突出的文学成就而啧啧称奇,另一方面也为朦胧诗人在瞬间辉煌之后就迅疾消失的状况而扼腕叹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朦胧诗人要么转向经营其他文学样式,要么流寓海外远走他乡,中国诗歌界再也不见他们曼妙的群体舞蹈与精彩的诗性言说。朦胧诗人从中国诗坛集体退场的情形,不禁会使我们生发出许多诗学上的疑问与困惑。在论及朦胧诗人的沉寂现象时,程光炜指出,这些诗人的沉寂,不是出于诗艺探求的困境,而是非诗因素的干扰。程光炜的这段话是耐人寻味的。何谓非诗因素的干扰?是指朦胧诗的成功借重了非诗因素(比如政治)的力量,一旦时过境迁,退场便成了他们理智的选择?还是说诗人们的诗作本身也充满了非诗因素(再比如政治)的杂质,这些杂质阻挠他们继续前进的脚步?由此进一步引申开去,中国新诗究竟应该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我们又如何看待百年新诗与社会政治之间纠缠不清的丝缕联系?从20世纪20年代的象征诗派开始,80多年来,人们不断在提起纯诗创作的诗学理想,然而,在中国这个自近现代以来一直充满了灾难与坎坷的国度里,真的会有远离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氛围的纯诗生存的土壤吗?与此同时,朦胧诗人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短暂爆发就迅速退场的事实,也将引发我们关于中国现代诗人艺术寿命的理性思考。综观近百年来的中国新诗史,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诗人的创作寿命几乎都是相当短暂的,郭沫若、闻一多、李金发、卞之琳、何其芳、废名、臧克家等,短暂的创作高峰过去之后,就是持续的平庸低迷和机械的自我复制,明智者索性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停止自己写作的脚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是因为现代汉语提供的诗性表达空间有限,现代汉诗的审美规范尚未建立,还是因为现代文化的不甚成熟,抑或诗人走向诗坛时自身的艺术准备并不充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诗人和诗论家们深入反思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