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編輯推薦: |
本书主要依据文献、主要是日文文献,对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及中国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考察的重点是:这些日本人因何机缘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体验上海的;他们是如何认识上海的;他们是如何表现上海的。当然,这里的上海,其实在相当的程度上涵盖着整个中国,因此,本书同时也非常关注如下两个方面:这些文化人通过上海对整个中国的认识,他们的上海体验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传统性和现代性、东方文明和西洋文明高度杂交的近代上海,不仅在近代中国和世界的形成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同时也是波诡云谲的近代中日关系展开的极为重要的舞台。本书依据详实的一手文献,选取了与上海因缘颇为深切、具有相当舆论影响力的大正末年和昭和前期的七名日本文化人及若干文化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细致地考察了他们的上海体验、上海感知和上海描述,由此来探究近代日本人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基本认知,并尝试探讨近代上海对于近代日本形成史上的精神性意义。
|
關於作者: |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和食的飨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观知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等,合著有《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日本岩波书店2014年),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等12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1种。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
|
目錄:
|
前记1
第一章 绪论:近代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与研究186219251
第一节 序言1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18621867)以千岁丸的上海之行与岸田吟香的《吴淞日记》为例3
第三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上海的体验与认识(18681911)19
第四节 大正时期日本人对上海的认识与研究(19121925)28
第二章 村松梢风:魔都意象的制造者44
第一节 从上海开始的中国因缘44
第二节 在上海与中国新文学家和政治活动家的交往53
第三节 魔都意象与长篇小说《上海》71
第四节 一二八事变与村松梢风的日本人立场85
第三章 金子光晴:一个诗人的上海和中国体验104
第一节 与中国相关的履历和在上海的游历104
第二节 上海意象和江南屐痕125
第三节 一个非主流诗人的反战声音137
第四章 尾崎秀实:在上海从政治信仰走向政治实践150
第一节 上海因缘的序曲150
第二节 上海岁月:尾崎秀实人生的实际转折点157
第三节 后上海时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家、共产国际谍报活动的殉难者182
第五章 名取洋之助的太平出版公司:特殊年代日中文人的聚合场205
第一节 名取洋之助与中国的复杂因缘205
第二节 太平出版印刷公司与周边的文化人211
第三节 太平书局的设立和出版物及与此相关的中国文人244
第四节 在中国的最后岁月260
第六章 阿部知二:从北平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279
第一节 早期的文学活动和思想倾向279
第二节 从北平到上海283
第三节 上海物中展现的人物和意念302
第四节 旧新中国的体验对于阿部知二的思想意义323
第七章 武田泰淳:上海的萤火虫345
第一节 武田的中国因缘345
第二节 上海的萤火虫354
第三节 武田的上海物和上海意象359
第四节 武田的中国叙说和中国认识372
第八章 堀田善卫:从上海感知中国、认识日本392
第一节 在上海的心路历程392
第二节 以上海为主要舞台的作品中呈现的中国意象和中国人形象418
第三节 长篇小说《时间》和评论集《在上海》中的中国与日本437
|
內容試閱:
|
前记
本文不算序言,甚至也不是像样的前言,只是觉得有些后记部分的内容需要放到前面来说明,乃曰前记。
与本书主题相关的内容,我在二十年前就萌发了兴趣,那时在早稻田大学访学一年,留意过有关文献。但第一那时我没有相应的学术准备,第二甚至也没有明确的研究计划,结果蹉跎岁月,回国后,只是勉强发表了一篇《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日文学家间的交往以上海为中心》,当然十分的稚嫩。以后是继续蹉跎岁月。20世纪90年代末期,企图重拾这一主题,1998年春天,去长野大学教书,差不多收齐了大部分村松梢风的文字,在那里的一年间,编选了村松梢风和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有关的文字,翻译了两本集子,原计划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不意因诸种原因,手写的译稿至今依然束之高阁。2000年秋天去爱媛大学教书三个月,利用闲暇继续收集有关文献,回国后发表了一篇《作家村松梢风的中国游历和中国认识的研究》。然而深感愧疚的是,这一主题的研究竟然未能持续下去,虽曰有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但我自己缺乏恒心和毅力,或者说学术定力是最根本的因素。其间中途出轨,为云南人民出版社写了一本《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又心有旁骛,花了几年时间写了一本三十几万字的《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出版之后,才在2009年正式沉下心来回到原来的研究主题。2010年在神户大学教书的一年大概是我于日本期间在学术上最有收获的一年,主要是在文献收集方面。在神户期间已陆续撰写了几篇相关论文,回到上海后笔耕不辍,伏案五年之后,终于有了这本书稿的杀青。
我出生在上海的虹口,并在吴淞路四川北路一带度过了孩童时代,那时,旧日的建筑悉数存在,从长辈的口中朦胧地获知了一些昔日日本人的故事,但基本上没有感觉。直到日后阅读尘封的历史文献,自己孩童时代的记忆才鲜明地复活了过来。十来年前我又迁居至虹口,命运决定了我与这一主题的缘分。
以下,对本书作几点说明。
1.本书主要依据文献、主要是日文文献,对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及中国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除了绪论外,我主要选取了七名日本文化人(第五章包含了若干群体)作为个案考察对象。考察的重点是:这些日本人因何机缘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体验上海的;他们是如何认识上海的;他们是如何表现上海的。当然,这里的上海,其实在相当的程度上涵盖着整个中国,因此,本书同时也非常关注如下两个方面:这些文化人通过上海对整个中国的认识,他们的上海体验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意义。
2.在近代,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横光利一三位是与上海关系密切的重要作家,不过这一方面已有诸多前人的研究,我恐有重复的赘述,暂不列入。在本书的写作计划中,原先还有内山完造和出版了小说集《上海夜话》的井东宪,但一来本书的篇幅已颇庞大,二来原先的交稿期一拖再拖,若将两人列入,在时间上至少还需要半年,鉴于上述原因,本书只能暂时割舍,留待日后再作个案研究。本书选取的七名文化人,大部分在国内尚未展开充分的研究,尤其是他们与上海的关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读书界对他们的充分关注。除了绪论中论及的内容之外,本书设定的年代是1923年至1946年,起始年是村松梢风初次来到上海的那一年,结束年是堀田善卫离开上海的那一年,因此,书的题目虽曰近代,实际的重点是在大正末年和昭和前期。
3.本书选取的七名文化人中,除了尾崎秀实是媒体人和评论家、名取洋之助是摄影家和出版人外,其他都是文学家,因此所考察和分析的对象,大部分是文学作品。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文学研究的意图。之所以选取了不少文学家,是我认为他们在客观上扮演了一定程度上的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的许多相关文字,大多发表在日本最有影响的报纸杂志上或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他们对于上海乃至中国的认知,与同时代日本人有关上海和中国的认识与舆论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者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同时代乃至下一代日本人的相关认识,因而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些文学作品,在笔者的眼中,只是历史文本,笔者试图通过这些文本,来寻找出其思想史上的意义。
4.本书所引述的日文文献,除极少数原文为汉文(书中均有注明)外,均由笔者直接译自日文原文,译文若有错讹,理应由笔者负责。
另,明治时期的文献,大多留有日语文语的痕迹,除原文为明显的口语文外,一般用浅近的文言译出,明治以后的文献,原则上用语文体译出。为便于读者查对原文,注释中的日语文献名均用原文表示。
5.作为偏重于历史的研究,我深知所使用的文献应该尽可能是最初刊行者,无奈我身在中国,搜寻不易,除了绪论中的大部分和村松梢风、佐藤俊子等部分使用的是最初刊行的文献外,其他部分较多地使用了他们的全集。好在日本人编辑全集甚为谨慎,除了将汉字词语改为现行的汉字外,一般不会作任何增删,大部分版本连假名都完全遵照战前的样式。只是所谓的全集,却并不完全,还有相当的文字并未收录其中,笔者尽管已努力搜寻,却也难免挂一漏万,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
6.本书出现的日本人名,一般后面标注生卒年,欧美人姓名,后面标注西文原名,中国人名,除少数比较冷僻者外,一般不标注生卒年。另,日文文献的出版年,本书均将明治、大正、昭和某某年换算成了公元纪年,以便于中国读者理解。
7.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在文献的搜寻、复印、借阅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师长的热情帮助,他们是京都大学的山室信一教授、大阪学院短期大学的竹松良明教授、东华大学的陈祖恩教授,以及曾在日本或现在仍在日本的李振声兄、许金生兄、艾菁、宋佳、尹月等,还有小女晓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还自始至终得到了家人以及赵蔚华编辑的热情鼓励和支持,赵蔚华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很大的辛劳。没有上述友人、家人和编辑的援手,本书无法完成,至少不是如今的面貌。在此谨向各位表示衷心的谢意。另外,本书获得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出版资助,在此予以特别感谢。
徐静波
2016年12月9日于复旦大学面向燕园的研究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