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內容簡介: |
信托法被视为英国对世界的*贡献。信托起源于英国古代的"用益",与土地制度、遗产继承等紧密相关,发展至今已超过500多年。现代信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了解英国信托法,对于把握信托的概念及其运作原理等意义重大。
在英国,没有一部所谓的成文的信托法。信托法分散在各个制定法以及大量的判例当中。本书编译了与和信托制度联系*密切的十三部法律的全文:《1906年公共受托人法》、《1925年受托人法》、《1958年信托变更法》、《1961年受托人投资法》、《1964年永续和累积法》、《1976年剧院信托法》、《1986年公共受托人和基金管理法》、《1996年土地信托和受托人任命法》、《1999年受托人委托法》、《2000年受托人法》、《2009年永续和累积法》、《2014年养老金法》、《2015年养老金计划法》;此外还包括与信托相关的六部法律的目录以及节选的部分条款:《1925年财产法》、《1926年财产(修正)法》、《1993年慈善法》、《2006年慈善法》、《2011年慈善法》、《2016年慈善(保护与社会投资)法》。
|
關於作者: |
葛伟军,浙江宁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学士)、英国剑桥大学法学院(硕士)、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法学府(博士)。曾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访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国民信托博士后工作站顾问,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校法律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慈善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公司法、信托法等。出版专著《公司捐赠的法理基础与规则解构》(2015年)、《英国公司法要义》(2014年)和《公司资本制度和债权人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2007年),译著《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3版)》(2017年),并主编民商法规范总整理系列。
|
目錄:
|
1906年公共受托人法
1925年受托人法
1925年财产法(节选)
1926年财产(修正)法(节选)
1958年信托变更法
1961年受托人投资法
1964年永续和累积法
1976年剧院信托法
1986年公共受托人和基金管理法
1993年慈善法(节选)
1996年土地信托和受托人任命法
1999年受托人委托法
2000年受托人法
2006年慈善法(节选)
2009年永续和累积法
2011年慈善法(节选)
2014年养老金法
2015年养老金计划法
2016年慈善(保护与社会投资)法(节选)
|
內容試閱:
|
现代信托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法律制度上的一个伟大进步。
中世纪黑暗中的英国社会,为了克服普通法的烦琐和僵化,转向由法官凭借公平和良知判案形成的法律制度,由此产生了与普通法并行的衡平法。正是衡平法的出现和实施,催生和哺育了现代信托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世纪后期,英国君王和各地领主对百姓及其财产的封建占有,严重地阻碍了财产的市场流转和效益的提高。为了打破这种封建桎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用益制度在英国逐步演化形成。用益制度实现了财产上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的分离:所有权继续遵循封建传统的规定,收益权转向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实现了承上启下、促进社会平稳发展转变的作用。
英国法律史学家和衡平法律师梅特兰(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高度评价英国人创立信托概念的贡献:"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杰出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概念。"
信托的发展,是在不断挑战原有法律的约束,又在不断促进法律修正的过程中,传播衡平法的公平、公理、良知、正义等理念,并不断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引入现代信托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土的信托实践,相继建立了完善的信托法律体系。
现代信托制度传入中国,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皇帝专制制度之后。
19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标明为"信托公司"的企业--中国商业信托公司在上海成立。此后,在短短数年里,先后有十余家信托公司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信托失去了市场经济环境,被全面停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信托业重新起步。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随后,各种类型的信托投资公司在全国各地如同雨后春笋般诞生,我国信托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由于缺少法规和监管约束,再加上没有明确的业务范围和主营定位,信托投资公司迅速切入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各个领域,催生了我国债券、证券、基金业的发展,而其自身却由于缺乏规范而成为治理整顿的对象。
2001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由此奠定了我国信托法律的基石。随后,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颁布实施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由此构成了我国信托业"一法两规"的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结束了我国引入现代信托制度以来近一个世纪无法可依的历史。
2007年3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施行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从此,我国信托业开启从"融资平台"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机构之转变。在上述规章引导下,我国信托业飞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了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金融行业的业务规模,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
目前,我国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0万亿元。投资信托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理财方式之一。信托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我国信托业在功能定位、法律制度、社会实践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信托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特别是相关法律制度,对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国民信托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招收博士后,重点研究信托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了一批国内从事信托法教学、研究的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信托业专家,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筛选出一批国外信托法规和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
我们相信,这套《外国信托法经典译丛》的出版,对于我国普及信托法律知识、完善信托法律体系,繁荣信托市场,促进信托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