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宗族由来与发展、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關於作者: |
徐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基层政治与乡村治理研究,是国内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并从社会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
目錄:
|
总 序【徐 勇】
凡 例【《中国农村调查》编辑组】
村庄类分序【徐 勇】
和合共生:农商并举之族的立与兴粤北司前村调查
第一章 吴氏宗族的迁徙与发展
第一节 吴氏宗族的渊源与迁徙
一 吴氏渊源
二 北上繁衍
三 避乱南迁
第二节 吴氏宗族在司前的立与兴
一 司前的由来
二 吴氏开基
三 吴氏宗族的繁衍与分化
四 吴氏宗族的周边环境
第三节 司前村建制变迁
第四节 司前村概况
第二章 司前村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自然
一 祖宗建筑:吴氏祠堂
二 人居建筑:聚族而居
三 神灵建筑:精神寄托
第三节 村庄自然实态
一 人居实态:单家独院
二 祠堂实态:举族修缮
三 祖屋实态:房支修缮
四 交通实态
五 村庄自然格局
第三章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概况
一 土地占有
二 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
二 族外交换
第五节 产业
一 农业生产
二 手工业
三 商业
第六节 分配
一 族内分配
二 家内分配:差异化平分
三 税赋分配
第七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八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九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经济变迁
一 宗族共同产权的消解
二 集体化时期的宗族经营
三 分田到户后的自主支配
第十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二 经营
三 交换
四 消费
第四章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第二节 社会组织
一 老神会
二 同年会
三 流水会
第三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四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分化
二 阶级之分
三 财富分化
第五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间冲突
第六节 社会保障
一 族内救助
二 灾害救助
三 弱势群体救济
第七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社会变迁
一 等级社会的弱化
二 社会融合的加深
第八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社会实态
一 社会关系:公益与私利
二 社会组织:同年会的延续
三 社会保障:宗族互助的传承
第五章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信仰
一 祖先信仰
二 神灵信仰
第二节 生育崇拜
一 添丁
二 过继
三 招赘
第三节 生活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婚姻习俗
二 丧葬习俗
三 节日习俗
第五节 文化活动
一 祭祀扫墓活动
二 打醮敬神活动
三 宗族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教育激励
二 私塾教育
第七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文化实态
一 祠堂与祖坟的重修
二 祭祀扫墓活动的开展
三 添丁仪式的延续
第六章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权力主体
二 国家权力主体
第二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家庭事务
三 国家事务
第三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祖训
三 国法
第四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过程
二 管理过程
三 参与过程
第五节 司前村治理实态
一 分类治理:村治与宗治
二 村民选举:上下散散步
三 宗族治理与村治的关系
四 家训文化与村庄治理
司前村调查小记
司前村调研日记(部分)
伦理自治:宗族社会的存续密码粤北上岳村调查
第一章 上岳村的由来与沿革
第一节 由来与发展
一 朱姓源流考
二 朱姓先祖的迁徙
三 朱姓始祖的迁徙
第二节 繁衍变迁
一 定居于元末明初
二 发展于明末清初
三 鼎盛于清代
四 繁衍与外迁
第三节 建制变迁
一 1949年前建制
二 1949年后建制
第四节 上岳村概况
一 总体概况
二 人口及姓氏分布
第二章 上岳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形态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与土壤特征
四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形态
一 自然风水
二 祖宗建筑
三 民居建筑
四 神灵建筑
第三节 自然环境变迁
一 区位优势与交通变迁
二 地域缩小与人口增加
三 里的萧条与楼的繁荣
四 坟前埔的消失与文焕公墓的维护
第三章 上岳村朱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地产情况
二 产业情况
三 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有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三 家庭私有产权的调整与转让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产权的经营
二 家庭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分配
二 家庭经营分配
三 赋税劳役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宗族共同消费
二 家庭日常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第七节 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变迁
二 家庭经济变迁
第八节 经济实态
一 有限的集体经济
二 差异化的祠堂经营
三 亟待开发的旅游经济
第四章 上岳村朱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上岳朱姓繁衍
二 上岳姓氏变迁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
二 婚姻
三 家庭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理事会
二 作会
三 炮会
四 禾黄会
五 老人会
六 长生会
七 舍会
八 谷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邻里关系
二 族内交往
三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高低
二 职业差异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间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社会救济
二 族内保护
第八节 社会变迁
一 社会构成变迁
二 社会组织变迁
三 社会交往变迁
四 社会分化变迁
五 社会冲突与变迁
六 社会保障与变迁
第九节 社会实态
一 以丁为财的生育状况
二 不断扩大的社会交往
三 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
第五章 上岳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文化形态概况
一 思想文化观念
二 教育观念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宗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红白喜事
二 节日习俗
第五节 文化娱乐
一 神灵崇拜
二 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社学私塾
二 石礩习武
三 创建普美
第七节 文化变迁
一 宗族文化的复兴
二 现代的婚丧活动
三 不断变迁的文娱活动
四 发展曲折的普美学校
第八节 文化实态
一 源源不断的宗族信仰
二 日益简化的传统习俗
三 欣欣向荣的小学教育
第六章 上岳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高度自治
二 族法至上
三 权力集中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族权与绅权
二 父权与夫权
三 自治权与政权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宗族可直接干预的家庭或个人事务
三 宗族接受和协助的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全族人共同遵循的族规、祖训
二 宗族与社会关系的族规
三 宗族认可的家法、家规
四 宗族所接受的国家法律
第五节 治理方式
一 惩戒方式
二 激励方式
第六节 治理变迁
一 多元治理主体
二 服务治理内容
三 法治治理规则
第七节 治理实态
一 透明的村民自治
二 活跃的理事会
上岳村调研日记
商农互助:分化外迁宗族的聚合赣中燕坊村调查
第一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鄢氏由来
一 苍然公植基鄢家坊
第二节 鄢氏迁徙
一 姓氏由来:姬燕鄢
二 鄢氏迁徙
三 立基缘由
第三节 鄢氏繁衍
第四节 燕坊村的形成
一 从刘家圩到鄢家坊
二 村名由来
第五节 燕坊村建制变迁
第六节 燕坊村当下建制
第七节 燕坊村概况
一 姓氏与人口
二 居住形态
三 道路出行
四 教育
五 医疗卫生
六 文化娱乐
七 家庭经济
八 宗教信仰
九 旅游业
第二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 四季
二 节气与农业生产
三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理特征
一 地势:四周低平,中间凸起
二 田宅分布:村落居中,水田环绕
三 相对封闭性:山水相隔
第三节 水资源特征
一 金溪:利与害并存
二 水井:众家所有
三 水塘:调气候,聚财气
第四节 土壤特征
一 稻作区域
二 山林分布
第五节 交通特征
一 区位特征
二 交通特征
第六节 风水布局
一 卜居而迁于此
二 风水观:藏风聚气
三 风水布局:龙、穴、砂、水、向
第七节 村庄格局
一 当下民居分布
二 古民居分布
三 祠堂分布
四 族山分布
第三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产业演变:以商易农
二 明中期之后产业特征:重商轻农
三 因商而富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有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三 家庭私有产权的调整与转让
四 家庭私有财产与宗族共有财产的转化
第三节 经营
一 公产经营
二 家庭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成果的分配
二 家庭经营成果的分配
三 国家赋税徭役的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继承
第七节 燕坊村的经济变迁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三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八节 燕坊村经济实态
一 农业经济
二 商品经济
三 家庭经济
四 旅游经济
第四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概况
二 人口概况
三 世系繁衍概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理事会
二 桥会与轿会
三 雷子会与九皇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鄢氏内部交往
二 跨宗族交往
三 村庄外部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二 财富分化
三 职业分化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及调整
二 家庭冲突及宗族干预
三 宗族外部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富要救贫
二 社会救助
第八节 燕坊村社会变迁
一 人口与姓氏变迁
二 婚姻的变迁
三 理事会变迁
四 社会交往变迁
五 社会冲突变迁
六 社会保障变迁
第九节 燕坊村社会实态
一 人口、姓氏与生育观念
二 理事会
三 社会冲突
四 社会保障
第五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二节 观念
一 诚信经商,赈济族众
二 子女尽孝,女子守节
第三节 习俗
一 婚礼习俗
二 做寿习俗
三 丧葬习俗
四 节日习俗
第四节 教育
一 书舍与私塾教育
二 家庭教育
第五节 燕坊村文化变迁
一 祖先崇拜的变迁
二 生育崇拜的变迁
三 习俗变迁
第六节 燕坊村文化实态
一 祖先崇拜
二 文化习俗
三 文化娱乐
四 教育
第六章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国家治理概况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族权与绅权
二 父权与夫权
三 国家权力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堂内事务
二 房支事务
三 家庭事务
四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日常事务的治理过程
二 重大事务的治理过程
第六节 燕坊村治理变迁
一 行政区划的变迁
二 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成立与变迁
三 治理主体的变迁
第七节 燕坊村治理实态
一 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
二 治理模式
三 宗族势力与强人治村
燕坊村调研小记
燕坊村调研日记(部分)
商优哺农:僻乡大族的合族共荣之道浙中俞源村调查
第一章 始与兴:俞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俞氏的由来与迁徙
一 俞姓源流考
二 俞氏祖先起源的论争
第二节 俞源村俞氏的繁衍
一 俞源村俞氏开基建村
二 扎根朱颜,改称俞源
三 聚落渐成,宗族繁盛
第三节 俞源村建制变迁
一 传统时期的俞源村村庄建制
二 1949年之后的俞源村村庄建制
第四节 俞源村村庄概况
一 曾经:百族共和,共谋发展
二 如今:村民齐心,重寻新路
第二章 俞源村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祖宗建筑:宗祠
二 人居建筑
三 神灵建筑
四 太极之谜
第三节 村庄自然实态
一 自然观的变化
二 交通实态
三 民居与村庄布局
第三章 俞源村俞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土地占有
二 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内外交换融合,促进与外界的联系
二 多样化经营,形成村中小社会
第五节 产业
一 农业生产
二 借贷商业
三 手工业
第六节 分配
一 族内分配
二 家内分配
三 赋税分配
第七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八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九节 俞源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十节 俞源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实态
二 经营实态
三 交换实态
四 消费实态
第四章 俞源村俞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情况
二 人口概况
三 世代繁衍情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春彩会(台阁会)
二 龙头会
三 孤会和培土会
四 其他组织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二 财富分化
三 职业分化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周济贫乏
二 族内庇护
第八节 俞源村社会实态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五 社会组织
六 社会保障
第五章 俞源村俞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思想文化观念
二 文化教育
第二节 祖宗崇拜
一 祠堂
二 族谱
三 祖坟
四 祖屋
第三节 生育崇拜
一 添丁
二 信仰
三 过继
第四节 生活观念
一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二 发家致仕,惠及乡里
第五节 生活习俗
一 婚嫁
二 丧葬
三 节日
第六节 文化活动
一 圆梦节:祈福圆梦,心想事成
二 擎台阁:消灾撵祸,驱邪祈福
第七节 文化教育
一 宗族教化的场所:藏书阁和私塾
二 宗族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学田和蒙租
第八节 俞源村文化变迁
一 政治运动的冲击带来宗族文化的消弭
二 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带来宗族文化的复兴
第九节 俞源村文化实态
一 宗族文化的断层与接续
二 生活观念与习俗
三 文化活动与教育
第六章 俞源村俞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所属行政区划的变迁
二 多元治理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
二 国家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治理
二 国家治理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家法
三 国法
第四节 治理方式
一 软硬兼施的多样化治理
二 依靠国法的开放性治理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族内治理活动
二 房内治理活动
三 家内治理活动
第六节 俞源村治理变迁
一 行政区划的变迁
二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第七节 俞源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主体
二 治理内容
调查小记
调研日记(节选部分)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凡例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历来重视农村调查与研究,《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是基地新版中国农村调查项目的重要成果,在付梓之际,特做以下说明。
1.根据徐勇教授提出的中国农村七大区域学说,即华南区域、长江区域、黄河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东北区域、东南区域,本项目在借鉴日本满铁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七大区域的次序,进行村庄形态与实态的调查。这也是整个项目实施所遵循的技术路线。
2.在村庄调查点的选取上,结合中国农村七大区域学说,依据每个区域所辐射的省、市、县,一是按照每个地级市两个县、每个县一个村的标准,二是按照典型点与普遍点结合的原则,三是按照中心与边缘结合的原则,随机抽样选点。每个村庄一位调查员,在调查之前均受过严格的学术培训,每个村的调查时间为60天以上。
3.每一篇村庄调查报告分为村庄由来与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章,以传统形态变迁当下实态为主线进行写作。在每篇报告的后面附有调查员的调查小记、调查日记等,以供读者了解整个调查的心路历程。
4.在报告的写作中,县名、镇名、村名、人名、部门单位等均为实名。但是,报告中所出现的照片、人名、数据等信息,均得到了访谈对象或数据提供对象的口头授权或书面授权。另外,档案材料、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历史材料等,在写作中均做了详细的引用批注。
5.农村传统形态的调查,主要通过老人口述来获取信息、数据;因而报告中的数据可能不甚精确,仅供参考,也请各位读者、学者在引用、使用的过程中,酌情处理。
6.农村变迁调查会涉及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四清等内容,但是,调查者均怀揣学术研究之心,从农村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视角去调查与写作,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7.在出版方面,项目组组建了审稿与编辑小组,严格审查、校审每一篇村庄调查报告,并从中挑选优秀报告,分七大区域,集结成卷出版。
8.《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重点在于传统形态的调查,是一项抢救历史的学术工程。由于时间仓促,其中不免有错漏,也希望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提出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提高这套丛书的质量。
《中国农村调查》编辑组
2016年12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