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刘登翰研究台港澳诗歌,是放置在整个华文文学框架与流脉中的,注重历史考察;对舒婷、蔡其矫的评价切中肯綮、不偏不倚,体现出文艺评论家的独立品质;对华人文学的争议问题,有高屋建瓴的视角与热诚建立大同世界的心愿,体现了身为一位文艺评论家的责任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主要是关于华文文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辑,*辑主要是有关大陆新诗的研究,对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等,以及蔡其矫等人的研究,与当时文艺批评界对舒婷等人的批评与质疑不同,作者褒扬并肯定了新诗潮与诗人们,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与局限性。也对闽南、台湾、东南亚等地流行的过番歌进行了研究。第二辑是有关台港澳文学的研究。第三辑对华文文学的概念、整体概貌与发展趋势,以及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等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刘登翰,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厦门大学两岸文化协创中心专家委员,曾任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著有《跨域与越界》《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等文学论著。
|
目錄:
|
第一辑
中国新诗的 现代潮流
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从舒婷的创作和争论谈起
中国诗坛上的 蔡其矫现象
会唱歌的鸢尾花论舒婷
追寻中国海外移民的民间记忆关于 过番歌的研究
《过番歌》及其异本
《过番歌》的产生和流播
长篇说唱《过番歌》的文化冲突和劝世主题
第二辑
台港澳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
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看台湾文学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
论台湾的现代诗运动一个粗略的史的考察
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香港文学的文化身份关于香港文学的本土性、中国性和世界性
香港新诗发展的历史脉络
台湾作家的香港书写以余光中、施叔青为中心的考察
迅速崛起的澳门文学
第三辑
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
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
都是 语种惹的祸? 也谈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及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
美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 《苦社会》
精神漂泊与文化寻根菲华诗歌阅读札记
学术简表 部分
|
內容試閱:
|
文学是我心中的一道风景。
每个人年轻时候,或多或少都曾受过文学的诱惑。回望大学时代,曾经信誓旦旦要将此生献给文学。1961年我大学毕业,拒绝了留在北京的可能,选择回到福建来,个中缘由种种,就含有一个矇矇胧胧的文学梦想。所以,当现实给我当头一捧一一那时正当两岸军事对峙一触即发时候,由于我家庭的海外关系,不让留在沿海城市,而被分配到闽西北山区,对此我并不太阻丧,反倒以为这样可以深入生活。然而现实很快让我清醒过来:一是我从文学看到的人生和现实的人生相去太远;二是接腫而来的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几乎剥夺了文学的可能。尽管我在這一落泊人生的夹缝中仍希望以文学自救,偶尓写点诗或别的什么。但心中知道,文学与我己渐离渐远。
1979年岁末,历史的巨大转折也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我在闽西北山区待了将近二十年之后,调到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专业研究。疏离了太久的学术,一时竟不知从何着手,茫茫然甚至连研究题目都找不到;而从习惯了听从别人安排的行政工作,乍一来到研究单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反倒无所措从。为了不致让己经流失太多的岁月再白白逝去,我又尝试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创作上,写诗、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后来出版的几个集子,大多写于这一时期。但我很快就意识到,人在研究机构,能够安身立命的只有学术,而不是创作;何况对于当时的我,已经冷却了的文学热情,其实只是我面对人生转折的一种过渡。于是,匆匆走过了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四五个年头,我便识相地地把精力集中到学术上来,虽然偶而还不甘寂寞地随兴写点什么,但那与年轻时候怀抱的文学梦想,已相去甚远。
学术研究是把文学作为对象,和创作把文学做为自我心灵的倾诉与写照,有很大的不同。文学逐渐从自己内心的风景变成窗外别人的风景。
最初我做中国当代新诗研究,这是延续二十多年前大学时代的一个未竟的题目。福建偏于东南一偶,除了八十年代初期的矇眬诗论争,福建一直在文学浪潮的中心以外。在这里做研究,常有一种不在场的感觉。后来我转向做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原以为凭借福建与海外的密切关系和自己与台湾语言习俗相通的文化优势,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研究对象的现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刚开始的八十年代,两岸尚未三通,资料十分难得。所谓研究,一大半时间用在寻找资料,你拥有什么资料,就写什么文章。我曾开玩笑说,那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研究,摸到大腿说是柱子,摸到肚子就说是墙,像经济学所说的卖方市场,是研究对象选择研究者,而不是研究者选择研究对象,那情况比所谓不在场还不在场。所以我很理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经出现一个编写台港澳和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热潮,那不是研究成熟的表现,而是研究不成熟的需要,一种为读者(也包括部分研究者)提供他们陌生的文学对象概貌的需要,是研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中间过程。尽管后来资料已不成为研究的主要障碍,但隔着一道海峡甚至远隔重洋,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历史遭遇、文化差异和人生体认,使对彼者文学的认识,仍如雾中看花,镜中观月,还是隔了一层,说是窗外的风景,还须是在风和日丽时候,才能看得清晰一点。
作为一个观景人,我先做台湾文学,继而做香港、澳门文学,接下来自然又转向海外华文文学,由文学而涉及两岸文化、闽南文化,还兼及一点艺术批评。研究对象的不断转移,可说是满眼缤纷,目不睱拾。然而毕竟隔窗观景,游目赏花,且只在自己有限的视野里,都是浅嘗辄止,并不深入。收入本书的二十几篇文章,大致涉及了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领域,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论述,将选入另外的集子。蔽帚自珍,感谢闽籍学者文丛,给我一个捡拾自己一路撒落的学术迹印的机会,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