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数字建筑设计与建造——DADA2015系列活动 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書城自編碼: 29790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科学
作者: 徐卫国、黄蔚欣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817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耕读史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編輯推薦:
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包括系列讲座、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建筑展览、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等部分,该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协办。数字建造工作营(袁烽组织策划)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机器人木构建筑(阿基姆-曼格斯)、机器人协同建造(罗兰德-斯努克斯)、自主建构(马德扑)、蚕丝混凝土(徐卫国、于雷)、机器人建筑模型设计研究(约翰尼斯-布朗曼等)、物理风洞与环境性能生形(袁烽)、机器人陶土打印(袁烽、孟浩等)、数字金属弯折(王振飞、王鹿鸣)、3D打印时装(马子聪、雷姆-D-库哈斯)、简杂木架(高岩)、数字化的传统技艺(宋刚、熊璐)、数控加工的悬浮张拉整体结构(钟华颖)。数字建筑展包括数字建造工作营成果展(袁烽策展)、DADA2015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徐卫国、尼尔-林奇策展)。
內容簡介: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 第二届DADA会议于?2015?年?7?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本书是从?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 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53篇论文中,精选24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中英文双语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这些论文较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成果和趋势。希望本书内容能够促进数字建筑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并引发更多探讨和思考。
目錄
数字建筑设计
传统冰裂纹的数字生成 吉国华(3)
参数化模型的编码方法研究及基于组件方法初探 吕 帅,刘 洁(10)
参数化模型设计软件开发一项生成设计平台促进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
Hao-Hsiu
Chiu, Kung-da Tseng(22)
经验化建筑设计分析到数字化模拟分析与优化bottom-up设计策略在
建筑设计分析优化环节的优势与劣势 李竞一,左颂玟(32)
表现性几何形态与地方建筑技艺的有序融合建筑设计竞赛初选阶段案例分析
Kristof
CROLLA 高仕棠(44)
大跨度建筑设计的结构量化与优化研究 刘尔希(54)
人性化的数字化工厂:BIM的应用 卢添添,高 岩,马傲林,邱 妍翻译(68)
算法及数字建模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李晓岸,徐卫国(77)

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

基于结构性能的机器人木构 袁 烽,柴 华(87)
基于回归样条算法的建筑方案设计性能辅助系统研究 吕 帅,燕 翔(96)
基于内场风环境CFD模拟的专业足球场优化设计研究
安融融,史立刚,曹岳超(100)
非线性建筑屋面排水参数化模拟系统 孙一富,吕翰林(121)
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翟炳博(128)
基于图论的空间表达方法在三维城市空间中的运用 周 静,姜 蕾(139)

数控加工与建造

代理个体的原型 Dr. Roland Snooks(151)
脉冲手势:机器人材料挤出成型制作双曲面表面的计算方法
马宁格,马德朴,艾伦达夫,乔丹路特伦,赖安斯坎伦(160)
3D打印技术在建筑建造中的应用以青西郊野公园游客接待中心为例
缪一新(167)
潮湿导致木材变形的模拟及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的研究 张 烨(174)
结构-表皮二次匹配技术万科悬浮咖啡厅设计与建造 钟华颖(185)
信息手工艺多媒体亭数字化建造过程 姜 南(191)
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

单元机与互动式建筑生态 朱宇晨(203)
展示新选择:参数化珠宝设计和制作展 费道闻,何净植(213)
不规则剪式铰结构的参数化几何设计与制作
马逸东,于 雷,黄蔚欣,张博轩,蒋 哲,高 祺(222)
被动动力行为 蔡旼珊,韩 昉,Dr. Christopher
Leung(233)

Dig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Digital Generation of Chinese Ice-Ray
Lattice Designs Guohua Ji(245)
The Coding Methods of Parametric Modelling
with Component-Based Methodologies
Shuai
Lv, Jie Liu(253)
Parametric Patterns DesignerDeveloping a
Generative Design Platform to Facilitate
Design-to-Factory Process ?Hao-Hsiu Chiu, Kung-da Tseng(265)
Empiricism Architecture Analysis to Digital
Architectur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tom-up Design Strategy in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Jingyi Li, Songwen Zuo(276)
The Strategic Appropriation of Performative
Geometries and Local Craftsmanship
Case Study of a Competition Design Entry Kristof CROLLA(289)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in Long-span Architecture Design
Erxi
Liu(300)
Digital Factory for the People: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iantian
Lo, Yan Gao, Marc Aurel Schnabel, Yan Qiu translate(317)
The Case Study on Algorithm and Digital
Modeling Techniques Applied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Xiaoan Li, Weiguo Xu(327)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Robotic Wood Tectonics Based on Structural
Performance
Philip
F. Yuan, Hua Chai(339)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Aiding System
of Architecture Schematic Design Based
on Regression Spline Algorithm Shuai Lv, Xiang Yan(349)
The Research on Wind Control Design of
Professional Football Stadium Based on CFD
Simulation Rongrong
An, Ligang Shi, Yuechao Cao(364)
Nonlinear Parametric Simulation of Building
Roof Drainage System
Yifu
Sun, Hanlin Lv(375)
Research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Proposal Phase Aid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Bingbo
Zhai(383)
Space Representation and Its 3D
Applications Based on Graph Models
Jing
Zhou, Lei Jiang(397)
Digital Fabr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AgentBody Prototypes Dr. Roland Snooks(409)
Pulsing Gesture: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ies in Robotic Material Extrus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uble Curved Surfaces
Sandra
Manninger, Matias del Campo, Ellen Duff, Jordan Lutren, Ryan Scanlan(420)
The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in
ConstructionThe Design of Qingxi Country Park
Reception Yixin
Miao(429)
Simulation of Moisture-produced Wood
Deformations and Examination of applications
in Digital Design Fabrication Ye Zhang(437)
Structure-Surface Re-matching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uspended Vanke Coffee Bar
Huaying
Zhong(449)
Informational CraftsmanshipDigita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Multimedia Pavilion
Nan
Jiang(457)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odular Robot and Interactive Architectural
Ecology Yuchen Zhu(469)
Showcasing the New Choosing: A Parametric
Jewellery Design and Fabrication Exhibit
Thomas
Fischer, Christiane M. Herr(479)
Parametric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Irregular Scissor-Pair Structure
Yidong
Ma, Lei Yu, Weixin Huang, Boxuan Zhang, Zhe Jiang, Qi Gao(490)
Passive Dynamic Motion Minshan Tsai, Fang Han, Dr. Christopher Leung(502)
內容試閱
本书收集了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 论文。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数字建筑的建筑师、学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及国际化数字建筑设计的广泛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数字建筑知识及技术的迅速普及;同时,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内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管理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整个建筑行业整合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做出应有贡献。数字工厂是一个比喻,它指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设计课程、数控加工生产、智能建筑建造等内容;2014年深圳DADA核心会员会议决定2015年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承办,并确定活动主题为数字工厂。作为数专委系列活动的主题,它包含了多层含义,其一,DADA试图推动数字技术从数字设计向数控生产发展;其二,建筑业应该以数控加工作为产业升级的目标;其三,建筑的数控建造应该响应新兴工业?4.0的崛起,携手探索智能建筑工业的道路;其四,建筑师应该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列,引导数字建筑产业的诞生及健康发展。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包括系列讲座、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建筑展览、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等部分,该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协办。数字建造工作营(袁烽组织策划)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机器人木构建筑(阿基姆-曼格斯)、机器人协同建造(罗兰德-斯努克斯)、自主建构(马德扑)、蚕丝混凝土(徐卫国、于雷)、机器人建筑模型设计研究(约翰尼斯-布朗曼等)、物理风洞与环境性能生形(袁烽)、机器人陶土打印(袁烽、孟浩等)、数字金属弯折(王振飞、王鹿鸣)、3D打印时装(马子聪、雷姆-D-库哈斯)、简杂木架(高岩)、数字化的传统技艺(宋刚、熊璐)、数控加工的悬浮张拉整体结构(钟华颖)。数字建筑展包括数字建造工作营成果展(袁烽策展)、DADA2015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徐卫国、尼尔-林奇策展)。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自2015年1月开始面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征集论文。征文过程分为摘要征集、全文提交、文章修改等阶段,论文摘要征集阶段经过两位组委会成员的审查,全文提交后又经过两位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审查。在整个论文征集阶段我们共收到投稿106篇,最终共有53篇文章(中文40篇,英文13篇)通过审查,收录在《数字工厂DADA2015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徐卫国、黄蔚欣主编,2015. 07)。本书在上述论文集的基础上,优选了22篇论文,并增补了两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与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以及本书的编辑,离不开相关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的支持,会议组委会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地组织了本次会议,感谢?DADA?委员和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在论文评审阶段辛勤的工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学会(CAADRIA)帮助我们向国内及海外专家学者发布了会议的信息,在此特别致谢!徐卫国


数字建筑设计Dig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传统冰裂纹的数字生成
吉国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jgh@nju.edu.cn摘要:在我国传统木装饰中,冰裂纹形状千变万化,充满神秘感,而传统做法依赖于工匠的审美和手艺。近来有建筑师及其他设计师试图将冰裂纹图案应用于其他设计对象,但如何得到适合的冰裂纹图案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本研究从裂纹的概念出发,通过计算生成冰裂纹网格,并在Grasshopper平台上采用VB脚本运算器编程实现,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算法步骤包括裂缝轨迹的预设、裂缝的阻断、裂缝的延长修正,以及坏形的判断与处理。本文介绍了具体算法步骤以及运行结果。关键词:冰裂纹;算法;图案;生成1.简介冰裂纹是我国传统木装饰中的一种图案,常用于门窗、隔断、围栏,以及椅背、橱门、搁板等处。在古式装饰中,冰裂纹属于难度较高的一种,依赖于工匠的审美和手艺。冰裂纹图案形状千变万化,充满了神秘感。近年来,有建筑师及其他设计师试图将冰裂纹图案应用于其他设计对象,但如何得到适合的冰裂纹图案,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George Stiny探讨了采用形状语法(shape grammar)来生成中国古典窗格图案,其中也涉及了冰裂纹窗格的生成(见图1)[1,?2]。该研究采用几条简单的规则,即可生成一系列造型优美的冰裂纹图案,但其采用的规则基于多边形的逐步细分,因而其结果具有明显的层次等级,与我国传统冰裂纹图案互相咬合、不分层级的特点还有较大差距。Stiny之后,美国MIT的Liew Haldane继续了以形状语法生成冰裂纹的研究,归纳了几种冰裂纹形状语法并以AutoLisp语言加以实现。其中,无层级互相咬合的随机性冰裂纹图案被列为第四种未知的语法[3],以形状语法生成冰裂纹遇到了瓶颈。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互承结构(reciprocal structure)的研究与教学成果,由于互承结构图案与冰裂纹图案有诸多相似之处,某些研究(如文献[4])探讨的互承结构形式生成方法似可借鉴于冰裂纹图案的生成。总的说来,有关生成冰裂纹的算法方面的研究尚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研究从裂纹的概念出发,采用计算方法,实现了冰裂纹图案的生成。
图1 采用形状语法生成的冰裂纹(图片来源:Shape: Talking about Seeing and Doing,P.335, 339)2.T形交接图案的生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冰裂纹图案是由一组T形交接的线条组成的,根据裂纹这一名称,作者提出了生成思路:假设冰裂纹中的每根线条为一根裂缝,每根裂缝均是由某点开始开裂并逐渐沿着直线或曲线延长,当有其他裂缝阻挡了其延长方向时,则此裂缝即终止其延长过程,这样就形成了T形交接的一组裂纹。基本算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裂缝轨迹的预设。即设置各条裂缝的起点以及在不受阻状态下发展的直线或曲线轨迹,可以一组随机线为裂缝轨迹,以线上某位置的点(如中点)作为裂缝起点(见图2a)。对于图案的内外边界和分界线等,则设置为已有裂缝来。(2)裂缝的阻断。根据假设,当某条裂缝的延长被其他裂缝阻挡时,此裂缝将终止延长。计算方法是首先求出此裂缝轨迹与其他的裂缝轨迹以及已有裂缝的交点,如果和已有裂缝相交则记录交点;如果和其他裂缝轨迹相交,则对此裂缝轨迹从起点到交点的长度和与其相交的裂缝轨迹从起点到交点的长度进行比较,如果前者较长,则记录交点,否则不记录。这里假设各裂缝是同时由各起点匀速延长的,因此起点到交点长度较短的裂缝会先期延长到交点,并阻断了起点到交点长度较长的裂缝的继续延长。对于异时和非均匀发展的裂缝,可以采用时间计算,但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作者采用计算长度的简化算法。计算出并根据以上规则记录某条裂缝轨迹与已有裂缝以及其他裂缝轨迹的交点后,截取起点两端与起点最近的两个点之间的裂缝轨迹,就初步形成了T形交接的图案,如图2b所示。(3)裂缝的延长修正。在图2b中可以发现,有一些裂缝的端点并没有处于其他裂缝之上,这是因为在上述的计算过程中,有些会阻断这些裂缝延长的其他裂缝由于已经被其他裂缝先行阻断而没有延长到交点,因而后者的阻断作用并没有实际发生。准确的修正方法是把起点、终点已处于其他裂缝之上的裂缝(即已完成裂缝)作为已有裂缝,重新进行步骤(2),如此循环,直至所有裂缝形成T字形相交。多数情况下,端点尚未处于其他裂缝之上的裂缝由于其他裂缝的阻断不会实际相交,因此作者采用简单方法,即将这些裂缝直接延长到最近一条裂缝。计算方法是把所有裂缝当作已有裂缝,顺序求出上述裂缝轨迹与重新设定的已有裂缝的交点,并截取形成裂缝,再加入到已有裂缝中,供下一条裂缝的求取,最终完成所有的T字形相交。此步骤结果如图2c所示。
a b c图2 算法过程3.形状控制在初始的裂缝轨迹预设过程中,比较方便的方法是采用一些具有随机性的线条,因而在上述过程的计算结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面积较小、形态狭长的多边形形状,这不符合冰裂纹图案面积均匀、形态相似的美观要求。不理想的形状主要由于相邻裂缝之间夹角较小导致,解决方法一则可以重新调整预设裂纹加以避免,或通过程序自动调整,后者首先需要能够识别不理想形状。通过计算图案中的每一个多边形各边之间的夹角可以很容易地捡取不理想形状,但是需要首先从由线条构成的图案中抽取出所有多边形,这需要相当繁复的算法才能实现。本文采取了比较容易实现的算法,只要通过对图案中的线条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方法如下:(1)分别求出两条裂缝起点到终点的向量,计算两向量的夹角,如果大于90则翻转其中一条向量。将上述两向量的单位向量相加,即得两向量的角平分线向量。(2)从两条裂缝的起点和终点作与角平分线向量垂直的平面,并求该平面与另一条裂缝的交点,计算起点、终点与交点的距离。如果其中一条裂缝的起点与终点处的平面与另一条裂缝均相交,则两裂缝关系如图?3a或图?3b所示,记录此两交点;如果每条裂缝起点与终点处的平面只有一个与另一条裂缝相交,则两裂缝关系如图?3c、图?3d或图?3e所示,记录图3所示关系的两交点;如果总的交点数小于1,则两裂缝关系如图?3f所示,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abcdef图3 基于与平分线向量垂直的平面来判断裂缝之间的关系(3)在图?3a、图?3b和图?3c所示的情况下,两裂缝将极有可能出现在冰裂纹图案的同一多边形中,即有可能导致不理想形态的出现。判断方法如下:首先计算两交点的距离,作为判断是否面积过小的指标d;再将两交点之间连线平分成若干段,在各平分点作与角平分线向量垂直的平面,求各平面与两裂缝的交点的距离,并求平均值;最后求平均值与两交点距离的比值,作为判断形状是否狭长的指标r。本程序设置了控制面积过小和形状狭长的用户输入参数,当计算值小于用户输入的参数值时,将删除较短裂缝的轨迹,再重新计算裂缝,直至所有裂缝间的关系满足要求。图2所示的图案经过这个过程,就得到了图?4所示的结果。其中图?4a和图?4b中,d设为0,r分别为0.2和0.4;图4c中,在r?=?0.4的基础上给d设置了某个控制值。
abc图4 形状控制结果4.冰裂纹的实现上述算法过程在Grasshopper平台上采用VB脚本运算器编程实现,可以在各种给定的裂纹轨迹和起点的情况下,生成T形交接的图案,如图5所示。但研究发现,通过上述方法,在一组随机的线条中获得我国传统木装饰中的那种优美的冰裂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结果的随机性过高,即便采用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也难以成功。而实际上,我国传统的冰裂纹图案是在一定的规则网格基础上通过一些随机性而获得的,《古建筑装折》[5]一书对此有少量的介绍。
a b c图5 基于随机裂纹轨迹的冰裂纹图案图6a所示为一种常用的规则冰裂纹网格,采用本文开发的程序,通过将此网格上的线条进行一定的随机转动和位移后延长作为裂纹轨迹、将各线条的中点作为裂缝起点,再采用上述算法即可成功地生成传统式样的冰裂纹,如图6b所示。
a b图6 基于规则网格的冰裂纹图案实际上,上述程序的实质是T形图案的生成,利用它可以通过规则排列的多边形产生规则冰裂纹网格;之后,再通过增加随机性,之后再一次采用本程序,可进一步生成富于变化的冰裂纹。这样就形成了由规则多边形生成规则冰裂纹网格再生成随机冰裂纹的两步骤生成过程,如图7、图8所示。5.结语本文介绍了线条之间T形相交图案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冰裂纹图案的生成问题。算法基于裂纹的发生和发展原理,简单易懂,容易实现,可在平面和曲面上生成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冰裂纹,采用两步骤方法,可以由多边形阵列生成随机冰裂纹。在计算机上实现冰裂纹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不依赖于传统工匠而获得更多式样的冰裂纹,其意义还在于可以进一步利用数字加工设备进行生产,可以彻底摆脱由于传统工艺的失传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另外,综合应用其他数字技巧,还可进一步拓宽冰裂纹的应用。图9所示是通过裂纹轨迹和裂纹终点进行几何转换而在曲面上形成冰裂纹图样的例子,以及在立方体表面上生成六面连续冰裂纹的尝试。
abc?
d图7 由正方形阵列两步骤生成随机冰裂纹
abc图8 由正五边形阵列两步骤生成随机冰裂纹a b图9 沿球面与立方体表面的连续冰裂纹由于生成冰裂纹图案的目的,本研究基于的裂纹原理还属于非常概念性的,计算也是简化的。对各种裂纹的发生和发展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继而转化为严谨的算法,可以实现不同裂纹图案的生成与模拟,后续研究将在此方面进行拓展。参考文献[1]STINYG. Ice-ray: A note on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Lattice Design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19774: 89-98.[2]STINY G. Shape: Talking about Seeing and Doing[M]. The MIT Press, 2006: 330-340.[3]Shape Grammars of Ice-ray Chinese Lattice Designs[EBOL].http:web.mit.edu~haldanewwwicerays.[4]TH?NNISSEN U. A Form-Finding Instrument for Reciprocal Structures[J]. Nexus Netw Journal, 201416: 89-107.[5]过汉泉, 陈家俊. 古建筑装折[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97-103.
参数化模型的编码方法研究及基于组件方法初探
吕帅1,刘洁21,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lyushuai@sina.com, 2?359901298@qq.com摘要:参数化模型即通过计算机编码的方式描述建筑的规则系统,从而获得动态多解的建筑方案。由于建筑的复杂性,唯有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方能对其规则系统进行较为准确且简洁的描述,这亦即参数化模型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本文首先总结了既有的参数化模型编码方法,并从适用范围、解空间、编码复杂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进而在结合既有编码方式并吸取软件编程中面向对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复杂建筑类型的编码算法,即基于组件的方式,并以鞋盒型音乐厅为例,对其有效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初步讨论。关键词:参数化模型;面向对象;基于组件;解空间;鞋盒型音乐厅1.引言1.1 参数化模型及其优势参数化模型parametric model是一种重要的数字设计思想与技术手段,其定义是把各种影响因素看成参变量,并在对场地及建筑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联结各个参变量的规则,进而建立参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建筑体量、空间或结构,且可通过改变参变量的数值,获得多解性及动态性的设计方案[1]。参数化模型还常被称作智能模型smart model, intelligent model、架构模型skeleton model、设计图解design schema、关联设计associative design等,但无论名称如何,这些方法都至少包含了四个基本特征,即:反映设计本质和特征essential and identifiable character、生成多解的设计a family of designs、生成的设计具有明显差异vary significantly、能够满足设计要求meet requirement。使用参数化模型的优势是能够以一个模型对应一系列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代替建筑师完成部分工作,节省建筑师修改、计算、比较等的工作量;保证生成的方案必然满足预先所设定的技术要求;便于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基于性能的优化设计等。1.2 参数化模型的难点与关键技术尽管参数化模型的理论清晰且优势明显,但其实现却存在技术难点。首先,建筑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