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內容簡介: |
本书义是在作者给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运营与管理方向的MBA学员的授课内容基础上形成的。推崇和实践的主要是人本主义的理念:人本主义的管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人本主义的创造力培养观,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和课程观等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的重心都在人上,内容主要建立在“积极组织心理学”(PositiveOrganizationalPsychology)和“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OrganizationalBehavior)的学科基础之上,将其同学校管理相结合。
|
目錄:
|
目录
前言
使用说明
第一章本书目标与内容大纲
1.1本书的目标
1.2本书的专题内容
1.3本书作为教材的考核方式
第二章学校积极领导力之一:积极的管理观
2.1“黄金圈”理论:价值观的重要性
2.2“消极领导力”的现实:消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2.3学校“消极领导力”的两种常见类型:硬的消极领导力和
软的消极领导力
2.4学校“积极领导力”:积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2.5从“消极领导力”向“积极领导力”的转变
第三章学校积极领导力之二:积极的教育观
3.1消极的精英教育
3.2精英教育现实之下的出路
3.3人本主义教育的不同形式:华德福教育、新课程改革
第四章学校积极领导力之三:积极的创造力观
4.1消极的“天才论”
4.2积极的创造力观:人本主义观点
4.3积极的创造力观:“免疫”实验及其实践意义
第五章政府、市场与教育家精神
第六章学校积极领导力之四:心理资本家的提升
第七章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繁荣
第八章学校积极领导力之五:积极的学习观
第九章课程与教学的积极领导力
第十章学校积极领导力的总结
后记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在作者给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运营与管理方向的MBA学员授课的内容基础上形成的。该课程在教育运营与管理MBA课程计划里叫“教育管理学”。作者把书名定为现在的名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是本书主要是围绕人在谈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主要涉及校长和教师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对创造力的认识和实践、做好管理的积极特质、克服职业倦怠等等。实际上,作者并不避讳自己推崇和实践的主要是人本主义的理念,如人本主义的管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人本主义的创造力培养观、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和课程观等,所以使用现在的名称《学校积极领导力》更合适。
二是本书内容的重心都在人上,没有涉及传统“教育管理学”讨论的“财务管理…‘科研管理”“建筑管理”和“校园规划”等内容,即使有关“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生本理念展开的。
三是本书内容主要建立在积极组织心理学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和积极组织行为学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学科基础之上,运用了这些学科中关注比较多的主题,像“心理资本”“创造力”“职业繁荣”“心流体验”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其与学校管理相结合。
本书内容虽然已经过对教育运营与管理MBA学员四到五届的教学,但在很多方面仍属于尝试的阶段。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交替反复中不断改进。期望未来本书可以进一步丰富、充实,同时希望本书能引起同行的共鸣与交流。
本书的写作动机,除了与作者对在职人员的授课内容相关外,也与作者在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体验和观察到的普遍存在“消极领导力”的现实密切相关。
公立及私立的学校、幼儿园和公共行政管理部门比较常见的经验式管理、方便式管理、科层制管理和愈演愈烈的绩效管理正将人数占大多数的教师、学生带入消极被动的职业倦怠和学习倦怠的境地。原本最需要开启心智、激发好奇与热情、探索未知、进行创造的奇妙旅程,被“消极领导力”控制得死死的:课程内容与大家身边的实际生活毫无关联,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得索然无味,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师没有选择权,校长自己都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学校成功地成为流水线式的制造工厂。行政化体制和市场资本是另外两股影响巨大的力量。在这样的外部环境约束下,尤其需要校长和教师发挥“教育家精神”这样的“积极领导力”来冲破环境的限制。这需要从管理理念、教育观和创造观的认识与实践上不断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积极领导力”,知行合一地反复实践,才有助于打破目前学校僵化、令人倦怠的困局。
本书适合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行政领导、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参考和阅读;也适合在公办体制中希望自我提升和修炼的学习者使用;同时,可供对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这一正在兴起的学科群体感兴趣的同行参考。疏漏在所难免,文责自负。宝贵意见请发至个人电子邮箱76618967@ qq. 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