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小说《白鹿原》是当代*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电视剧《白鹿原》可谓是投资规模巨大、拍摄周期够长、参与演职人员队伍庞大,并具有匠人心态和艺术精神,是近年来少有的鸿篇巨制。《厉害了,》则是一部助兴电视剧《白鹿原》观众的精美读物。本书从角色分析入手,向观众揭示了电视剧改编值得期待的方方面面,不失原著精魂,却以图文形式展示了美仑美幻的精彩画卷。全书设计精美,文字优美,彩色印制,堪称观剧之绝配。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影视评论文集。从角色分析入手,分云翻麦浪、少年衣裳、墙头跑马、配角杂陈四个部分,通过对张嘉译饰演的白嘉轩、何兵饰演的鹿子霖等电视形象及其故事,向观众揭示了电视剧改编值得期待的方方面面,不失原著精魂,却以图文形式展示了美仑美幻的精彩画卷。书中配有珍贵的纪录影像、精美的海报和大量精美剧照。
|
關於作者: |
长安客,是一群《白鹿原》的铁杆粉丝,也是有幸提前观看电视剧的理性观众和影视评论家,他们对《白鹿原》小说、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钟情并已经有所研究,对电视剧剧本也很熟悉,其中几位还参与了《白鹿原》电视从立项、拍摄、制作到后期运营的工作。
|
目錄:
|
开机那天 001
云翻麦浪 005
白嘉轩多情的权威 009
白嘉轩的腰杆 009
一个多情的权威 011
一个更加现代的白嘉轩 014
白鹿原上的奥雷连诺将军 016
鹿子霖贪私与狭气 021
鹿子霖惹得我们都哭了 021
鹿子霖是个什么样的人 026
鹿子霖的柔软处 028
朱先生 神人的挽歌 030
乡下人眼中的神人 030
消失在历史的车辙里 032
悬挂在夜空的挽歌 034
冷先生冷人的温度 036
少年衣裳039
鹿兆鹏革命与爱情 045
革命的星星之火 045
吞咽刀子的硬功夫 049
追求志同道合的爱情 051
鹿兆海痛愁的人生 055
一位抗日英雄的成长 055
仁义白鹿村的好少年 059
执着的信仰与忠贞的爱情 062
白鹿精魂的疼痛人生 064
黑娃沉静的豪狠 066
怎样演出一种沉静的豪狠 066
一个少年叛逆者的养成 067
祠堂戏台书院:黑娃内在灵魂变异的空间坐标 070
一个必然回归的灵魂 078
白孝文学成的叛逆 080
黑白是互补的 080
这孩子心里不干净 083
你儿子白孝文,你小心着嘉轩 084
在焚毁的那一刻长大成人 085
我去和她好去 087
如何成了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090
谁是孽子谁是顶梁柱 093
墙头跑马 095
白灵白鹿精灵 102
红尘为伴,慷慨悲歌 102
爱情与信仰的碰撞 102
几种命运,几许唏嘘 110
一个非典型的革命女战士 114
田小娥原上幽灵 118
小娥的爱欲 118
小娥的眼泪 120
小娥的渴望 122
媳妇们渐行渐远 126
仙草:挽救白家运道的幸运之草 127
孝文媳妇:娶回来一个哭星 131
冷秋月:坚守的悲剧 132
配角杂陈135
岳维山害人害己 139
田福贤奸猾猥琐 141
白兴儿墙头草芥 143
石头自食其果 144
和尚义匪仁心 146
杨排长虎狼兵痞 147
给陈忠实先生的信 148
后记 150
|
內容試閱:
|
序一 执着,只为有今天
2000年至2011年,我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要从事影视制作管理,经历了电视剧《白鹿原》立项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影视制作在全国名列前茅,西安光中影视公司在2001年拿下小说《白鹿原》的电视剧改编权,从那时起便走上了艰难的立项道路。
立项工作一开始山重水复疑无路,很快钻进死胡同,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扼住咽喉,让你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到了2008年,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电视剧管理也科学宽松富有人性了。首先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拍摄电影《白鹿原》。电视剧的立项又一次提上议事日程。这个时候电视剧本创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得到了陈忠实老师的认可,种种迹象表明电视剧拍摄的条件基本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后来的立项进展十分顺利,终于在2010年10月获准立项。
从2014年5月电视剧《白鹿原》开机,到2016年11月完成,整整用了两年多时间。
2016年年末,我受邀参加了审查工作,看完86集版《白鹿原》电视剧后心情无法平静,深切地感受到:电视剧《白鹿原》是一部题材厚重、气势拔山、情血激荡的鸿篇巨制,是优于以往地标意义大制作电视剧的经典之作,是一支用艺术强弩发射穿透思想靶心的人性利箭,是中国近年来影视创作的新高峰,有希望走出国门成就影视版本的中国故事。
《白鹿原》厉害了,厉害之处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是在剧本改编上有重大突破。小说的成功一方面为电视剧改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却成了改编的门槛,改好了是陈忠实的功劳,改不好是编剧的败笔。电视剧本基本保留了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故事框架,使创作笔翼紧贴小说的航线飞行,对事件进行大胆的添舍挪移,使原来雄宏的骨架更加稳固,健硕的肌肉更加丰满,同时又增加了戏剧性和矛盾冲突。
二是创作阵容超级强大。该剧从立项到完成,15年磨一剑,可以说是憋着气铆着劲在创作,从导演到每个演员都是当下一流的。许多演员为了该剧放下身价,檩条当椽用,名角跑龙套,保证了艺术质量。同时刘进、刘惠宁、张嘉译、孙浩、戈治均、刘远等一大批陕西面孔加盟进来,让陕西这块土地长出了特色鲜明的庄稼。
三是剧中人物个性突出,演员表演到位。白嘉轩的正统强势,朱先生的达观变通,鹿子霖的贪私狭气,冷先生的冷峻果决,仙草的贤淑温婉,鹿三的善良固执,田福贤的阴险投机,小娥的放浪净美,黑娃的豪狠仗义,白灵的单纯阳光,兆鹏的成熟坚定,兆海的激情帅贞,一个个活灵活现,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朱先生、白灵、黑娃的扮演者都是该剧的浓墨重彩。此外,就连石头、桑老八、白兴儿、李寡妇、二豆这些小人物也很出彩。
四是制作精良,有成为经典的品相。除了剧本扎实、演员阵容强大的保证之外,该剧的服化道也是值得称赞的。服装真实地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关中城乡的生活状态与风貌,战场环境烟火逼真,尤其是摄像机位讲究,场景宏阔浩远,许多镜头堪比电影。后期剪辑也下了功夫,篇幅不显冗长,剧情切换自如。情感戏铺垫扎实,弓张弦绷,一发不可收拾。
五是在强调艺术品质的的同时,尽量照顾市场,与观赏性力求一致。比如把白鹿两家宗法争斗集中在白嘉轩与鹿子霖两个人身上,互掐互虐贯穿全剧,直到剧终才分高低,又以子霖扮演者尽情发挥,台词脱口即出,合乎剧情又笑点不断,正剧之中不乏轻喜情调。在白鹿二代演员的选用上,帅哥美女当道,小鲜肉上场,时尚台词不时蹦出来,娱乐元素强化了吸引力,有充分理由相信,该到播出收视率一定不低。
在2017年1月13日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对电视剧《白鹿原》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今年又有一部刘进导演的《白鹿原》会成为中国农民的心灵史。这部文化大剧将改变这两年我们创作上的不少误区,那群黄土地上穿着粗布大褂的乡党们,将会在播出期间成为我们魂牵梦绕的人物,虽然没有光鲜华丽的外表,但他们的精神世界、起伏命运足以征服我们。我在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陈忠实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我心疼剧中每一个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我们的先辈。
电视剧《白鹿原》终于与观众见面了,这让许许多多牵挂《白鹿原》的人心中没有了遗憾!借用陈忠实老师的那句话:自古青山遮不住,过了灞桥,昂然掉头,东去一拂袖。
序二 《白鹿原》情话
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电视剧《白鹿原》终于要完整播出了。
今年春节,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喝小酒,说到电视剧《白鹿原》终于要面世了,七嘴八舌,觥筹交错,都有点像打了鸡血。一位老朋友说:一捂十几年,你这家伙和《白鹿原》谈恋爱呢。
我嘿嘿笑着,酒意醺醺。
一部《白鹿原》,相处十几年,说起电视剧改编,苦涩多于欢乐,焦虑多于坦然,大概凡夫俗子想折磨七仙女,都这种感觉吧。
第一次接触《白鹿原》是1993年,小说刚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开了一家小书店的同学,给我留了一本。一气读完,掩卷良久,不能平静。我们那代人,以看欧美苏俄文学为荣,报纸都只看《参考消息》。《白鹿原》让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了解自己的故乡,想了解我们的祖辈,想重新解惑、审视、寻根。
1999年,好折腾的我开始试水电视剧。没想到光中影视拍的第一部电视剧《121枪杀大案》就一炮走红,连《华盛顿邮报》都辟出一个整版,作为中国文化现象介绍。一时感觉自己牛起来了,开始琢磨垂慕已久的《白鹿原》,一副无知者无畏的气魄。
和陈忠实老师签下第一份合同已经是2001年7月,在西安灞桥西蒋村,前面平顶房后面窑洞的屋子里,陈老师抽着他的黑杠子(什邡雪茄),在一纸简单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到2010年10月,我和陈老师坐在长安一号的小包间里,端着红酒庆贺《白鹿原》电视剧的立项批下来了,整整十年。期间我真是把十五只吊桶藏在了心间,七上八下了三千六百多天。当年电影版《白鹿原》选角时,西安观众推选长工鹿三的最佳人选是陈忠实,看中的就是那一脸的沟渠纵横。那晚上喝酒,我看见陈老师脸上的沟渠全开了,像花一样舒展。
投资商们来了;申捷编剧、刘进导演、张嘉译任艺术顾问、赵军总监制、李小彪任总制片人,骨干团队组建了;而后张嘉译、何冰、秦海璐、刘佩琦、李洪涛、戈治均、扈耀之、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邓伦、孙铱等演员逐步就位;明星们在白鹿原上割麦、擀面、纺线,村里人稀罕地围观着,看着荧屏上的可人儿怎么体验农村生活,热情地给他们当着老师;剧组开拍了,几百人的团队一出发就浩浩荡荡;一会儿山西,一会儿南京,一会儿又到上海,一会儿又回陕西了;几百人的车队在华夏大地上龙一般地游走。主创们都疯了,焦虑、兴奋、疲倦、激昂,一开口,就是遇见这样的机会不容易,鼓把劲,咱做部好戏。我心里暗自嘀咕,钱像水一样哗哗流淌,两亿三的票子如果堆在一起,是不是能把我埋起来了。然而,一进剧组,像一个闲人,手抄在口袋里游荡着,看风景似的当着吃瓜群众。想起剧中那个傻子一开篇自我开心的豪放歌谣:吃饱了,喝涨了,和皇上他大一样了。到了现场就会嘿嘿傻笑,或撑着一脸淡然装深沉。
从麦苗青青,到白雪皑皑,剧组关机了。227天的酸甜苦辣,把脑子泡木了。钱花超了,我想不怕,这是《白鹿原》;拖期了,我想不怕,这是《白鹿原》。有朋友问我,你底气从哪来的,我笑笑,这是《白鹿原》。剧中白嘉轩的老婆死了,张嘉译拍着棺材反复地哭喊着:不行呀,不行呀。不行什么?台词没有交代,情到极致反无言,仿佛在和命运对话,只是哭喊、哀求、重复。当看到这里,突发同感,潸然泪下。
在赵季平的工作室,一头白发的赵老师弹着钢琴,第一次唱出片头曲优美的童谣,原上的白鹿呦,我爷我大的白鹿呦,到韩磊在录音棚里豪情万丈地放歌日子总会亮堂,麦子终会再黄,那千百年来的朴素的愿望,终于,终于熬到头了。
审片时就像上了审判台,等候的时候让人心揪得疼,不停地有探子来报,观看着的专家们的表情如何如何,吃饭时都议论了什么。微信在频繁地传递着各种问讯,大道和小道的消息,真是坐在火山口上,怎么挪腾都觉得屁股坐得有问题。五天专家审完,我接到陕西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的电话,他说:赵总,这戏成了。
听者有心,我记着陕西著名评论家李星讲过,当年陈忠实把《白鹿原》小说的手稿第一个交给他看的,他几乎一口气读完了,然后给陈忠实说:老陈,咱把事弄成了。
成了,这是陕西人最结实的心理认同。丰收了,农民说,今年麦子成了;谁家娃考上了北大清华,邻居会夸,你娃成了。如今专家们夸电视剧《白鹿原》成了,真是一句顶一万句。想起剧中拍摄麦收那场戏,剧组包了上千亩麦田,村民们一字排开,无人机空中拍摄,场面宏大,白嘉轩一声吼:开镰了!众人呼应,山呼海啸,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常想到剧中的女人们在村中走过的背影,小脚女人如何走路,我在电视剧里从来没有见过。没想到一群女演员们把小碎步的女人走路学得惟妙惟肖、婀娜多姿;《白鹿原》里面颁布的不起眼的禁烟令,是从博物馆里抄来的;气势磅礴的求雨,是在风俗顾问指导下还原的;一架带有现代机器元素的轧花机,全国博物馆中仅有一台,被美工找着了,按原型复制了一架;连剧组制作的马车,都被博物馆当古董收藏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真是不一样,只要认真,一点小小的匠心,都会让人会心一笑。一点一点的匠心聚集起来,塑成了《白鹿原》在圈内的口碑,这是一帮手艺人在飚劲儿。
一张张精美的海报设计出来了,一段段片花开始在网上流传,一切都在精益求精。导演刘进已经上戏了,还不时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那点还要修改,那点还有些遗憾,那点能不能没完没了。编剧申捷躲在蜗居里,拒绝观看样片,说我现在最能理解陈老爷子当年把小说交给你的心境了,看着你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我有点不敢看,我还是冷静点,等到电视台播出,和老百姓一起观看。
陈忠实先生走了整整一年了。《白鹿原》做了他百年长睡的枕头,他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的题词挂在我们的会议室里。满是皱纹的面孔,平实朴素的嘱托,音犹在耳:小说写完,我的事就完了,发表到社会上,那就陈忠实是陈忠实,《白鹿原》是《白鹿原》了,咋改,那是你们的事了。《白鹿原》的改编,我寄希望于电视剧。
厚重铿锵的历史,风云变幻的年代,最大限度的还原,精神层面的萃取,文化积淀的升腾,生动形象的再造,终于让我们的祖辈们,一个个精灵一般,活灵活现地站立起来,步履坚定,金蛇狂舞,从白鹿飘忽的莽原,走进了荧屏。
我想,观众一定会喜欢你们,因为,这是《白鹿原》。
我的心理基础来源于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白鹿原》本来就是大众心里扯不断理还乱的梦中情人。
我只是梦中最早笑醒的其中一个,而已。
序三 向张嘉译致敬
张嘉译是大众明星,不说是妇孺皆知,也算是家喻户晓,他是《蜗居》里的宋思明,是《借枪》里的熊阔海,是《悬崖》里的周乙,是《一仆二主》里的杨树,是《心术》里的刘晨曦,是《营盘镇警事》里的范党育
上面提及的那么多他饰演的角色,个个出彩,自然值得称道,但是尚不值得我专门致敬。但此回不同了,此回张嘉译做回了真正的陕西人他第一次以一个地道的西安娃身份,勾连了土地、农民、乡绅、宗祠他用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一次与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神交,把当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一号人物白嘉轩塑造得栩栩如生、立体丰满。可以说,有了这么一个荧屏形象,不说死而无憾,也至少是有了压箱底之作。
我看了《白鹿原》的片花,看了它的剧情版,还看了刚刚剪好的前面二十几集电视剧,已经忍不住为张嘉译的表演拍案叫绝。剧中的白嘉轩,作为族长和乡绅,几乎演活和缩影了一段中国农民精神发展史:当他在祠堂里给不争气的农民做规矩,当他堂堂正正带领农民走正路其身上洋溢着的农民精神领袖的风范,太有震撼力了。该剧导演刘进说,在演那场慷慨激昂宗祠戏时,现场气氛神圣极了,所有演员包括群众演员一脸肃穆,俨然走进了那个年代,张嘉译扮演的白嘉轩从历史的尘埃中款款走来,他的语言、他的神情、他的气场,瞬间就把现场的人吸引住了难怪在电视剧《白鹿原》重回原上的点映会上,张嘉译激动地说:我把自己都给看哭了。第一次看自己的剧看哭了。可见张嘉译对这部剧、对这个角色爱得如何的深沉。
所以首先要致敬的,是他塑造的白嘉轩形象!
第二个要赞的,是他的标普式陕普,当然剧中角色不止他一个说这口陕普,比如何冰也是演绎得活灵活现,但在张嘉译的口中说出,听着就觉得特别自然流畅,因为他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人,这种接地气几乎是与生俱来。在影视作品如何使用方言上,一直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有时过于强调乡土气和原汁原味,反而会削弱艺术感染力,因为方言好是好,却存在着地域局限,方言区之外的观众听起来吃力,反应就会慢一拍,难免损伤艺术审美。所以如何将方言与标准普通话无缝对接、光滑对接,一直是个难题。《白鹿原》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难题,它既保留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一些用语和口吻,又兼顾了最广大受众的听觉习惯,听来毫不违和。因了这口改造过的标普式陕普,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就显得非常浓郁,极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当然,这个功劳不该记在张嘉译一个人身上,我在这里其实是通过张嘉译,顺便盛赞该剧的艺术特色。读者也看得出,说是向向张嘉译致敬,其实也是在向《白鹿原》致敬。
最后要赞的,是张嘉译及其伙伴们的创作理念和态度。在拍摄《白鹿原》的七个月时间里,整组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万多人次的群众演员,从蓝田开始,经陕西(三原)、江苏(南京)、上海、陕西(合阳)、山西(晋城、太谷、碛口),回到陕西(蓝田),再到北京,先后完成10次大规模转场。作为该剧的艺术总监和灵魂人物,张嘉译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把剧组的创作氛围弄正了。此话怎讲?听他说说:正式开机前一个月,剧组希望每个演员都能来陕西蓝田体验生活,没想到,几乎所有演员都来了。于是,演员们住在村民家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演员的日常是挑水、割麦、赶车、劈柴,女演员的日常是纺线、和面、扯面、做饭。张嘉译对记者说:那会儿,蓝田很热,地表监测温度甚至超过了68摄氏度,大家天天在太阳下暴晒,晒出那种质感。现在都是高清拍摄,只靠化妆师拿底色去打,那个质感是不对的,观众会觉得不舒服。
不仅如此,张嘉译说:我们每天还会聊剧本,大家每天下了戏就聚在一起聊角色。以前,演员相互聊戏可能有时候比较忌讳,或者觉得尴尬。但在这部戏里,大家是相互提意见。老演员向年轻演员提意见,年轻演员也可以向老演员提。这样的创作氛围,真是久违的情景。老一辈影视人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都是玩真格的,拍什么题材的片子,都要到当地沉浸好一阵子,把自己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可是到了现在,拍戏成了赚钱的代名词,很多大牌演员包括著名小鲜肉,卡着时间表演,演完了就走人,甚至用替身、用配音、耍大牌。试想一下,当一个演员对自己饰演的角色都不贴、不动情、不合二为一,怎么可能塑造出打动观众的形象?有的演员甚至不演对手戏,而是对着空气演,全指望后期合成。这能出好作品吗?而在《白鹿原》里,演员是真正在进行艺术创造,有时候一场戏下来,何冰老师我们俩还击个掌,完全演嗨了。也有时候特别伤感的戏,演完了得坐下来,还要缓半天。跟秦海璐有好几次,走戏时候我们都不敢带情绪,就是压着,积攒着所有的感情和情绪,然后抡完一条下来特别爽,想想,也真没力气再来一遍。戏演到这个份上,就对了。
好作品就是这样诞生的。但在当下,要保持纯正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主创者来说,如何保持定力,是目前情势下的一道艰难考题。当狗血和脑残成为褒义词被作为潜规则时,投资方往往选择唯市场马首是瞻,于是就会逼迫主创人员向所谓的市场靠拢。可是市场就是迎合观众趣味的代名词吗?这是近视眼的病症。好的作品,具有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的功能,一旦成为经典,还会具有永久的市场。张嘉译显然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选择绝不气急败坏,他相信《白鹿原》这样一部严肃、深沉、深刻的作品,会赢得收视和口碑。其实我们有时候拍戏,投资方老说观众爱看这个爱看那个,我拍戏很少考虑这些,我知道演员演好一个角色需要怎么样逐步地去完成,我也知道一部好剧应该有的步骤是怎么样的。他还说,也有人劝我别那么深沉,叫我演得再狗血一点,再脑残一点,我觉得挺侮辱观众的。说实话你要这么去想这么去做,不光是在侮辱自己做的事情和行业,你也在侮辱观众。作为主演和艺术总监,张嘉译的定力,必然影响到全剧组的创作氛围,而这种定力,来自他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态度,所以,我要向他的定力致敬!
在此,我还要特意说一说电视剧的强项,就是此前电影《白鹿原》的遗憾。很多人诟病电影《白鹿原》,但我想为它开脱一下: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换了任何一个导演,想要在一部电影里完美呈现小说的意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电视剧却有这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陈忠实本人特别看好和期待电视连续剧《白鹿原》的原因所在。从原著小说的50万字,到剧本的100万字,这巨制电视连续剧,立体地、完整而完美地呈现了小说的所有内核,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能在陈忠实的原著里找到对应。而擅长大片画风的刘进导演,不但在整体风格上把握到位,更是将每个镜头处理得美丽精致。所以我很同意著名导演郑晓龙的观点:有人说好像一定是电影精致,电视剧就不精致吗?我觉得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很多好的电视剧,比电影要用心得多,精致得多,这是很正常的。看了电视剧《白鹿原》,我信然,且深信。
向张嘉译致敬,确实是我发自内心的由衷敬意,张嘉译值得单独致敬。但值得致敬的,不单是张嘉译,还有何冰,还有秦海璐、刘佩琦、李洪涛、戈治均、扈耀之、田昊、杨皓宇、郝洋、石文中、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王骁、邓伦、孙铱、张瑶、小斯琴高娃、董洁等。尤其是演鹿子霖的何冰,其表演难度不在张嘉译之下,但他演绎得如此到位,几臻炉火纯青。白不离鹿鹿不离白,如果没有何冰呼之欲出的鹿子霖形象,《白鹿原》能否达到今天的高度,或要打个问号的。所以,致敬的何止张嘉译,是不是?
开机那天
2015年5月20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前一天晚上,我特地去理了个发,洗了个澡,清清爽爽,睡了个好觉。早晨起来,看看天有些阴,穿个短袖还有些凉。不由添了三分忐忑:天公不会今天犯病,来捣蛋吧?
开车行进在秦岭脚下的环山公路上,一路绿色,天空却阴沉得发灰,老天爷不知道跟谁吊脸。我坐在车里,心绪空洞茫然,不知想些什么,不知该说些什么,闷着。竟然错过了上白鹿原影视基地的路口,往返回来,竟然找不到上原的路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九点半才到达外景地,谁见我都说就等你了。我说,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老天一数,还少一难,于是让我迷路了。
仪式是在白鹿原景地进行。一边是戏台,一边是祠堂,一段土墙中间一个拱门,围成了一个乡村的场院。面朝西摆了香案,制片人小彪悄悄告诉我,昨天已经专门到水陆庵烧了香,请人算好了,今天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是吉日吉时。场地上站满了剧组人员和前来祝贺的朋友,原计划6月我们还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开机新闻发布会,今天本想悄悄地开机,没想到还是来了这么多人。《白鹿原》魅力大呀。
十点钟,简单仪式开始了,导演刘进代表剧组,已经装扮成白嘉轩的张嘉译代表演员,我代表投资商讲了话,都有几分感慨,仿佛背负了《白鹿原》的沉重,心头沉甸甸的有了分量。开始烧香求天保佑了,剧作的演职人员都参与进来,每人手持三炷香,虔诚地冲着东南西北一一拜着,大香炉被香满了,青烟袅袅。
白鹿原终于开机了,从2001年7月23日与陈忠实老师签下第一份改编合同,至今已经整整15年了。这15年,《白鹿原》像一个梦魇,缠绕折磨着光中影视的同人们,浸淫其间,咂摸不出滋味究竟是苦是乐。放弃和坚持的情绪轮番来袭,期盼和焦躁的心态反复煎熬,鼓励和疑问始终在周围氤氲。以致有一段时间,听到白鹿原三个字,就心头发紧,然后就一阵莫名其妙的惆怅,或伫立,或默坐,久久不能释怀。一种沁入血液的茫然,拌和着一种宿命式的乐观,卯上了,豁出去了,上了贼船就看谁命硬了,闷头熬吧。
有记者问我,说如果一开始你就知道要15年后才能投拍,你还坚持吗?我不知道。说15年,是回眸掐指一算的结果。而日子是一天一天过来的,一个红萝卜始终在眼前不远的地方挂着、晃着,逗着你跟着、跑着、蹦一蹦、跳一跳,总够不到,急火火左右地踅摸着,生怕别人半路截和。过来了,往事成了回忆,就开始发酵了,有点酸涩,有点美妙,有一份酒意,别有一番滋味,闹得老想掐自己是不是梦还没醒。申捷经常安慰我说,大剧有大剧的命。
我看着香冉冉燃尽,香灰奇怪地向外围弯曲,形成了一个大大的花朵,不掉不落,蔚为奇观。我本想招呼众人看看这一番奇景,忍住了。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拍摄第一个镜头,我默默地注视着,全当是上天异象,表示对我们的祝福吧。
开机的第一场戏是白嘉轩和鹿三驾车归来,全场安静地等待,只有工作人员一溜小跑地忙碌着。突然,太阳破云而出,瞬间阴郁的灰暗一扫而空,天空阳光灿烂。十一点了,突然一只公鸡叫起来,引吭高歌地来了三声。激动的申捷一个劲:我,我,真他妈吉祥,大中午的公鸡打鸣,太阳露脸。开拍令喊起来了,场内安静。鹿三驾着马车从村外的拱形门洞里走进来,经过生活体验的演员熟练地驾着马车,白嘉轩斜靠在车帮上,一只脚踩在车辕上,叼着烟袋锅,一阵青烟飘起。赵军给我说,他看了时间,开拍第一个镜头,十一点十七分,还在吉时。我暗中心头一紧,11.17,正是我的生日数字。又暗自笑了,一件事揪心太久了,人就有些神神道道,开始信命。
《白鹿原》开机了。站在白鹿原上,放眼对面,秦岭苍茫起伏。思绪怎么也整理不到一块。满脑袋都是碎片式的片段申捷一大早给我打电话,他说老赵,我把白灵写死了,我难过得哭了一夜第一次和张嘉译谈《白鹿原》项目,他一脸凝重:赵总,咱都是陕西人,《白鹿原》可不能在咱的手里糟蹋了开机前和导演刘进闲聊,他说,这个组,聚集了一批有梦想有野心的人,全都飚上劲了,这一点太难得了。这剧成了2010年10月,《白鹿原》电视剧立项获批,我和陈忠实老师找了个酒馆,喝了几盅,陈老师说:《白鹿原》改编,我就指望电视剧了。一段一段,蒙太奇的视频,飞来飞去,在脑海里飘飘荡荡。
终于开拍了。申捷历时三年呕心沥血,给电视剧提供了一部让人感叹的优秀剧作,先有了三分底气;这么一批优秀的演职人员全像打了鸡血,憋足了劲,就有了七成把握,各级政府领导全力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全了。熬过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期盼和焦虑,熬过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折磨和苦恋,怀孕五月,坐胎已稳,摸着渐渐隆起的肚皮,享受着小精灵的骚动,开始琢磨那幸福美妙的时刻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白鹿原》火遍全球荧屏。嘿嘿! 第一天的戏顺利拍完了,剧组吃开机宴,在白鹿原下一个宽敞的农家乐里,快乐而又疯狂。频频举杯,各种理由,各种祝福,酒不醉人人自醉,闹腾到晚上十一点。回家的路上,大雨骤然倾盆而至。看着暴跳的雨点在雨刮器的来回中迸溅,暗自窃喜,剧组已经进入梦乡了。老天有眼呀!
一定要折腾出一部感天动地的大剧来,一定要拍成电视剧史上的里程碑,一定要让同行们觉得没有糟蹋了好东西,一定突然,有人推我,说到家了。我愣愣神,在车上睡着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美梦成真还待时日,加油啊,伙计们,拜托了。百年修得同船渡,让我们珍惜这一份同呼吸共命运的缘分。
云翻麦浪
白鹿原上,长着粮食,活着人。
原上绿油油的麦田。一垄一垄的,从田地的这头,整齐地排列到田地的那头。有风吹过的时候,挨着土黄色的田地,会有一条流动着的从青黄到浅绿再到深绿的涟漪。涟漪熟了,就成了黄灿灿的 麦浪。
都是丰年就好了。细细的麦秆顶着性感饱满的麦穗,自己个儿摇着,或者互相咯吱着,再像约好了一样,向风的方向奔突。于是,天上,有云卷云舒,褐黄色的土地上,有云翻麦浪。
但不总是丰年啊!改朝换代、战争、饥馑、瘟疫、运动,这些说来就来的天灾人祸;爱了、恨了、情了、怨了、背叛了、逃离了、圆满了、堕落了,这些躲也躲不了的命运际会;像风一样,突然就呼啸而至;像云一样,突然就诡谲蔽日。
白鹿原上,不好活人,人不好活。
所以,白嘉轩说,要在这原上活人,心上要能插得住刀子。
头发花白的白嘉轩带领村人祈雨,大喊:吾乃西海黑乌梢,烧红的钢钎从左腮穿到右腮,佝偻着的腰杆瞬间直戳戳地挺立着。在原上活人,这是白嘉轩的姿态。同样的时刻,鹿子霖跳上方桌,浑身扭着,双臂也扭舞着,大口吹出很响的气浪,当他去接那只筷子粗细烧得通红的钢钎,却一下子软了。看透他的冷先生说:你就是差些白嘉轩的 硬气。
交农事件,鹿三在流水一样涌泄的人群里大喊:白鹿村鹿三算一个。这一喊,让这个话不多,只是老实本分做事,一门心思地忠于东家的影子般的存在活成了人。去杀一个婊子去除一个祸害,鹿三,于月亮沉落后,走进小娥的破窑洞,对准小娥的后心,刺进了磨好的铮亮的梭镖钢刃,这个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壮举。在白鹿原上活人,得有这种不明就里不分对错的愚忠,得有不管对象不问来由的侠气,得有不会害怕也不能后悔的豪狠。
庄稼一季一季,麦子一茬一茬,人是一辈一辈。
白秉德老汉、鹿泰恒老汉,还有祠堂里坐在方方正正的太师椅上的那些方方正正的老汉们,如同割了麦子以后所剩的麦茬,终会被犁铧翻进生养的土地,成为下一季麦子的土壤,变成下一辈人的养料。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老汉,是在仙草生下孝文的那个当口,听到白嘉轩在他的耳边亲口说出咱白家有后了,又用微弱的声音嘱托过白鹿白鹿,有白又有鹿,才叫白鹿原哩,要守住这个原后,才放心地撒手人寰的。与白秉德老汉争斗了一辈子的鹿子霖的父亲鹿泰恒,手里拄着拐杖,站在村口的高坡之上,看远处斗了一辈子的对手白秉德老汉的长长的送丧队伍,没有喜悦,眼睛里有的只是知音已去的苍茫悲凉。
在白鹿原上活了一辈子人,白嘉轩、鹿子霖也毫不例外地白发苍苍了。那个白鹿村里的秋千架,那个白鹿原的少年们曾经尽量荡起,想要对外面的世界一探究竟的秋千架,被两个老人扶起,秋千架上坐着新生的白鹿原少年。历尽千帆,白嘉轩和鹿子霖,白鹿原上曾经的新麦,也在等待自己生命中的犁铧,然后,心甘情愿地被犁铧翻进土地里去,成为土壤,变成养料,让新麦长成,看云翻麦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