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图解国学知识(彩图平装)

書城自編碼: 30052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梦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363909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售價:HK$ 51.8
情感觉醒:揭秘亲密关系背后的真相
《 情感觉醒:揭秘亲密关系背后的真相 》

售價:HK$ 68.8
诸葛亮
《 诸葛亮 》

售價:HK$ 79.4
解密:梦的诞生
《 解密:梦的诞生 》

售價:HK$ 193.2
课长,这不是恋爱,这就是性骚扰!
《 课长,这不是恋爱,这就是性骚扰! 》

售價:HK$ 45.9
人文与社会译丛: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 人文与社会译丛: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

售價:HK$ 79.4
(守望者·人间世)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 (守望者·人间世)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

售價:HK$ 82.8
白蛇:浮生艺术画集
《 白蛇:浮生艺术画集 》

售價:HK$ 193.2

 

內容簡介:
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备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留下了5000年文化遗产,国学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丰富自身内涵,*能修身养性,领悟历史智慧。
梦华主编的《图解国学知识(全彩图解典藏版)》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在新、奇、趣
上下功夫。新就是鲜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书籍提到的知识;奇就是不一般,能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趣即是兴趣,也是趣味,是人们想看、愿意看的东西。同时,书中还选配了与正文相辅相成的精美插图,对相关内容加以图解,使读者身临其境,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錄
总说
国学的定义是什么
国学应该如何分类
整理国故有哪些来龙去脉
国学经典
经部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孟子》
《孝经》
《大学》
《中庸》
《尔雅》
《方言》
《说文解字》
《春秋繁露》
《四书集注》
《皇清经解》
史部
三通四史
二十四史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竹书纪年》
《汉纪》
《后汉纪》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明实录》
《清实录》
《通鉴纪事本末》
《唐会要》
《明会典》
《大清会典》
《山海经》
《水经注》
《大唐西域记》
《徐霞客游记》
《洛阳伽蓝记》
《贞观政要》
《史通》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列女传》
《蒙古秘史》
《东华录》
《大唐创业起居注》
《华阳国志》
子部
《老子》
《庄子》
《管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列子》
《吕氏春秋》
《鬼谷子》
《公孙龙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黄石公三略》
《淮南子》
《盐铁论》
《论衡》
《神灭论》
曹操
曹植
阮籍
陶渊明
谢灵运
陈子昂
初唐四杰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王昌龄与岑参
杜甫
韩愈
自居易
刘禹锡
柳宗元
郊寒岛瘦
李贺
杜牧
李商隐
李煜
唐宋八大家
柳永
晏殊、晏几道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周邦彦
李清照
陆游
辛弃疾
姜夔
元好问
元曲四大家
前后七子
徐渭
汤显祖
南洪北孔
李渔与《闲情偶寄》
蒲松龄
吴敬梓
曹雪芹
刘鹗
吴趼人
史学
史书的体裁
正史
别史
杂史
野史
纪传体
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典志体
会要体
学案体
起居注
方志
实录
类书
丛书
史论
属辞比事
董狐笔和太史简
春秋笔法
成一家之言
六家二体
五志三科
彰善瘅恶
直书与曲笔
史才三长
博采与善择
史学三要
六经皆史
文化艺术
音乐舞蹈
古琴
编钟

箜篌
古筝
笛子
琵琶
二胡

六代乐舞
诗乐
雅乐
楚声
燕乐
尽善尽美
乐与政通
声无哀乐
二十四况
五声和七音
六律
乐调
音乐
《韶》乐
知音
靡靡之音
三分损益法
十二平均律
工尺谱
李延年
赵飞燕
万宝常
李龟年
唐玄宗
杨贵妃
《乐律全书》
《高山流水》
《阳关三叠》
《梅花三弄》
《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曲》
《春江花月夜》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渔樵问答》
《广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戏曲
戏曲
诸宫调
南戏
杂剧
京剧
昆曲
四大徽班进京
同光十三绝
生旦净末丑
唱念做打
脸谱
梨园行
秦腔
川剧
豫剧
粤剧
古典十大悲剧
古典十大喜剧
《窦娥冤》
《琵琶记》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冷板凳
跑龙套
戏曲角色
压轴戏
独角戏
叫板
砸锅
绘画与雕塑
传神论
气韵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丹青
写真
中国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文人画
笔法
墨法
水墨写意
工笔
白描
十八描
用色
构图与透视
题款与印章
虎头三绝顾恺之
阎立本兄弟
画圣吴道子
唐代仕女画
唐朝的青绿山水
展子虔和《游春图》
荆关北派山水
江南画派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韩熙载夜宴图》
书画皇帝
米氏云山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马一角、夏半边
赵孟頫
元四家
《富春山居图》
浙派
吴门画派
唐寅
《王蜀宫妓图》
青藤白阳
南陈北崔
松江派
四僧
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
赵之谦
吴昌硕
岭南画派
海上画派
最早的中国绘画
流丽的彩陶
青铜器之美
秦汉帛画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永乐宫壁画
大足石刻
秦始皇陵兵马俑
书法与篆刻
中国书法
书体
章草
隶书和分书
魏碑
楷书
草书
宋体字
行书
王羲之与《兰亭序》
平安三帖
《伯远帖》
孙过庭与《书谱》
颠张醉素
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
宋四家
《黄州寒食诗帖》
董其昌
石鼓文
汉魏碑刻
大盂鼎
《墙盘铭》
《散氏盘铭》
《毛公鼎铭》
秦书八体
《琅琊台刻石》
《峄山刻石》
《泰山刻石》
秦诏版
礼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张迁碑
乙瑛碑
张猛龙碑
《张玄墓志》
《淳化阁帖》
《三希堂法帖》
永字八法
中国印章
文房四宝
篆刻
篆刻家文彭
徽派篆刻
浙派篆刻
《颜氏家训》
《朱子语类》
《明儒学案》
《传习录》
《艺文类聚》
《太平御览》
《永乐大典》
《菜根谭》
《齐民要术》
《考工记》
《农政全书》
《九章算术》
《茶经》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商君书》
《鹖冠子》
《新书》
《潜夫论》
《法言》
《皇极经世》
《正蒙》
《二程集》
《象山全集》
《册府元龟》
《宋元学案》
《针灸甲乙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救荒本草》
《植物名实图考》
集部
《古诗十九首》
《玉台新咏》
《文选》
《文心雕龙》
《诗品》
《乐府诗集》
《全唐诗》
《唐诗别裁》
《唐诗三百首》
《明诗别裁》
《花问集》
《全宋词》
《宋词三百首》
《元曲选》
《全唐文》
《古文观止》
《骈体文钞》
《随园诗话》
《文苑英华》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绝妙好词》
《元曲三百首》
《古文辞类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六十种曲》
《书目答问》
说部
《穆天子传》
《博物志》
《搜神记》
《世说新语》
《太平广记》
《容斋随笔》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三言二拍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儿女英雄传》
《儒林外史》
《镜花缘》
《官场现形记》
《老残游记》
蒙学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弟子规》
《增广贤文》
《童蒙须知》
《幼学琼林》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命题


太极
阴阳
五行
八卦
万物类象
有与无
名与实
动与静
天理人欲
天命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心外无物
性善论
性恶论
性三品说
道法自然
齐善恶
格物致知
伦理与修养
人伦
礼义廉耻
五伦
三纲
五常
主敬

父慈子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亲属关系
出则悌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内省
寡欲
儒家
大同
小康
天命无常,敬德保民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尊尊与亲亲
穷则变,变则通
得民心者得天下
礼治
中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
为政以德
宽政安民为上
上行下效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不知生,焉知死
和同之辨
民为贵,君为轻
王道与仁政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使民不饥不寒
心之四端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忠孝如何两全
移风易俗
制天命而用之
制名以指实
君权神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变道和改制
大一统
清议
正始之音与清谈
魏晋风度
道统论
复性论
太极图说
太虚即气
民胞物与
万物皆是一个天理
理气论
明心见性
存天理,灭人欲
陈朱之辩
知行合一
王守仁格竹
经世致用思潮
道家
老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不仁
柔弱胜刚强
无为而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
绝圣去智
小国寡民
民不畏死
祸福相倚
上善若水
慎始慎终
功成身退
庄子的齐物论
逍遥游
庄子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
浑沌之死
材与不材之间
忘适之适
白驹过隙
庖丁解牛与养生
只可意会
外化而内不化
庄周梦蝶
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
濠梁观鱼之乐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法家、墨家和其他
法先王
法治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王霸
法、术、势
法后王
法教
自相矛盾
明故、辨类、是非之理
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
尚贤与尚同
节用、节葬
非命论
慎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
五事七计
贤者与民并耕
白马非马
离坚白
五德终始
合纵与连横
华夷之辨
天人之学
天文历算
观象授时
受天命,改正朔
日、气、朔
干支计时纪年
天文志与五行志
三垣与四象
二十八宿
星野
古代的星图
彗星、行星的运行记载
黄道与黄道吉日
朔望
二十四节气
黄历
阴历与阳历
夏历、周历和秦历
太初历
授时历
浑天仪
北斗的作用
闰年
季节与十二次
纪日法
纪月法
纪年法
三正
漏刻、日晷和圭表
一行测算子午线
张衡
祖冲之与圆周率
沈括
郭守敬
七月流火
闰月
星期分法
独特的中医学
中医
中医的起源
中医的理论基础
四诊八纲
辨证施治
邪从外来,病由内起
望闻问切
辨证与辨病
未病先防,有病防变
扶正祛邪
中药与方剂
人体的经络网
穴位
针灸疗法
中医推拿术
药膳
中医十大流派
扁鹊
张仲景
华佗
陶弘景
孙思邈
金元四大家
李时珍
《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神农本草经》
《肘后备急方》
《千金方》
《本草纲目》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条辨》
十二段锦
奇经八脉
拔罐
导引
子午流注
正骨
中药店
行医的代名词
医生的各种称呼
定心丸
蒙汗药
铃医
龙涎香
古人验尸
古代女医生
古代人体解剖
何首乌
种痘
五毒
医学界的代称
灵芝
稳婆
文学
古代文体
神话传说

楚辞
乐府诗
南北朝民歌
古体诗
近体诗




骈文
古文
八股文
明代小品文
小说
变文
唐传奇
笔记小说
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说
话本小说
章回小说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公案小说
诗话与词话
谴责小说
评点
文学流派
建安风骨
玄言诗
田园诗
山水诗
官体诗
边塞诗
新乐府运动
花间派
西昆体
江西诗派
婉约派
豪放派
永嘉四灵
台阁体
公安派和竟陵派
江左三大家
唐诗派
宋诗派
常州词派
桐城派
诗界革命
文论
诗言志
诗缘情
诗可以观
赋、比、兴
美刺
诗教
温柔敦厚
知人论世
文以载道
文气
文质
风骨
意境
选学
红学
杰出文学家
屈原
贾谊
司马相如
扬雄
內容試閱
《诗经》的来源
《诗经》原先称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都把它当儒家的经典来读,才叫作《诗经》的。《诗经》来源于民间歌谣,上古的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朱自清语)。这就是《诗》中国风的来源了。《诗经》中的雅颂是宴会、祭祀的乐章,出自贵族之手。
《诗经》在成书之前,早就在口头流传了。《诗经》的作者是谁呢?因为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至今尚不得知。按照历代的说法,大概是西周前后的时候,官方有专门搜集诗歌的人到民间采诗,然后记录下来;或是有宫廷乐师编写,再配上朝廷音乐,伴上舞蹈表演。
最初的诗是在有了文字以后,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写成的。这些记录诗歌的人是乐工,他们记录诗歌不是出于研究的目的,而是出于他们的职责,因为他们就是奏乐唱歌的;这就得把歌词记下来,制成了唱本儿。到了春秋时,出现了太师这个官职,他们是乐工的头儿,负责为各国宴会使臣时奏乐唱歌。太师们整理本国和别国乐歌,搜集乐词和乐谱,把歌曲按照贵族的口味包装出来。太师搜得的歌谣有乐歌和徒歌之分,徒歌是需要合乐才能唱的,往往在合乐的时候要叠字或叠章,以增加歌曲的音乐美,所以歌词的原貌便有些改变了。除此之外,太师们对贵族祭祖、宴客、出兵、打猎时作的诗也有保存。这类诗的内容不外乎典礼、讽谏、颂美等。后来,周天子和各国诸侯又要求臣民向他们献诗,以供乐工演唱。太师们把所有搜集到的诗歌编辑起来,据说有三千多首。
到了春秋末年,道德丧而礼乐崩,传说孔子有感于这些诗歌的教化意义,决定把它们编订成册,将三千多首诗删到三百篇,取名《诗三百》,遂成《诗经》。从此,《诗经》做了六书之一,到了宋代还被选人了四书五经,成为读书人上进登科的必读之物。
《诗》言志
俗话说诗言志,其实诗这个字就是言
和志的合体。古代所谓言志总是牵扯着政治或教化。春秋时很流行赋诗,各国使臣往往在外交宴会上要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跟今人在KTV
点歌演唱一样,只不过前者点诗一定有政治的意味,以表达对某国或某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而且,点诗时往往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拉出一章中的一两句,这种断章取义只是为了暗示政治。如《左传》上说,晋使赵孟出访郑国,郑伯就在垂陇设宴款待他。
席间子太叔为赵盂赋诗: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子太叔取的是《野有蔓草》的末两句,借以表达对赵孟欢迎之至。其实这首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言志,所以不必在乎原诗的主旨了。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已经不常见了,孔子见它有教化意义,与儒家温柔敦厚的作风相似,就删诗成三百,称为诗三百,还教给学生学习,用诗来讨论修身的道理。成为六经之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用玉比作人,教导学生做学问需下功夫才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天生丽质的美人,他却比作画画,说做事情是要一步步进行的。后来《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
诗言志,这个志就是指的教化。到了以后,《诗三百》就称作《诗经》了。诗为何要言志
?诗歌所要言的志到底是什么?闻一多认为,志有三义,即记忆、记录和怀抱;朱自清认为,到了
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这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断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P13-1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