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分析东北亚区域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路径,从而助推东北亚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通道建设、贸易合作、旅游合作和文化合作现状的研究,深入分析东北亚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条件。全书分为总报告、贸易与投资篇、旅游与文化篇、流通与通道建设篇、国别篇、专题篇等六部分。
|
關於作者: |
刘亚政,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长期从事东北亚区域问题研究,尤其是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参与创办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下设东北亚智库论坛与中国吉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圆桌会议。金美花,研究员,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经济与国际关系。
|
目錄:
|
Ⅰ 总报告
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金美花】/001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002
二 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挑战/003
三 东北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006
四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选择/010
Ⅱ 贸易与投资篇
2 东北亚各国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合作【孙 博】/014
3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进程及前景展望【金美花】/041
4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张 磊】/054
Ⅲ 旅游与文化篇
5 东北亚各国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旅游合作基础【邵 冰】/066
6 东北亚各国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合作基础
以中、日、韩三国文化产业为视角【郑媛媛】/092
Ⅳ 流通与通道建设篇
7 明清时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王 卓】/119
8 东北亚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通道建设基础【吴可亮】/140
9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徐 嘉】/165
Ⅴ 国别篇
10 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与战略对接【余 鑫】/191
11 蒙古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举措及展望【吴伊娜】/209
Ⅵ 专题篇
12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胡明远】/235
13 历史因素对东北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马维英】/252
14 美韩同盟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王 晖】/270
15 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张守志】/281
Abstract/300
Contents/302
|
內容試閱:
|
一带一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代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 李向阳
一带一路实施三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全球峰会将是其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向世界传递清晰的信息对其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是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如果说如何做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的话,那么是什么做什么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然而,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学术界迄今并未取得共识,更谈不上让国际社会完全认同。对此,我们认为,一带一路首先是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但它又不同于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发展导向是它的最突出特征。因而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讨论一带一路的目标与定位时,我们必须坚持一条基本标准:兼顾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共同利益诉求。这是共商、共建原则的核心要求。至于如何建设一带一路则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秉承正确的义利观。
一 一带一路的内涵:发展导向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涵盖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六十多个国家,可谓史无前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多边贸易合作机制,本质上它仍然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现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比,一带一路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说现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规则导向型的,那么一带一路则是发展导向型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无法把现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分类套用到一带一路上,它既不属于自由贸易区,也不属于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共同体等。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特征,从而为沿途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最不发达国家)参与进来创造了条件。现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多也标榜其开放性,但实际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进入门槛。在2015年中国政府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被称为《一带一路白皮书》)中,一带一路被界定为以古丝绸之路为纽带,但又不限于此。这种开放性是它的优势,但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一带一路的边界在哪里?
第二,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前提或基础。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对沿途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不仅有助于拉动沿途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为沿途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创造了条件。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常并不需要以此为前提。在一带一路的沿途国家中,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合作机制的多元化是一带一路内部治理结构的突出特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既有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合作机制,也有次区域合作、经济走廊等合作机制。这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都不相同。这样做的一个优势是,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构建不同类型的合作机制。换言之,只要有助于沿途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共赢目标,任何合作机制都是可选项。面对多元化的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是否应该有一个特定的治理结构在理论上尚无定论。
第四,义利观是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义利观是中国儒家的一种治国理念。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到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到朱熹的仁义未尝不利义无利则不和,义利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习近平主席把中国文化中的义利观予以继承和发展,并应用于国际关系之中,使其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实际上,亲诚惠容、经济外交所体现的都是义利观理念。秉承正确的义利观体现了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义务。
第五,以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的目标所在。现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所倡导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核心目标,而中国所倡导的命运共同体目标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远远超越了前者。以一带一路的五通目标为例,不仅包含经济层面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而且延伸到了非经济层面的民心相通。
综合上述特性,一带一路可以定义如下:以古丝绸之路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义利观为特征,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二 一带一路的目标: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利益交集
我们必须承认,一带一路是一个由中国倡导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具有东方哲学的色彩,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所反映的只是中国的利益诉求。对此国内外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一些国内学者把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的诉求都赋予一带一路;另一方面,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曲解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的动机,如恢复新时期的朝贡体制、新殖民主义、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等。同时,我们还必须意识到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搞学雷锋运动,也不是中国政府所推动的对外援助计划。这种认识误区在国内突出表现为,许多地方政府把一带一路看成向中央政府索取优惠政策与投资项目的新机遇。在国际上,沿途的一些国家把一带一路看成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国的对外援助项目,出现了所谓的等、靠、要心态。
上述两种认识误区显然有害于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在我们看来,确定一带一路的目标和定位需要坚持的标准应该是寻求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利益交集。只有满足这一标准的诉求才能够成为一带一路的目标。基于这一标准,一带一路的目标和定位应该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1年中国入世的十年过渡期结束。新一轮对外开放向何处去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之后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导向已经从多边主义转向了区域主义;以英国退欧和特朗普执政为标志,英美又从区域主义转向单边主义。外部环境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重大挑战。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也符合沿途国家的利益诉求。中国的开放程度越高,沿途国家的机会就越大。
第二,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依托。创造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周边战略的目标。过去二十余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国,甚至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和外资的来源地。然而,坦率地说,这种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带来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认知的同步提高。近而不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一种尴尬处境。在2013年举行的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正式成为周边战略的基本理念。如何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就需要一个新的平台,一带一路应运而生。在其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中,有五个(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面对的都是周边国家。以亲诚惠容为指导,构建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显然也符合周边国家的利益。
第三,经济外交的平台。经济外交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进入中国的对外决策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所谓经济外交,简单地说就是外交既可以为经济服务,经济也可以为外交服务,但最终都要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习近平主席在许多场合强调经济外交的重要性,这与多年来单纯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无论是亲诚惠容,还是命运共同体、义利观都体现了经济外交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为经济与外交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反过来,这一定位能够得到沿途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四,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新途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存在的合法性取决于它能否促进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用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的话说,前者既有可能是后者的铺路石,也有可能是后者的绊脚石。这取决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否真正具有开放性,因而,大国所倡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常都标榜自身具有开放性。就开放程度而言,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比现有的任何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都要高。在西方国家反全球化浪潮日趋激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更凸显出其公共产品特性。
当然,这样界定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并不意味着除此之外的其他目标都不重要,比如人民币国际化、获取能源和资源、开发海外市场等等。这些目标对中国固然有利,但并非沿途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它们应该是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结果,而不应该成为其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共商共建理念。
三 一带一路的构建:秉承正确的义利观
构建一带一路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既有可能涉及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也有可能涉及企业层面。实践中,还可能有更多的问题涌现出来。但我们认为,构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能够把义利观贯彻始终。从古至今,义利观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最具操作性的表述是,既要保证微观层面企业投资能够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又要保证宏观层面国家获得好口碑、好名声。前者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后者则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核心目标。没有前者,一带一路将可能演变为对外援助项目;没有后者,一带一路将失去存在的价值。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以意识形态为主,不考虑经济上的回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对外经济合作转向以经济收益为主,造成了所谓的近而不亲结局。迄今为止,我们尚未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兼顾两个层面的目标。理论上,秉承正确的义利观至少要解决好下述问题。
第一,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没有政府的参与,一带一路将无从谈起;同时,政府又要引导企业自主参与进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合作机制。
第二,合理划分中国与沿途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欢迎周边国家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与便车;奉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的原则;注重长期利益,这些都是义利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然而,当面对不同类型国家、不同类型利益交织时,利益让渡不是一项简单的决策。
第三,以经济走廊建设为载体,构建具有正溢出效应的合作机制。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善于和所在国政府打交道,而不善于和民众打交道;热衷于建设大型投资项目,忽略能够直接惠及民众的小型投资项目。其结果,政府与政党的更迭经常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政治风险源。经济走廊建设起点是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运输通道,然而它并不仅限于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将有助于经济走廊产生正溢出效应。
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并无统一的模式,需要考虑所在国与中国共同的诉求。本书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内这将为东北地区的振兴与开放拓展新的空间,对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填补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缺位。为呼应这项研究,这篇短文结合一带一路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权做抛砖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