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中国话剧史雏形,更接近于话剧的历史,而不是话剧被外力操控的工具史。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是D一次将我国话剧百年发展历史进行纵向呈现,也是话剧创作成果和理论积累的集中展示。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即体现了中国话剧创作的Z高水平,又兼顾了美学和历史学的双重视角。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的编选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学术态度严谨,钩沉史料丰富,是文学、戏剧表演等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必读教材。
|
內容簡介: |
套书简介: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共十五卷)
作品卷(共十卷)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一(早期新剧)》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二(五四时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三(1930?1937)》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四(1937?1940)》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五(194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六(1950?196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七(1970年代)》套书简介: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共十五卷)
作品卷(共十卷)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一(早期新剧)》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二(五四时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三(1930?1937)》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四(1937?1940)》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五(194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六(1950?196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七(197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八(1980年代Ⅰ)》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九(1980年代Ⅱ)》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十(1990年代)》
理论卷(共五卷)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一(1906?1929)》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二(1929?1949)》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三(1949?1977)》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四(1978?2000)》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五(百年话剧记忆)》
19世纪中叶,西方侨民把话剧带入中国,数十年后,话剧开始为中国人接纳。
20世纪中国话剧的经历,就浓缩在这套十五卷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里。本套书是我国话剧百年发展历史的纵向呈现,也是话剧创作成果和理论积累的集中展示。全套书分为剧本、理论资料两大部分,其中前十卷是剧本,后五卷是话剧理论与资料汇编。
这部《中国话剧百年典藏》是一部全新的中国话剧史的雏形。基于这部典藏的中国话剧史,或许更接近于话剧的历史,而不是话剧被外力所操控的工具史。人们并不难从中找到新的历史线索,还有对中国话剧发展进程新的历史把握。
本套书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出版集团重点扶持项目。
|
關於作者: |
傅谨,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陆炜,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
內容試閱:
|
总序
傅谨
19世纪中叶,西方侨民把话剧带入中国,数十年后,几乎是踩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门槛,话剧开始为中国人接纳。当中国人开始面向中国观众演出话剧,并且用话剧演绎中国故事时,它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中国戏剧有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整个20世纪中国戏剧史历程中,话剧并不只甘心于成为各地数以百计的多剧种中的普通一员,它从出现到成熟,其过程与影响均十分引人注目。话剧一方面迅速融入中国的文化语境,为中国增加了新的戏剧样式,出现了许多优秀剧作;另一方面,更在中国的戏剧观念与理论领域,成为西方异质艺术文化移入的代表,对中国传统戏剧带来重大影响。回顾话剧进入中国短短一个世纪的历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话剧传播的范围和地位足可与其他历史远更悠久的本土剧种相比,甚至有以过之,而且它强势楔入中国戏剧引发的各种变化,且早就无法磨灭。
20世纪中国话剧的传奇经历,就浓缩在这套十五卷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里。本书是我国话剧百年发展历史的纵向呈现,也是话剧创作成果和理论积累的集中展示。全书分为剧本、理论资料两大部分,其中前十卷是剧本,后五卷是话剧理论与资料汇编。
如前所述,本书的前十卷,是20世纪中国话剧最具代表性的剧本的结集。这些剧本的遴选,主要由陆炜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刘叙武负责,而遴选的原则以及重点,我和陆炜教授一起经过了多轮反复讨论,最后才呈现出这样的面貌。我们经过细致沟通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本书既名为百年中国话剧典藏,那么,收录在本书中的剧目,就需要做到既体现中国话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同时还要通过它们展现20世纪中国话剧发展的基本路径。因为需要同时兼顾历史与美学这双重视角,因而具体的选择标准,就必须因应话剧发展状况的变化而有所偏重,在不同历史时期,遴选的标准不得不略有出入。读者和话剧史家们可以看到,最终选择收录在这十卷里的,既包括了话剧史上有价值、有地位或有反响的剧本,同时也有在某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在话剧草创时期,人们对话剧的文体的理解还不够统一和成熟,假如按中国话剧成熟期的标准看,假如完全拘泥于剧本的文学水平这单一的标准,其中绝大部分剧目恐怕未必有入选资格,然而,如果缺少了这些剧目,话剧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同样,又如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主要的话剧作家和演员多数集中在国统区,或被称为孤岛的上海租界内,但东北与华北等沦陷区,包括上海租界沦陷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话剧创作与演出仍不能忽视。尽管因前人的研究十分零散与有限,那个年代的资料保存发掘工作也很不理想,我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相当部分的标志性作品,以开拓话剧研究者的视野。还有同样特殊的文革后期,话剧完全成了政治权斗的工具,但毕竟这是中国话剧百年里走过的一段路程,也应该收录其代表作品,以确保话剧在中国的发展演变进程的完整性得到充分呈现。
我们把所有这些剧本分为十卷,基本上以十年为一卷,但也并不完全如此机械。剧本的前后顺序大致依据发表与演出的时间排列,其中偶有少数剧本,演出时间在前而剧本整理或发表的时间在后,考虑到戏剧的特殊性,还是以演出时间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尤其是从19和20世纪之交话剧初兴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段时间,受京剧演出体制的影响,话剧的演出剧目主要是幕表戏。近代以来,京剧等剧种的城市演出,尤其是新编剧目中,出现了大量幕表戏。所谓幕表,是一张包括分幕和分场、上场人物及每场所用的道具等等在内的简单表格,京剧行内有专门的后台经理(类似于现在的舞台监督),演出之前他要在后台贴一张这样的幕表,用于分派角色和提示服装、道具等部门的职员。早期话剧的演出经常是这样的,由于幕表戏的编戏师傅只给演员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梗概,具体细节和剧情推进完全依赖演员的自由发挥,虽有许多精彩的演出,却没有成型剧本,当年的演出情形与剧目的具体内容均难以保存。20世纪5060年代,研究者们根据当事人的记忆和吐录,重新整理了早期话剧幕表戏的某些重要剧目。这些剧本成文的时间很迟,但是从戏剧的角度看,它们当年的演出比其后复述整理的文字形态的剧本更具有话剧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理应按其演出的时间安置,因此,这些剧目均依其上演时间收录在前几卷。诚然,这些剧本成文的时间与实际演出的时间的跨度达数十年之久,如果说它们无法真正复现当年演出的原貌,那是可以想见的;而且幕表戏的演出既无固定剧本,每场演出均需依赖演员的即兴发挥,所以同一剧目必然有截然不同的版本,所记载的只能是近似于其中某次演出的内容,后人只能通过剧本大致了解当时话剧演出的状况,不宜胶柱鼓瑟。其实,同一剧目的剧本有不同版本,恰是戏剧的常态,即使是那些先创作完成再交付排练演出的剧本,也难免会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有所改动。如本书所收录的剧本,就既有文学本,也有演出本,从中也可见出戏剧行业文学与演出之关系的复杂性。
本书的后五卷是理论和资料。理论卷一到四,仍按照时间顺序,搜集了20世纪各年代话剧发展和理论探索的重要文献。这四卷分别由王凤霞、王桂妹、胡志毅和周靖波、陶庆梅担任分卷主编,他们都是对所负责的那一阶段的话剧历史与理论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各卷选择收录哪些文献,主要由他们决定,我只是在最低限度内提供过些许参考意见。其中理论卷一所收录的是话剧草创时期的文献,话剧的理论研究当时还只有雏形,有关早期话剧演出的记录却弥足珍贵。所以该卷的内容略有特殊性,主体是当时报刊上发表的早期话剧的演出资料。顺便提及,话剧界一般把早期话剧,即话剧定名之前阶段的演出均称为文明戏。从理论卷一所收录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最早引进并演出话剧的先辈们从来都只称早期话剧为新剧,极少使用文明戏这个称呼,后人理当给予这些当事人起码的尊重,纠正以文明戏作为早期话剧统称的错误用法。①
最后的理论卷五名为《百年话剧记忆》,由我自己负责选编,这一卷不只是前四卷的拾遗补缺,我尝试着在百年话剧发展历程中选择一些重要和不同寻常的事件,集中、成组地收录与之相关的文献,提供给研究者和话剧爱好者。该卷或可名为话剧记忆,意思是说,或许这些涉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敏感话题的资料,多为话剧史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我期望这一卷的内容,能让我们对中国话剧的历史有新的认知视角,尤其是能让后人记住这些独特的历史片断。
20世纪中国话剧有足够丰富的内容,区区这套十五卷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当然无法将百年话剧发展历程中值得典藏的所有剧目与文献全数容纳在此,我们的希望是,这里已经收录了20世纪中国话剧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或有遗珠,不妨待来日重新修订时,再加增补。至于坊间已有的各种话剧剧本或理论的选本,不同的选编者自有不同的偏好与思路,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定的重合,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现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非完全出于偶然,其中固然体现了趣味的差异,更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观和美学观。无论是剧本还是理论资料,如果说这个选本有其特点,那就是我们尝试着要回到话剧本身,从这门艺术出发总结它的百年历史。换句话说,希望把话剧从社会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还它本来的面目。假如可以把每个剧目和理论的选本都看成某种学术思考特殊形态的结果,那么,我们不妨把这部《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看成一部全新的中国话剧史的雏形。而在我看来,基于这部典藏的中国话剧史,或许更接近于话剧的历史,而不是话剧被外力所操控的工具史。人们并不难从中找到新的历史线索,还有对中国话剧发展进程新的历史把握。
其实,这才是我们这部典藏想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
①有关早期话剧恢复新剧这一称呼,而不宜称为文明戏的具体论述,参见拙文《关于早期话剧的几个问题》,载《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本卷所选剧本为早期话剧,剧本涉及的时间段为19071918年。
早期话剧,这是话剧史家使用的词汇,在当时并没有这个词。当时的叫法是,剧人自己称为新剧,社会上又称其为文明新戏、文明戏。早期话剧的意思是把当时的戏剧看作话剧的早期阶段。
早期话剧是中国话剧的发端,又是明显的一个话剧史段落。因此对它的说明涉及两个大问题:一是,中国的话剧是怎样发端的;二是,早期话剧是怎样的一个阶段?
中国话剧的发端不是因为西方的戏剧这个时间才来到了中国。话剧的发端根本上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的历史发展使得中国戏剧不能不现代化,不能不发生变革的结果。
已经出版的话剧史著作对于话剧的开端都持这样的观点: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失败,证明传统戏曲形式不能适应戏剧现代化的要求,由此出现了话剧。这种看法是需要商榷和修正的。因为从时间上看,如果说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三爱(陈独秀)的《论戏曲》(1904)和柳亚子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等一批文章是戏剧现代化思潮兴起的代表性文献,1904年创办于上海的中国第一份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可以被看作戏曲改良运动发端的标志性事件的话,那么作为早期话剧发端的学生演剧早在1900年就已经开始,到1905年就发展到很大规模了,并不是在戏曲改良运动失败之后。从演剧形式上看,早期学生演剧是直接继承着汪笑侬等人开始的时事京剧的表演形式的,在实际演出中,新剧是可以和京剧同场演出的,杨小楼、梅兰芳这样的大名角都曾一场演出前面演折子戏,后面的大轴位置让新剧剧团演一出新剧。再从观念上看,从事早期话剧的人也没有把自己同戏曲分隔开。自己搞的是话剧,要改造戏曲甚至取代戏曲,这样的观念根本不存在。因为话剧的称谓到1928年才出现,当时的戏曲一词,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戏剧一词,不是仅指古典戏曲而排斥话剧的。成立于东京,演出了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春柳社的《春柳社演艺部专章》宣称自己的宗旨是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发表于1907年5月10日天津《大公报》),把自己的戏剧活动明确地置于戏曲改良概念之内。所以,早期话剧应该被看作戏曲改良运动的直接贯彻者。正因为如此,中国话剧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关于自己的运动的宗旨和形态的宣言,也不需要这种宣言。
早期话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约可以分为三段,一是早期学生演剧;二是从1907年到辛亥前后的繁荣时期;三是从1914年到1918年的商业化时期。
话剧是西方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从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来到中国。1860年,外国侨民就在上海筑起了西方式的剧场兰心大戏院,经常演出话剧。虽然中国人也偶有去观看的,但对中国并未发生什么影响。中国的话剧最初来自于学校演剧。在教会学校中,为了学习外文,就有把西方剧本拿来朗诵排练的活动,渐渐地这种演剧形式被用来表现中国的内容,语言也不再用外文而是使用汉语,这就有了话剧这种形式。
早期学生演剧从1900年开始发展起来,以上海南洋公学最为活跃,并向其他学校蔓延。1905年已经超出学校范围,为社会所认识。1906年,学生演剧已经在戏院演出,并且卖票。但早期学生演剧的形式并不是完全的话剧,而是模仿时事京剧的形式,即不用程式化的歌舞形态,以对话为主,但还用锣鼓,还唱皮黄,角色表演也有角色化的明显痕迹。
1907年至1912年是早期话剧的第二期。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发起成立了春柳社,该年2月,春柳社尝试演出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第三、四幕,获得好评。接着由曾孝谷改编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剧本《黑奴吁天录》,于1907年6月1日起上演于日本著名剧场本乡座。演出大获成功。1908年春阳社以通鉴学校的名义在上海演出《迦茵小传》,由于有从日本回来的任天知的参与,这次演出完全取消了唱,剧本也有了整齐的分幕。从此以后,国内演出的新剧一律不再唱,早期话剧由此定型。
春阳社1907年6月建立,1908年解散,存在还不到一年,但编演了《张汶祥刺马》《宦海潮》《官场现形记》《孽海花》等一系列宣传革命的剧目,影响巨大,风行一时。在春阳社之后,任天知领导的进化团是影响最大的新剧团体。辛亥革命前夕,春柳社的成员大都回到了国内,成立了春柳剧场,是又一重要的戏剧团体。
在辛亥前夕,由于革命潮流的涌动,新剧蓬勃发展,而辛亥革命成功伊始,由于不再存在清政府的压抑,新剧更加发达,形成辛亥前后新剧繁荣的局面,有剧团成立以及有巡回演出到达的地域从上海到广州、天津、香港,再向内地扩散,遍及北京、东北三省、山东、江浙各地、芜湖、福州、重庆、长沙、贵州,甚至有剧团去南洋演出。但辛亥革命既成,原来附着于革命的新剧也失去了鼓动目标。而从1912年开始,袁世凯大倡尊孔,封建复古逆流大肆反攻,早期话剧作为新文化遭到查禁,新剧剧坛突然沉寂下来。早期话剧的第二期就此结束了。
19141918年是早期话剧的第三期。在沉寂之后,随着赴各地的剧团陆续回到上海,上海的新剧剧坛又活跃起来,转而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1914年4月,上海六大文明戏团体(新民社、民鸣社、启民社、民兴社、开明社、春柳剧场)联合公演,获利甚丰,极一时之盛。一时间,上海新剧剧团达数十个,职业演员一千多人。但由于文明戏在艺术形式上不成熟,失去了思想追求走上商业道路后,为了招徕观众,就从以宫闱秘史、社会黑幕、家庭丑闻的情节取胜走到了粗制滥造、滑稽笑闹的境地。文明戏由原来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从1916年开始,早期话剧开始失去观众。早期话剧的一些团体实际上存在到20年代。但到1918年,早期话剧的时代已经结束。
早期话剧产生了多少剧目无法准确统计,因为大量的演出剧目是幕表戏,没有剧本存留下来。除了一些个人回忆,成规模的搜集整理有:1919年,中华图书集成公司出版了郑正秋编的《新剧考证百出》。上个世纪50年代,开展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工作,早期话剧的一些剧目被叫作通俗话剧得到挖掘整理,出版了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编的《传统剧目汇编通俗话剧》数集。南京大学编的《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修订再版)在以上两种资料基础上又搜集当时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新剧剧目,总共收录了至1918年为止的早期话剧剧目300多种,但也难免遗漏。所以早期话剧的剧目估计应该有数百种之多。
早期话剧的剧目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影响最大的宣传爱国、革命的政治主题的剧目;第二是数量最多的家庭题材的戏;第三是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许多新剧文学剧本,它们演出情况不详,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却最为广阔。早期话剧的选本有王为民编的《中国早期话剧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出版),该选本已经注意了包括上述的三个方面。本书的选编力求使以上三个方面更好地得到反映。于是,除了一些必选的剧目(如《黑奴吁天录》《张汶祥刺马》《新村正》等)之外,对政治性的戏压缩了同类的剧目(如进化团的名剧《黄金赤血》《共和万岁》只选了前者。春柳社由日本新派剧改编来的戏有多个著名的,只选了《社会钟》),家庭戏选了两个,而报刊发表、演出情况不明的剧本则选了五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