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7.2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本书主张以深厚的理论研究、前瞻的战略视野、真切的社会关怀,深入探讨文化经济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范围广泛,包括经济形势分析、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文化立法、文化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安全、文化治理、文化新业态等。
|
內容簡介: |
2017年网络直播企业如何生产原创内容,不断打破媒体的壁垒,但所基于互联网的各种表达方式的应用,构建跨界创新的全媒体矩阵平台,同样令人期待。2017年网络直播产业如何紧紧抓住产业的政策机遇,用好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创投资金等金融工具,用资本运作的杠杆,以灵活的融资手段去激活机体同样令人期待。《文化经济研究(第三辑)》围绕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产业发展问题所进行的深入交流和深刻探讨,不仅会对网络直播产业的内容生产、平台建设和行业监管等产生实际的效应,同时也将对我国文化产业在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探索新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联合国全球创意经济顾问,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创建主席,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澳门城市大学及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主编。
|
目錄:
|
目录
Chapter 01网络直播与创意经济
直播产业的崛起与创意经济的新未来
现场新闻引领新闻生产业态创新
文化法治为网络直播产业提供可预期的美好未来
网络直播:娱乐 社交 商业的共舞
网络直播内容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监管
网络直播:法律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
Chapter 02版权产业与文化资本
传统文而化之文创资本大交易场
中美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比较
从版权到资本: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惊险一跳
文化科技融合研究:版权贸易与金融支持的双重视角
重构与融合: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全产业链探析
日本动漫期刊IP产业链打造及其启示蒋海军
Chapter 03文化旅游与城市竞争力
旅游的文创产业化:从民宿到度假村
文化旅游型城市文化重构问题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提升研究
Chapter 04供给侧改革与国企改制
舞蹈培训:新常态下转企国有歌舞院团市场化发展的突破口
文化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艺术院校产学研教创新发展
|
內容試閱:
|
前言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互联网 在文化产业各环节,深入渗透的一年。
这一年,我国以互联网 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增速超过30%。网络文化市场整体营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网红产业的规模就超过了500亿元。网络表演即直播,市场营收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这一年,我国开始以一种新的娱乐社交方式直播,颠覆市场和大众社交。从社交1.0时代的博客、贴吧、BBS论坛,造就第一批网络达人;到2.0时代的微博、微信,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更强大的用户黏性,捧红了自媒体市场;再到社交3.0时代,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和端口流量,开启互联网 时代,直播创造着越来越多的颠覆性机会,也创造了越来越大的文化消费市场。
因此,刚刚进入的2017年,也注定是媒介融合更加深入,网络经济业态更加精准的一年。以用户为核心,以产品多元为基础,以多终端为平台,以深度服务为要求的经济形态,将构架虚拟经济、共享经济和社群经济,以交融共生、创新发展的宏大格局。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多渠道分发的技术体系,为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催生着,具有粉丝经济特征的网络直播平台,快速成长。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理念逐渐蔓延的过程中,内容、体裁、形式、业态、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的逻辑路径,逐渐清晰。网络直播平台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对于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和迭代创新的商业市场而言,形势依然是严峻甚至咄咄逼人的。就现实而言,媒体融合的窗口期只有三到五年,如何更好地突出网络媒体特色,凸显直播平台优势,抛弃因循守旧,鼓励另辟蹊径,开拓新空间寻找新机遇,是2017年网络直播面临的挑战,也是融媒体发展必须直面的现实。
在我看来,融媒体不是在旧有机体上修修补补,也不是在原有的内容上的互联网 ,融媒体它应当通过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去开拓新的疆土。这里面有太多想象的空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融媒体,必将迸发出更多新鲜的力量,涌现出更多创新、融合与协同发展的,市场标杆和企业典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直播的身份属性,正在走向多元化发展。它不仅是定位于内容的分发,它的身份属性同时也开始向服务和社群延伸。网络直播的可持续化商业模式,正在向内容商、渠道商和服务商,进行转变。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网络直播的移动化、社交化、实时化的特点,引入开放和共享的理念,推进网络直播向场景化与智能化趋势发展。同时在技术不断演进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建立起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化智能服务体系。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网络直播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加速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创意、创造,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
从媒介融合的角度看,网络直播加速了媒介的迭代创新,提高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了新的文化业态的融合、演绎与更迭,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从产业协同的角度看,移动化、交互化的创新探索, 线下社团化 线上社群化,多介质、多载体的内容产品,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新媒体产业的融合转型,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落点。
以上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当然也有问题。昨天晚上我因为今天的活动,和我儿子聊起网络直播的话题。他是标准的90后创业一代,清华学新闻传播毕业,在伦敦、洛杉矶和硅谷混了一阵即回国,投入新媒体创业,搞网络视频内容生产,目前即将进入B轮。虽然势头还好,但谈起当下中国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内容生产的问题时,十分激动,特别表示忧心。哇啦哇啦讲了一大堆,主要是指内容的低俗、制作的粗糙,以及竞争的无序。尤其是,他们这帮90后有国际视野,因为对内容生产坚守的理想主义,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批判,十分专业也十分深刻,因而令人尊敬。这些问题这种担心也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所以2017年,网络直播平台如何主动承担媒体责任,积极引领舆论方向,用专业精神做好每一次传播,用道德律做好每一次直播,令人期待。
2017年,网络直播企业如何深耕原创内容,不断打破媒体壁垒,探索基于互联网 的多种表达方式的应用,构建跨界创新的全媒体矩阵平台,令人期待。
2017年,网络直播产业如何紧抓政策机遇,用好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创投基金等金融工具,用资本运作的杠杆,以灵活的融资手段,去激活机体,同样令人期待。
(本文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蔡翔在2017中国网络直播高端峰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蔡翔
2017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