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史学在海内外开始受到关注,涌现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但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计量史学或定量研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最近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一文全面阐释了计量史学的重要性。
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李中清教授,作为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的倡导者,也是将社会科学的计量方法应用于分析历史数据的先行者。他和他的研究组把历史的和当代的档案资料、社会调查、家谱、碑铭及口述历史联系起来,创立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从18世纪一直延伸到21世纪的大规模个体数据资料。在继此前人口史、经济史计量研究的突破性贡献之后,2012年完成的《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在《中国社会科学》刊发后引起重要社会反响,次年出版的同名专著以扎实的数据证明了中国的高考制度对促进社会流动和保持社会公平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后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该书出版后,受到俞正声、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华中师范大学在章开沅先生的带领下,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史、教会大学等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在计量史学方面,1997年当我入选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后,曾开始从事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研究这一跨学科研究,这项研究针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量化研究尚不足的薄弱环节,借鉴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及现代科技,突破传统史学模式,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尤其是通过若干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具体说明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并进而提升史学研究的科学性,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一个比较可信的参照系数,除先后发表《建构民国时期(1912~1949)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民国时期政府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述论》等文外,还主编了《民国时期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汇编》,限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出版。2009年以来,我有较多的机会参加国际经济史学会(IEHA)举办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作为中国经济史学界的学者代表当选国际经济史学会执行委员,在评审各国学者提交的小组议题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了大数据、数据库的利用与研究,事实上使用数据以及数据库也是国际经济史学会确定的重要遴选标准之一。
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2015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开设大数据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基地班,在国内率先开展共同培养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中清院长、李伯重教授先后被聘任为我校特聘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康文林教授通过长江学者客座教授评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海内外十余位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长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本刊收录了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演讲稿,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力争将《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系列专辑打造为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此外,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康文林教授为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A New History of a New China(新中国、新历史)、Big Data and New Methods in Chinese Social History:Collection,Transcription,Analysis(大数据与新社会史研究)等具有特色的课程,在今后合适的时候,我们也将根据课程内容出版相关的系列教程,组织相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期待为国内外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研究以及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也期待通过这样的诸多努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一起参与、引领大数据历史这一最新学术潮流,在重大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学科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从而带动历史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的新发展。
马 敏
2017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