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翔实论证,揭示人性的zhongji结构,并且解析了几千年来人性论的纷争局面。
|
內容試閱:
|
人心日益浮躁,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传统道德屡遭践踏。这种现象似乎成了当今全人类社会的顽疾。
本属于西方自由世界阵营中的原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出版他所撰写的《拿撒勒的耶稣》一书中也无奈、公正地坦承:
人们的内心已经堕落了,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内心却很空虚。
为什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了、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条件都极大地提高了,结果并没有如人们企望的那样过上感觉好的日子,而感觉照旧或负面效应更显突出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寻找人们堕落的原因时本笃十六世说:
面对经济权力的滥用,面对将人降级为商品的残酷的资本主义,我们开始更清楚地认识到财富带来的危险。A
一般人在思考当前社会意识潮流日益浮躁的原因时,都会意识到物质财富、金钱、利润之类的负面作用。
其实社会财富多了,致使世人追求享乐和渐趋浮躁起来,那只是表面现象。财富是死的,掌握着财富的人是活的。同样的巨额财富,到了比尔?盖茨的手里和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手里,其社会作用就会显著不同。
常言道,事在人为。更合理的答案应该是:既然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出现了问题,那问题的根子一准在于人本身。更准确地说,问题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扭曲上。
中国伟人毛泽东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赞赏和提倡人的因素第一,活的思想第一这种思想意识。
中国古圣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的问题时说,知人是人世间最主要、最重要的学问,还曾经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A
在西方,研究人格、伦理、社会等主要涉及人的知识和理论,也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直至当今各大学问家们所共同关注的。
《人论》一文的作者,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尔西说:
人们普遍承认,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在哲学各个流派的争论中,这个目标是统一并且不可动摇的。它就像哲学的阿基米德点,是所有思想的固定不变的中心。即便是最极端的怀疑论者也不能否认自我认识的必要性。B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灵中,人是主角,人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之一。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和利益而运转。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就必须真正地认识和了解组成人类社会的细胞人,真正逐本溯源地了解人性、人的需求与追求等,从而做到符合科学又可持续地调适人类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彻底改善人类的社会存在状态。除此,没有其他更符合实际、更有效的途径可走。
可是,研究、了解人的学问属于哲学、社会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这种学问虽然最根本、最重要,但是涉及的知识领域太宽泛、太庞杂,其结论还必须经得住生活实践的检验,因此既深邃又难解。尤其是这种学问最不适宜拿过来就能用以赚钱。现在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搞学问的人谁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不去走经济捷径或优先考虑饭碗和仕途呢?所以在这样越来越浮躁的当代社会中,这种基础学科普遍不招人喜欢,越来越被边缘化。
现时,在势如洪水猛兽的西方意识形态和它的祸根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引领之下,既然可用以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匡正人的精神世界、改善人类社会运行状况的最基础学科被打入了冷宫,浮躁、颓废、没落的社会意识发展的形势自然更会雪上加霜。
目前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僵化、牢固的恶性循环态势:哲学、社会科学中最基础、了解人格或人性的学科被冷落促进社会风气浮躁哲学、社会科学中这类最基础学科更被冷落促使社会风气更趋加深、加速地浮躁
我们看看一生苦苦寻求人生真谛和救国、为民大道理的梁漱溟大师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科学发达至于今日,既穷极原子、电子种种之幽渺,复能以腾游天际,且即攀登星辰。其有所认识于物,从而控制利用乎物者,不可谓无术矣。及今不求人类之认识自己,其何以裨助吾人得从一向自发地演变的历史转入人类自觉地规划创造历史之途耶?A
源于西方工业革命和新大陆的发现以及达尔文等人开启的以实证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学风,19世纪中叶,西方摩尔根等人开始紧密依托现代实证科学来开辟人学领域。尤其是到了19世纪后期,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借鉴了摩尔根等人的人学研究成果的遗存笔记,以成熟、成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立场所撰写的天才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一书,以及后来大量的其他人学研究者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资料和方法,也遗留下来不少未解的难题。
在信息革命、知识爆炸的现时代,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翻天覆地、前所未有的社会巨变,并且坐拥上下连续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学人们理应立足于火红的年代,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更具真理性和社会实践价值的人学理论,使人学领域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以之服务于人类社会。
人学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或者说人学中最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理应就是人性论。更具体一点就是包括人的定义、人性的内涵及其结构和人生意义等问题。
几千年来,中外学者们恰恰正是对人性论中的这些核心问题从来未能达成过共识。也就是对人性论的研究没完没了地在原地打转儿,是真正的老生常谈。使得整个人学领域也始终没有本质性的进展。
现时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探究这类问题长久地投入了财力和人力,却也一直成效甚微。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或地区的人生哲学的研究者们,还在继续自认为理所当然地亦步亦趋追随着西方人。甚至搬来西方人传统的错谬或存疑的观点误导着后生们。
鉴于此,笔者在探究了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见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一书)这一难题之后,继而在本书中试图:
1.建立契合实际、符合现代科学、通俗简明的,尤其是不同于西方既有的人的定义,以期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终结历时弥久的对人的定义的探索历程。
2.依托各路现代实证科学的最新成果,经过翔实论证,得出符合实际、不同以往的结论其他动物都不具备,唯人类独有的所谓人性,根本就子虚乌有。
3.指出所谓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始终也辨析不清的根本原因。并以利己利他这样一对概念为尺度,通过翔实论证,揭示人性的终极结构。
冀以上述新观点解析几千年来人性论的纷争局面。
虽然这些结论经过作者长期不辍的思辨求索而认定,也严格地遵循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立论守则同以往有关的中外理论加以反复比照和碰撞,并且刻意履行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注重实践的治学圣训结合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和自己复杂、独特的社会经历作了诸多检验,但这些观点多与既有的主流观点保持客观审慎的距离,因此难免出现错谬或不足。故诚心欢迎各方批评和指教。一者,真理越辩越明,对学理有补益;二者,可使笔者得到教诲和提高。
借此机会,再次诚心致谢在本书成书的过程中,多有鼓励和帮助的漫画家台双垣先生和曾就职于兖矿集团的王树常先生,以及其他有助于成书的所有人。
太渊
2015. 6
第一篇:人学领域亟须以奥卡姆的剃刀来清理
古今中外著名的哲学大师、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种种研究人与社会大学问家之中,深居简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曾劳筋骨、饿体肤,也不必忍心性、苦心志者为数不少,这些人的理论中又往往有一些脱离实际的、繁琐暗涩的、虚妄标新的、似是而非的、甚至于低俗荒谬的内容。典型的如尼采、弗洛伊德。然而,由于他们的见解也道破了真理的一些方面,又恰巧迎合了某一部分世人的感觉或心思,所以流传很久。重要的是,借着西方经济、军事、文化的强制力,他们的谬论对近、现代全世界人们的思想意识负面影响太大了。
我们大略地想一想:达尔文的弱肉强食理论(达尔文的著作虽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性质,但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是明显和巨大的);尼采之流崇尚强力意志的存在主义;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边沁和密尔等人的享乐主义;詹姆斯、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及这些人之前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他们之间是不是有着一脉相承、内在的暗合?尽管他们各自的主张看似分别独立,他们之间也并不一定存在着主观上的故意,但是他们之间实际上有着观摩、借鉴和依托的关系。因为他们是先后相处在同一个近、现代时间段中的西方人,后人与前人之间想法上的联系、影响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是人类思想意识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的不移的天然规律。
人世间的所有学问本来就无非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上述西方大学问家们所为之道,尤其都深涉人类自我认识的人学。
人的思想和人类社会是世间最复杂的事物一类。上述那些著名人物,其学术成果中都不同程度地闪耀着真理的火花儿。并且他们又都有着真诚的、勇于探究真理的主观愿望在。所以他们学术成果中存在着的属于荒谬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负面作用的成分也就更容易被世人接受,其蛊惑人心的客观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