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12.7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8.8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3.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9.4
|
內容簡介: |
《共生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治理研究》站在共生的视角,剖析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验证了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视角更为高远的战略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并且,本研究开发了共生行为的测量体系,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和管理共生行为。同时,基于共生行为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结构性成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业资源型企业为案例,分析了每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和提升路径,有利于企业针对自身情况来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
目錄:
|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成为热点
1.1.2 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正处于转型期
1.1.3 共生行为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内部黑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内容结构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共生相关研究综述
2.1.1 共生的概念与本质
2.1.2 共生理论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1.3 共生模式
2.1.4 共生理论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
2.1.5 研究述评
2.2 企业创新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企业创新网络的界定与分类
2.2.2 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
2.2.3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2.4 研究述评
2.3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2.3.1 技术创新的界定
2.3.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3.3 技术创新管理理论
2.3.4 研究述词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3.1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伙伴及其作用
3.1.1 吱府机构的作用
3.1.2 供应商(产品制造商)的作用
3.1.3 研究和培训机构的作用
3.1.4 合作供应商的作用
3.1.5 竞争对手的作用
3.1.6 外部顾问的作用
3.1.7 客户的作用
3.1.8 分销商的作用
3.2 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
3.2.1 网络规模
3.2.2 网络异质性
3.2.3 网络开放度
3.3 企业创新网络的关系特征
3.3.1 关系强度
3.3.2 关系久度
3.3.3 关系质量
3.4 本章小结
4 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4.1 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问的关系分析
4.1.1 网络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
4.1.2 网络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
4.1.3 网络开放度与技术创新绩效
4.2 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分析
4.2.1 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
4.2.2 关系久度与技术创新绩效
4.2.3 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
4.3 本章小结
5 共生行为的界定
5.1 共生行为的内涵与特征
5.1.1 竞争与合作特性
5.1.2 融合性
5.1.3 稳定性
5.1.4 增殖性
5.1.5 效率性
5.2 共生行为的分类
5.2.1 共生行为扩展
5.2.2 共生能量分配
5.3 本章小结
6 NCP理论研究模型
6.1 构建研究模型
6.2 提出研究假设
6.2.1 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
6.2.2 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
6.2.3 共生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
6.2.4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共生行为
6.2.5 共生行为在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6.2.6 共生行为在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6.3 技术创新绩效的测量
6.4 结构特征的测量
6.4.1 网络规模
6.4.2 网络异质性
6.4.3 网络开放度
6.5 关系特征的测量
6.5.1 关系强度
6.5.2 关系久度
6.5.3 关系质量
6.6 共生行为的测量
6.6.1 共生界面扩展
6.6.2 共生能量分配
6.7 预调研
6.7.1 预试问卷设计与发放
6.7.2 预调研题项精炼
6.7.3 正式问卷形成
6.8 本章小结
7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7.1 正式问卷发放与描述性分析
7.1.1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1.2 大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7.1.3 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7.2 大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
7.2.1 大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7.2.2 大样本信度分析
7.2.3 大样本效度分析
7.2.4 变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
7.2.5 独立样本T检验与方差分析
7.3 结构方程建模方法
7.3.1SEM方法
7.3.2 拟合指数准则
7.4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7.4.1 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分析
7.4.2 结构特征与共生行为间的关系探析
7.4.3 共生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7.4.4 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分析
7.4.5 关系特征与共生行为问的作用探析
7.4.6 共生行为在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7.4.7 共生行为在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7.5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1 理论模型修正
7.5.2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汇总
7.5.3 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7.5.4 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7.5.5 共生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问关系的研究结论
7.5.6 结构特征与共生行为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7.5.7 关系特征与共生行为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7.5.8 共生行为中介作用检验的研究结论
7.6 本章小结
8 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8.1 共生行为与技术创新管理
8.2 传统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不足
8.3 基于共生行为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
8.3.1 依托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8.3.2 共栖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8.3.3 渔利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8.3.4 协同型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特征研究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例
9.1 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性成长特征
9.1.1 产生背景
9.1.2 内涵与实质
9.2 结构性成长特征造成的影响
9.3 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9.3.1 自主创新型可持续发展路径
9.3.2 外源协同型可持续发展路径
9.4 本章小结
10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以西部农业资源型企业为例
10.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10.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10.2.1 计算指标权重
10.2.2 计算得分及排名
10.2.3 结果分析
10.3 本章小结
11 结束语
11.1 研究结论
11.1.1 企业创新网络的重要特性共生
11.1.2 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11.1.3 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管理模式、成长特征及能力评价
11.2 研究展望
11.2.1 理论体系的完善
11.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2.3 研究视角的切换
11.2.4 应用空间的拓展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共生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治理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共生行为的维度探讨与量表开发,为共生行为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文献梳理发现,共生行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而实证研究屈指可数,且尚未提出相关测量量表。我国袁纯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展开共生行为的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根据共生理论的共生界面选择原理和共生能量生成原理,提出了共生行为的两个维度,即共生界面扩展和共生能量分配,并界定了共生行为的内涵与特征,共生行为两个维度的操作性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测量题项,运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查后发现,共生行为由三个维度所组成,即共生界面扩展、创新资源丰度和能量分配效率,为进一步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是构建NCP分析框架,探讨了企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具有网络化和生态化特征,并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理论、共生理论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等,本书引入了共生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NCP分析框架,即企业创新网络一共生行为一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进一步拓展了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工具,为挖掘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推手,打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黑箱,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为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根据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发现,企业创新网络主要可由六大因素组成: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和关系质量。本书选择了这六大因素中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测量量表进行测量。同时结合共生行为的测量指标体系和技术创新绩效的成熟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汇成了调研问卷。利用搜集到的41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论证了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理以及共生行为的中介效应,为企业挖掘出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
三是提出技术创新管理策略,为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新思路。在网络化组织大量涌现的时代,企业与外部组织建立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广泛,这种日益扩大和加深的关系网络不仅仅影响到企业组织方式,也影响到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不得不重视其网络和共生行为。为此,本书从共生视角出发,试图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意在从一个崭新的视野来审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共生行为提出了四种管理模式,为企业蓝海战略提供指导。并且,本研究从共生视角剖析了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性成长特征,并基于该特征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资源型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成长路径,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1.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站在共生的视角,剖析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验证了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视角更为高远的战略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并且,本研究开发了共生行为的测量体系,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和管理共生行为。同时,基于共生行为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结构性成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业资源型企业为案例,分析了每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和提升路径,有利于企业针对自身情况来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