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名校长与您谈家庭教育

書城自編碼: 30353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詹文龄
國際書號(ISBN): 9787304085988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7-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296.7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9.4

 

編輯推薦:
疯狂英语创办人李阳在他的博客里推荐此书,写下文章《应该跪着读的一本书》。
內容簡介:
本书是詹校长在山西广播电台做家教栏目《爸爸妈妈时间》嘉宾时,与家长交流的部分内容选录。家庭教育中应对难题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少家长迫切找寻的。詹文龄校长凭借她数十年担任多家学校校长的长期积累,为家长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關於作者:
詹文龄,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十名优秀校长中唯一的民办学校校长,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民办学校联谊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政府督学、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太原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1993年至2006年,她先后创办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广州汇景新城国际小学。2013年至2014年应山东潍坊教育局的邀请,接管潍坊高新国际学校。2015年创办了佛山南海中信山语湖双语国际学校。目前这几所学校在当地已成为颇具影响的知名学校。
2001年开始探究幼儿教育,在其创办的山西通宝育杰幼儿园、广州汇景新城国际幼儿园、山东高密清华国际幼儿园、太原瑞吉欧幼儿园,引进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使之本土化。被中国多元智能协会会长张开冰誉为东方的瑞吉欧。
目錄
上卷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第一章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性,要研究孩子的潜能

第二章帮助这些亮起红灯的孩子

第三章差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

第四章在孩子心中播一颗好种子

第五章正确地评价孩子

第六章帮助孩子过好学校生活

第七章父母与孩子化干戈为玉帛

第八章让孩子融入同伴

第九章从玩中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第十章生活中处处有教育

下卷詹校长点评妞妈教女

聊聊俄罗斯大选

掰手指算数

嘻嘻哈哈教育法

不准动我的房子

难道妈妈是空气吗?

角色互换

白雪公主的魔法裙

利益共同体

小螃蟹会变成蒲公英吗?

将心比心教育法

劝架

为什么只有结婚后才能生孩子?

运气写作业

好奇和安全的平衡

哭之道

小小连环画

放长线钓大鱼

如何预防近视?

攒钱干什么用呢?

反与又

自控力妞妞的玩具vs妈妈的中药

后记
內容試閱
序言:尊重生命,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詹校长和您谈家教

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卢梭
今天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尤其需要强有力的家庭教育来支持。但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状况并不让人乐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解决问题的对策较模糊。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正视困难,直面困惑,提出对策,引领家长,这是今天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呼声。山西通宝育杰学校现任校长詹文龄同志倾注心血完成的此书,正是奔着这一目标来的。
真话可贵
翻阅书稿,句句朴实的话如山涧小溪在奔流。这是作者的心里话,是说给家长的知心话,是直击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症结的真话和实话。当我们在教育上面临诸多困惑而又一时找不到有效对策时,真话就显得更为可贵。
问题孩子是大人播种的恶果,本书中的这一观点也许有人早有耳闻,但到底恶果长什么样?家长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完成的播种?那就不一定人人清楚了。从这个角度讲,人要讲出真话,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发现问题的敏锐、探寻真相的智慧。
詹文龄校长从教四十余年一直在学校一线工作。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满足于埋头拉车,而是常常抬头看路。她发表的有关教育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就在于她能从众多的教育难题中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饱含教育智慧的教育方法和方向。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十名成员中唯一的民办学校校长,詹校长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她曾两次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学术报告厅邀请,作有关办学理念的专题学术报告。其内容展示了她在教育上的独到思考和富有创新的工作理念。
与家长的良好合作是詹文龄校长成功的教育经验之一。常年重视家庭教育并在指导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本书得以面世的坚实基础。

成功之镜

詹文龄校长在本书中提到的那位揪着妈妈的头发要上网钱的孩子,那位把优秀的孩子逼成病态、哭着喊着我只要一个健康孩子的妈妈,虽然属于个例,但还是让人震撼、发人深省。家庭教育中太多的悲剧要么源于家长家教知识的不足,要么源于家长盲目自信下的执著。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家庭教育中并不适用,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家教的失败,有时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是不可挽回的沉重灾难。但是,一个家庭在家教方面的失败无疑可以成为其他家庭的前车之鉴,告诫更多家庭在规避弯路中走向成功。
无论是购买家教方面的书籍,还是聆听有关家教的报告,最主动和最积极的,恐怕要数孩子身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的家长。这是人之常情,并不稀奇。但是,也有一些积极主动的家长未雨绸缪,走在了问题的前面。作者于长期实践中积累这些真实案例,用意就在于以知识和智慧帮家长们建起一道防范问题的防火墙。
我很同意作者的一句话,当您倾听成功的家长微笑讲述教育孩子成功的秘诀时,我真诚地希望您也听一听教育失败的家长含着泪的忠告。

做人为本

不少家长迫切找寻家庭教育中应对难题的方法和技巧。詹文龄校长凭借她在电台做家庭教育栏目嘉宾的长期积累,为家长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尝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窍门。当然,正如作者一贯坚持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方法和技巧,而在于家长的做人。正如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而言,首先是自我教育。很多没有丰富知识、没见过大世面的家长也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真正的秘诀也许就在于此。
和詹文龄校长的结识,是很偶然的机会。真正让我们成为朋友的,是我们在教育上许多共同的认识和追求。她对教育的激情与热爱,她对教育的探索与奉献,特别是其内心对教育爱的坚守,以及在行为中无时无刻不自然流露的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总是一次次地冲击我的心,推动我一遍遍地追问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我相信,只有真正关注人的命运、操心孩子精神人格健全的教育才是可爱的。今天,处在深刻转型中的中国教育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正因为有一批像詹文龄这样执著追求教育本性的校长,才让我们对中国教育的前景抱有希望。
借此表达对詹文龄校长以及所有像她一样辛勤耕耘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敬意,是为序。
朱小蔓
2010年3月9日
朱小蔓,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自序

自序

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据我的观察,我们许多家长正是在诚心诚意地追求教育孩子走向成功的目标中,认认真真引领孩子走向了失败!
人也是动物,应该具备动物的基本属性,比如生儿育女、延续后代。但在这一点上,比起动物来,人类可能还不如动物。因为动物妈妈会做父母,会培育出合格的动物宝宝,没有不听话的动物孩子,就连成批量产出的蚂蚁宝宝和蜜蜂宝宝也一定不会偷懒,不会自私,它们个个勤劳、团结、合作因为它们遵循的是自然法则。
可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孩子呢?人是万物之灵!怎么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养育了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成长需要自然规律。动物没有思维,大自然就把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输入了动物的成长程序;人是有思维、有智慧的高级动物,大自然把寻找人类孩子成长规律的权利交给了人类自己,而人类却常常辜负了大自然的信任。很多父母不去研究孩子、了解孩子,没有认真寻找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天性规律,只是依着自己的意愿,常常盼望孩子早成才、快成功,一味地望子成龙。这种急功近利的育儿心理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父母的心态,受到了污染,失去了正常的自然和从容,变得焦虑、恐慌和急躁。常常对孩子进行人为的塑造,这样自然会出现问题孩子。
闲暇时去逛书店,我发现书店里有关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多了起来,并形成了规模不断增长的专门书架。细细看来,那些都是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走向成功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书店的变化是家长的需求和愿望的真实反映:今天,做父母的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了!那么,这些书真能帮助那些有强烈愿望的家长实现教育成功的梦想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和家长们先探讨一些问题:什么是成功?考上大学就是成功吗?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有没有比成功更重要的?比如,您想过孩子会失败吗?您能接受孩子失败的事实吗?您有什么防止孩子失败的措施吗?也许有人会说,我追求教育孩子的成功,不正是为了防止孩子失败吗?可是,我不得不讲这样一个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沮丧的情况:
据我的观察,我们许多家长正是在诚心诚意地追求教育孩子走向成功的目标中,认认真真引领孩子走向了失败!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还曾兼职在电台做家庭教育节目的嘉宾,可以说,耳闻目睹了大量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但是,给我触动最深的还是我接触到的一些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每当听到这些父母的哭诉,我的心也在滴血。我深深地感受到,与培养一个成功孩子所需要的高超能力和丰富知识相比,我们造就一个失败的孩子太容易了。或许,我们只需要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许,我们只需要一个随意的动作;或许,我们只需要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还有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特意为孩子设计的,并辛辛苦苦为之付出的,以为能让孩子成功的模式中一道道程序,都可能是引发孩子走向失败的一条条导火索。
曾有一位初一孩子的母亲痛哭着对我说,她的儿子现在变得很可怕,根本不和父亲说话,和妈妈说话的唯一理由就是要钱去网吧。如果妈妈不给钱,儿子就揪着妈妈的头发进行威逼。她回忆起孩子小时候说,在幼儿园时孩子就会背很多唐诗,会写很多字,还会做算术题,老师经常让他做示范,小学时多次获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奖项呢。那时,这个孩子真的是一个人人都羡慕的乖孩子。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不仅听不进父母的劝诫,还把父母当成了仇人。这位母亲痛苦地呼喊着:我们那个曾经很听话、很可爱的孩子到哪里去了?
家长朋友们,当您倾听成功的家长微笑讲述教育孩子成功的秘诀时,我真诚地希望您也听一听教育失败的家长含着泪的忠告。对真正愿意为自己的孩子的将来负责的父母来说,这样的选择也许更重要。我期待更多有智慧的家长能在避免孩子走向失败的同时,真正走向成功!
本书是我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做家庭教育栏目《爸爸妈妈时间》的嘉宾时,与家长交流的部分内容选录。这些交流让不少家长走出了家教的困惑,我也由此结识了许多家长朋友,交流的热线电话也从电台延伸到办公室、家里,甚至延伸到出差的路上。我想和更多有困惑的家长朋友交流教育孩子的故事和心得,因此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詹文龄
2017年4月


上卷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不能让孩子只是手中有画、心中没画
家长:我的孩子很不听话。在少年宫参加美术培训班时,别的小朋友都努力地使自己画的(作品)和老师的一样,画的不一样也要改成一样的,可是我的孩子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老师让画一朵花,而他画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我让孩子改,孩子还不听。怎么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
詹校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个性,这是很珍贵的。父母要好好地保护,不能破坏。现在,家长着急的原因是不了解孩子。他画的(作品)和老师画的不一样,说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爱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常常是用自己的形象语言画画来表达心情,表达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孩子的眼光是真实的、有灵性的,如果你认真去看孩子的画,会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我的小外孙5岁时画了一只老虎,它的眼睛只是一条缝。有的小朋友说他画错了,因为老虎的眼睛是圆的。他大声地抗议:我知道!可我就是不想让它睁开眼睛!要不,它就把小白兔吃了。
我们幼儿园曾有一位3岁的孩子,他画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波纹线条。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鱼。老师说:鱼的眼睛呢?他说,鱼在很深很深的海里,不要眼睛的。真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想法,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老师让画一朵花,而孩子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花,这多好呀!家长一定要问一问孩子为什么画许多花,也许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呢!
曾有过一则关于方苹果的故事:在日本的一堂美术课上,教师请幼儿画苹果,发现一位幼儿画的是方苹果,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幼儿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让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后来,日本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天价水果方西瓜、方哈密瓜、方草莓等。
还有一个案例:美术课上,一位孩子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把太阳画成绿的。他说,夏天太热了,如果太阳是绿的,就不会热了。这个孩子多了不起呀!他的心里已经在进行环保创新了。但是孩子的创新思想就像嫩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摧残。比如那位画方苹果和这位画绿太阳的孩子,如果遇到的是一位只要求学生画的(作品)和自己画的一样的老师,他就会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老师教了多少遍,你看,其他同学都会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可能其他小朋友也会笑话他们不会画圆苹果、不会画红太阳,那么这两个孩子也许就会认为自己错了,从此以后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努力地按照老师的样本去画了,方苹果和绿太阳就永远不会出现了。
下面是一个4岁孩子
吴亚新(就读于广州汇景新城国际幼儿园),时年4岁。的画,你能看出这是一只大猩猩吗?第一次看时,我就看成兔子和蜗牛了。当时正在上美术课,老师在教孩子怎么画花边。我满以为孩子们一定会像老师那样,画一条条的花边。没想到,孩子们画什么的都有,如动物、植物、房子等,只不过是其中有一些装饰的花边而已。其中,这位吴亚新小朋友让我猜她画的是什么。我仔细看了看说:这是兔子,还有蜗牛。她非常奇怪地问:哪里有兔子?我说:这不是兔子的耳朵吗?她说:不是,这是大猩猩的眼睛。我惊讶极了,又远远近近地反复看了好多遍,不由得被孩子的创作震撼了,这是多么大、多么大的一只大猩猩啊!头上还带着美丽的花环。

可这不是蜗牛吗?我开始怀疑自己了,指着那只蜗牛问。孩子说:是啊,大猩猩睡着了,一只蜗牛爬到了它的鼻子上。大猩猩一睁开眼说:你怎么爬到我的鼻子上了?蜗牛说:我还以为是石头呢。

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可能有这样的神奇、这样的灵性。我把这张画挂在了我办公室的墙上,有很多人都被我问过这是什么?很多人也都和当初的我一样,认为是兔子,也有人说其中有蜗牛,至今也没有一个人直接看出画的是大猩猩。都是当我告诉他们时,他们才和我当初一样为孩子的神奇而感到惊讶。
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你的孩子不会画画。如果按父母的要求,孩子画的(作品)必须和老师画的一样,将来最终的结果只是孩子手中有画、心中没画。一个孩子,当他心中没画的时候是最可悲的。还有的家长,孩子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家长认为他画得不像,就着急去帮助孩子或者去代替孩子。这种帮助和代替,会使孩子失去灵性,失去童真、童趣,失去自己的思维过程,没有了思维的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不愿去想,也不愿去动手做了,对画画就会失去兴趣。

妈妈要抓好教育的契机,不可错过
家长:我女儿7岁,上一年级。可能是因为她从小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所以对学习一点也不开窍,老师说对她启而不发。每天一回家,她也不和我们说话,就只是关心从她奶奶家带回来的蚕子孵出的小蚕,我一说要给她扔掉,她就发疯似的大哭。这个孩子是不是没治了?我们同事说她可能是种田、养蚕的料。
詹校长:你的女儿在奶奶家长大,农村环境和城市的截然不同,孩子现在还没有适应。女儿非常珍惜从奶奶家带回的蚕子孵出的小蚕,一是说明她对奶奶的思念,二是体现出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有了很好的激活和开发。孩子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是大自然赐给孩子的宝贵财富,非常非常珍贵。你一定要好好地观察和了解,好好地呵护和开发,千万不可简单粗暴地处理。这也正是你走进孩子心灵深处、解开孩子心灵秘密的突破口。你是孩子的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这种亲情就是解开孩子心灵秘密的钥匙,你要用好,千万别丢弃,否则你就会失去你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生命的种子,带着自己生命的秘密来到人世。家长和老师应该像科学家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那样,用心去发现孩子成长的秘密,探究孩子成长的规律。
我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对你可能会有启发。那事发生在1993年,我的一位朋友说她的儿子李强(化名)从小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养了一身坏习惯,连话也不会说,希望我们好好帮忙教育一下。果然,孩子上了一年级没几天,班主任就反映说:这个孩子可真是启而不发,怎么鼓励、怎么启发都不回答问题,而且谁都不理,很不合群。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更不要提了,永远是倒数第一。我去找李强的妈妈,和她谈到了李强的孤僻和不爱说话。她说:没办法,他就这样,我也很发愁。孩子回到家,除了和他的小猫说话,和我们都不说,要说也是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我一听李强会提问,就着急地问:什么问题?他妈妈说:不是什么正经问题。比如,一次他问我小鸟为什么跳着走?我说,这还用问,不是因为它有两条腿嘛,你的小猫四条腿不就爬着走吗!他一听还要问:小鸡也是两条腿,为什么就是迈着走?我一听就火了,狠狠地骂他,不想学习上的正经事,尽想这些没用的东西,你管那么多干啥?他妈妈的一席话使我很惊讶,李强这样爱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这样爱动脑筋,多么可贵啊!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抓住这可贵的教育契机正确引导,那么李强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非常幸运,我终于有了机会。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忽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李强。他流着眼泪急促地对我说:校长奶奶,小鸟鸟死了!说完拉着我就跑,我莫名其妙地跟着他来到一年级男孩子的宿舍。这时才刚刚早上6点钟,起床铃还没响,可这个宿舍的孩子们都齐刷刷地站在地上,一名小个子同学含着眼泪,双手捧着一只死去的小麻雀。小麻雀是怎么死的?我问大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他是被气死的,有的说小麻雀是饿死的原来,前一天晚上一只小麻雀飞进了他们宿舍,孩子们追啊、扑啊、逮啊。恰在这时,熄灯铃响了,老师督促他们入睡。没办法,孩子们恋恋不舍地陆续上床睡觉了。可是李强一直在想着小麻雀,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迷糊了一会儿,天还没亮就醒了。他看老师出去了,就打开灯继续寻找小麻雀,却发现小麻雀已经死了,便伤心地哭起来。小朋友都醒了,捧着小麻雀集体在伤心。
看到孩子们有这样的爱心,我心里一阵惊喜,爱小动物、爱大自然、爱人类我的眼前出现了一道彩虹。对,要好好地、小心地保护孩子们这可贵的爱心。我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小朋友,小鸟是属于蓝天的、属于大自然的,可它已经死了,我们为它送葬好吗?好啊!孩子们高兴极了。我带着他们,捧着小麻雀,向校园走去。在学校的植物园里,我们把小鸟安葬了。我说:孩子们,在小麻雀的墓前发个誓吧!每个孩子都非常神圣地、庄严地在小鸟的墓前发誓:小鸟鸟,我们再也不逮你了。小鸟鸟,我们永远爱你!我们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把小鸟的故事讲给全校同学听,还特别表扬了一年级一班的全体男生,尤其是李强小朋友的爱心,同时,还把李强爱观察、爱动脑筋的事情告诉了全校同学。从此以后,李强成了新闻人物,很是风光。同学们常常向他询问小鸟的故事,也常常和他争论小鸟为什么跳着走之类的问题。李强不停地表达,变得能说会道了,变得讲卫生了,变得关心集体了,变得爱学习了。期末考试时,他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语文、数学都是100分的好成绩。十多年过去了。2006年,李强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有人说,小时候不观察蚂蚁的孩子人生不完整。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人本身就是动物,所以关注动物的世界、爱小动物是人的天性,其实大人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只是人们一长大就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大人们常常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使孩子没有了自己玩的时间,没有了看蜘蛛织网、看蚂蚁搬家的时间。要知道,这是孩子生命中的一大片森林、一大片绿洲、一大片蓝天,在其间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自由自在地发挥想象力,多么美好啊!而这一块天地,如果小时候不被打开,或干脆被堵死,长大就来不及了。那样,孩子的人生肯定有缺憾,肯定不完整。试想一下,有多少人是带着这样的缺憾走完人生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还可以有另外更好的一面。而我们都会希望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绝不能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缺憾。

孩子爱说话,这是好事,要好好提升和引领
家长:孩子10岁,能说,还说个没完,而且想象力挺丰富的。比如看到一个什么问题,他就(围绕那个问题)说个没完,假如我们不听,他就自言自语,学习也挺好,就是爱说话。
詹校长:孩子爱说话,大人应该认真听一下,听孩子说了些什么。
家长:孩子对一个问题感兴趣,而我们忙得顾不上看,他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说。
詹校长:我们可以认真听一下孩子在说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家长:比如电视在播放动画片,他就一边看一边说。我们不让他说,让他静悄悄地看电视。但是他做不到,常常自己不停地说电视里谁在干什么啊,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电视还没演完,他就开始自己想象结局了。
詹校长:你觉得不好吗?这是孩子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家长:他自己在外面玩,踢足球、打篮球,没人和他玩,他也会自己一个人(跟自己)说话。
詹校长:孩子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表现欲,而且自己一个人就能模拟一个有对手的环境,很了不起。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怎么样呢?
家长: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其他孩子就听他说,他的口才挺好。
詹校长: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很珍贵,家长要好好地提升和引领,但也要告诉孩子,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向别人学习的好机会。另外,在小朋友之间,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这是礼貌,也是与人相处的品质表现。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把自己说的事情写下来,这样既能充分利用他过盛的精力,也能锻炼他的写作能力。
家长:他特别会组织语言,特别能说。
詹校长:你的孩子属于在语言智能方面有优势的孩子,你应该和老师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些表现的舞台,让他好好发展。

教育孩子要从了解孩子开始
家长: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前几天考试了。从数学试卷上就可以看出他不认真,很简单的题他都答错了。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他也接受了,但是过后又出现同样的问题,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詹校长:对于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要笼统地给他戴上不认真的帽子。数学试卷上有问题,家长就认为孩子出错的原因是不认真,这个判断不准确。这是因为父母认为很简单的题,孩子却不一定也觉得简单。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家长所说的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因此,父母应该首先了解一下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时并不是因为不认真才出错,往往是由于没搞明白问题所在。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年龄不够(没能及时入学),(其他同学)都快学完拼音了,我才进到班里。老师考拼音时,我连什么是考试也搞不清楚,很多拼音根本不会写。卷子发下来时,我的试卷上面除了有很多红色的外,还有一个用红笔写的大大的2字(那时是五分制)。当时,还不到6岁的我都不知道这是不好的分数。我只记得老师在班上说:同学们都考得挺好,只有一个同学考了个鸭子。接着老师还点了我的名字,并指着卷子上红红的2对我说:把这个鸭子拿回去,让你妈妈给你煮了吃吧!这本是一句讥讽的话,可当时我根本搞不清楚这个2和鸭子是怎么回事,也不记得班里有人笑,可能小朋友们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吧。回到家后,我把画着红色的的2分的卷子交给母亲,说:今天老师说我得了一个鸭子,让您给我煮着吃。我母亲一听特别生气,狠狠地打了我一下说:你怎么这么傻?老师是在批评你呢!可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然没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批评我。
还有一个案例,是我教过的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事。有一次发口算试卷,我没留神给这个孩子发反(背面朝上)了,而他居然不懂得把卷子翻过来,就在试卷的背面做了题。由于是油印的试卷,有的题能看清,有的题看不清,这个孩子只把能够看得见的题做了,而且都做对了,得了40分。当时学校(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注重班级平均分,我对学校管理人员说,40分可以算进我任教班级的平均分,但这个孩子我希望给他100分,因为他所做的题全对了,说明他会做,只是因为年龄小,没搞明白怎么回事,所以不知道把卷子翻过来。这也很不容易啊!因为那些数字都是反的。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我们要设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要用大人的想法评价孩子,随意给孩子下个不认真、不细心的定义。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还不理解家长批评他的真正用意是希望他改正缺点。他会认为自己不属于好孩子,慢慢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自信,还会无所适从。一个自卑的孩子,也就是自己认为自己不好的孩子,是最可怕的。因为自卑就像一块阴影会遮挡阳光一样,会阻碍正面教育的自然摄入,会使人产生胆怯、抱怨、猥琐等不良情绪,属于精神生命的残疾基因,最终导致孩子形成问题性格。
当然,有的孩子的确不认真,但家长也不可抱着埋怨和责怪的心理来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认真。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开始学习怎么认真。一味地埋怨和责怪会导致浮躁,这种浮躁的、不理性的心理会产生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未来还要上初中、高中,漫漫十多年,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导致孩子出问题,还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幸福。


下卷詹校长点评妞妈教女
聊聊俄罗斯大选

聊聊俄罗斯大选
妈妈:要不咱俩谈谈俄罗斯大选吧?
妞妞:什么是大选?
妈妈:就是俄罗斯选举国家领导人。
妞妞:俄罗斯在哪里啊?
妈妈:俄罗斯在欧洲,很冷,地方特别大。
妞妞:什么叫国家领导人?
妈妈:这个你知道毛主席吗?
妞妞:知道。
妈妈:毛主席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国家领导人。
妞妞:毛主席我知道,老师给我们讲过。俄罗斯要选谁啊?
妈妈:我觉得普京有可能当选,现在的总统叫梅德韦杰夫。
妞妞:那为什么不选你呢?
妈妈:选我也行啊。但是,一旦我被选上,我就要去俄罗斯工作了,会很忙,就不能带你去逛书店、去吃必胜客什么的了,也没有时间聊天了。
妞妞:那就算了!普京和那个什么杰夫是好朋友吗?
妈妈:你为什么认为他俩会是好朋友呢?
妞妞:那为什么他退下去,就要选他呢?
妈妈:哦,这么说他俩应该是好朋友吧。
妞妞:那个什么杰夫不干总统了,干嘛去呀?
妈妈:他应该算退休了。工作了一辈子,可以休息休息了。
妞妞:我知道了,他退休之后就要给他的孩子看孩子去了。
(时年妞妞5岁)
詹校长点评:与孩子聊天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一次,我和一位做教育管理的家长妞妞妈妈聊天,说起了家庭教育,她认为现在教育孩子,家庭一定不能缺位!家庭教育很重要!她还说,她和女儿经常聊天,什么都聊,甚至时事政治。这让我很激动。因为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父母和孩子聊天孩子成长的精神脐带》,我认为与孩子聊天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最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精神脐带。可真正能和孩子聊天的父母很少,因为聊天不是谈话。谈话是居高临下的,如老师请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领导找下属谈话,等等。而聊天需要真正懂孩子的父母,需要民主平等、心平气和。妞妞妈妈能这样和孩子聊天吗?
我问:你们每天都聊吗?
她说:只要有时间,我们每天都要聊。
你们聊些什么?
她说:关于话题,要么孩子找,要么我找。例如,今天你干了什么,我干了什么,有什么事、什么问题需要咱俩讨论讨论。之前有一天,我实在找不出话题了,孩子非要让我找话题,当时正好赶上电视新闻经常播放有关俄罗斯大选的内容,我说:要不咱俩谈谈俄罗斯大选吧?
聊俄罗斯大选?这个话题是不是太大了?5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俄罗斯大选吗?
她说:和小孩聊得很有趣,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大选,真的很有意思。
听了聊天内容,我有一种净化心灵的感觉。孩子和妈妈是真正的心平气和、坦然淡定、民主平等,这一直是我要寻找的聊天感觉。就像本文,虽然聊的是俄罗斯大选,可妈妈没有一点告诉或教化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聊天。5岁的女儿也很成熟,很像经常聊天的老手,熟练地和妈妈对话,该问的问,该答的答。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她们之间有很铁的亲子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有经常聊天的母女,才可能有这样的亲子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还用担心孩子的教育吗?
果然,之后我拜读了妞妞妈妈教育女儿的记录(女儿0~6岁母女聊天记录),才知道她与女儿每天聊天,对女儿的健康成长起了神奇的作用。聊天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精神脐带。

掰手指算数
掰手指算数
妞妈:妞妞现在做算术全靠数手指头。哈哈!有时候我还会借给她一只手用。对此,我觉得不要着急,总有一天她会开窍的。慢慢来。

(时年妞妞5岁)
詹校长:女儿马上要上小学一年级了,数数还掰手指算,妈妈对此还得意。我这是第一次见到。妈妈能等待孩子生命成长的自然过程,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学数学时也掰手指做算术,但被老师认为是笨孩子。常听老师叫来家长批评:你的孩子现在还掰着手指算术呢。为此,很多家长和老师联手,从幼儿园开始就逼孩子背10以内甚至20以内的口算表了。
使用自然携带的计算器手指,开始体验进入数学王国的奥妙,这是孩子最原始的学习样态。因此,数手指是孩子学算术的第一步。然而,很多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是不让孩子数手指的,为了让孩子快速地将答案脱口而出,而让他们背加减法口算表,但这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背会了口算表直接说出得数,是不动脑筋的条件反射行为。就如马戏团的小狗一样,经反复驯化就会算3 2=5,这是条件反射,不用数手指。然而,数手指是唯有人类才有的动手动脑的过程。
由于从幼儿园就开始重视背口诀,常出现有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数学考试得100分,但越高年级数学成绩越差的现象。
妞妈:是吗?见到女儿数手指,有时候我还会借给她一只手用。我觉得不要着急,总有一天她会开窍的。慢慢来。
詹校长:很感动。有几位妈妈能允许孩子慢慢来呢?家长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快点!老师想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没耐心等待生命成长。曾有一位老师讽刺孩子:你的手指不够用就把脚趾也加上吧!
妞妈:有位成功人士说:我当初逃学去看人家组装航模,我妈妈都没揍我。要是当时揍我了,说不准我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了。还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专家也说过:你们一定不要逼学生学那点文化课,小学五年拼死拼活学那点东西,等到孩子上初中,心智更成熟一些,可能一个月就学会了。你为什么不等孩子心智更成熟一些呢?这些对我都有影响。
詹校长:孩子小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这是天性,目的是学习对人类有用的东西。鲍鹏山教授曾经说:全世界的国家都用自己民族文化的经典滋养孩子,而我们大师的东西在孩子期间很多是看不到的。小学生天天听老师讲的,用尽力气背的,死乞白赖考的那些教材,很多是没用的,是在浪费孩子的黄金记忆时间。
背加减法口算表,不仅是浪费孩子的时间,还常常摧残孩子的自信。稍微慢一点、需要想一想的孩子,被视为差生。一位美国朋友说:我们一个小小芯片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们却要让孩子为此失掉宝贵的童年。而这不仅是学校老师的问题,家长也急功近利地逼孩子。所以,我特别感谢妞妈!

嘻嘻哈哈教育法

嘻嘻哈哈教育法
假期我带妞妞疯玩了三天,午睡规律基本被打乱了。好不容易上了两天幼儿园,生物钟还未调整妥当,紧接着又赶上周末,然后我们又疯玩了两天。
你想啊,春暖花开的大好季节,怎么舍得捂在家里浪费呢?而出去疯玩的结果就是,妞妞的午睡习惯彻底地被我这个没正行、没原则的妈妈给毁了。接下来的几天,妞妞中午在幼儿园就没睡着过,放学回家无精打采、易怒暴躁。
这可怎么是好?
妞妞奶奶每天都要耳提面命地做小家伙的思想工作:要听话,要好好睡觉,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再不睡觉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妞妞呢,刚开始态度还挺好,奶奶说什么她都答应,可就是不睡。
终于有一天妞妞被奶奶唠叨烦了,跑到厨房大声嚷嚷:奶奶你不要啰唆了好不好?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了!
呃!看来对付顺毛驴妞妞,严严肃肃的正式教育已经不奏效了。
一定要转换一下思路。
怎么转换思路呢?既然严肃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那么我们就来点妞妈版的?我们来做个游戏,在游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一天,我故意没精打采地回家,蔫蔫地吃完晚饭就靠在沙发上一个接一个地打呵欠,并且情绪表现得极不耐烦。这基本上是学习小姑娘没有睡午觉时的表现。
对此小姑娘有点诧异,但没有问什么。
第二天,下班后我换了一个状态,故意兴高采烈地让妞妞陪我去理发。一路上我都哼着小曲,顾盼神飞,到了理发店还和理发师谈笑风生。这基本上是小姑娘睡足了的表现。
回程路上,小姑娘终于忍不住问:妈妈,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我假装沉思片刻,自言自语说:我有高兴吗?哦,我想起来了,可能是因为我今天睡午觉了。
睡午觉有什么好高兴的?妞妞不解地问。
因为不睡午觉人就会很难受,脾气也不好,还爱发火。我切入正题。
我昨天中午就没睡觉,晚上可把我难受坏了,又困又烦,还想发脾气。我继续以身说法,今天中午我就强迫自己睡觉,结果还真睡着了,所以今天晚上就感觉心情特别好。
什么是强迫呢,妈妈?小家伙天真地问。
呃?这强迫是什么呢?这强迫啊,就是自己不大想做但又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就一定要让自己坚持做。就比如睡午觉吧,我中午特别不想睡觉,就想玩,但是我一想如果不睡觉的话,下午和晚上就会很难受,就强迫自己睡了。(我对强迫的解释对吗?哈哈!)
那为什么不睡觉就容易脾气不好呢?小家伙瞪大了小眼睛继续问。
那是因为大脑没有得到充分地休息,它太累了就会像小朋友一样闹觉。
哦!小姑娘看似认可了我的解释(我大喘气中)。
我继续夸张渲染: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这个难受啊。我就对自己说,都中午了,该午睡了,爷爷睡了,奶奶睡了,妞妞在幼儿园睡了,妞妞的小朋友也都睡了,爸爸也睡了,舅舅、舅妈也睡了,干爸、干妈也睡了,小石头也睡了,小侄女也睡了,二姨妈也睡了,二姨夫也睡了,梦梦姐姐也睡了,大姨姥也睡了,白文鸟也睡了,乐乐也睡了,猫咪也睡了,玉兰花也睡了我也很困了,我的眼睛睁不开了,睡吧睡吧
等我把这一大堆话用非常缓慢、低沉的声音说出来,自己都差点被催眠的时候,再回头一看,小家伙的眼皮好似都睁不开了,呵呵。(其实这是治疗失眠的一个心理暗示,各位妈妈不妨一试,语气可一定要和缓轻柔呦。)

第二天早上去幼儿园的途中,我继续巩固昨天的成果:我今天中午还要好好睡觉,睡好午觉真是太舒服了。
小家伙突然神秘兮兮地小声对我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哈,你别告诉别人。看我狠狠地点了点头,小家伙才放心大胆地说:其实吧,这几天我中午都没睡觉,所以我昨天晚上脾气特别不好,特别想发火,但是我使劲忍住了,估计是困的。小家伙主动招了,看来我的游戏初见成效啦。
我忍住得意,假装满怀同情地说:不睡午觉那个滋味我可是真知道,太不舒服了!你能忍住不发火真是太不容易了,要是妈妈的话,说不准早和奶奶吵吵起来了呢。
受到表扬的小人儿一脸得意:我今天中午也强迫自己睡觉试试。
哈!小家伙也会用强迫这个词了。
5岁多的小娃娃好似已经对训导式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逆反情绪。家长此时不妨尝试把孩子作为朋友,变孩子的个人问题为大家共同的问题,与孩子形成统一战线,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解决问题成为自觉而不是逼迫。
当然,教育并不一定要一本正经、严肃认真。换个交流方式,就像我这样,半真半假的,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晚上小姑娘一脸沮丧地跟我说:妈妈,我中午使劲破坏自己睡觉,可是还是没睡着。
得,这小家伙把强迫记成破坏了。不过尽管没睡着,看来孩子已经在努力了。
再加油试试?
于是我狡黠地说:我今天中午倒是睡得挺好。你看,我的脸色红扑扑的,多好看啊!然后又拉着小姑娘到镜子前,扭来扭去,扬扬得意地说:哎呀,睡好觉就是漂亮啊!
我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镜中的妞妞说:你看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但是没睡好觉,眼睛都变小了。然后又回过头来仔细端详小妞,故意大声咋呼奶奶,您看哪,妞妞因为中午没睡觉,都有黑眼圈啦,真像动物园的大熊猫。
小姑娘站在镜子前,一会儿睁大眼睛,一会儿眯起眼缝,演练半天,转过头来使劲瞪大眼睛对我说:如果我明天还破坏,不对,是强迫我自己睡午觉,眼睛是不是就能变这么大?
哈哈!多么可爱的闺女啊!
我中午偷偷地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听说小姑娘已经呼呼大睡了。
耶!妞妞妈妈的教育法首战告捷!
(时年妞妞5岁4个月)

詹校长点评:幼儿园小朋友不睡午觉,是令很多妈妈和老师头痛的事。睡觉是很内在的需求。首先孩子自己对睡午觉要有认同感,否则大人的外力越强,越是逼迫,孩子越睡不着。怎么能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睡午觉的重要性呢?妞妞妈妈很艺术地让孩子从妈妈的身上联想到自己,感受到了睡午觉不仅和心情好坏有关,还与面容有关。女孩子谁不爱美啊!可还是睡不着,怎么办呢?所以妞妈又传授了强迫自己睡觉的招数。但这些教育都没有痕迹,看似随意,却是妈妈和孩子之间每天的快乐生活,是被糖衣裹着的教育,能让孩子舒舒服服接受,不知不觉地认同。
妞妞妈妈的教育法,是最爱孩子的妈妈使用的教育。
不准动我的房子
不准动我的房子
妞妞最近在家里发起了圈地运动,把客厅的单人沙发据为己有,声称这是自己的家,并把她的小零碎都搬到这张沙发上,每天一回家就乐颠颠地蜷在沙发上,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可小零碎太多,妞妞自己也只能勉强蜷在一小点地方。
大人们看着实在憋屈,反倒是小家伙还乐在其中。一旦有人不小心侵犯了她的领地,小姑娘就翻脸不认人了,大声咋呼着把人撵走。
这件事情引发了爷爷奶奶的强烈不满:且不说好好的客厅被妞妞的那堆破烂儿弄得乱七八糟,小孩子总是蜷在沙发上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啊。
他们几次强行让她搬走,孩子都坚决拒绝,被逼急了就大哭
妞妞爸爸也来凑热闹:这孩子,霸占着一张沙发,不让别人坐,太自私了。这毛病非要改不行!于是,他老人家抬起大屁股,泰山压顶般坐了下去,而且还挑衅地看着孩子。嗨,一个当爹的,和孩子斗法,真够行的!
妞妞对爸爸是敢怒不敢言啊,眼里含着委屈的金豆子,生生没敢掉下来。
于是乎,问题不但没解决,大人、小孩还都气哼哼的,僵住了。
其实,据我冷眼旁观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不过是因为大人和孩子的思维没对上路。大人关注的是房间整不整齐,小孩子蜷缩在沙发上是不是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小孩子关注的是,我是不是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我的家是不是能够受到尊重。我们小时候不都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道理是一样的。但是,现在两段铁轨没接上,于是分歧产生了。
孩子么,总归是小孩子。她没有办法立刻领会大人的良苦用心。那么,我们作为大人们,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回归到孩子的童话世界里去,和孩子一起来感知她所认为的美好,在感知的同时解决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呢?
迂回一下,也许就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说试就试。
出差3天回来,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这张据称是妞妞家的乱糟糟的单人沙发问:这是谁的家啊?这么可爱!好像小矮人的家啊!
小孩子一听,兴奋地窜到我的身上,自豪地说:妈妈,这是我的家!
那你可不可以邀请我到你的家里坐坐啊?我试探着问。
当然可以!小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并把她那堆小零碎扒拉到一边,给我腾了个地方。
看吧,不是孩子自私吧?不经允许就侵占人家的领地,人家当然要反抗了!
我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左瞅瞅,右瞧瞧,假装参观她那堆小零碎。别说,人家那堆零碎都是有作用的:一块脏乎乎的小木头是门,一个装橡皮泥的盒子是床,一块包装布是窗帘
既然是家,只有房子和家具可不行,家庭成员要齐备吧?于是参观完小房子,我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遗憾地说:你这个家真漂亮,不过要是白马王子也来住,会有点挤吧?如果再生几个孩子就更挤了。
小家伙想了想,深以为然,急忙让我帮忙想办法。
于是我顺水推舟,建议她把家搬到一个大房子里,比如对面的那个双人沙发上解决她把自己蜷缩在单人沙发上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问题。
小家伙兴奋不已,立即行动,开始搬家。
为了迎接王子和孩子的到来,我还建议小家伙把家重新装饰一下。比如,找一个纸盒当地下室,把暂不用的东西放到地下室里解决奶奶关注的满客厅垃圾问题。
娘儿俩一件一件地商量那些小零碎的去向和用途,妞妞高高兴兴地按照我这个老精灵的思路收拾着,这个放地下室,那个放新家。忙活半天,不仅解决了奶奶关注的小沙发太小,客厅太乱的问题,而且保留了妞妞小世界的美好,顺便还让她接受了点整理东西的理念。
看到这些,爷爷奶奶在旁边一直捂着嘴偷乐。
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解决的关键不过是我的思维和孩子的思维接上轨了、对上了路。
其实,在成人的世界里何尝不是如此?
有时候大家各执一词、说服不了对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走入对方的内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履历不同,这些都会导致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差异,只有把自己的思维方式融入对方的思维情境当中,顺着对方的思维,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时年妞妞5岁7个月
詹校长点评:现在人们常把孩子称作小皇帝。看了这篇文章,我才觉得孩子真是弱势。妞妞用心给自己造了一个小家,在这个小家里,有她辛苦创造的门、床、窗帘等设备,真是一应俱全的房间。谁能知道孩子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功夫,用了多少时间啊!这是孩子的梦,也是孩子学习长大、学习生活的杰作。可就这么一个可怜的、小小的家(仅仅占一个单人沙发的地方),命运却令人担忧。爷爷奶奶因为这个小家影响了客厅的整洁,几次要将其除掉。更可怕的是强势的爸爸,差点就用他的大屁股把小家坐坏了。对此妞妞敢怒不敢言,只能抹眼泪。唉!小孩真可怜!不过幸亏还有妞妞妈妈,否则,孩子的童年又会增加一道阴影。可是,有几个孩子像妞妞一样幸运呢?
想想看,我们不是希望孩子快乐吗?不是都说爱孩子吗?不是都觉得自己懂孩子吗?怎么就连一个单人沙发的空间也舍不得给孩子呢?我想,这绝不仅仅是这几位家长的问题。
走进孩子的世界绝对不只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如果你不了解孩子,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利益出发,那你即使蹲下,哪怕趴下也只是形式。要了解孩子,必须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想问题,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这是教育的艺术和智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