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12.7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12.7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9.7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90.9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內容簡介: |
当个性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当工作和生存压力导致心理压抑,不妨打开这本书。
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如抑郁、暴躁、过度兴奋、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了睡眠障碍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本书就是为大家提供解决这类心理问题的妙方,帮助人们走出心理误区,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
關於作者: |
刘高峰,汉族,生于1977年2月,河南封丘人。2000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任第153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专业17年,曾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及玉树抗震救灾。
喜欢读书、写作、研究心理学,提倡临床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器械和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治疗。
|
目錄:
|
Part 1 最好的时间,一去不回
1 李晓敏的话:我一天睡8个小时还不够?
2 夜出昼眠的生活,你还准备过多久?
3 生物钟的问题
4 要有光
5 可怕的现状
6 不得已的补救措施
Part 2 你睡不醒,真不是因为你天生懒惰
1 刘斐的话:其实我知道,因为我太懒
2 懒得睡不醒?别逗了
3 睡眠不足作用于生理机制的表现
4 兴奋的大脑
5 短睡眠与长睡眠
6 松弛训练,重拾健康睡眠
Part 3 阳光下的开朗,月光下的阴郁
1 邓小飞的话:我没有任何压力,但就是睡不着
2 有些压力,后知后觉
3 潜意识与梦
4 无处不在的压力源
5 治疗失眠,先接受它
6 调节睡眠的良方
Part 4 孩子,对于睡眠你还知之甚少
1 李琪的话:我不困,干吗要睡觉?
2 一看书就困,咋办?
3 手机和睡眠
4 假意睡眠,到底是你抛弃了睡眠还是睡眠抛弃了你?
5 90分钟周期与睡眠环境
6 青少年失眠背后的心理问题
Part 5 姑娘,失眠减肥法不过是你的幻想
1 黄小佳的话:最初我是故意失眠
2 失眠者为什么瘦?
3 可怕的药物依赖
4 暴力重塑生理节律
5 女人,别这么睡
6 饮食助眠:吃得对,睡得香
Part 6 睡得太深有多危险
1 李戈的话:我在睡梦中呼吸暂停
2 睡眠呼吸暂停是因为睡得太好?
3 警惕鼾声如雷
4 来自深睡眠下的恐惧
5 睡眠与疾病
Part 7 非典型失眠者Z先生
1 Z先生的话:我不是睡不着,是醒得太早
2 成功者与睡眠时间
3 怎么看待我们的睡眠
4 睡眠的结
5 你对生活的态度,恰是睡眠对你的态度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
这本书是写给有睡眠障碍的读者的,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我在广州读军医大的时候,对心理学专业非常感兴趣,当时,曾经向老师提出过转专业,去学习心理学。
当时国内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事实上,当下也并不乐观。当然,如今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说起去看心理医生普遍还是比较抵触的,认为只有精神病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即便发觉自己的心理真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不愿去就医,有些讳疾忌医的意思。
我认识的心理咨询师,有不少最后都走上了督导师或者培训师的道路,就是以培训心理咨询师为工作,而不是真正以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为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医生的市场需要有限,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问题的人还是很多。
就拿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来说吧,我深知睡眠不良的苦楚,因为我自己也曾经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做医生并不容易,长达几个小时的手术是个体力活,还常常要熬夜、加班。毕业后我在郑州的153医院当了胸外科医生,于是,睡眠障碍就逐渐找上了我。
开始是为一些现在看起来并不算大的事情而失眠,毕竟那时候年轻,还经得起时间的煎熬。后来,开始习惯性晚睡,再后来,就开始有了睡眠障碍。
有意思的是,汶川抗震救灾和玉树抗震救灾我都去了现场,在灾区的那种忙碌,对任何一名医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不过,在那段时间里,我却没有失眠,反而,天天体会到神奇的秒睡。
后来,诊治了太多的病人,逐渐发现睡眠障碍的普遍性。从医十几年来,肺癌和食道癌等病人见得比较多,也发现很多时候,睡眠问题更多地带走了他们的活力,甚至是生的意志。
的确,在长时间的睡眠障碍后,连我自己都觉得常常情绪暴躁、精神不佳、心情烦闷,那么,对于身处绝症的病人来说,睡眠障碍更是恐惧隐讳的问候。而且,即便是术后,也常常有病人因为睡眠障碍而恢复得很慢、很艰难,因为他们在长时间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信心,更别提对付睡眠障碍这个令人头疼的魔鬼了。
我想,是该写一本书,来探讨一下睡眠障碍的时候了,这不仅仅是一名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对于病人的责任,也是人文关怀的必需(说明:我上大学时就攻读了心理学课程,尤其自己有了睡眠障碍后,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要治愈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疾病,更是心灵的疾病,只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睡眠、抖擞的精神,才有利于病人战胜病魔。而且,很多时候,病由心生,那些因为生活中的困境而陷入身体疾患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器械治疗,更多的是温暖的笑脸,贴心的问候,乃至,踏实的睡眠。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病人,他的病情并不算太严重,也就是说,如果积极治疗还是有可能生活下去的。然而,他似乎并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在他住院期间,家里人少有探望,甚至在他手术前后家里人都没有来陪伴。
这位病人常常长吁短叹,术后恢复非常缓慢,而且常常失眠。后来,他的病情恶化,护士长不禁感叹:如果家人能多一些关心,他不至于如此。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责任,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救治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内心。
解决睡眠问题并不是我的专门职业,但是,在对于病人的术前治疗和术后关怀中,我植入了睡眠关怀这一项。而且,随着人文关怀的逐渐推广,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关注病人的睡眠情况和心理状况。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而我自己,在这些年的从医过程中,对于人们的睡眠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总体而言,现代人对于睡眠问题的重视程度虽然较高,但解决方法还是停留在自我消化上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中,睡不好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毛病,也根本不值得去看医生。
事实上,从古到今,睡眠问题都被视为疾病,严重的话是需要就医的。
就拿中医来说,在战国时有个名医叫文挚,他对齐威王说过这样一番话:臣为道三百篇,而卧最为首夫卧,使食糜消,散药以流形者也。譬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意思是说,养身之道有很多,但是睡好觉是第一位的大事,人和动物都一样,只有睡好觉才能够生生不息。睡眠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所以睡觉是最补的事情,人一晚上不睡觉,所造成的伤害是100天也恢复不了的。
这位古代医师话中的某些内容,如果用今天的医学理论去衡量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他却指出了睡眠的重要性和失眠所造成的长期伤害,这些是没错的。
古代中医的思想体系受到了道家的影响,所以在睡眠这件事上,古代中医特别强调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古代中医也认为,睡眠的质和量是一样重要的。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百分之百认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能算得上是高质量的睡眠呢?我在判定一个人的睡眠质量情况时,一般会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考量。
从客观上观察一个人的睡眠情况,我一般会让他们做睡眠日志,内容包括近一个月来每天几点睡,从上床到入睡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可以睡够几个小时(注意不是卧床时间)。
有了这些客观的睡眠数据,可以大体判断出一个人的睡眠情况,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下结论说你没睡够7个小时,睡眠质量就一定不高。
因为每个人对于睡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见过每天睡10个小时但还是精神不振的人,也见过每天只睡不到6个小时但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健康的人。
因此,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睡眠障碍,除了要关注客观数据之外,还应该重视对方的主观感受。
我经常会问来访者两个问题:
1.你睡醒之后是否感觉到愉悦?
2.你是否觉得自己属于那种不睡觉也能保持精力的人?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能。
有太多人早上起不来,即便是勉强爬起来,也会觉得非常不爽。有个来访者对我说:早上起来感觉不好是因为起得太早了,9点钟上班,7点钟就得起床。天天如此,受不了啊!
我反问:周末的时候,你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那么,你睡醒之后感觉一定很好啰?来访者想了想,说:好像还是感觉不太好。
其实,这就是睡眠质量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不管是量的问题还是质的问题,如果持续时间够长、情况够严重,都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资格,请不要让睡眠问题剥夺了你幸福的权利。
1.李晓敏的话:我一天睡8个小时还不够?
关于睡眠,时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的一位朋友,平日里入睡极快,他有个诀窍就是睡前看书,而且必须是那种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类书籍一书在手,10分钟之内保证睡着。
他对我说:那本《中国哲学简史》我看了快两年了,现在估计读到三分之一了。
对于他来讲,这本书的作用比安眠药还有效。
有一次,这位朋友去出差,到达目的地之后已经是晚上11点,便找个宾馆住下。睡觉之前他才意识到,书没带。他心想:没带就没带吧,大不了晚睡一会儿。
结果呢,他在床上生生躺到了12点半还没有睡着,这时候已经过了最佳睡眠时间,更加难以入睡了。
最终,那天晚上一直到凌晨4点多他才睡着,因为第二天还要工作,他感觉非常狼狈。
此后他找到了我,问道:你说我必须看书才能睡着的这个习惯,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心理障碍呀?
我说:是,但是没有必要进行干预,你只要记住带上书就好了,反正书本也没啥副作用。作为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并不希望每个人都是需要治疗的病人。
还有个朋友,是名作家,每天可以睡够7小时,但依旧感觉困顿不堪。他找到我,对我说:我每天睡得不少,但还是感觉十分疲劳,而且这种疲劳是那种休息不过来的疲劳。我有时候感觉累了,就上床睡一会儿,可是睡醒之后还是累,根本没啥作用。
其实,这也是一个对于睡眠的认知误区:认为所有的疲惫都可以通过睡眠来解决。
我们应该认识到: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休息的主要是你的肌体。
那些体力劳动者劳作之后感到累了,是因为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而引起的,这时候他们通过静卧、睡眠的方式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身体里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汶川救灾和玉树救灾时,几乎每晚都可以秒睡,就是因为身体太过劳累,睡眠成为身体的一种自然需求。
但是这位朋友属于脑力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他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但身体却处在一个低兴奋的状态里,因此,超出必要时间的睡眠对于他而言,并不能带来很好的休息效果。
我对他说:这样吧,你如果感觉累了,不要去睡觉,而是去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都可以,看看效果吧!
我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显得有些惊讶,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来,他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但或许是出于对我的专业的尊重,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质疑。
过了几天,他给我打电话,高兴地说道:你说的办法还真有效果啊,累了出去运动一下,反而精神了不少。
我之所以把这两个案例拿出来讲,是因为想要提醒已经阅读至此的读者朋友们这本书所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睡眠障碍,而是关于合理睡眠的一些观点,并不是鼓励朋友们无度睡眠,更非宣扬睡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之类的劲爆言论。
毕竟,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体验,而睡觉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能以更清醒的头脑、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人生旅程中罢了。
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访客晓敏,他的一些经历或许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睡眠的意义。
晓敏来找我的时候,刚满20岁,按道理说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但是他却不然。当他的父母把他带到我面前时,我一眼就看出这个小伙子处于长期睡眠不足的状态中,并且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精神和身体。
晓敏的父亲对我说:请刘医生帮忙指导一下我儿子,他的睡眠有问题
父亲的话还没说完,晓敏就很不耐烦地打断他,插嘴说:谁说的?我每天都睡够了8个小时。
晓敏的父亲很不高兴,对儿子说:你看看你的熊猫眼,黑眼儿乌青的,还说睡够了8个小时?想都不用想,你肯定天天是在学校里熬夜打游戏。
晓敏生气地嚷道:你爱信不信,我懒得和你解释。
眼看父子二人就要吵起来,我赶紧说:两位先冷静一下,容我先问晓敏几句话。
二人停止了争论,晓敏父亲连忙说:你问,你问!
我问晓敏:你说你一天能睡够8小时,那我问问你,是哪8个小时呢?也就是说,一般是从几点睡到几点?
晓敏显然有些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反问我:这很重要吗?不管几点到几点,我每天睡够8个小时不就可以了吗?
虽然晓敏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是我可以猜想,这个孩子和当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属于夜猫子他们每天睡的时间并不短,但一般是凌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午夜时分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天最难得的娱乐时间,怎么舍得用来睡觉呢?
这个社会发展得太快,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太快。
在晓敏父亲年轻的时候,不存在所谓的夜生活,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难理解也很难想象,对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而言,午夜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一天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所以,他会认为自己的儿子精神状态不好是因为失眠,是因为睡得少,而没有意识到他的儿子是一个过惯了夜生活的新新人类晓敏的实际情况不是睡得少,而是睡得不是时候:经常熬夜才是问题的根源。
现代人很容易忽略熬夜的危害,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熬夜熬夜加班、熬夜唱K、熬夜打游戏、熬夜喝酒这些人以各种理由熬夜,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但实际上,熬夜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过一篇论文,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倒时差的老鼠比昼夜节律正常的老鼠体内的TH17细胞几乎多了一倍。
这种TH17细胞,是我们人体对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重要防线,但是,如果这种细胞在人体中的数量过多,就会产生致病性。也就是说,当你熬夜的时候,连你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都会倒戈,成为你的敌人。
这还不是熬夜的全部危害,来自《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大脑造成的损伤是无法通过补觉来修复的。
这恰恰击中了很多熬夜者的命门,因为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天熬夜没什么关系,明天好好睡一觉补回来就行了。但实际上呢?脑细胞也是人死不可复生,你今天把它们害死了,明天睡多少觉它们也活不过来的。
熬夜能毁坏智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再回到眼前晓敏的情况上来,我之所以断定他是个熬夜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脱发的迹象。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严重脱发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有可能的还是熬夜。
事实上,熬夜之所以会导致脱发,首先是因为熬夜加大了人的精神压力(即便是熬夜作乐,也会增加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大了之后,体内一些激素分泌就会失常,最终导致脱发。
晓敏今年才20岁,头顶上某些区域的头发就已经有些稀疏了,这证明他的熬夜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如何才能让这个叛逆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地听从引导,这确实是个棘手问题。
我想,我有必要和他进行进一步的谈话。
2.夜出昼眠的生活,你还准备过多久?
有人曾经问我: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呢?
我说:不举。
他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确实,不举也是熬夜导致的众多恶果之一。
其实,熬夜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不必谈什么科学道理、生理知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熬夜不好,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呢?
我觉得,主要是幸存者偏差这个心理效应在作怪。
具体来说就是:某些人确实是对熬夜免疫的,熬夜对这部分人的危害小之又小。而这些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的故事,却被大部分熬夜者拿来作为熬夜无害的证明他们认为,既然熬夜对于某些人不会造成危害,那么,自己也可能属于这小部分人的行列,从而心安理得地熬夜。
关于熬夜无害论最有力的例证发生在1964年。
那年圣诞节的假期,17岁的高中生加德纳挑战最长熬夜时间的世界纪录,他在264.4小时(11天24分钟)之内没有睡觉,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走上神坛。
当加德纳挑战结束之后,人们都认为他可能得连续睡上几天才能恢复精力。但加德纳只睡了不到15个小时就满血复活,而且后续的观察发现,他的身体完全健康,没受到一点儿影响。
在加德纳此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之后,吉尼斯官方担心有人不顾身体的健康风险再来盲目挑战,于是宣布停止这项纪录的挑战。因此,加德纳成了有正式科学纪录的人类不睡觉时间最长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加德纳这样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的,但确实有一些人似乎对熬夜是免疫的,他们在熬夜之后依然神采奕奕,全无不良反应(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如此)。
熬夜者把他们当成偶像,认为自己也可以像偶像一样彻夜不眠,但却看不到新闻上时常爆出的关于熬夜导致重大负面后果的报道:
某26岁男子连续11天熬夜看欧洲杯后死亡;
某28岁女编辑熬夜成疾离世;
烟不离手,常熬夜90后IT男突发心梗险丧命;
520当天想给女友惊喜,小伙子熬夜上网熬出青光眼。
由此可知,有多少人因熬夜而损失惨痛。但熬夜者似乎对此视而不见,仍有大批熬夜者在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至此我认为,要想让晓敏停止熬夜,第一步就是先打破他内心关于熬夜无害论的幻想。所以,我问他:你知不知道熬夜的危害性?
晓敏点点头,说:当然知道,但是我觉得也应该视情况而论,有些人不能熬夜,但是有些人熬夜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习惯了就好。
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心态!
我问:那么,你觉得熬夜对你的危害大吗?
晓敏想了想,说:我觉得还好吧。
晓敏爸爸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还好?你看看你的熊猫眼,你看看你的精神状态,这叫还好?
眼看晓敏又要顶嘴,一场论战将要爆发,我赶紧插话对晓敏说:咱们假设你是那种不怕熬夜的人,只是假设啊,事实上这种人非常非常少见那么我问问你,晚上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
晓敏犹豫了一下,没说话,晓敏父亲气呼呼地替儿子回答:还能干什么,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呗!
晓敏的嘴动了动,似乎想反驳,但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很多都熬夜打游戏或者玩乐。其实,我真正关注的,并不是他们熬夜干了什么,而是在熬夜的过程中,他们沾染上了哪些不好的习惯。
据我观察,长期熬夜的人,他们往往同时也会沾染上抽烟凶、酗酒或是大量饮用咖啡类饮料的习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增加了熬夜的危害性。
如果我直接问晓敏:你熬夜的时候是不是会抽烟或喝酒?由于父母就在身旁,他肯定会断然否认,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问:和你一起熬夜的同学用什么办法来提神?有抽烟的吗?有大量喝咖啡的吗?有没有晚上纵情饮酒的?
晓敏点头:嗯,都有。
我说:你看,即便熬夜对人无害,那么,在熬夜过程中所沾染的某些坏习惯也会对人造成坏处。而且,根据我的分析,新闻里爆出的因熬夜造成的惨剧,其实多半和这些因素有关。
晓敏没有说话,有些沉思的样子,于是我接着说:你觉得熬夜对自己的危害不大,但我想,这可能是你一厢情愿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学会了照明,现代的技术利用电制造了电灯,实现了白天和黑夜的颠倒,让我们不必像许多野生哺乳动物那样,在太阳落山前就要考虑好今晚在哪睡觉的问题。
但事实上,夜里睡觉是千万年来形成的一个定势,我们的身体早就习惯了这个定势,身体机能的进化要远远低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速度。
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模式上虽然和祖先不同了,但是身体的运作规律和祖先还是一致的都是白天劳作,晚上利用睡觉时间排毒、休息精神、促进某些激素的分泌。打破了这个规律,那么,大部分人的身体就难以接受。
我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发现晓敏和他的父母都有点懵,我意识到自己讲的内容有些太形而上了,便总结道:总的来说,就是你身体受不了你晚上不睡觉的这个习惯,你不属于那种可以熬夜的人。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属于。
这一次,晓敏没有马上反驳我,证明对于我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一部分。但是,我觉得继续谈下去的意义很有限,因为晓敏的父母在场的话,他很难和我敞开心扉地去讨论自己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最后,我对晓敏说:这样吧,周末你过来一下,咱们好好聊聊关于睡眠的问题。接着我对晓敏的父母说:周末您二位不用一起过来了,让他自己来就可以了。
3.生物钟的问题
我和晓敏约好了周末见面的时间,在这之前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想着该如何帮助他调整睡眠上的问题。
在我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晓敏这样的来访者见过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他们本人意识到了熬夜的危害性,主动来找我提供帮助。晓敏与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他完全是被动的,从主观上还未对熬夜的危害性有清醒的认知。
这是最棘手的地方。不过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治疗这类来访者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调整生物钟。
生物钟这个概念,是睡眠科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我甚至觉得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去掉。对于这个概念,大部分人有所耳闻,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恐怕少有人深入了解过。
曾经有位来访者对我说:我经常熬夜,生物钟都乱掉了,不过我想出个好办法可以调整过来。
我挺吃惊,因为我知道调节生物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位来访者居然有办法,我一定要听听他有何高见,便问:什么方法?
那位来访者吐出两个字:喝酒!
我不喝酒,不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当时有点懵。
他看我不解的样子,赶紧解释道:我喝醉酒就想睡觉,所以,我每天晚上8点钟开始喝酒,喝醉了自然就睡着了。连续喝上一个礼拜,生物钟就调整过来了。
这居然就是所谓调整生物钟的好方法!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时,那位来访者又对我说:可是,我发现我的睡眠调整过来了,却染上个坏毛病不喝酒睡不着。我觉得这比熬夜的危害好像还大
我最终帮助这位患者纠正了借酒入眠的模式化行为,具体过程在此就不多叙述了,讲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表达:许多人其实对生物钟的概念并不那么明晰,而是依靠个人的理解去解读这种生理状况,显然,他们很容易走上歪路。
简单来说,生物钟就是我们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循环,为了适应大自然周期性的规律而养成的某种行为模式。道家有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存在天地之间,你说天人合一也好,或是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也罢,总而言之,人脱离不了自然的影响。
太阳朝起夕落,形成光暗交替,为了适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人类也进化出了两种不同的感官白天,我们用视锥细胞(黄斑部)感受光觉和色觉;晚上,则用视秆细胞感觉暗视觉。
与此同时,为了在环境的变化中找到生存空间,我们的身体习惯了早上开机各个器官被唤醒,投入到工作状态中;晚上待机下丘脑分泌腺苷和祛黑色素催促入眠。
在待机和开机转换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体温:我们的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血压:夜晚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血压趋于平稳低缓,等到清晨醒来时稍加活动,血压就上去了。
心率:夜晚睡眠心跳较慢,清晨交感神经兴奋,心跳随之加速。
这是感受得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感受不同的变化包括生殖系统,激素的调节;消化系统,胃肠蠕动的调节;泌尿系统,夜尿与晨尿的调节。
总而言之,在昼夜交替之时,我们的身体在生物钟的指导下有规律地运转着,这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钟乱了,一切都乱了。
不过我知道,我要是把上面这番道理说给晓敏听,他一定会反驳我,而且理由还可能会非常充分,例如说:要是一个人出国了,时区发生了变化,他的生物钟肯定也乱了,要按你这么说,这个人是不是就废了?
或者说:谁说我的生物钟乱了?我的作息很规律的,我的生物钟就是每天凌晨4点准时睡觉,11点准时起床。
作为一名医师和心理咨询师,一定不能被来访者的问题逼到墙角,因为那样会使对方怀疑你的专业素养,失去权威性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导致治疗中断。
关于生物钟调节的问题是睡眠科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还好,我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所学习和体悟。
星期六那天,晓敏和我如约见面,不过比我们约好的时间晚了15分钟。他一进门便赶紧向我道歉:刘医生,对不起,刚才坐地铁坐过站了,耽误了几分钟。
我说没关系,坐下聊。
晓敏坐下之后,我问:这几天睡得怎么样?
晓敏说:挺好啊其实我也知道熬夜不太好,可是我现在都习惯了,所以没什么感觉了,一切OK。
没什么感觉这种体验,可能也是支持大部分熬夜者继续熬下去的因素。
他们在刚开始熬夜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身体上的不适,但是时间长了,便没什么感觉了,于是熬夜者会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熬夜,没什么感觉意味着一切都正常。
但事实却非如此。熬夜者所谓的没什么感觉,其实是身体因长期处于不适状态而产生了麻木感。
我的许多来访者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等他们从睡眠问题中康复之后总会对我说:原来以为我每天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是正常的,但是当我恢复了优质睡眠之后,才发现自己过去每天都活在浑浑噩噩当中,只不过是因为缺乏对比,才认为自己之前的那种状态是正常的。
晓敏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对他说:你现在觉得自己正常,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熬夜所带来的不适感。事实上,由于生物钟的紊乱,你的身体机能现在已经受到了影响。
晓敏疑虑地问:那我怎么感受不到?
我笑了,说:其实不是你感受不到,是你自己不愿意感受罢了。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好不好?
刘医生,请问。
我问:你是不是有时候会出冷汗?
晓敏想了想,说:出冷汗我不知道,不过我比较爱出汗,是天气的原因吧?
我又问:那你是不是经常拉肚子?
晓敏点头说:嗯,这倒是,可是拉肚子和熬夜有什么关系?
我没有急着回答他的问题,接着问:有没有耳鸣的体验?
晓敏想了一下,说:偶尔有。
我点点头,说:你看,你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单个的问题,其根源都是生物钟紊乱所致。
生物钟乱了,机体代谢跟着也乱了,所以人会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出冷汗、拉肚子的情况。这和有些人坐飞机跨越时区之后产生的时差综合征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生物钟紊乱的结果。
晓敏听了我的话,想了想,反问道:出国的人,时间长了生物钟就会调整过来,对吧?
我说对。
他立马接着说:那我也熬夜很久了,现在生物钟也该调整过来了吧?所以,您之前说的问题不成立啊!
看看,问题还是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