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編輯推薦: |
《低于尘埃之语》是诗人老房子新近推出的一本新诗集。我愿意把这本诗集界定为城市之诗。这是诗人对中国文学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给自己制造的有难度的写作。城市之于我们,已经几乎是赖以生存的全部了。而现实是,我们很多作家与诗人,尽管在城市生活了一辈子、半辈子,却因为难于找到文学的进入方式,还孜孜不倦地重复已经荡然无存的田园牧歌,或者虚无缥缈的风花雪月。城市始终模糊不清,城市里生活的人与城市的隔阂与融入,即使历历在目,也很难在诗歌里得以整体书写。老房子则以私语、拾语、寄语、絮语、赘语写出了他自己的城市经验。
梁平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成都作家书系中的一本,为诗人刘红立的诗歌合集。收录了刘红立近年诗歌创作的作品百余首,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风貌。刘红立说:检察官写法律文书、写法律论著,只是本职能力,他们当然不仅只会写这些。写诗歌,以及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并不与之相悖,法律、道德、精神、文化相向而行,高度融合,值得期许。
刘红立创作多年,厚积薄发,他的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道出了人性弱点和生存压力下的被迫与无奈,透露出现实的残酷与生命的忧患,颇具现场感,引人深思。
|
關於作者: |
刘红立,笔名老房子,四川西昌人。中国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检察官文联主席,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
作品发《星星》诗刊《诗选刊》等数十种国内外报刊,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多次获全国诗歌大赛奖。出版个人诗集一部,合集两部。
|
目錄:
|
目录
第一辑 私语
003 九行诗
004 中 年
005 嗨一碗月亮大的酒,醉倒在秋风的草原
007 或许诸事皆宜
009 右边空了
011 深圳记忆(三首)
014 谁也不想用冷酷扮演自己
015 丁酉雨水
016 未及出口的想法
018 秋,立在哪一行诗呢
020 有一颗初心
001
022 世界给了我一个你
023 秋的苔痕,正爬上屋檐
024 捂住冬声
026 梯 子
027 一径樱花羞涩之处
028 嗅 你
030 水上漂浮的帽子、鞋子,不明之物
032 出 轨
第二辑 拾语
035 科甲巷,一条街区的能指
036 把遍山桃李舒展成新典
038 丁酉春,回望车城桃花运
040 所有宋瓷的子孙至此流连自己
042 邯郸三题
045 我想携九寨水出走
047 武河词语
049 大凉山的口弦
052 花 湖(三首)
056 在宝箴塞(五首)
059 在安顺场,听蝉鸣
002
061 安仁镇,其实是方言的聚落
063 彭州,牡丹在行走
065 在尖山,等待最寒冷的干净
067 深秋的藏地(三首)
069 牦牛,身边有云朵陪伴
071 陪你一起看草原
072 映荷苑
第三辑 寄语
075 窗 外
077 彩 林
078 醉 秋
079 看 见
080 影 子
081 初 雪
082 在哪一处高原,读你
083 在天空的窟窿里,幻想
085 月亮,你这个随意搬动的道具
086 读 碑
088 他 们
091 船 说
003
093 过 客
094 惊 蛰
095 远 行
098 夏 雨
099 秋 分
100 域外走笔(组诗)
105 现 在
第四辑 絮语
109 中秋月
110 白与黑
112 问
113 来看你
114 夏 至
115 像时间一样被放逐
116 无影无踪
117 黑夜并没有隐藏什么
119 臆 想
120 三角梅
122 还等吗,已过了寒露
123 风霜之季
004
124 不是今日
125 湿漉漉
126 引力波
127 我的,你的
128 苟 且
130 不,或许
131 高原读云
132 乌云来临
第五辑 赘语
135 我的地铁(五首)
141 我挤上早班地铁
142 二月的地铁,停在哪里
143 地铁扶梯口
145 地铁的另一出口
146 文殊院
147 晨 景
148 口罩三章
151 箱 子
153 候车室
155 除夕夜
005
157 早班飞机
158 纠 缠
160 蛙声一片
161 牵狗的女人
162 丢 失
164 霾 天
166 莫舍诗话
评论及跋
171 那些从生活中升起的诗意凝视 徐肖楠
183 意志的悬案 灵魂的线索刘红立诗作絮评 伍立杨
188 九行诗或诸事皆宜 杨庆祥
194 老房子:本真面目 见 君
203 在风景中种植灵魂的人老房子印象 李如华
208 跋:老房子红立兄及其他 杨献平
006
|
內容試閱:
|
从城市的琐碎里发现诗意
序刘红立诗集《低于尘埃之语》
梁 平
刘红立和老房子在这个城市都有极好的名声。 两个名字,一个人。检察官刘红立,寸头,一脸刚正不阿,
应该有很多故事可以写成书。诗人老房子,率性,善饮,中年诗 情勃发,每一首诗里都可能埋伏一个故事。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我想到了刘红立。他 当过市级检察院的反贪局长、检察长,我听别人说过他的故事, 也有惊心动魄。而谈及这些,他总是一笑置之,轻描淡写地说一 句:那是工作。几年前,他从市里又回到省检察院,担任政治部 主任。这个职位虽然重要,但遇上司法体制改革,检察官队伍划 分为员额内和员额外,从去年年底,刘红立亲手完成了对自己的 变革,成了员外。如果换一个人,总会有些抱怨和牢骚,而 他依然笑呵呵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全省检察官系统这次压力山
大的人员分流。有一天晚上,夜很深了,我和一个朋友接待
001
了外地客人流浪在返家的街头,看见前面一个孤零零的背影那么
眼熟,上前几步,果然就是难得一见的刘红立。寒暄了几句,才 知道下班晚了,他又答应了老母亲晚上过去看望,所以这个时候 刚从老人家里出来。原本想拉上他找个地方继续坐坐,于心不 忍,就放过他让他赶快回家休息。职场里的刘红立就没有正常的 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身体像一座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几乎所 有的刻度都指向那枚检徽,那是由盾牌、五颗五角星、长城和橄 榄枝图形构成的以红色为主调的代表国家司法形象的徽章,那更 是刘红立这个名字应红而立的强大的支撑。
老房子是诗人,是刘红立的B面。我身边为官写诗者众,部 委级、厅局级亦非个别,我时常惊叹他们都有很好的角色转换能 力。这中间老房子的出色可以成为教材。我认识老房子是他还在 自贡担任检察长时,五六年前,那是诗人的聚会,我记住了写了 不少有哲理和思辨短诗的老房子。之后,老房子的诗歌总有一种 侵略性时常出现在我眼前。尤其是近两三年,报刊、微博微 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等,老房子的诗歌,有了白居易春游钱塘 湖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那种感觉。那个写哲理和思辨短诗的老 房子释放了自己,从理性的审美向自由延展,从乡土经验到城市 经验,以个别对接大众,从日常捕捉精妙,他的诗歌有了难能可 贵的自觉和刻意。我一直认为,衡量一个诗人的高低,不是看他 出手是否就轻驾熟,而是看他能否给自己制造陌生,给 自己制造难度。老房子并不是有大把时间写诗的诗人,但是,老 房子的诗歌近年所呈现色泽和品相,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
《低于尘埃之语》是诗人老房子新近推出的一本诗集。我
002
愿意把这本诗集界定为城市之诗。这是诗人对中国文学有了清晰
的认知之后,给自己制造的有难度的写作。城市之于我们,已经 几乎是赖以生存的全部了。而现实是,我们很多作家与诗人,尽 管在城市生活了一辈子、半辈子,却因为难于找到文学的进入方 式,还孜孜不倦地重复已经荡然无存的田园牧歌,或者虚无缥缈 的风花雪月。城市始终模糊不清,城市里生活的人与城市的隔阂 和融入,即使历历在目,也很难在诗歌里得以整体书写。老房子 则以私语拾语寄语絮语赘语写出了他自己 的城市经验。
20世纪的文学主流对乡村的热爱、向往和批判,已经随着社 会转型渐行渐远,这一文学书写代际转化的重要表现是城市化进 程的结果。所以,对于城市诗歌的写作是摆在诗人面前不可推卸 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是一直以来萦绕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焦虑。 正因为如此,老房子的这本诗集在我手里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沉甸 甸的分量。
其实,阅读是一件极为私人化及极具个性的事情,没有哪 一个读者会与他人形成完全相同的阅读体验,每一位读者总是带 着各自的经历、情感、知识等进入到阅读之中,与文本建立一种 互通关系;而文本虽脱胎于诗人,但又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这就赋予了阅读者对文本进行无尽想象与阐释的权力。阅读的这 种多样化实则是读者的乐趣所在。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就不赞同 这么一种诗歌的展示方式即在很多微信公众号、不入流的杂 志,甚至是一些诗集中常常看到莫名其妙的所谓的评论。这些评
论需要在这里出现吗?这些评论出现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我常
003
常反省自己,包括在给朋友的书写点文字的时候。在我看来,再
没有一种语言比诗歌语言能更直接地撞击人心了,静默的诗句实 则拥有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有待读者的探索和挖掘,或者说, 阅读好似解谜,对文字的探索和体悟是读者的乐趣,而粘连在每 首诗歌后面的点评就是野蛮地剥夺了阅读的乐趣与快感,将诗歌 语言的游戏快速转变为一种乏味、单一的阐释。所以我在这篇短 文里,不止一次警告自己,不要指点,只谈心得。
五月十九日,夤夜,怀春的猫 九只,初夏的小区 是它们的暖床。交欢似乎是美妙的但有十之八九的深呼
吸被人们拒绝 一个人坐在九个书柜的写字桌前 试图用九根手指同时敲打青蛙的腮帮和蟋蟀的薄翅 留一根伤残的大拇指连续按九次回车键,节奏不分明 但统统九声一行。他要赶在天亮前 写一首九行的小诗,烟缸里 缥缈谐音的心绪,猫声正在撤离
《九行诗》
这是一种日常不易觉察的城市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已经司 空见惯。小区流浪猫被人关怀得以生存,但是它们的繁殖速度已 经让人不安,甚至严重影响了城市人的正常生活。在这首诗里, 诗人以最写实的方式进入之后,把城市人与城市文明的冲突抽象
004
出来,一个诗人的一首九行诗歌对抗一只野猫的叫春,写得惊
心动魄。这是一首技术含量极高的抒情诗,在不弄玄虚、不动声 色、不修边幅的大随性中,写出了新型的城市与自然、城市 与人无奈与无助细微里的精妙。
再比如下午茶的时间被挤进了地铁所有的速度低于嘈 杂低于墙壁上恍惚的广告并行不悖的躁动,就这样成为 彬彬有礼的同义词远方鱼鳞云下一句低于尘埃之语太拥塞 了这首诗写的是城市居民,日复一日在城市地底下生存的身 心压抑,最真实、清晰,又颇具浪漫色彩的情感体验,也同样是 都市现代化文明给都市人带来的不可拒绝的隔阂,诗人把这 个尺度放在时间的成熟和危机中,放在尘埃之下,该来的和不该 来的,都得接纳和吸收,包容、理解、习惯、和解,各种适应和 不适应都在这里呼之欲出。
《低于尘埃之语》,对都市生活细节的捕捉,细腻而日常 化。这种日常不是全然的无产者的日常,也不是豪门贵族的 日常,而是最普遍的社会中的大多数的日常,这种大多数的生活 化的细节使得这本诗集极大地赢得了尊重。诗人这样的选择正如 诗集名字一样,都是低于尘埃之语,这也显然是诗人自己选 择的方向,这是一条艰难之路。因为很多自以为精英写作的人会 以为不屑。这使我想到西西弗斯,那个无休止地推着石头上山的 巨人。诗人写诗就好比推石头上山,推石头上山貌似一件极为荒 诞的事,诗人知道这种荒诞,却仍然推着石头上山。这恰恰是自 己应该确定的坚持,这是真正优秀的诗人的纯粹,诗歌能更多
地承载诗人的纯粹性的特征,就是一种更具个性、更能自由表
005
达的特征。影子有影子的主人,呼唤有呼唤的回应(《丢
失》),老房子的这个选择,值得。 这本诗集中还保留了如大凉山九寨水武河宝
箴塞藏地等篇什,但我注意到了诗人的视角,更确切地说 是诗人的身份问题。在少量的对自然风光和乡土的描写中,诗人 已经是以一种外来者的角度、以一种城市居民的身份来对对象 进行观察、描写以及感悟,诗人的临场性和参与性已经成为一 种客观。
刘红立和老房子的身份似乎跨度很大,但在我眼里,就是值 得信赖、靠谱的兄弟。有一次和他一起去邯郸,那些和他没有上 下级关系的检察官如亲人般围坐,家长里短,无话不说,其乐融 融,就像我在四川看见他和市州的检察官一样,亲密无间。我知 道这是职业带给他的荣耀与口碑。在诗歌界的场合就多了,成都 又是一个诗歌活动欣欣向荣的城市,他这座诗歌老房子包容、敞 亮,一杯茶,一壶酒,就聚齐各色人等,海阔天空,诗意澎湃。 也只有诗歌的聚会,可以占用他并不充裕的业余。正是这样 弥足珍贵的业余,老房子一直在用心捕捉城市里的物事与人 际,关注那些日常和幽微,写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么多可圈可点的 城市经验,写出了自己的诗歌路径。
是为序。
2017年5月1日于成都
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