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世纪动脉万里茶道今昔编委会编著的《世纪动脉:万里茶道今昔》力求采用大视角,从源流、格局、关系、影响等方面全方位揭示万里茶道的今昔发展情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晋商在万里茶道发展中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果,强调可读性、普及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
目錄:
|
第一章大风起兮云飞扬万里茶道的历史起源 第一节时代风潮:通商北门开启 第二节晋商崛起:商帮实力凸显 第三节南茶北运:跨地域通有无 第四节茶马互市:旅蒙商之足迹 第二章人间正道是沧桑万里茶道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艰难初创:明代中叶前后 第二节历经磨合:清代雍乾时期 第三节走向成熟:清代咸丰时期 第四节达到鼎盛:嘉庆道光年间 第五节逐步衰落:晚清宣统之后 第六节迎来复兴:当代联创阶段 第三章路漫漫其修远兮万里茶道的运行路线 第一节起至南疆:下梅到老河口 第二节辗转中土:赊店至西东口 第三节塞外出境:二连浩特口岸 第四节通达亚欧:库伦接恰克图 第四章天涯何处无芳草万里茶道的区域功能 第一节闽湖茶场:种植加工基地 第二节中北茶埠:储运集散基地 第三节蒙俄茶市:市场贸易基地 第四节晋中茶商:商务总部基地 第五章直挂云帆济沧海万里茶道的经营结构 第一节物资流转:长途运输组织 第二节金融服务:票号与资金流 第三节市场开发:商家对接客源 第四节信息交流:市场动态及反应 第六章经济才猷期远器一万里茶道的中坚力量 第一节强势主导:商帮老大首发 第二节探索前行:在实践中总结 第三节成果丰硕:让业绩来证明 第七章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里茶道的人文内涵 第一节艰苦奋斗: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节开拓进取:鲜明品格特征 第三节明理诚信:正确道德取向 第四节和谐创新:卓越价值追求 第八章万紫千红总是春万里茶道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商业文明:促进协作共赢 第二节城市建设:推动沿线繁荣 第三节文化对话:形成多元一体 第四节民族融合:异域融洽相处 第五节国际合作:互信互通互利 第九章燕辞故垒更图新万里茶道的当代意义及现实发展 第一节丝路茶道:二次开放格局 第二节包容共享:谋求共同发展 第三节创新驱动:致力新兴产业 第四节人文交流:搭建广阔平台 第五节联合申遗:加强开发保护 第六节民间企业:先行者的推动 参考资料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二、东口辉煌历史上,张家口是中国北方一个农耕文化影响下 的小小城堡。但是,这个城堡很另类,因为这里没有 土地和农民,也没有矿产资源和产业工人,只有商人 和为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以人口为例,宣统三年( 1911)张家口总人口13.2万多人,而注册的商人数竟 然有3.5万多人,占总人口的四成之多。商人多,商 号也就多了。大小商号1450余家,外贸行业700多家 ,占总商号的近一半。张家口商业行当大多与张库大 道有关。跑碎销、走张库大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甚 至已经成为当时张家口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由 此可见,张家口完全是一个靠贸易支撑的商业之都。
1942年北京《立言画刊》登载的《四树堂谈戏》 一文说:五十年前,当中东铁路未开通以前,张家 口的商号,不在天津以下,或者还过之。仅次于上海 而已。这是当时一篇文章的记录,那么,张家口历 史上到底有多少家商号曾经在这里经营呢?且看历史 文献《张家口商业概况》的记载:张家口市区内民国 初年,商家店铺1571家;1928年,商家店铺1700家; 1935年,商家店铺达到2823家。《张库通商》又记载 :1918年前后,张家口仅对蒙古贸易的商号就增加 至1600多家。民国版《万全县志》记载:张家口 清光绪中叶,商贾辐辏,市面繁荣,殷实商号,麋集 市圈。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境门外元宝山开为商 场,遂为陆路大商埠之一。复经边防军筹建张库 汽车路,运输方便,商务尤盛,贸易额一万五千万两 。计进口八千万两,出口七千万两,是为张垣商务鼎 盛时期。皮都、内陆商埠、旱码头,张家口绝对不 是浪得虚名。
中俄恰克图通商后,张家口成为晋商从事进出口 贸易的重要枢纽。出口贸易要先在张家口完税,然后 运往库伦,经办事大臣检验部票,发放护照,方可运 到恰克图出口。清代中叶,仅张家口专营茶叶贸易的 晋商茶庄就有大升玉、大泉玉等十几家。这些茶庄资 本雄厚,都是直接从南方茶场采茶进货。每年运往库 伦、科布多和恰克图等地的砖茶多达40万箱(1箱=27 块,1块=1.5千克),折合1620万千克茶叶。每年经 张家口输往漠北各地销售的绸缎、布匹、茶、烟、糖 等生活用品,计银约2083.1万两。由外蒙各盟输入张 家口转销中原地区的各种畜产品、野兽裘皮、贵重药 材等,约折银1767.5万余两。
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至大园圃,后来又向前延伸 到俄国恰克图的商道。但人们习惯上还把这条路叫作 张库大道,把在这条路上的经营行当叫作园圃行,把 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叫作遛草地、跑大园圃、跑后草 地,而旅蒙商和口商则是近几年的提法。
值得说明的是,在清代,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 托叫大园圃,这是由蒙语音译过来的一个词,意思是 围起来的圈子或场地。园圃这个词在变成汉语文字时 ,开始有人把它写作大苦另,有人把它写作大 库链,可是更多的书面文字表述却把它写成了大 库伦。其实,汉语文字中是有园圃这两个字的 。园圃是两个有趣的文字符号,就是把四面八方 这个词调整成了四方八面,分别装在两个国 字框内。园圃的象形意思很直白,中国古文字中国 字框表示的是用墙围起来的城,加上框里边的文字 ,就是通向四方八面的城。当时的书面文字为什 么把园圃写成库伦?是一时笔误,还是另有 隐情?一切无从得知。但是,奇怪的是错误一直在延 续,而且一错就是数百年。库伦这个词的错误使用, 大约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而且官方和民间文书上都在 使用。清嘉庆十年(1805)左都御史姚元之在他的《 竹叶亭杂记》中就说:库伦者,圈子之谓也。姚 元之是当时一位有着进士文凭的文化名人,他尚且不 知道园圃这个词,故其他人也就不再使用了。
由于张库大道的出现,张家口成为连接京津、辐 射中原的贸易枢纽,成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而位于 中国北部的张家口大境门和小境门,直接归朝廷理藩 院管理,大、小境门就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对俄贸易的 口岸。由此延伸,经大境门进关的商品就叫作了 口蘑口皮口碱口平银口羽翎, 而张家口市区自然也就成为海关贸易区。这口羽翎需 要单独说一下。它原本是俄国的羽翎缎,因为从张家 口大量流人中国,所以就叫成了口羽翎。
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后,张家口成为天津 和华北经济区域与西北地区联系的枢纽。正如方行的 《中国经济史》说:张家口是清代最北方的商业城 市、金融中心和中俄陆路贸易的重要口岸。它虽兴起 较晚,却很快成为与广州遥遥相对,一南一北两大主 要外贸口岸之一。学者许檀在《清代前期北方商城 张家口的崛起》一文中认为:张家口的崛起是以中 俄贸易、汉蒙贸易的发展为契机的,它既是清代北疆 贸易发展之必然,也是封建政府特殊作用的结果。 张家口与广州就成为一南一北两个主要外贸口岸,成 为水陆两码头。所以,张家口民间就有了南有十三 行,北有张家口的民谣。南方的十三行在广州,又 称广东十三行,虽称十三,其实并没有定数 ,仅仅是一个泛指。清代,中国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 政策,尤其是清代前期,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的 十三家商人,也称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 的对外贸易特区,后来的十三行,就成为进出口贸易 商行的通称。
P59-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