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9.4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91.8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9.7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93.2
|
編輯推薦: |
从极地到远方,迟子建一直都是立足民间写作,她笔下的东北极地漠河,是一个与一般城市和乡镇都不一样的存在,但迟子建以她特殊的女性视角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洋溢着充裕的生命力,写出了世俗的温暖。迟子建用悲悯观照众生,用诗意化解苦难,用坚韧抵御人生悲凉。虽然是研究类的图书,但是并不是死板地引用资料,而是用丰富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术研究光有骨骼不见血肉,而这本书血肉丰满,骨骼分明。
|
內容簡介: |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有着鲜明创作风格的作家。她以自己的出生地中国*北端小镇漠河的奇异自然景观和乡民的生存状态为依托,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她把东北一个荒凉之地的民众生存,写出了世俗的亲切温暖,用悲悯精神抚慰脆弱,用慈悲超脱苦难,用诗意化解生活日常,用坚韧抵御人生悲凉。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命气息,闪耀着人性的力量,笔触所到之处皆是生机。本书主要针对迟子建的文学创作风格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从小说和散文两个方面对其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内容翔实丰富,构架完整清晰。
|
關於作者: |
宋秋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曾为出版社市场部负责人、编辑总监,独立策划中外社会类畅销图书百余本。现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师,主要讲授写作课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编辑出版等。参与北京市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副主编教材北京市民学习读本一套,出版教材《礼仪风尚》一部。
|
目錄:
|
绪论 迟子建创作研究概观 上篇 悲悯与诗性迟子建小说创作研究 第一章 迟子建小说创作分期 第一节 浪漫忧郁的童话期 第二节 现实与梦幻交织的成长期 第三节 生活的变故与艺术绚烂的突破期 第四节 回归与超越的成熟期 第二章 北国乡土世界的寓言 第一节 地域风情和民间文化的渲染 第二节 世俗生活的极致书写 第三节 和谐关系和民间精神的构建 第三章 温情背后的悲悯情怀 第一节 贴近底层的关怀意识 第二节 对自然生命的怜惜 第三节 悲悯情怀之源 第四章 多种纬度下的诗性话语构建 第一节迟式小说文体风格 第二节 抒情性特征 第三节 泛意象和普通意象营造 第四节 诗性品质之源下篇 伤怀与坚韧迟子建散文创作研究 第五章 散文创作概述 第一节 本真的自我言说 第二节 记忆怀想:童年、亲人和故乡 第三节 背窗而立:文学与现实 第四节 世相百态的反思和拷问 第五节 生命的体悟、感怀和哲思 第六节 传统精神的怀念和守望 第六章 迟子建散文的情感质量 第一节 日常情感审美化和艺术化 第二节 审美化情感的精神高度 结语:价值与期待(2006) 结语:价值与期待(2016) 附录1:迟子建获奖情况 附录2:迟子建获奖词和感言 附录3:迟子建作品汇总 附录4:参考文献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 序 2002年第一次读到迟子建的小说《原始风景》《北极村童话》等作品时,宛如在酷暑之季,骄阳当头照射时,偶遇的一股带着清新之气的溪流,瞬间荡涤心灵的尘埃和世俗的烦躁,将淤积在内心深处的湿热一扫而光,字里行间的人间烟火味道散发着平淡和温情,缓缓流淌的日常细节、神秘的古老故事,带着精灵的通透,还有笼罩在故事之上的伤感和坚韧,让人眷恋和不舍。无限驰骋的想象力、天真烂漫的叙述视角,温暖的人性人情,灵动的文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至真至纯至美。迟子建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世界,与众不同,我们不曾见过,但又满怀期待。在琳琅满目的书架,凭借气味和直觉就能翻到迟子建的早期小说集,虽然当时迟子建的作品并不像现在这样多。由此可见,迟子建文学创作已然在读者心里有了辨识度,且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当代作家的风格。一个有个性的作家,是不可多得的天赋,也是一个作家立足文坛或者走向更广阔创作天地的必备要素。那个时候,我只是一个读者,再往深处说,我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更准确地说,一个文学院大三的学生,对作家的评判带有诸多主观色彩,不自觉地以个人好恶作为标准,而且一旦评判形成认知,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更改。准确的评判有,错误的评判也不少,但能坚持至今的不变的评判,也算是不忘初心的坚持了。在阅读迟子建多本小说集以后,有了相对丰富的文本阅读体验,在当代文学史上,看到有一段两百字左右对这位东北女作家的描述,有不谋而合之感。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我的导师张健教授抛出一个问题关于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方面的,我在回答问题时,提到自己对作家迟子建文学作品文本阅读的体验和见解,也谈到这是一位非常有特色和创作可能性的当代女作家,又担心我的导师对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并不了解,还对她的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还意犹未尽地补充道,几本当代文学史对这位作家的描述和关注还不够,希望研究者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第一次跟我的导师谈到作家迟子建,再深入地谈到这位作家,已经是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了。我的论文是关于迟子建小说创作研究的。这时,我才从一个读者或者说文学爱好者,成为一个初步的研究者,或者说,为成为一个初步的研究者做准备。作为一个初步的研究者,在准备毕业论文期间,零零散散撰写了几篇迟子建研究的论文和随笔,尝试对迟子建整个创作阶段进行有系统而又富有逻辑的梳理,对她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总结和提升,从而发现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核和艺术规律。当然,今天看来,这些尝试相对简单、浅显,浮在感性的表面,但是又是十年后的今天搭建这本书稿体系的枝干,撑起了整本书稿的主要架构。从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迟子建的创作更加成熟,获奖无数,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也与她有了一面之缘。因缘际会,2008年10月17日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敬文讲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作家见面会。迟子建作为首要作家之一与北京师范大学学子就文学有关的话题进行了活泼而严肃的交流。活动结束后,夜色已深。主持见面会的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张清华教授见到我,很兴奋地说:你毕业论文写的作家是迟子建啊,正好带你去跟迟子建见个面吧,当面交流交流。怀着激动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张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我与迟子建在京师大厦门口有了匆匆之交,秀气是我们脱口而出的对彼此的第一印象。虽然没有更深入的交流,她得知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她的小说研究后,还告诉了我她的通信地址。2015年11月21日,我还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为迟子建举办的极低的出发与远行创作三十年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也是迟子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新一任驻校作家的入校仪式。在研讨会上,文学评论家陈晓明用怀乡和致远两个关键词来解读迟子建,我觉得非常准确和到位。在这几年中,我也经历过悲喜得失,人境流转,时空变迁,也有了更多人生体验的积累和沉淀,从出版社到高校,回到文学的起点。再次翻看过去的论文和随笔,青涩而稚嫩,但又不得不感慨当年的勇气,和对一个作家价值和未来可能性的执着坚持。同时,也觉得如果能弥补留下的遗憾就好了,随即萌生了写一本迟子建研究的书。我想,此时此刻,立足迟子建三十年的文本创作,再来丰富、扩充、拓展、延伸对迟子建的文学创作研究,赋予枝干更多丰富的脉络和枝叶,将更加理性、客观,也将更加立体侧面。这本书稿建立在对迟子建的小说和散文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由两部分组成,即迟子建的小说创作研究和散文创作研究。在小说研究部分总结和梳理了迟子建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并将之分为四个创作时期,结合其主要代表作品分析了每个创作时期的创作特点以及流变。其中,重点关注了迟子建2006年-2016年的小说创作,并将其作为第四个创作分期纳入到分期研究中来,这十年的创作对迟子建来说是自我超越的成熟期,是构成迟子建小说创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这一部分小说创作文本做了详细的梳理。在对迟子建小说创作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内在精神悲悯情怀和内在品质诗性追求,通过独立章节进行了阐释。当下对迟子建的文学创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研究的范围,对她散文创作的关注比较少。随着迟子建散文集子的陆续出版,可以发现,她的散文创作水准与小说不相上下,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因此,本书重新对迟子建的散文创作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对其内在情感质量和艺术特色进行探讨。与小说研究不同的是,对迟子建的散文研究主要按照情感主题进行分类,在横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质量的研究。从事出版行业近十年,策划出版了百余本书,虽然常常被人说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依然沉浸在版权页印刷上自己名字那一刻的自豪,欢欣于一本书的畅销和众多读者的认可。然而,当真正成为一位作者时,渐渐没有了作为出版者的舍我其谁的勇气,多了小心谨慎、忐忑不安,尤其是在追求实用性和文学边缘化的今天,文学是个多么奢侈而无用的字眼啊,人们羞于谈及文学。即便如此,无论是否悲伤成河,反正我已逆流而上。回到了起点,嫌弃是鞭策,关注更是鼓励。在书稿付梓之时,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健教授,以及当代文学研究室的张清华、张柠两位教授,你们是我走向文学研究的引路人,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榜样,也是我北师大三年美好校园生活最重要的回忆;感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关心,作为一所财经类职业院校,能够给予这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机会和不遗余力的支持、耐心的建议,实属难能可贵;感谢同行研究者的启发和智慧;感谢《新经济文学周刊》陈丽伟主编在百忙之中给予的支持、鼓励和指导;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娟在图书出版过程的辛苦付出,您的细致、认真和耐心,让我受益。由于时间伧俗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前辈同行批评指正,我将以初写者的心态虚心接受,查漏补缺,在合适的机会增补删减,不断完善这本书。这本书的出版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