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編輯推薦: |
在农村回不去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既作为一个现实问题,也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从既有研究的结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因此,此书具有较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
內容簡介: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向城市的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时至今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体力量。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较强的扎根城市的意愿,但由于户籍制、福利保障制度等结构约束的长期存在,他们的城市融合过程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不过,这一群体正出现着日益明显的内部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职业属性上,同时也体现在城市融合水平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内部分化为逻辑起点,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聚焦于他们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理性行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理论模式与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主要从事移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近年来在《社会》、《青年研究》、《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等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近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政部招标课题等科研项目,并获得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项目资助。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决策咨询项目分别获得第七届(2010)与第八届(2012)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受到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肯定。
|
目錄:
|
总序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一 新生代农民工: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1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 5
二、 研究意义 9
一 现实意义 10
二 理论意义 14
三、 内容框架 1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3
一、 移民及其产生原因 23
二、 西方移民融合模式理论 31
一 经典融合理论 35
二 关于融合轨迹的理论修正:从直线融合到曲线融合 39
三 关于融合目标的理论修正:多元文化理论 41
四 关于移民后代融合模式的理论修正:区隔融合理论 43
五 关于耦合宏观微观分析的理论修正:涩谷保等人的生态分析 46
六 关于移民融合异质性的研究:族群分层理论 48
七 关于移民融合异质性的因果解释:新融合论的行动者结构模型 52
八 欧洲的移民社会整合理论 54
九 小结与评述 55
三、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模式研究 57
一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基本状况 58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模式 60
四、 移民融合的影响机制 68
五、 个体资本与移民融合机制 72
六、 本章 小节 76
第三章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79
一、 研究问题 79
二、 研究思路与假设 84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84
二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排斥机制 86
三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动力机制 89
四 研究假设 93
三、 研究方法 94
一 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 95
二 定性部分 98
三 定量部分 103
第四章 经济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合 109
一、 何谓经济融合 109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合状况 111
一 就业状况 111
二 收入状况 112
三 消费状况 114
四 经济地位评价 115
五 经济融合的基本特征 116
三、 资本建构与经济融合的个体差异 116
一 何谓经济资本 117
二 经济资本建构的行动策略 118
三 经济资本建构与经济融合的个体差异 126
四 经济资本建构影响经济融合的内在逻辑 128
四、 本章 小结 136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138
一、 何谓社会融合 138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 139
一 居住模式 140
二 社会交往 141
三 社会和政治参与 142
四 身份认同 143
五 社会融合的基本特征 144
三、 资本建构与社会融合的个体差异 144
一 何谓社会资本 145
二 社会资本建构的行动策略 148
三 社会资本建构与社会融合的个体差异 167
四 社会资本建构影响社会融合的内在逻辑 169
四、 本章 小结 174
第六章 文化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合 176
一、 何谓文化融合 176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合状况 178
一 语言能力 178
二 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178
三 生活满意度与未来规划 179
四 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 180
三、 资本建构与文化融合的个体差异 181
一 何谓文化资本 181
二 文化资本建构的行动策略 186
三 文化资本建构与文化融合的个体差异 196
四 文化资本建构影响文化融合的内在逻辑 198
四、 本章 小结 202
第七章 资本转换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204
一、 何谓资本转换 204
二、 资本转换的行动策略 205
一 经济资本的转换行动 206
二 社会资本的转换行动 209
三 文化资本的转换行动 213
四 资本转换的基本规则 218
三、 资本转换与城市融合的个体差异 220
一 资本转换行动与城市融合差异 220
二 资本转换影响城市融合的内在逻辑 222
四、 本章 小结 225
第八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行动与结构二重化过程 227
一、 结构性的社会排斥 227
一 户籍制度区隔 229
二 次级劳动力市场处境 231
三 社会福利歧视 234
四 社会文化拒斥 237
五 政治参与排斥 239
二、 自我排斥,抑或能动性行动? 241
一 消极策略:自我排斥与自我隔离 241
二 利益抗争行动 243
三 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行动 245
三、 能动性行动与结构性环境的变迁 248
四、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行动与结构二重化过程 254
一 行动与结构二重化过程 255
二 理性行动的作用及其边界 257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260
一、 主要研究结论 260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264
一 关于递进式融合的批评 265
二 关于移民融合机制的理论完善 267
三 关于移民主体地位的凸显和理性行动的系统化表述 269
三、 研究的不足之处 271
四、 政策建议 273
参考文献 280
附录1 相关政策文件目录2000 322
附录2 个案访谈提纲 326
后记 334
|
內容試閱:
|
总序卢汉龙
社会学是一门现代学问,要不断提供新的视野。
1978年末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与开放新历史时期的序幕,翌年3月,改革与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听取了关于我国理论工作的汇报以后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多方面的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我并不认为政治方面已经没有问题需要研究,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个讲话站在一个全局和实用的角度,向知识分子提出了为新形势下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期待。就是在这个著名的补课论指示下,我国停顿多年的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了恢复与重建。所以30多年来,中国社会学正是这样与改革开放同行,记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带来自身学科的建设与成长。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并迅速融入国际社会。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社会发育、政治民主、精神文明正在成为主宰我国新发展时期里不断递进又相互促进的四大主题。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理论的解释和引导,作为通识性的社会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是我国恢复社会学教学和研究以后首批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这次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编撰这套社会学新视野文丛,正是希望从专业的角度提供一个平台,展现社会学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认识与贡献。
社会学新视野首先就是要捕捉和提供各种来自科学理性对社会的探讨。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知识。除了科学知识以外,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还包括常识、哲学和宗教。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相当重要,相当现代。如果将知识的实证性经验性和解释力作为两个维度来建立人类知识体系的话,依次构成就是常识科学哲学宗教四个不同层面的知识体系。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中,越是处于低层面的知识,它的经验实证性越强,但解释力则会越低;越是处于知识层面高的知识,它们虽能提供较高的解释力,但是它的实证性则越差,有些甚至无法验证。科学是介于常识和哲学意识形态知识之间的一种知识。它具有工具理性的特质,是把不同的经验常识浓缩提炼为一种解释力更高的简约表达。人类社会越是复杂发达,越是不能满足于分散和个别的经验知识,同时也不能接受表面上是有解释力,实际上却没有经验事实可以支撑的哲学意识形态理论和宗教信仰。
社会学正是一门重视经验研究的科学知识。作为一门普通的社会科学,它脱胎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社会理论孔德,立足于科学的事实与方法迪尔凯姆,力求对于人类社会现象作知识性的探究帕森斯。所以社会学一直是以科学理性立命,没有科学的精神和经验性方法就没有社会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的经验和事实也都表明: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区域内,社会学受到重视和发达的程度是和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理性思维水平有关。凡是崇尚科学理性思维的国家和民族,社会学就容易得到重视和发展,反之也然。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兴衰历史同样也佐证了这个规律。新中国成立不久,1952年我国在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取消了社会学。1957年,一大批依然希望用科学理性来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学者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这恰恰就是一个相当不好的征兆,后来发生的事实也充分说明社会学在中国的坎坷命运不是一种宿命,而是一种违反科学理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改革与开放正是我国恢复集体理性的开始,使中国的发展重新回到了理性的常态。我国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来给予回答。科学的理性思维就是不懒惰、不空谈口号,不唯本、不唯上,用经验事实来说明问题,研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证科学和经验理性正是社会学为政府、为公众所能提供的各种新视野。
社会学新视野也迫切需要以中国社会为题材来建设和发展社会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吸引着各种学科理论对中国的关注。不同的理论兴趣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二是如何从中国的经验中产生不同于已有的理论发现。前者重在印证,后者则致力于创新,社会学理论的创新视野就是希望从中国社会研究中寻求和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更全面、更新颖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学的本土化,或者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离开国际学术之间的对话将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科学本无国界,知识贵在积累,就像数理化知识不会有国别差异一样,中西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虽然各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会有差异,但是人性是一样的,世道人心的差别其实很小。社会是人性的体现,社会学实际上研究的是世道人心的规律。中国社会学尤其需要体现从个人出发来看社会的视野。由于中国文化历来具有集体本位的特点,人以群即社会严复分,个人被规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框架里,从而被淹没。中国社会正式系统国家和政府对人们日常生活系统的渗透又无孔不入,从而个人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如同散沙。这些往往使人们产生中国人没有社会的感叹,学界甚至将它作为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有根本不同的理由。其实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学更多是从个人主义的视野来看社会,而中国的社会观则是站在社会本位的立场,难免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问题。这种可称之为中国社会的早熟现象,更是需要我们呼唤社会学的新视野。这些年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都已显示,个人主义文化正在勃起,现代化发展已经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和地球村已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就是人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用同样的概念体系和普遍认可的方法来提供创新视野的成果,既为发展中的国家与社会自我服务,也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知识。
社会学新视野还需要强调多学科之间的交融贯通,合作创新。社会学专注现实问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十分庞杂,社会学也曾被人自嘲为剩余学科,意思是社会学自持太高,对象不明确,要科学地研究社会其实很难做到,它只能专门去研究别人不研究或没人研究的领域内容。社会学的剩余性恰恰说明了社会学视野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要求社会学博采众长,集成创新。面对后工业社会,新产业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学研究本身也需要拓展眼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新兴媒体和大数据分析之类的现代技术手段,组成各种三棱镜,看万花筒中的精彩世界。
我相信本丛书的编撰和发行能得到学界的支持,会受到读者公众的欢迎和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