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編輯推薦: |
王朝拐点系列,一套10部书,从商朝中期开始说起,剖析中国历史上,前一个强大王朝衰落的原因,并解读新崛起王朝是如何找到切入点,一点点强大并吞噬前一个王朝的,这些变局的内容包括商末周初、周末秦初、秦末汉初、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末唐初、五代十国交替、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等10个单元。这些王朝大变局的内容,既是对历史品读的享受,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度思考。
|
內容簡介: |
元朝是一个强大的军事王朝,疆域辽阔,可是因为内部矛盾太尖锐,包括统治阶层内部混乱,民族矛盾激烈,加上天灾人祸双方面对百姓的折磨,民众无法忍受,终于揭竿而起,红巾军游击全国,让元朝统治者防不胜防,就在其中,一代枭雄朱元璋脱颖而出,本来是是天灾人祸逼得他不得不反,到后来逐渐显露出他的帝王之气。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和元朝对峙,并最终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关于大明的建国之路,自然是艰辛之极,但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依靠自己的智慧一点点扫清障碍,不仅建国称帝,还让国家重新回归统一,让政治平稳,让百姓安康,让历史登上了一个新的舞台。
|
關於作者: |
姜越,女,现年38岁,大学文化,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辅国名臣系列,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
|
內容試閱:
|
元朝自建立以来,黄金家族内部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除仁宗、英宗两朝的政治路线一脉相承外,随着皇帝的更迭,统治政策也不时发生变化。大都之变开创了权臣选定皇帝的先例,武宗、仁宗、英宗三朝又出现了铁木迭儿依靠太后的庇护专权跋扈的政治局面。两都之战,更将皇位的争夺诉诸武力,进一步造成了皇帝最高统治权的旁落,使权臣专横擅权的状况愈演愈烈。政治路线按照权臣的意志改变,政治风云随着皇位的更迭频繁变化。
人们常常把贾鲁治河说成是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直接原因,殊不知元之所以亡者,实基于上下因循,狃于宴安之习,纪纲废弛,风俗偷薄,其致乱之阶,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久矣。元末的叶子奇也曾形容当时的元军队伍是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佚,自奉而已,至于武事,略之不讲,但以飞觞为飞炮,酒令为军令,肉阵为军阵,讴歌为凯歌,兵政于是不修也久矣。
当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登位后,更是荒淫残暴。国库空虚,物价飞涨,导致官僚们对农民残酷剥削,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在他统治的时候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多种问题归结在一起,最终引发连年战乱,加之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天灾不断,使得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发动起义。
最初的起义领袖是韩山童,他利用白莲教向人们传播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后又安排人在工地埋了石人以验证民谣,鼓动人心。随后,徐寿辉、张士诚、郭子兴相继起兵,群雄争霸。
在众多义军中,红巾军是一支最主要的农民起义力量。出身贫贱的朱元璋投奔义军后,崭露头角,迅速崛起。其间,在朱元璋攻占徽州后,他又听说附近有能人贤士,便亲自去石门拜访当地名士朱升。当时朱元璋向他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朱升没有多说话,只是送给了朱元璋三句话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区区九个字,却成了朱元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中高筑墙的意思是让朱元璋先要谋求自保,其次才是领土扩张。以当时朱元璋所处的形势,周围被各种势力所围困,虽然当时局面很好,但前景却是非常凶险。而单纯从防务上巩固根据地是不够的,防务和军需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广积粮的道理其实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粮草要充足,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同时以缓称王的方式减少自己的舆论压力,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过早地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大力发展,但要低调处事。
这九个字,可以说堪称为经典,对于朱元璋来说,字字都是无价之宝。朱元璋也是个识大局的人,将这九个字作为以后的行动纲领,最终指导自己走上了一朝开国皇帝的征程。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南征北伐,平定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被统治者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臣对君来说,是事君之吏,是为皇帝分忧,尤其是一代开国之君身边更要有一群能臣良将才能成就霸业。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一班文武大臣们又有怎样的风采呢?文臣有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武臣有徐达、汤和、常遇春、邓愈、冯胜、蓝玉等众多骁将。但是,在建立明朝,统一国土之后,新的问题就会出现。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实行铁腕政治。其实,所有君王都会产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只是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朱元璋登基之后,他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如何永掌天下,让其后世子孙永远当皇帝。因此,他常常对当初为他赴汤蹈火打下江山、劳苦功高的功臣们产生猜疑,怕他们有一天会造反篡权。
胡蓝之狱让我们看到,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农民、一个游方僧、一旦登上皇帝的宝座,要实现绝对集权,并欲使之传之久远,表现出了怎样的残忍,而他的残忍又让多少人断送性命、付出鲜血!古人评论当年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时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们看,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行为较汉高祖刘邦实在是远远过之矣。更甚者,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更是废除了自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到明朝(公元1390年)长达2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独揽大权。
他建立锦衣卫的特务制度。锦衣卫原为亲军,是保卫皇帝和皇室的禁军,但后来渐渐发展为特务机构,专门监视官员和百姓的言行,成为朱元璋实行特务政治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
他大兴文字狱,严密控制臣民。曾经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预感到主公疑忌功臣,众醉而独醒,洪武三年就申请告老还乡,由于顾虑自己与儿子朱同难保平安无事,特地向皇帝请求赏赐免死券。第二年,朱升寿终正寝,享年72岁。他的儿子朱同却并未得到免死券的庇护,最后还是死在朱元璋的手下赐自缢。令人欷歔不已!
他严惩贪官。因为贫寒出身的他深刻地认识到官吏清则海宇平、官吏贪则国家乱的道理,意识到吏治的好坏关系着社稷安危。为了永葆大明江山,朱元璋在位三十余年间,一直不遗余力地惩治贪官污吏,并且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惩贪措施,使明朝初年出现了官吏守令畏法,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朱元璋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态度最坚决、手段最残酷、效果最明显的封建皇帝。
朱元璋在军事、监察等领域也是如此,从而完成了中国君主集权政治。朱元璋疑心颇重,他对辅助其立国的文臣武将采取了兔死狗烹的办法,刘伯温、宋濂、李善长、徐达、蓝玉等均被除掉,其残酷超过历代开国之君。被人称为有史以来权力最大地位最高最专制最独裁最强暴最缺少人性的大皇帝。
朱元璋一直把刘邦作为自己打天下的楷模。刘邦凭借一支只有百余人的队伍起家,最后击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政治对手,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其间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败转胜的漫长的道路。这条成功的道路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宁斗智,不能斗力,从而改变了秦汉之际的历史面貌。它更多地表明:战争就是争民心,争人才,争后勤,争策略不是只凭借勇力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道理,朱元璋自然也是懂得的。要不然,他一个贫困子弟,甚至还当过游方僧人、乞丐的人,又岂能没有任何凭借,一举登上皇帝宝座呢?
朱元璋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又是维持二百多年统治的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是一个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到底该怎样评价朱元璋的历史功过?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他留下的历史遗产实在太复杂了。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功和过、较易得到正面评价和较易得到负面评价的东西,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可以说,朱元璋是伟大的草根皇帝,也许功过难评,但是统一中国的伟绩和贡献是绝对受千秋万代景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