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现实,特别是以李约瑟为代表的理性重建和以席文为代表的社会学重构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与反思,并聚焦于后李约瑟时代实证主义科学观逐渐淡出的现状,对社会建构论框架下的社会学、女性主义、人类学等研究路径进行分析与审视,剖析了当下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方法论根源、理论困境和现实危害,借鉴国际STS后人类主义科学观的实践生成论思想和史学立场,寻求能真正把握中国科学的实践内涵与历史发展的方法论路径。
|
關於作者: |
郝新鸿(1976~),理学学士、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现为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史、科学编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近年来聚焦于科学史方法论的相关研究,获教育部、中国博士后等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在《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专业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研究成果获南京大学、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奖励。曾赴悉尼大学哲学与历史研究学院访学,师从STS 代表人物Warwick Anderson 教授;受邀参加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13th ICHSEA,2011)、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2nd ICHS,2015)、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2013、2014)、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2016)、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2017)等国内外学术会议,相关发言受到好评。
|
目錄:
|
导 论
一 问题的提出/2
二 研究现状/5
三 思路与结构/13
四 对相关理论的说明/14
第一章 李约瑟对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第一节 西方科学史的理性重建/19
一 规范编史学研究纲领/19
二 科学合理性的编史学/23
三 科学史的理性重建/28
四 科学社会学的史学实践/39
第二节 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史的理性重建/48
一 李约瑟问题与SCC/49
二 显影理性:内在主义重建/52
三 寻找病因:社会学的外部辩护/63
第三节 李约瑟的科学史方法论/70
一 内外史的全面结合/70
二 普遍主义的一元科学观/77
三 欧洲中心论的再确认/80
第四节 本章总结/81
第二章 席文对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
第一节 李约瑟之后的反思与转变/84
一 西方学者对李约瑟的批判/85
二 编史学立场的重要转变/91
第二节 西方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98
一 SSK的编史学主张/98
二 科学史及其社会学重构/108
三 社会建构主义的史学困境/121
第三节 席文对中国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126
一 文化整体的社会建构论取向/126
二 利益导向下的古代研究者/130
三 中国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135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4
第三章 后李约瑟时代: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 科学史研究中的文化相对主义/146
一 科学史中的地方性路径/146
二 多元文化的科学史观/152
三 人类学方法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157
四 女性主义视角对中医的研究/160
五 后殖民主义视角对中国技术史的研究/167
第二节 文化相对主义的史学困境/174
一 外史对内史的取代/174
二 科学成为文化傀儡/179
三 对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解构/181
四 陷入封闭的文化单元/184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现实影响/187
一 社会建构论在全球造成的危害/188
二 热潮中自觉性反思的必要性/192
三 警惕新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196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2
第四章 超越文化分水岭:后人类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后人类主义的实践转向/204
一 反思历史叙事的二元结构/204
二 走出二分法困境的理论努力/208
第二节 后人类主义编史学:走向生成本体论/212
一 本体论视域下的广义对称性原则/213
二 操作性的编史学:异质性要素的共舞/217
三 自然与社会的内生性:内外史的消解/223
四 超越文化边界:地方性知识的生成/226
第三节 对中国科学史的启示:走向实践/233
一 借鉴的可能性:中国古代科学的主客相融性/233
二 一个医学史案例:和缓医学实践的历史生成/240
三 算筹与筹算:蕴含实践品质的物质文化/246
四 吴文俊案例:地方性知识的互动与创新/251
第四节 本章小结/263
结 语
一 鉴往还须知来,返本不忘开新/265
二 碎片无法遮蔽整体,偶然不能掩盖主流/268
三 多元分离导致以论代史,交融互鉴创造生长空间/270
参考文献/274
后 记/300
|
內容試閱:
|
序
在给郝新鸿的新书《当代中国科学史的方法论研究》写序之时,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社会各界对此次大会反响强烈。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郝新鸿的著作正是在科学史研究的论域中思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重建,恰好契合这一时代主题,反映出她的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
事实上,对中国科学史的当代书写不仅是一个史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科学观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西方科学已然普遍化的今天,如何书写非西方文明的科学的历史,这一问题让我们深切地与吉尔瑞所提出的空间与真理的矛盾不期而遇。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中国话题,则是李约瑟问题及由其所引导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以及此后和当下的一系列新的认识与突破。
毋庸置疑,关于科学史的书写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国际STS 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理论探索。在逻辑实证论那里,科学的普遍性是一个既成事实,毫无生成性与历史性,科学与文化无关,如此写就的科学史,则是没有生命的历史;而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科学家生活于共同体之中,这种共同体中的社会权力建构了科学知识与对象,普遍性的论证被文化的权力所取代,科学史成为人类利益博弈的历史。前者通过全球性的某些普遍特征去界定地方性,后者却把地方性永久地囚禁在其自身文化的牢笼之中。
上述这些方法论选择在当代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中同样被我们遭遇着,如何从方法论视角对李约瑟及其之后的科学史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并与国际STS的相关理论成果积极互动,探索有益的方法论路径,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研究课题。
1992年,皮克林主编的《作为实践与文化的科学》出版后,科学哲学出现了实践转向,标志是拉图尔等人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劳斯的研究实践的动力学、哈拉维的赛博体技科学观等。上述研究进路的共同特征是,清楚认识到主流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的基本立场的极端性,力图通过对科学实践的突出强调,达到两者的适当整合,以实现对两者的超越。随着科学实践哲学的兴起,对普遍性的思考和研究领域开始从理论转向实践,研究视角开始从孤立的自然或社会转向自然与社会的相聚、西方科学与非西方知识之间的碰撞。
郝新鸿的这本书便是在中国语境中综合性地运用上述理论成果,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当代科学史研究的编史学问题的一次学术努力。此书是在她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还记得她的论文答辩当时获得了答辩委员会几位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论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对科学史研究中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尝试探索当代中国科学史研究方法论的路径选择。如今,郝新鸿的著作即将付梓问世,作为她的导师,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并为她的成长和进步高兴。毕业之后,郝新鸿选择了回到家乡,在新疆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祖国边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这部著作是一部未竟的工程,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推进之处,希望她在祖国的西部继续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为推动富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的STS研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蔡 仲
2017年10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