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分10章,以歌诀形式对中医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介绍。包括中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等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各种诊法、辨证、治疗原则和方法,中药来源、性能、炮制、用法和530余种中草药、400余首方剂,均编成歌诀。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式上不拘一格,或五言,或七言,顺口押韵,好学易记,是快捷学习中医药学的好帮手;适于中西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和初学中医者阅读参考。
|
目錄:
|
第一章中医基本特点
第一节整体观念
第二节辨证论治
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对立
(二)阴阳的互根
(三)阴阳的消长与转化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疾病变化
(四)作为诊断、用药的归类方法
第二节五行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归类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
二、五行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脏象
一、五脏
(一)心(附:心包络)
(二)肝
(三)脾
(四)肺
(五)肾(附:命门)
二、六腑
(一)小肠
(二)胆
(三)胃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三、奇恒之府
(一)脑髓骨
(二)脉
(三)女子胞
四、人的生成与发育
(一)人之生成
(二)脏腑盛衰与发育
第四节气血精津液
一、气
(一)气的来源
(二)气的分布与功能
二、血
三、精
四、津液
第五节经络
一、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二、奇经八脉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阳跷
(六)阴维、阳维
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第三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外伤
一、外感六淫
(一)风
1外风
2内风
(二)寒
1外寒
2内寒
(三)暑
(四)湿
1外湿
2内湿
(五)燥
(六)火
二、温病
(一)概念
(二)各论
1春温
2暑温
3湿温
4秋燥
5冬温
6温毒
7瘟疫
三、创伤虫兽伤
第二节内伤
一、七情太过
二、饮食不节
三、劳逸过度
第三节其他致病因
素病理
产物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章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一般望诊
(一)精神
(二)气色
(三)形态
(四)男女老幼辨
二、局部望诊
(一)头部形态及面色
(二)望舌
1舌质
2舌苔
(三)斑疹白
1斑疹
2白
(四)小儿指纹
第二节闻诊
一、闻声音
(一)语声
(二)呼吸
(三)咳嗽
(四)呃逆
(五)嗳气
(六)语言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
(一)恶寒
(二)发热
(三)寒热往来
二、问汗
(一)有汗无汗
(二)自汗盗汗
(三)头面汗出
(四)手足汗出
(五)战汗
(六)绝汗
三、问饮食
(一)渴饮
(二)食欲
(三)口味
(四)呕吐
四、问二便
(一)大便
(二)小便
五、问头身
(一)头部
1头痛
2眩晕
3耳鸣、耳聋
(二)身躯
六、问胸腹
(一)胸胁部
(二)脘腹部
七、问睡眠
(一)失眠
(二)嗜睡
八、问妇女经带胎产
(一)月经
(二)带下
(三)胎产
九、小儿望、问、切
第四节切诊
一、切脉
(一)概念
(二)病脉举例
1浮脉
2沉脉
3迟脉
4数脉
5虚脉
6滑脉
7涩脉
8洪脉
9细脉
10弦脉
11紧脉
12促脉
13结代脉
二、触诊
(一)温度
(二)肿块
第五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阴阳
二、表里
三、虚实
四、寒热
第二节六经辨证
一、太阳病证
二、阳明病证
三、少阳病证
四、太阴病证
五、少阴病证
六、厥阴病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病证
二、气分病证
三、营分病证
四、血分病证
第四节三焦辨证
一、上焦病证
二、中焦病证
三、下焦病证
第五节脏腑辨证
一、心病证
(一)虚证
1心气虚、心阳虚证
2心血虚、心阴虚证
(二)实证
1心火上炎证
2痰迷心窍证
3心血瘀阻证
二、肝病证
(一)虚证
1肝阴虚证
2肝血虚证
(二)实证
1肝气郁结证
2肝火上炎证
3肝风内动证
4寒凝肝脉证
(三)兼证
1心肝血虚证
2肝胆湿热证
3肝胃不和证
三、脾病证
(一)虚证
1脾胃气虚证
2脾阳虚证
3脾阴虚证
(二)实证
1寒湿困脾证
2脾胃湿热证
(三)兼证
1心脾两虚证
2肝脾不调证
四、肺病证
(一)虚证
1肺气虚证
2肺阴虚证
(二)实证
1风寒束肺证
2风热乘肺证
3燥热伤肺证
4痰浊阻肺证
(三)兼证
1心肺气虚证
2肝火犯肺证
3肺脾两虚证
五、肾病证
(一)虚证
1肾阴虚证
2肾阳虚证
3肾不纳气证
4肾气不固证
5肾虚水泛证
(二)兼证
1肺肾阴虚证
2心肾不交证
3肝肾阴虚证
4脾肾阳虚证
六、胃病证
(一)胃火炽盛证
(二)胃阴不足证
七、小肠病证
(一)小肠虚寒证
(二)小肠气痛证
八、大肠病证
(一)大肠湿热证
(二)大肠液亏证
九、膀胱病证
(一)膀胱虚寒证
(二)膀胱湿热证
第六节方剂辨证
第六章治疗原则
第一节治则内容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局部和整体
三、治标与治本
(一)治病求本
(二)标本缓急
四、正治与反治
五、祛邪与扶正
六、虚实补泻
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八、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九、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
第二节治法应用
一、汗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二、吐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三、下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四、和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五、温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六、清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七、补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八、消法
(一)适用范围
(二)运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九、八法的配合运用
第七章中药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药的来源
第二节药物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二、升降沉浮
三、归经
第三节药物炮制
一、炮制目的
二、炮制方法
(一)火制法
1煅制
2炮制
3煨制
4炒制
5炙制
(二)水制法
1漂制
2洗制
3水飞制
(三)水火合制
第四节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二、用药禁忌
三、剂量
(一)药物功能、剂型与用量的关系
(二)病情与用量的关系
(三)体质、年龄与用量的关系
第八章常用药物
第一节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二、发散风热药
第二节泻下药
一、攻下药
二、润下药
三、逐水药
第三节驱虫药
第四节祛寒药
第五节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二、清热解毒药
三、清热凉血药
四、清热解暑药
第六节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平喘药
二、清热化痰平喘药
三、润肺化痰平喘药
第七节理气药
一、行气药
二、降气药
第八节消导药
第九节理血药
一、止血药
二、活血祛瘀药
第十节理湿药
一、芳香化湿药
二、淡渗利湿药
三、清热利尿药
第十一节祛风湿药
第十二节安神镇静抗痉厥药
一、养心安神药
二、重镇安神药
三、祛风止痉药
第十三节开窍药
第十四节固涩药
第十五节补养药
一、补气药
二、补阳药
三、补血药
四、补阴药
第九章方剂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组方原则
第二节配伍方法
一、加强药效
(一)两类相伍,相互协同增药效
(二)两类相伍,各取所长增药效
(三)两类相伍,相反相成取新效
二、减少不良反应
第三节辨证论治和加减
第四节方剂的剂型
一、汤剂
二、丸剂
1蜜丸
2水丸
3糊丸
4浓缩丸
三、散剂
四、膏剂
五、酒剂
六、片剂
七、丹剂
八、冲服剂
九、注射剂
十、其他
第五节中药的煎服法
一、煎药法
二、服用方法
(一)服药时间
(二)温服与冷服
第十章临床常用方剂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1葱豉汤
2桂枝汤
3荆防败毒散
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5香苏散
6柴葛解肌汤
二、辛凉解表剂
1银翘散
2桑菊饮
3竹叶牛蒡汤
4升麻葛根汤
三、补益解表剂
1参苏饮
2加减葳蕤汤
第二节清解剂
一、清暑剂
1清络饮
2香薷饮
3藿香正气散
4清暑益气汤
二、清热泻火剂
1白虎汤
2竹叶石膏汤
3栀子豉汤
三、清热凉血剂
1清营汤
2犀角地黄汤
3化斑汤
4清瘟败毒饮
四、清热解毒剂
1普济消毒饮
2凉膈散
3五味消毒饮
4黄连解毒饮
5泻心汤
6宣毒发表汤
7四妙勇安汤
8六神丸
五、清热养阴剂
1青蒿鳖甲汤
2桑杏汤
3沙参麦冬汤
4清燥救肺汤
5百合固金汤
6养阴清肺汤
7麦门冬汤
8增液汤
9补肺阿胶汤
10玉女煎
11抗白喉合剂
六、清脏腑剂
1导赤散
2龙胆泻肝汤
3左金丸
4泻黄散
5泻白散
6白头翁汤
7黄芩汤
8芍药汤
9千金苇茎汤
10大黄牡丹皮汤
第三节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剂
1小柴胡汤
2蒿芩清胆汤
3达原饮
4葛根黄芩黄连汤
5清脾饮
6大柴胡汤
7防风通圣散
二、调和肝脾剂
1四逆散
2柴胡四逆散
3逍遥散
4痛泻要方
5半夏泻心汤
6黄连汤
第四节泻下剂
一、寒下剂
1大承气汤
2甘遂通结汤
3复方大承气汤
二、温下剂
1温脾汤
2大黄附子汤
3三物备急丸
三、润下剂
1五仁丸
2麻子仁丸
3黄龙汤
四、逐水剂
1十枣汤
2控涎丹
3疏凿饮子
第五节安神镇静抗痉厥剂
一、安神剂
(一)养血安神剂
1酸枣仁汤
2天王补心丹
3甘麦大枣汤
4安神补心丸
(二)重镇安神剂
1朱砂安神丸
2交泰丸
3磁朱丸
4安神定志丸
二、息风解痉剂
1川芎茶调散
2牵正散
3镇肝熄风汤
4天麻钩藤饮
5羚羊钩藤汤
6地黄饮子
7羚羊角散
8建瓴汤
9玉真散
10撮风散
11五虎追风散
第六节开窍剂
一、凉开剂
1安宫牛黄丸
2紫雪丹
3至宝丹
二、温开剂
1苏合香丸
2玉枢丹
3冠心苏合丸
4通关散
第七节止咳化痰平喘剂
一、止咳化痰剂
1杏苏散
2止嗽散
3清肺饮丸
二、清热化痰剂
1清热化痰丸
2小陷胸汤
3礞石滚痰丸
4黛蛤散
5贝母瓜蒌散
三、理气化痰剂
1半夏厚朴汤
2瓜蒌薤白汤
3顺气导痰汤
四、温化寒痰剂
1二陈汤
2苓桂术甘汤
五、止咳平喘剂
1麻黄汤
2麻杏石甘汤
3小青龙汤
4定喘汤
5平喘宁
6苏子降气汤
7葶苈大枣泻肺汤
8三子养亲汤
9射干麻黄汤
第八节理湿剂
一、宣散风湿剂
1麻杏苡甘汤
2蠲痹饮
3独活寄生汤
4五积散
5小续命汤
6鸡鸣散
7附子汤
二、清暑利湿剂
1六一散
2三仁汤
3藿朴夏苓汤
三、燥湿化浊剂平胃散
四、清热化湿剂
1八正散
2二妙散
3茵陈蒿汤
4宣痹汤
5栀子柏皮汤
6甘露消毒丹
五、扶正化湿剂
1实脾饮
2五苓散
3五皮饮
4甘露饮
5黄芪防己汤
6萆薢分清饮
7防己茯苓汤
8真武汤
第九节理气剂
一、行气解郁剂
1越鞠丸
2暖肝煎
3良附丸
4金铃子散
5橘核丸
6天台乌药散
7瓜蒌薤白白酒汤
二、降气止逆剂
1橘皮竹茹汤
2旋覆代赭汤
3丁香柿蒂汤
4干姜人参半夏丸
第十节理血剂
一、止血剂
1十灰散
2小蓟饮子
3四生丸
4咯血方
5槐花散
6槐角丸
7黄土汤
8柏叶汤
二、活血祛瘀剂
1桃仁承气汤
2桂枝茯苓丸
3血府逐瘀汤
4膈下逐瘀汤
5少腹逐瘀汤
6通窍活血汤
7身痛逐瘀汤
8补阳还五汤
9复元活血汤
10活络效灵丹
11生化汤
12失笑散
13清经汤
14温经汤
15定经汤
16宫外孕方
第十一节消散剂
一、消食导滞剂
1保和丸
2枳术丸
3枳实导滞丸
4木香槟榔丸
5枳实消痞丸
二、消癥排石剂
1鳖甲饮子
2金匮鳖甲煎
3活血解毒丸
4犀黄丸
5内消瘰疬丸
6胆道排石汤
7尿道排石汤
三、温经散寒剂
1当归四逆汤
2程氏蠲痹饮
3羌活胜湿汤
四、消痈排脓剂
1消瘰丸
2仙方活命饮
3托脓散
4阳和汤
5薏苡附子败酱散
6小金丹
五、温中散寒剂
1理中汤
2小建中汤
3大建中汤
4吴茱萸汤
5厚朴温中汤
六、回阳救逆剂
1四逆汤
2回阳救急汤
3黑锡丹
4甘草干姜汤
第十二节驱虫剂
1乌梅丸
2化虫丸
3乌梅安蛔汤
4肥儿丸
5驱绦汤
6驱钩汤
7驱蛔汤
8胆蛔汤
第十三节补益剂
一、补气剂
1四君子汤
2参苓白术散
3补中益气汤
4生脉散
二、补血剂
1四物汤
2当归补血汤
3炙甘草汤
4归脾汤
5七宝美髯丹
6养心汤
三、补阴剂
1六味地黄汤
2左归饮
3大补元煎
4大补阴丸
5三才封髓丹
6一贯煎
7河车大造丸
8二至丸
9健步虎潜丸
四、补阳剂
1金匮肾气丸
2右归饮
3五子衍宗丸
4二仙汤
5加味金刚丸
6龟鹿二仙胶
7保元汤
第十四节固涩剂
一、固表止汗剂
1牡蛎散
2玉屏风散
3当归六黄汤
二、敛肺止喘剂
1九仙散
2参蛤散
3参赭镇气汤
4润肺止嗽丹
5人参保肺丸
三、涩肠止泻剂
1四味回阳饮
2四神丸
3真人养脏汤
4桃花汤
四、固精缩尿剂
1金锁固精丸
2固阴煎
3桑螵蛸散
4固脬汤
5缩泉丸
6大菟丝子丸
五、固崩止带剂
1固冲汤
2固经丸
3安坤赞育丸
4完带汤
5愈带丸
6白带丸
|
內容試閱:
|
第5版前言
《中医入门歌诀》自1991年3月出版以来,2002年、2004年及2011年3次修订再版,因内容实用、好学易记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欢迎,经多次重印,目前总发行量已达12万余册。在这期间,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既给予鼓励、赞扬,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宝贵建议,认为还可以进一步修订和补充一些内容。在此,笔者对这种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次修订后的第5版,是在保留前几版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的建议和要求,对第4版进行了局部修订,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在编排上亦作了适当调整,力求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经过4次修订,使本书从原本约7万字的小册子增加到了20余万字,中草药530余种,中医方剂达400余首,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参考内容。
在第5版修订过程中,由于本人眼底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给修正和补充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特邀请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丁宪春副主任中医师配合,最终完成了修订任务。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多多提出建议和批评。
魏良行
2017年8月1日第1版序
医书之用口诀、诗、词、歌赋等体裁以梓刊流传者,有较长历史。早在南齐就有徐文伯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以后又有金、元时何若愚之《流注指微针赋》,窦杰之《标幽赋》,张元素、李杲之《珍珠囊药性赋》《雷公药性赋》等。及至明、清,医书之采用此形式更为多见,如明李梴之《医学入门》,李时珍之《濒湖脉学》等。在清代,甚至连当时朝廷编纂之《医宗金鉴》亦用韵文。至于陈修园之《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汪昂之《汤头歌诀》等,则更为初学者之早期读物。近百年来,此类体裁亦仍为医家著述之通俗形式之一。医药内容以韵语简练归纳,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六言、七言或以词调形式表述。历来以韵语写成的医药歌诀,佳作颇多。其用字、用词,概括扼要,重点显然。既无虚语,又音韵顺口,删繁就简,便于诵读,有助记忆。例如《药性赋》: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一开头,寥寥数字,就点出全篇和二味重要药性,何等简明。又如麻豆词调的红疹俗呼麻子,皆因火气蒸熏。大多治法喜凉清,休把辛甘犯病。只用半阕《西江月》词调就概括讲出麻疹及其病机、治疗原则和禁忌。幼年时背熟它,几十年也忘记不了。可见这是一种方便初习医学的有益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医学启蒙教材。当然,中医药学是一门深奥精湛的学问,绝不是浅尝就能知晓的。浩瀚的医学书籍即使皓首穷经也难以精熟,又何况歌括韵语所收集的又是如此微乎其微。但作为医学的入门,也不失为一种捷径,故也有它的实用价值。
魏良行同志,20世纪60年代中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行医至今26年,现任副主任医师。于中医学术多具卓见,成绩斐然,近年利用业余时间,以五言、七言韵语体裁将中医学基础之主要内容及方剂、药物等,逐一表达,深入浅出,并收集历代医家之长。本书对继承中医学术,推动中医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地域方言之差异,书中某些歌括词句及音韵尚有不尽完美之处,但瑕不掩瑜。稿成以后,魏同志携来索序于余,己事冗杂未及细读。浏览之下,深感颇能为初学中医者提纲挈领,帮助了解,易于记忆,由此而日后对中医医籍作进一步探索,则触类旁通可期也。因乐为之序。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
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何任
1990年5月25日于杭州
第1版前言
中医理论,哲理深奥。为普及中医,许多学者曾将中医知识编成歌诀,使之通俗、易懂、易记,中医脉诀、汤头歌诀等均为人们熟悉的佳作。但在中医传统著作中,尚未见用歌括形式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本书对中医基础理论歌括化作了初步尝试。
本书遵循中医传统,内容上由浅入深,步步紧扣,形式上七言、五言并用而不死板;归类集中合理,层次分明。对中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中药的一般知识、常用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方剂等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介绍。全书搜集中草药400余种,方剂280余首,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中医和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诚然,本作品尚未概括全部中医基础理论,在词韵方面也因受方言影响未能完臻。望同道多多指正,并望提供好歌,使之更加完善。在编写过程中,承蒙浙江中医学院何任教授、杨启逊教授,第一军医大学臧堃堂教授等著名专家的热心关怀和指导,并作了认真的审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魏良行倪正文
1990年2月于杭州陆军疗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