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內容簡介: |
《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恋爱结婚、消遣、价值意识等。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历久弥新,对当今的读者仍然有着极大的教益。
|
關於作者: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评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另有译著多部。
|
目錄:
|
自 序1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给现代中国青年1
谈立志9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16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26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35
谈处群(上)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43
谈处群(中)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50
谈处群(下)
处群的训练57
谈恻隐之心67
谈羞恶之心76
谈冷静83
谈学问93
谈读书101
谈英雄崇拜108
谈交友115
谈性爱问题122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131
谈休息137
谈消遣144
谈体育151
谈价值意识158
谈美感教育166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一)178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二)
在混乱中创秩序184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三)
民族的生命力190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四)
游戏与娱乐196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五)
谈理想与事实202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六)
谈敬209
我要向青年说的215
|
內容試閱:
|
十年前我替开明书店写了一本小册子,叫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那时候我还在欧洲读书,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就个人在做人、读书各方面所得的感触,写成书信寄回给国内青年朋友们,与其说存心教训,毋宁说是谈心。我原来没有希望它能发生多大的影响,不料发行之后,它成为一种销路最广的书,里面一部分被采入国文课本,许多中小学校把它列入课外读物。上海、广州都发现这本书的盗印本,还有一位作者用朱光潸的名字发行一本《给青年的十三封信》,前三四年在成都的书店里还可以看到。我于是以《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见知于世,知我者固多,罪我者亦复不少。这一切,我刚才说,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坦白地说,这样乘其不意地被人注视,我心里很有些不愉快。那是一本不成熟的处女作,不能表现我的成年的面目,而且掩盖了后来我比较用心写成的作品。尤其使我懊恼的是被人看作一个喜欢教训人的人。我一向没有自己能教训人的错觉,不过我对于实际人生问题爱思想,爱体验,同时,我怕寂寞, 我需要同情心,所以心里有所感触,便希望拿来和朋友谈,以便彼此印证。我仿佛向一个伙伴说: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想的, 你呢?我希望看他点一个头,或是提出另一个看法。假如我口齿伶俐,加上身边常有可谈的朋友,我就宁愿对面倾心畅谈, 决不愿写文章。因我生来口齿钝,可谈的朋友又不常在身边, 情感和思想需要发泄,于是就请读者做想象的朋友,和他作笔谈。我用谈字毫不苟且,既是谈就要诚恳亲切。假如我早年那本小册子略有可取处,大概也就在此。
这是十年前的话。过去几年中很有几家书店和杂志为着贪图销路,要求我再给青年写信那一类的文章,我心里未尝不想说话,却极力拒绝这些诱惑,因为做冯妇向来不是一件惬意的事。于今我毕竟为《中央周刊》破戒,也有一个缘故。从前在那部处女作里所说的话很有些青年人的稚气,写时不免为一时热情所驱遣,有失检点,现在回想,颇有些羞愧。于今多吃了十年饭, 多读了几部书,多接触了一些人情世故,也多用了一些思考体验,觉得旧话虽不必重提,漏洞却须填补。因此,《中央周刊》约我写稿,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陆续写成这部小册子中的二十来篇文章,其中也有几篇是替旁的刊物写的或没有发表的,因为性质类似,也就把它们集在一起。
读者有人写信问我,这些文章有没有一个系统?有没有一个中心思想?我回答说:在写时我只随便闲谈,不曾把它写成一部教科书,并没有预定的系统或中心思想。
不过它不能说是完全没有系统。这些年来我在学校里教书任职,和青年人接触的机会多,关于修养的许多实际问题引起在这本小册子里所发表的一些感想。问题自身有些联系,我的感想也随之有些联系。万变不离宗,谈来谈去,都归结到做人的道理。
它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中心思想。我的先天的资禀与后天的陶冶所组成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的每篇文章都是这有机体所放射的花花絮絮。我的个性就是这些文章的中心。如果向旁人检讨自己不是一桩罪过,我可以说:我大体上喜欢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我的思想就抱着这个中心旋转,我不另找玄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信赖我的四十余年的积蓄,不向主义铸造者举债。
这些文章大半是在匆忙中写成的。我每天要到校办公、上课、开会、和同事同学们搬唇舌、写信、预备功课。到晚来精疲力竭走回来,和妻子、女儿、女仆挤在一间卧室兼书房里,谈笑了一阵后,已是八九点钟,家人都去睡了,我才开始做我的工作,看书或是作文。这些文章就是这样在深夜里听着妻女打呼鼾写成的。因为体质羸弱,精力不济,每夜至多只能写两个小时,所以每篇文章时断时续,要两三夜才写成,运思的工夫还不在内。我虽然相当用心,文字终不免有些懈怠和草率。关于这一点,我对自己颇不满,同时也羡慕有闲暇著述的人们的幸福。
目前许多作者写书,常自认想对建国万年大业有所贡献, 摇一支笔杆,开一代宗风。我没有这种学问,也没有这种野心或错觉。我知道,这本小册子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1942 年冬在嘉定脱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