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內容簡介: |
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有创新政策、科技法制、知识产权、管理与评估等。主持国家软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研究,组织参与了《科技进步法》《科普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知识产权、科技领域的重要立法和政策战略制定工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作为中央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于2013年7月赴西藏开展科技援藏,在藏工作1153天,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
關於作者: |
冯楚建,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有创新政策、科技法制、知识产权、管理与评估等。主持国家软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研究,组织参与了《科技进步法》《科普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知识产权、科技领域的重要立法和政策战略制定工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作为中央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于2013年7月赴西藏开展科技援藏,在藏工作1153天,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
目錄:
|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社会嵌入性理论
2.3社会资本理论
2.4技术扩散理论
2.5边缘化理论
2.6本章小结
3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3.1 调查设计
3.2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3.3调查成果及分析
3.4贫困特征及成因分析
3.5本章小结
4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一般模式分析
4.1科技扶贫模式分类
4.2精准扶贫技术供给主体
4.3精准扶贫技术需求主体
4.4科技精准扶贫主体联结与协同机制
4.5本章小结
5科研项目基地扶贫模式:吉纳村实践
5.1吉纳村概况
5.2主要扶贫做法
5.3扶贫模式分析
5.4本章小结
6专业合作组织扶贫模式:郭庆村实践
6.1郭庆村概况
6.2主要扶贫做法
6.3扶贫模式分析
6.4本章小结
7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羊达村实践
7.1羊达村概况
7.2主要扶贫做法
7.3扶贫模式分析
7.4本章小结
8边境地区科技扶贫模式:典角村实践
8.1典角村概况
8.2主要扶贫做法
8.3扶贫模式分析
8.4本章小结
9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优化与推广
9.1 优化思路
9.2路径选择
9.3推广策略
9.4本章小结
10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主要创新点
10.3研究局限与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l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相关政策法规
附录2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3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深度访谈提纲
图索引
表索引
|
內容試閱:
|
序一
纵观世界历史,贫困与人类总是相伴相随,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中国政府在近几十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减贫脱贫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青藏高原是高原农业科研极其重要的研究区域,西藏自治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省级连片贫困区,要系统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问题,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科技是重要手段。党中央明确了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治藏方略,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时代号角,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良知企业积极投身于西藏地区科技扶贫实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冯楚建同志即是其中一位。
我与楚建同志结识于西藏自治区。他曾作为中央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赴藏工作三年多,一直致力于科技援藏和科技扶贫,西藏自治区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便是在他的大力推动和参与下建成的。我作为西藏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专家,得以与他在藏相识,也有很多同场交流的机会,他充分利用援藏机会努力拓展一条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的科技扶贫政策探索之路。因此,当楚建同志携其近著《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约我为之作序,我既欣喜他援藏三年收获颇丰,又深感成果来之不易。细读此书,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勾勒了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的全景图。本书归纳提出了西藏地区贫困的六种主要类型、四个主要特征、五大致贫原因和十种科技扶贫模式。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科技支撑的紧迫性,但西藏地形地貌的多样性、群众贫困类型与致贫原因的复杂性,必然要求采用不同的科技扶贫模式给予回应。本书对西藏地区科技扶贫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模式优化,为地方政府和科技扶贫工作者因地制宜精准选择科技扶贫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是刻画了民族地区科技社会融合的全过程。本书突破以往科技扶贫研究大多聚焦于科技本身的研究方式,基于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吉纳村、郭庆村和羊达村等代表性案例的科技扶贫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研究。揭示了影响科技精准扶贫效果的宗教习俗、文化传统等非科技因素,让我们看到独特的自然禀赋与社会文化交织形成了当地农牧民特殊的行事风格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扶贫者与贫困人群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重要性的研究,为解决科技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开辟了新思路。
三是拓展了西藏地区科技扶贫经验的适用性。本书在将技术扩散、社会嵌入、社会资本和边缘化等基础性理论整合到科技精准扶贫研究框架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建立学科交叉、开放包容的贫困治理研究方法。特别是从文化融合、信任构建、科技认知、参与主体四个层面,作者结合自身参与的科技扶贫实践与探索,对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模式归纳,以期在理论价值和社会认可层面得到提升,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扶贫模式在更广范围、更高层面上的推广适用提供更多可能。
读罢此书,我对西藏地区扶贫攻坚和科技扶贫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站在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的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确有创新意义。当然,尽管作者力求完美,但贫困本身就是一个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沉重课题,科技精准扶贫研究更是一个新鲜复杂而又颇具挑战的研究方向,因此本书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在我看来,基于该领域的当下认知,这一研究成果仍对反贫脱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7月7日
序二
减贫与发展是全球性的难题议题,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力度不断加大,成就举世瞩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从1978年到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3亿,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6年的45%,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农村人口全面脱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减贫是系统性的社会再造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体系协同、机制重建、政策供给和能力提升等。纵观中国扶贫发展历程,从救济式开发式参与式演进到当前的精准扶贫,实际上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在贫困治理领域的一个缩影。就科技扶贫而言,从既往的项目安排、经费支持这样的输血型,转变为激活脱贫动力、强化发展能力的造血型,其治理模式的变迁彰显了自我认知的觉醒和创新改变未来的价值所在,对于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弱势化等难点问题,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冯楚建同志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研究工作,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挖掘研究选题、凝练政策需求,特别是在三年多的科技援藏实践中关注到了社会治理与精准扶贫的互动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这份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读此书,我认为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分析视角上从单一的经济取向拓展到系统的社会治理过程。作者突破传统的以投入资源和提高收入为指标的评价模式,而是采取以内生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为重点的分析视角,从经济扶贫与智力扶贫、科技推广与技术落地、产业发展与市场探索等方面,将科技精准扶贫置于社会治理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对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落地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二是研究重点上从科技本身延伸至科技与社会的融合机制。在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动能持续减弱的背景下,作者以科技要素的投入作为切入点,以如何实现技术落地为核心,研究科技与社会的融合机制,寻找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极具代表性的西藏地区科技创新支撑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作者从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角度,研究提出科技项目、技术平台等科技性要素要与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市场观念、宗教信仰等社会性要素有效融合、互动支撑,以建立科技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打破影响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科技致富的现实瓶颈。
三是在关注对象上从单一主体拓展为多元主体。作者摒弃了以往研究中对不同扶贫参与者分而论之的固有思维模式,而是基于社会治理体系中多元主体的理念,以农牧业技术的供需关系为基础,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社区衔接、村民参与的多主体互动融合、协同配合、共同行动的主体联结与协同机制,以实现科技精准扶贫技术的供需匹配。对扶贫主体的这一拓展性研究,将有利于转变贫困农牧民被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角色地位,而将其置于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培育其获得集体认同、实现自我价值,以共同嵌入扶贫合作关系网络中,为贫困治理奠定坚实稳定的社会基础。
西藏地区的贫困问题始终牵动着来自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天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和决心为贫困人口带去希望,我们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和信心引入科技要素来弥补自然禀赋的不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强音中,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和各方才俊积极投身于西藏地区科技扶贫实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冯楚建同志即是站在最前沿中的重要一位。冯楚建同志这三年多的科技援藏是对自身人生阅历的一次锤炼,而据此形成的这本大作更是对扶贫与发展学术研究的一份独特贡献,值得所有关心中国扶贫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一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2017年8月18日
前言
治理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相较而言,科技精准扶贫更加重视内生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有助于长效脱贫和避免返贫,但现有研究关注不够全面,针对性不突出,解决措施和对策不够有力。现实需求和理论拓展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动机和逻辑起点。
西藏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位于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贫困问题及扶贫攻坚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基于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聚焦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结合作者三年多的援藏经历,通过对大范围田野调查成果和贫困村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归纳提出了西藏地区贫困的六种主要类型、四个主要特征、五大致贫原因以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分别阐释了各种模式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立足社会嵌入等理论,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刻画了科技精准扶贫的社会嵌入过程,揭示了影响科技精准扶贫效果的自然性、社会性等非科技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的新机制,最后就科技精准扶贫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提出了优化方向和政策建议。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科技创新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其价值。一是将科技要素融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二是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植入贫困地区发展之中,改造封闭落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三是将科技要素导入各类扶贫活动之中,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四是将新技术引入精准扶贫过程之中,建立精准化识别、实时性监测、共享式平台、标准化管理等技术平台和工作机制,支撑全社会精准扶贫脱贫行动。
第二,科技精准扶贫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精细管理、持续再生为理念,突出全过程、责任式、参与性,是一种内生性的扶贫举措。从认知觉醒到技能习得,再到共同行动,进而实现稳定脱贫,确立贫困农牧民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要构建鼓励和支持贫困农牧民参与科技扶贫的机制,赋予并尊重其在科技扶贫资源分配、项目确定、落地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中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第三,科技精准扶贫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科技与社会融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科技自身之外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这些因素可归为自然性和社会性集群。其中,自然性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人造资本等,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个体与社群的能力、社会和人际资本、社会运行规则等。从科技与社会融合视角看,社会嵌入作用于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效应落地以及农牧民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等,科技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和瞄准当地贫困农牧民的实际情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特殊现状,优化技术扩散的社会嵌入路径,而其中的关键是与贫困人群构建社会信任关系。
第四,在前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科技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和推广策略,重点是打造精准扶贫微观基础,推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具体可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推进。一是完善微观政策体系,突出增强贫困农牧民主体地位;二是强化扶贫微观模式,构建科技特派员等脱贫带头人与贫困农牧民的伙伴式关系、创业式扶贫;三是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重的科技精准扶贫项目形成机制;四是引导简约创新方向,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冯楚建2017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