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編輯推薦: |
《炎症性肠病病理鉴别诊断》共分三大部分,包括炎症性肠病、其他病因肠病及病理检查。*部分炎症性肠病:包括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病理概述,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克隆恩病的病理改变,临床诊断与药物治疗概述,外科治疗概述等章节;第二部分其他病因肠炎:包括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与血管炎,药物性及治疗导致的肠炎,非炎性肠病小肠溃疡性疾病,显微镜下肠炎,其他类型肠炎,自身免疫性肠炎,肠道淋巴瘤与炎性肠病等章节;第三部分病理检查:包括黏膜活检与炎性肠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标本的处理及病理检查,炎性肠病相关性非典型增生及癌变,囊袋炎与囊袋克隆恩病等章节。
|
關於作者: |
肖书渊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医学院病理系教授,武汉大学讲座教授,武汉大学病理中心主任,专攻消化病理。主持或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研究项目7 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 收录论文140 余篇,参编教材7 本,主编《肝脏病理学》及《胃肠道病理学》两本英文专著。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国际学者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国立研究基金会学者奖、美国最佳医师、湖北省百人专家等荣誉。担任多种国际专业期刊顾问、编委或特约审稿专家,担任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理事、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姜支农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共识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肖书渊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医学院病理系教授,武汉大学讲座教授,武汉大学病理中心主任,专攻消化病理。主持或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研究项目7 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 收录论文140 余篇,参编教材7 本,主编《肝脏病理学》及《胃肠道病理学》两本英文专著。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国际学者奖、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立研究基金会学者奖、美国最佳医师、湖北省百人专家等荣誉。担任多种国际专业期刊顾问、编委或特约审稿专家,担任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理事、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姜支农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共识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
刘秀丽教授,消化病理学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医学院病理、免疫及检验医学系教授,美国加拿大病理协会、美国病理协会、美国临床病理协会、美国消化病理协会、美国肝脏病理协会成员,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主编。主要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相关肿瘤、结直肠癌和肝脏疾病的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40 篇。
|
目錄:
|
目录
第一部分 炎症性肠病概述及其病理诊断
第1 章 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003
1.1 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 003
1.2 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 004
1.3 炎症性肠病辅助检查 004
1.4 结 语 007
参考文献 007
第2 章 炎症性肠病病理概述 009
2.1 胃肠道组织显微镜下正常形态 009
2.2 炎症性肠病的基本组织病理表现 013
2.3 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特征 019
参考文献 023
第3 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 025
3.1 溃疡性结肠炎的大体病理表现 025
3.2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表现 025
3.3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组织学分级 041
3.4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042
参考文献 042
第4 章 克罗恩病的病理改变 044
4.1 肠克罗恩病的大体病理表现 044
4.2 肠克罗恩病的组织学表现 046
4.3 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克罗恩病病变及并发症 051
4.4 克罗恩病组织学改变的特别关注点 053
4.5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055
参考文献 057
第5 章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与药物治疗概述 061
5.1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061
5.2 克罗恩病的诊断 065
5.3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概述 070
参考文献 073
第6 章 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概述 075
6.1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075
6.2 克罗恩病的手术治疗 078
参考文献 081
第二部分 炎症性肠病病理鉴别诊断
第7 章 感染性肠炎 087
7.1 常见病毒性肠炎 087
7.2 常见细菌性肠炎 093
7.3 常见真菌性肠炎 098
7.4 常见寄生虫性肠炎 102
参考文献 105
第8 章 缺血性肠炎与血管炎 109
8.1 缺血性肠炎 109
8.2 血管炎累及肠道 116
8.3 非血管因素导致的肠黏膜缺血性病变 122
参考文献 123
第9 章 药物及治疗所导致的肠炎 125
9.1 药物性肠炎 125
9.2 放射性肠炎 133
9.3 常见结肠黏膜损伤模式及相关治疗制剂 134
9.4 总 结 136
参考文献 136
第10 章 小肠溃疡性疾病 139
10.1 肠白塞病 139
10.2 隐源性多灶溃疡狭窄性肠炎 140
10.3 孤立末端回肠溃疡病变 141
10.4 胃肠道慢性肉芽肿病 143
10.5 梗阻性肠炎144
参考文献 145
第11 章 显微镜性结肠炎 147
11.1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148
11.2 胶原性结肠炎 152
11.3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和胶原性结肠炎的临床过程 154
11.4 结 论 155
参考文献 156
第12 章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与肥大细胞性肠炎 159
12.1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159
12.2 肥大细胞性肠炎 163
参考文献 165
第13 章 自身免疫性肠炎 166
13.1 婴幼儿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肠炎 166
13.2 成年人自身免疫性肠炎 167
13.3 自身免疫性肠炎的血清学检查 167
13.4 自身免疫性肠炎的组织学改变 167
13.5 自身免疫性肠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 170
参考文献 171
第14 章 肠道淋巴瘤与炎症性肠病 173
14.1 容易与炎症性肠病混淆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173
14.2 炎症性肠病相关淋巴瘤 185
参考文献 186
第三部分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检查
第15 章 黏膜活检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93
15.1 对黏膜活检的建议 193
15.2 黏膜活检标本的处理 194
15.3 内镜活检标本需评估的形态学指标 195
15.4 正常黏膜活检组织的形态学变异 195
15.5 炎症性肠病黏膜活检标本的诊断步骤及报告内容 196
15.6 黏膜活检组织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诊断 197
15.7 黏膜活检克罗恩病的组织学诊断 200
15.8 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206
参考文献 211
第16 章 手术标本的处理及病理检查 213
16.1 标本的固定 213
16.2 标本的观察和描述 213
16.3 标本照相 215
16.4 标本取样(取材)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17 章 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异型增生和癌 217
17.1 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217
17.2 筛查和监测 218
17.3 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的组织学分级 218
17.4 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和肿瘤进展的辅助染色 222
17.5 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的检测和肿瘤进展风险 222
17.6 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的临床处理 223
17.7 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组织学特征 225
参考文献 226
第18 章 储袋疾病 230
18.1 储袋炎 230
18.2 储袋脱垂 234
18.3 储袋克罗恩病 234
18.4 储袋异型增生及癌变 237
18.5 封套炎及储袋前回肠炎 240
18.6 切除储袋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240
参考文献 241
缩略词表 245
索引 249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自1875 年西方国家首次报道溃疡性结肠炎,以及1932 年首次报道克罗恩病以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且这一趋势并不仅限于西方国家。20 世纪80 年代以前,IBD 在亚洲较少被诊断,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临床医生对该病认知的加深,IBD 在亚洲越来越受到重视,诊断也更为普遍。虽然亚洲IBD 发病率相对西方国家较低,但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所以实际患者人数已经接近西方国家。但由于IBD 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药物治疗所伴随的副作用和造成的经济负担,仅仅依赖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诊断性治疗而作出IBD 的诊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标准。IBD 的诊断必须结合准确、详细的临床病史,及内镜、病理、影像表现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病理表现对于IBD 的诊断尤为重要。对临床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活检病理报告,应该成为鉴别IBD 与其他炎症性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常规化,临床医生对IBD 的认知也得到了深化和加强。此外,随着临床内镜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改善,针对IBD 的诊断性活检越来越普遍,活检标本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许多医院对病理科的总体支持力度仍相对薄弱,病理从业人员短缺,以及对非肿瘤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及对肿瘤病理的重视程度,因此多数病理科医生对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过去三四年里,我们参加了国内很多消化道疾病的学术会议,走访了许多医院的病理科,也参加过一些疑难病例的会诊,与临床及病理同行有很多接触和交流。我们发现,虽然许多病理医生对典型的IBD 病理表现有较好的认识,但对于IBD 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和病理表现谱掌握得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当有些IBD 病例与其他非IBD 疾病的病理表现有重叠时,就容易混淆。为提高病理医生对IBD 的诊断准确率,病理医生对各种病因的肠道炎症性疾病都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在这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和学习资料编写上,有必要强调:除了IBD 病理,还应该涵盖其他相关疾病以及容易与IBD 相混淆的疾病的病理内容。
目前,虽然诊断病理学的丛书、教科书、参考书有很多,但专门针对IBD 病理诊断的学术著作仍屈指可数。在与国内消化病理专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一批病理科骨干医生对这方面的造诣很深。考虑到国内目前对于IBD 诊断病理参考书的需求,我们决定集大家的智慧,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临床实践,编写这样一本炎症性肠病病理鉴别诊断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学术著作。鉴于IBD 的精确诊断离不开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且其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也会产生影响,我们特邀几位对IBD 病理非常感兴趣的临床医生一起参与编写,由他们阐述与IBD 相关的临床知识、内镜表现以及药物和外科治疗方案等内容。病理医生在对这些方面充分了解后,可以在做诊断分析时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和关键的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在本书章节的编排方面,首先对IBD 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状况以及临床特征作了描述,之后对IBD 基本的典型病理表现做了概述,接下来是IBD 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分别作详细的介绍和讨论,还对与IBD 比较类似的其他病因肠炎作简单介绍。了解这些疾病,有助于排除或者鉴别诊断。我们希望这是一部能够对IBD 活检诊断以及切除标本处理等都有综合性、全面性指导的参考书,所以本书还包括了专门针对IBD 大体标本的处理和规范化评估的详细讨论。此外,对于IBD 的长期并发症(比如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内镜监测也作了详细的描述。通过普及IBD 病理知识,讨论病理检查的局限性,本书还希望能够使临床医生对病理诊断在IBD 诊断中的作用有更恰当的认识。我们观察到,有些消化科医生持有病理无用的观点,认为病理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有限,认为不需要病理阅片就可以直接诊断IBD;或者认为平常遇到的病理诊断太笼统而不能提供有用指导;或者认为IBD 组织学表现应该是特异性的,只要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病理医生就应该能够直接确定或者否定IBD 的诊断。但事实上,IBD 的诊断必须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腺体变形或幽门腺化生等慢性黏膜炎症。看到这些表现,病理上可以拟诊为慢性肠炎,但最后要作出IBD 诊断,还必须结合临床,因为其他病因也可能导致慢性肠炎的黏膜表现。反之,如果缺乏这些慢性黏膜炎症的表现,则可以基本排除IBD 的诊断。
实际上,从临床医生的角度,仅仅靠阅读病理报告,往往很难获得准确的对IBD 诊断有帮助的信息。有时,病理医生因为工作条件限制,仅仅报告慢性黏膜炎症,对镜下所见没有进行具体描述,因而对临床医生确诊IBD 并不能提供实际帮助。有时,病理医生对IBD 本身认识不够,看到某些病理表现,不结合临床就直接报告炎症性肠病,甚至直接报告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从而对临床诊断产生误导。有时,病理医生给出了具体描述,但如果临床医生对各种病理表现在IBD 诊断中的相对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病理这个有力的工具。因此,IBD 的准确诊断有赖于临床医生对IBD 病理表现的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以及对病理医生的信任和支持, 还有赖于病理医生对IBD 特点的充分掌握, 以及常规参加每周的临床- 病理互动讨论会。临床医生如果对IBD 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能熟悉IBD 的病理表现,甚至自己会看比较典型的病理切片,那么就能拥有诊断IBD 的有力武器。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国消化医生亚专科培训过程中,要求有一定量的消化病理知识。这个目标通常是通过参加阅片以及每周的临床- 病理互动讨论会而达到的。
在这本书的策划与编写工作中, 我们尽量从临床实践出发,而非仅限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希望对广大消化病理专科或非专科的病理医生都带来启发。另外,本书挑选的图片数量较多,对于同一病变不同程度的表现也尽量列举了范例,目的是让大家不仅能够认识疾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而且对于不典型的病理表现也有精准的认识。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对提高我国IBD 早期精确诊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我们对疾病认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或者局限,希望大家在阅读或参考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缺陷时及时给我们指出,以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再版中加以改进。谢谢大家!
本书的编写除了病理医师的参与外,还有在IBD 领域颇有造诣的临床专家们的加盟,尤其是中国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小平教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炎症性肠病中心沈博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等诸位学者的大力支持和把关,让本书的内容与临床的相关性更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中华病理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甘地教授为本书作序,我们深感荣幸,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该书作为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丛书计划的一部分,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张鸽女士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肖书渊 姜支农 刘秀丽
2018 年1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