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天津是近代中国纺织工业重镇,本书编入的著名纺织企业如恒源、裕大、仁立等民族企业,以及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一、二、三、五厂等国营企业,当时在全国都是重要的纺织企业,极具代表性。这些首次披露的纺织档案,包括这些近代著名纺织企业在公司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统计数据非常丰富和珍贵,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纺织史、民族工业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当代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编了天津市档案馆藏天津近代纺织工业档案,时间起止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包括文字、图表等档案形式,很多材料为首次整理出版。具体介绍了仁立、恒源等近代民营纺织企业,以及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一、二、三、五厂等著名企业,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机构组织。还涉及抗战时期日伪政权对民族纺织企业的控制掠夺、抗战胜利后企业的恢复重建,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记录了天津纺织工业在近代辉煌的历史,对于现代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能有着借鉴的作用。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近现代纺织工业历史悠久,一直作为天津的支柱产业之一。
1898年,曾任汇丰银行买办的吴懋鼎创办了天津机器织绒局,生产毛毯、呢绒等毛织品及制作军服等,此为天津纺织工业之肇始。1903年9月,天津候补道周学熙在津创办直隶工艺总局,并于次年奉袁世凯之命在津成立实习工场,其中的织机、染色、印花等12个科目,不仅是制造各种纺织品的示范工场,也是天津最早培养初级纺织工业人才的场所。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一批大型纺织工厂在天津出现,如华新纱厂、裕元纱厂、恒源纱厂、北洋纱厂、裕大纱厂等。纺织工业的内部分工也开始细化,机器针织业、提花业、帆布业、地毯业等企业也开始逐步建立。1912年至1918年,天津各种纺织厂已达1400余家,占据当时天津民族工业资本额的三分之一。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的统一全国,民族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仁立毛纺股份有限公司、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天津地区的纺织工业几乎全部被日本资本以各种形式垄断,日资企业也涌入华北,大部分的纺织生产被用于日本侵略战争需要。少量民族纺织企业苦撑危局,艰难度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本在天津的纺织企业,组成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分公司,该公司的设备当时在我国纺织工业中最为先进,在全国纺织行业中排名第二,纺织业从业工人人数的比重也占全市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火波及,加之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交通不畅,原料周转也时常受到影响,各纺织企业生产困难,不得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直到天津解放后,天津纺织工业才逐渐恢复并发展兴盛。
本书立足于天津市档案馆馆藏,对20世纪天津纺织工业档案进行梳理分类,具体介绍了仁立、恒源等民营企业及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一、二、三、五厂等著名企业的经营、生产、组织活动以及抗战时期日伪政权对民族纺织企业的控制掠夺、抗战胜利后企业的恢复重建等内容。文献时间跨度为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天津解放前后。
恒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由直隶模范纱厂与恒源帆布有限公司合并组建,创办人章瑞廷,发起人为曹锐、章瑞廷、王鹿泉、田中玉、鲍贵卿、冯伯崇、边守靖、宋文轩等。开办时有137户认股,资本额400万元。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1920年8月正式开工,厂址西窑洼(现河北区天纬路)。本书选录了恒源初创时的申办文件、政府训令、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以及财务文件等。恒源公司在19世纪2、30年代末由于管理、销售等多种原因连年亏损,后委托金城银行、中南银行组建的诚孚信托公司代管,经过整顿,业务逐渐恢复好转。本书中节录了一部分诚孚信托公司代管期间的档案,总结了旧中国银行业挽救民族工业的历史经验。
裕大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开工生产。创办人陈承修,专务董事王克敏。资本总额号称300万,实际134万元,厂址位于河东郑庄子。由于建厂初期募资已告用罄,即向日商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借款,1925年,由于经营不善,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和日商伊藤洋行共同成立大福公司,管理裕大公司。后又收购了宝成纱厂,将两厂合并组成了天津纱厂,抗战胜利后改称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三厂。因档案缺失,故此本书选取的多为抗战中期裕大公司与政府机构来往的一些函件。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分公司,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日本在天津的纺织企业组成的,分别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一厂,原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天津工场,1936年由日资在天津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二厂,原裕元纱厂,由天津金城银行总董事王郅隆、安徽督军倪嗣冲及安福系军阀和官僚投资创办,王郅隆任总经理。1918年4月正式投产,资本总额为556万元。裕元纱厂是当时天津规模最大、获利最丰、实力最雄厚的纺织纱厂,开近代天津大型纱厂之先河。30年代初因日资控制,裕元纱厂转卖给日本中渊纺织株式会社,改为公大六厂。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三厂,原天津纱厂,是裕大纱厂与宝成纱厂合并而成的,宝成纱厂创建于1920年,创办人刘伯森,资本总额300万。30年代初宝成也被转卖给大福公司,大福公司成立天津纺织公司,将宝成和裕大合并为天津纱厂。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四厂,原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天津工场,1936年由日资在天津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五厂,原双喜纺织株式会社天津工场,1936年由日资在天津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六厂,原大康纺织株式会社天津工场,1936年由日资在天津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七厂,原华新纱厂1916年在津建厂,1918年正式投产。资本总额为200万元, 30年代初华新纱厂转卖给日本中渊纺织株式会社,改为公大七厂。除了这七个大厂之外,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分公司还拥有天津第一机械厂(现天津纺织机械厂)和部分丝织厂。本书选取了中纺公司天津第一、二、三、五厂的一部分涉及法规、公司管理制度、工作报告、财务报表、工人薪酬福利、调查表等档案文献和1947年中纺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年度报告。
1931年,仁立毛纺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英租界建立,朱继圣任总经理。仁立公司采用国外比较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改进企业管理,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该厂从最初生产地毯逐步扩展到生产粗纺毛呢和精纺毛绒,到1937年已成为粗纺、精纺、织造、染整全能厂,是华北第一家民族资本毛呢厂,也是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毛纺企业之一。本书节选的仁立公司档案始于1928年设在北京的仁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仁立公司的前身)第七十三次董事会记录,终于1952年仁立公司的第二百五十五次董事会记录。以董事会、股东会记录和生产会议录为主,还收录了仁立公司的管理制度、调查报表、公文函件、福利制度等内容。
本书所选取文献材料,大部分为首次整理出版,目的在于除了以这部分历史档案资源再现天津纺织工业昔日情况之外,希望对于现代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历史资料查考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