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本书循着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发生、发展及转化的路径,全景式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全面推进、全面发展和更加成熟四个阶段恢宏的历史进程,进而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桁林,男,1968年生,研究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副主任。曾主持院重点课题、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
目錄:
|
前 言/1
第一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1978~1992)
第一章 拨乱反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19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
第二节 改革开放扬帆起航与四项基本原则保驾护航/27
第三节 澄清是非与拨乱反正/50
第四节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5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逐步呈现/59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布局全面推开/59
第二节 应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侵蚀与蔓延/63
第三节 改革开放全面推开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67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84
第三章 著名的南方谈话与邓小平理论的最终确立/87
第一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所承受的内外压力/87
第二节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91
第三节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后思索/98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01
阶段性总结/103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1989~2002)
第一章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117
第一节 处于世纪之交的深刻历史背景/117
第二节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141
第一节 围绕体制变革展开的思想论争/142
第二节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7
第三节 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交锋/150
第四节 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152
第五节 毫不放松宣传思想工作/158
第六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160
第三章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基本纲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63
第一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163
第二节 全面推进面向21世纪的战略部署/168
第三节 沉着应对世纪之交的考验与较量/175
第四节 党的建设须臾不可放松/180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发/186
第一节 改革开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187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系统阐述/194
第三节 事非经过不知艰/201
阶段性总结/206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2002~2012)
第一章 新世纪面临全面发展的考验/217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17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23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8
第四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32
第二章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45
第一节 制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十一五规划/245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49
第三节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260
第五节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72
第三章 坚持科学发展应对危机与挑战/290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与应对之策/290
第二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96
第三节 全面推动文化科教事业大发展/306
第四节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314
第五节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323
阶段性总结/331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2012~)
第一章 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339
第一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了最后攻坚阶段/339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战略布局/343
第三节 新时期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345
第二章 经济新常态与全面深化改革/349
第一节 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新常态/349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358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74
第三章 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十年/385
第一节 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385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完善/391
第三节 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408
第四节 全面深化的司法改革/419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434
第一节 中国梦是新时期党建思想的战略起点/434
第二节 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党建思想/437
第三节 加强党的六大建设全面从严治党/442
第五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55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66
第三节 以民生为本的社会治理/476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482
第五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祖国统一/489
阶段性总结/509
参考文献/514
后 记/521
|
內容試閱:
|
前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本书所要展现的就是这种上下求索、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和它的精神丰碑,将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总结好、归纳好,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理论强党是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艰难困苦中创造出新的辉煌的很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尤其是自身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在中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十分重要的总结:一次是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系统地总结了建党20多年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入挖掘产生错误路线的根源,划清了正确与错误两条路线的界线,为中国革命事业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保证;另一次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达到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重新团结起来的目的,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次思想总动员。而今,改革开放积累了近40年的经验,40年持之以恒不懈探索、一心一意谋求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伟大事业,为此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基本方略等,还需要进一步上升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高度,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
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最大动力。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意义十分重大,是党的一门必修课。在半个多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无论国家大小、实力强弱,也无论国家性质、发展条件、发展程度如何,都没有做到持之以恒保持长期发展,只有中国成了全球最耀眼的新兴增长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新发展理念最丰富的滋养,是发展理论再次兴盛的最大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的发展理论,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提供了中国范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采用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发展为依据,探寻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存在根本对立的阶级和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整个生产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决定了该阶级社会的性质,由此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些不同社会形态的分别,诚如《共产党宣言》开篇所言,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当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关系及其经济基础被彻底铲除之后,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此时阶级对立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剥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新型生产关系。它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促进生产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以此工作为中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最重大的历史任务。
回顾1956年的中国,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积极回应,提出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将转向经济建设,由此兴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任务。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著名的《论十大关系》,阐述的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这个讲话与其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用的都是矛盾分析法,但是这些矛盾多数已不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没有内在根本冲突的非对抗性矛盾。显然,矛盾的性质已发生根本改变。党的八大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同时期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则将社会主要矛盾直接概述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都旨在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本质,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不在于别的方面,而在于如何协调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真正转向经济建设。由这个历史节点出发,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辟出一条发展中大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长期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被规范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直到党的十九大表述才有所改变。党的十九大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面貌、新气象。以需求为例,需求层次由过去的温饱型、小康型的基本需要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不再是原有落后生产力下的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而是要着眼于发展了之后的新表现、新动向,以及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转变和转向,赋予现时代新特征、新任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当然,这个新时代并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至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办法,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全面协调整个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实现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这一愿望。这是我们积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这些任务和要求都是从现实当中突出的矛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同时也产生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战略指导思想、谋划布局及其实施和推进的过程。由此铺陈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路、恢宏进程、历史脉络及其来龙去脉也就全面展现出来了。它犹如浩瀚江河奔腾不息,历经百转千回,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满足不断发展变化了的现实要求,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
一个国家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理论每一次取得重大进展,都是实践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民众的巨大热情和实践的相应跟进。有什么样的实践,便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论;有什么样的理论,便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践。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最好概括,实践也是对理论的最好说明。理论只有进一步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而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又是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从而造就了理论体系开放包容的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汇流成河发展壮大,缘于改革开放这项伟大实践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开展、不断前进。这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独特的风景线,即着眼于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立足于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先有一个现成的理论,然后再去实践,而是理论体系、道路、制度、文化四者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过检验、为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证明的正确道路、科学理论、先进制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凝结成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终汇成滔滔江河,铸就了这股生生不息的向心力。
综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最深刻的理论创新在中国,最广泛的实际运用在中国,最显著的历史成就也在中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鲜活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教科书。
风物长宜放眼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于改革开放起步时就提出了要管一百年、能覆盖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现在回过头来看,其高屋建瓴之至令人佩服。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无不与40年前制定的这条总纲对接,受其荫庇,各项事业推陈出新无不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延伸与拓展。
本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按其历史发展进程、发展条件和执政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阶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被文革弄得千疮百孔的中国领到新的发展航道,从此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77年,再次复出后的邓小平主抓了三件大事。一是恢复高考,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和科技。高考改变了一代知青的命运,不啻在乍暖还寒之时炸响的第一声春雷,宣告改革的春天已经提前到来。二是着手平反冤假错案。作为党内走资派第二号代表人物,邓小平复出这件事本身就极具代表性,传递出超强的政治信号,冤假错案将要启封,相应的,必然涉及对毛泽东晚年的历史评价。三是着手与美国进行外交谈判。在国门尚未开放之际,邓小平就已经将外资外贸和人才培养纳入通盘考虑,把它们放在战略高度来决策,本着为我所用、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的目的运筹帷幄。他访美期间戴西部牛仔帽的照片给世人留下了既亲切又深刻的印象。
这些举措不正包含着后来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元素吗?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浑然不觉之际,邓小平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悄然地改变了历史格局,多年以后我们才意识到当时的这些布局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再如,对深圳逃港事件,邓小平判断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只有这样的判断力才会想到要去建特区桥头堡,否则就会立起另一堵柏林墙如果只想着筑牢篱笆、加高铁丝网,就不会有今天的深圳,也不可能有蔚为壮观的沿海开放地带,更不会有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而当初的这项决策在党内也是有争议的。又如,在改革开放之初即裁军百万,举世震惊。邓小平正确地预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中国人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这些举措都是实打实的思想解放,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真理标准大讨论配合默契。可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不是偶然发生的,在此之前已有诸多铺垫,早就蓄势待发。有人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正确的时间召开的一次正确的会议,此话不无道理。这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全国总动员,因而这一年也就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元年。有资料显示,邓小平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归来看了中央工作会议简报之后,重拟闭幕式的讲话,这就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振聋发聩的改革宣言书。
改革的前景是在改革进程中逐步展开的。正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才逐步明确了改革的目的就是释放出市场的活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经过十多年不懈探索,最终落在了三个有利于上。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尝试实行资源分配双轨制的改革设计。但是,实行双轨制之后,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通货膨胀,使得价格闯关功亏一篑。这是此阶段留下来的难题,曾长期阻碍改革的进程。1986~1988年是在通货膨胀的风口浪尖上度过的,1989年的政治风波与难以遏制的通货膨胀不无瓜葛,后者可以说是重要的导火线,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经历了1989~1991年经济硬着陆之后,市场的功能和地位反而得到巩固,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这些经验都极大地丰富了宏观调控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
我国经济在1978~1989年经历了快速成长期,市场的力量不断壮大,由补充作用(地位)变成了辅助作用(地位),未来还将进一步起到(上升到)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一波三折,突出的问题是经济重心不稳,受通货膨胀牵制,不得不在1988~1990年花三年时间治理整顿,1989年各方面因素汇集在了一起,导致全面紧缩,一石击起千层浪,此过程也是百转千回跌宕起伏,最后以1992的南方谈话收尾。总之,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用虎头、豹肚、凤尾来比喻并不为过。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理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改革既然已经破题,余下的就是如何在它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丰富、发展和完善。邓小平谆谆告诫后人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国家保持长治久安的压舱石。经济改革可以试,即便错了还能改,因为它背后还有党的坚强后盾,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不允许失败,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失足成千古恨,东欧剧变就是深刻的教训。当然,党建该怎么抓,下一阶段还要更加深入探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阶段
放乱收死是计划经济的顽疾,已被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实践所反复证实,早在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便有反映。当时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放放收收,即隔若干年调整一次。显然,这是治标不治本,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1978年以后试图放活市场,提高效率,效果是有了,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遏制的通货膨胀。闯关不成反而引发政治风波。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1989~1991年全面紧缩期间,一放就乱这个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和政治的老大难问题竟自然解决了。此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显然,在紧缩情形下所有企业都断了向上伸手的非分之念,眼前只有市场一条路可走。可见,相对紧缩的经济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保证改革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前我们总以为,只有宽松的经济环境才有利于改革,紧缩的经济环境不利于改革,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宽松的市场环境不利于提高市场效率,不能有效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后的实践也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1989~1991年经济紧缩,三角债成堆,结果却被证明是产业结构调整最到位的几年。正是在这个阶段,过去调整不过来的产业结构自动地调整了,过去不被看好、不起作用的市场,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了,过去层出不穷、难以整治的假冒伪劣商品也被市场淘汰了,品牌意识在市场角逐中占了先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推进阶段的最初几年,改革开放事业终于突破了历史周期律,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也正因为它突破限制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了,这个阶段才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推进的阶段。
无独有偶,1996~1998年也处于紧缩状态,当时人们议论纷纷,说软着陆过头了。然而,正是在这种相对紧缩的环境下才成功地推动了房改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将住房从单位的附属中解放出来变成商品,实现了住房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一般来说,调整利益格局、动别人的奶酪通常会引起山呼海啸、社会动荡,而这次完全实现了安全着陆、平稳转换,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能不首先归功于相对紧缩的环境。
这段时期还有一起重大事件,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它再次掀起了改革高潮,中国自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让市场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分税制充盈了中央财政,不至于像1988年那样无助是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感叹手中无米叫鸡不灵。总之,企业改制、下岗分流、住房机制转轨等过去认为老大难的改革任务,在这段时期大部分都迎刃而解了,而且异常顺利,这是改革和发展的全面推进阶段。
如果说前一阶段是破字当头,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再立新功,获得了改革的红利。试想,如果经济环境一直处于过热状态,哪容得下市场的精耕细作,哪来市场秩序?
。。。。。。
谨以此书纪念改革开放40年,向当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