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編輯推薦: |
中国铁路40年的发展辉煌历程的缩影。
全面记录了中国高铁奋力自主创新、勇超世界一流的艰辛历程。
书写中国人怀揣与风竞速的梦想,奔向民族复兴的光辉篇章。
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学的,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可读性。本书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个缩影。
|
內容簡介: |
《中国铁路40年》
主要记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与改革的辉煌历程,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对中国铁路走出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本书具体描绘了中国高铁、机车车辆、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既有线大提速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史实,还讲述了铁路特种运输、铁路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故事,讴歌了中国铁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铁路如何实现运输效率世界第yi?中国高铁如何实现运营里程世界第yi?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如何实现世界第二?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關於作者: |
才铁军,铁路资深记者、纪实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神州大动脉中国铁路建设120年》《伟人与中国铁路》《世纪之梦大京九》等。
|
目錄:
|
引 言 复兴号驰骋新时候代 1
第一章 中国走出去:一带一路铁路先行
第一节 从产品零售到成套出口 5
第二节 钢轨上的丝绸之路 10
第二章 高速铁路:国家名片 感动世界
第一节 中国高铁成长记 18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的铁路模式 33
第三节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38
第三章 铁路建设:高潮迭起 铸就动脉
第一节 三大战役拉开序幕 60
第二节 八五铁路建设的春天 72
第三节 跨世纪铁路建设大会战 102
第四节 世界第二的数字报告 121
第四章 技术装备:大国重器 跨越发展
第一节 不得不说的常识 132
第二节 创业史很中国 135
第三节 创新史更精彩 140
第四节 信息化为铁路添翼 145
第五节 行走新时代 智慧铁路行 153
第六节 鲜为人知的大养机械 157
第七节 让耳聪目更明 163
第五章 重载运输:超级工程 享誉全球
第一节 世界江湖与中国现状 170
第二节 战略工程大秦线 176
第三节 重载骄子 186
第四节 走向成熟的成套技术 191
第六章 特种运输:昨日辉煌 今日壮美
第一节 令人自豪的铁路特种运输史 199
第二节 铁路特种运输的新时代 207
第三节 通向太空的航天铁路 213
第七章 青藏铁路:神奇天路 世界一流
第一节 先行者青藏一期 227
第二节 雪域高原千年祈盼 237
第三节 破解世界三大难题 253
第八章 既有铁路:十年六次大提速
第一节 慢牛与瓶颈 272
第二节 中国式铁路大提速 275
第三节 大提速给中国铁路提素 280
第九章 体制改革:上下求索 有序推进
第一节 政企终于分开了 286
第二节 精干主业 主辅分离 291
第三节 运输体制改革是大戏 293
第四节 投融资体制改革风云录 299
尾 声 自信与愿景 307
后 记 309
|
內容試閱:
|
用20 几万字来记录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 年的辉煌成就,实为一件难事。因为时间跨越太大,特别是早期的人和事,重新采访已不可能,第一手资料也难以收集。好在这40 年,我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采访记录了不少重要史实,积累了大量资料,否则真的难以胜任。
我在自己的一本论著《新闻采写纵横》中,提出一个概念,写作通用三原则:为什么?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我以为,所有的写作都必须回答这三个问号,才能让作者写明白,读者看明白。在编著此书的过程中,我尽力以身作则,每章每节都力争用最简洁的文字,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说清楚。
有位高师跟我说: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叫学问、叫课题,可以出书;将复杂的事情弄简单了,叫凝聚、叫提炼,难度可能更大,更劳神费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编著此书时,我尽量从40 年的历史长河中捞干的,取其精华,尽量让叙述具有史料性、逻辑性、可读性,让其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又是文学的。
对极少数无法重新采访的人和事,我干脆实行拿来主义,但要注明出处,名正言顺地引用人家的资料,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但这种引用、引述,绝不是单摆浮搁在那里,要用自己的观点、逻辑,将其非常自然地编进去。我努力了。同时,也郑重、诚恳地向被引用、引述的原作者致以敬礼,恕我不能一一当面致谢。
|
|